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强国家凝聚力之必须

2016-03-16 01:40陈载舸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群体

陈载舸

(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广东 广州 510400)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强国家凝聚力之必须

陈载舸

(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广东 广州 510400)

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经济建设的推手,是释放消费红利的主体,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文章指出,只有正确认识中等收入群体的结构特点与社会作用、处世态度与价值取向、发展趋势与扩大方略,才能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在全体劳动者中的比重,不断增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

中等收入群体;结构特点;发展趋势;国家凝聚力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橄榄型社会之必须。橄榄型社会,是社会阶层结构中极富极贫的很少,中间阶层则相当庞大。从社会学意义上看,中间阶层的壮大,会使对立的贫富两极成为一个连续性的排列,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看到拾级而上的希望,有助于舒缓贫富差距蕴蓄的对立情绪和遏制由此衍生的系列社会问题。中等收入群体是国家凝聚力的释放主体,要增强国家凝聚力,就得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在此之中,正确认识中等收入群体的结构特点与社会作用、处世态度与价值取向以及发展趋势与扩大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等收入群体的结构特点与社会作用

对于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学界莫衷一是:有人认为,“中等收入群体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居民“;有人认为,“中等收入群体是指收入水平在某个时期里同一地域范围内与全体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相当的那一部分人”。对于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学界也是见仁见智:有人主张以职业作为界定标准,有的人倾向于以经济收入的多寡作为界定标准。

笔者认为,以职业作为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不够科学,因为,相同的职业并不等于有相同的收入。如,同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厅长、局长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收入不可不可相提并论;同系人民教师,教授与助教的收入亦难以等量齐观;同为IT技术人员,有的人可能住别墅、开洋车,有些人只能啃面包、乘公交。虽然以经济收入多寡作为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也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收入指标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虽然人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所从事的职业,但更多的则是取决于其受教育程度和获取财富的能力。当然,人的收入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又可以决定其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甚至思想观念。所以,以经济收入作为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相对准确并直观。由此观之,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有一个上下限区域,在下限等于全社会成员的平均收入、上限高于平均收入两倍这个区间内的,均可看作社会中等收入群体。

当代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构成复杂,且具中国特色。中国的现实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的中高层领导干部成为“中产”的机会较多,他们包括:(1)部分具有一定职业权利的政府公务员和部分从事行政事业、公共事业专职管理人员;(2)高素质、善经营的民营企业主;(3)运营良好的跨国公司中的中上层管理人士;(4)经济效益较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要负责人;(5)演艺界、文艺界、体育界以及传媒的“大腕”;(6)部分专家、学者、医生、教师、技术专利发明者以及各类工程稀缺的高级技术人才;(7)包括部分律师、经纪人和高管人员在内的自由职业者。

在当代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大体有以下特点:

在经济收入方面:城市家庭(以平均人口3人计算)年收入在10万元—50万元之间;或以正常途径拥有个人年收入(灰色收入不计算在内)5万元—15万元,家庭(以有2位就业者为参照)年收入在10万元—30万元。

在文化素质方面: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有较好的社会道德,有追求个人和家庭成员更高学历或文化素养的要求,有较强的追求家庭成员和个人价值提升的愿望,有注重家庭财富积累的意识。

在生活质量方面:饮食质量要求较高、着装讲究,有能力购买或已购买了小轿车,个人和家庭成员有旅游、健身的要求,有观看中高档文艺演出的愿望和经济实力,有追求更高学历或文化素养(比如出国深造)的经济支付能力。

在当代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在:

1、他们是经济建设的推手。中等收入者群体是现代化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具有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推动力。据不完全统计,当代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大约有1.5亿人。他们掌握或管理着10亿万左右的资本,使用着占全国半数以上的专利,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着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税收,拥有各项投资的经济基础。在互联网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中等收入群体作为有知识、能创新的社会力量,他们的作用尤为突出和重要。

2、他们是大众消费的主体。由于有一定的经济积累和足够的消费能力,有很强的消费欲望和新型的消费观念,中等收入群体是拉动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与保障。他们的消费能有效地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和城乡市场的开拓,未来住房、汽车、耐用消费品、教育、医疗、金融、文化体育服务消费的增长点,都要依靠这一群体的成长壮大。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喜好新鲜事物、有强烈求知欲的中等收入群体无论对股票市场,还是网上新闻娱乐都不乏兴趣,便利的网络消费方式,在增强消费主动和乐趣的同时,使得中等收入群体因不由自主地扩大了消费动机而成为网购的主体。

3、他们是社会稳定的力量。从一般情况来看,中等收入群体的职业较稳定、收入较稳定、生产能力较稳定、消费水平较稳定、社会心态也相对稳定。这种各项指标都相对稳定的中坚力量,使原来对立的贫富两极获得了一个缓冲的层面。在这个层面上,收入和财产从贫穷到富裕逐级递增,这就让每一个社会成员看到不断向好的希望,有助于缓和贫富差距造成的对立情绪。同时,中等收入者的发展和崛起,对低收入者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对先富带后富逐步消灭贫困起到了促进作用,是维护社会稳定、增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二、中等收入群体的处世态度与价值取向

中等收入群体既是引领社会消费的主要群体,也是倡导社会文明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社会态度与价值观念有着明显的特点。

1、中等收入群体是现行制度和政策的受益者。他们对中国社会现实的认识较深刻,认同现行的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积极支持改革开放,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社会弊端(如各种腐败现象)有理性的认识,有相当一部分人认识到这是改革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因而表示出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接受。

2、中等收入群体是在现代学习型社会中要求学习较迫切的群体,这与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具有知识型、信息型直接相关。因此,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急剧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终身学习的要求,不仅非常注重自己的知识更新,而且十分重视儿孙的成长教育,是国家当代和未来教育及文化事业的坚决投入者、消费者和创造者。

3、中等收入群体对国家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有自信的群体,他们不仅对自己的生存状态充满自信,而且对国家的发展前景相当乐观。尽管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还会遇到难以预测的困难和挫折,但是他们相信,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国力的持续增长,带来了国家凝聚力的增强,中国有足够的能力迎接危机和挑战。

4、中等收入群体具有爱国热情和正义感。中等收入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传统文化情结,对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具有相当高的期待值。无论是私营企业主、职业经理人、大学教授、科研人员,还是各类白领人士,都关注国家的统一、国土的完整、国运的发展,希望国家能早日富强起来。对于那些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深恶痛绝。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说:“任何经济变革,从来就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运作过程,而是一个‘经济意识形态’双向运动的过程,它必然伴随着新旧观念的剧烈摩擦和人生价值的重新定向。”[1]近年来,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在使得各阶层的经济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利益格局出现重构,经济杠杆的作用日益凸显。这一方面拓展了中等收入群体的视野和思路,为之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的参照系,另一方面则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这一逐渐形成的社会群体,使得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务实观念以及正当的利益观念等,在中等收入群体中得到了放大,并取得了极大的认同。具体表现为:

1、有理性的务实奋斗精神。中等收入群体大都有既定的工作目标,他们大多数人认为,“吃苦玩命”地干工作,是获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首要因素。因而,在工作态度上,他们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不求虚名,崇尚奋发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职业选择上,他们注重薪酬,甚至把它作为选择的决定因素。理性而务实的价值取向,始终贯穿在中等收入群体的工作和生活中。

2、有强烈的自我实现愿望。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等收入群体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实现的价值观得到了一定的强化。这一群体热切关注市场经济的进程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急切地想抓住时代提供的机遇来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渴望成为市场经济的“弄潮儿”,期盼成长为人生道路上的强者。

3、推崇自由民主的价值观。中等收入群体大多由各领域管理人员构成,他们一般在行政、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直接掌握着生产力和文化设施,具备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摆脱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变相的人身依附关系,在职业岗位之外,能以相对的高素质、高智慧和高效力投入而获得高报酬、高收入。因而他们崇尚自由,要求民主。

4、主张公私兼顾的人生观。当前的中国已经由原来的“一大二公”的计划经济步入了市场经济,大多数人由原来的“单位人”变成了“市经人”。这种变化,促使人们的公私观念发生了变化。就中等收入群体而言,他们绝大多数既不赞成“毫不利己”式的利他主义,也不同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式的极端利己主义。公私兼顾,是中等收入群体的明显价值取向。

三、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趋势与扩大方略

任何社会的长治久安都离不开强大的中产支持。无论从经济层面、政治层面,还是社会文化层面,中等收入群体都是非常重要的群体。这一群体所占的比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状态。健康向上发展的社会,是以中产为中坚力量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社会学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中间阶层应占社会的60%-70%,而当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约30%。可见,当代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这不仅抑制了潜在消费需求的有效释放,而且导致贫富差距过大、利益矛盾日益凸显,离散力滋生。故而,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发展中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2]“供给侧”涉及供给的各个方面,劳动力、资本、技术与制度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就应该在强化这些要素上做文章:

1、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按照发展经济学理论,经济增长是与国家的劳动人口密切相关的。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最大优势就是廉价劳动力。改革开放中,经济增长更多的是依靠劳动力的投入以弥补初期资本稀缺的短板,其背后是过剩的农村劳动力的供给。但是,发展30多年后,随着人口的不断老龄化,中国正在失去这一最大的优势,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在迅速下降。2015年上半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同比仅增长0.1%,几近停滞,农民工“正在从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另一方面,当前中国的抚养比达到了36.2%,且有进一步上升趋势。根据联合国的预测数据,未来35年里,中国的抚养比还将一路攀升,2050年将达到63%。人口红利的消失不仅意味着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丧失,更预示中国社会未来养老的负担将加大。

所以,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以“高技能”代替“人海术”是关键。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一是要继续加大公共教育支出力度,努力改善各级学校特别是农村贫困、落后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快学校课程和专业设置改革的步伐,加强市场紧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二是要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投资教育事业,并给予其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扩大教育供给,提高教育领域市场竞争力度;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社会成员终身学习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职工在职培训,将企事业单位用于职工培训的相关费用列入成本。

2、激发全民劳动热情

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要凝聚全体民众力量实现“中国梦”,全民的劳动意识应当强化。因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3]

中等收入群体大多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步入中等收入阶层的。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就得强化全民劳动意识,激发全民劳动热情。强化劳动意识,激发劳动热情,是政府之责。政府要为全民营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环境,要保障劳动者的权利,维护劳动者的利益,让弱者有奔头,强者不懈怠,使得每位公民均能在劳动过程中切身体会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喜悦,并均可通过自身努力和辛勤的汗水取得成功,真正让“劳才有得”成为全民意识,“劳有所获”成为社会必然。同时,政府还要在全社会倡导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尊重每位劳动者个体的劳动,真正做到重“才”敬“能”,使每位公民把提升个人劳动素养和工作能力当作一种精神需求和社会风尚;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使劳动者创造的社会财富能物尽其用,让劳动者在奉献劳动的过程中充满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人们自主劳动的内生动力,使劳动成为一种享受。

3、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一是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分配秩序存在较混乱的现象,个人收入来源渠道繁多,部分单位职工工资外的各种补贴名目较多,数额较大。一些垄断行业凭借垄断地位获得高额利润,并将其通过多种形式转化为职工个人的高收入和高福利。三是分配调节力度不够,一方面对高收入的调解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对低收入的保障力度不够。分配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是导致分配差距扩大和分配不公的重要基础,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就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即“控高”),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即“提低”),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即“扩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加就业、减少失业,努力保障就业机会的公平,这是促使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基础。

4、健全利益补偿机制

“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利益,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各种客观需求,它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健全利益补偿机制,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从市场经济理论和国际治理经验来看,政府在扩大社会中等收入群体方面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提低”。其中,用利益补偿来保障“提低”,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的内容是确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应建立健全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二是社会福利制度(教育福利、医疗福利、住房福利等);三是社会救济制度(生产救济、贫困救助救济、灾害救助等)。

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并不意味着利益补偿是无条件、无限度的。因此利益补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一致,与国家按劳分配的政策相适应。如果补偿过度,有可能会产生新的社会不公平,可能重蹈平均主义的覆辙,削弱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是统一的。利益的调整涉及方方面面,要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导向,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调节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统一。

从转方式、调结构,维护和谐稳定的角度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持续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从其所具有的社会作用、价值取向、发展趋势的层面说,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遏制离散力、增强凝聚力以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因为,中等收入群体是国家凝聚力的释放主体,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1]陈冠任等.中国中产者调查[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136.

[2]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Z]. 2016-05-16.

[3]习近平在全国总工会机关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Z].2013-04-2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责任编辑:肖承罡]

D63

A

1671-6949(2016)04-0009-05

2016-09-19

陈载舸(1951-),女,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秘书长、教授。

猜你喜欢
群体
对当前退役军人群体就业支持政策堵点难点的思考
给特殊困难群体多一些关爱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帝王一个短命的群体
为特殊青少年群体遮风挡雨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不容忽视的校园“小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