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化软实力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作用

2016-03-16 01:39
文化软实力 2016年1期
关键词:丝路中华文化和平

张 磊

“和”文化软实力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作用

张 磊

“和”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中华民族开拓经营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千多年里,“和”文化作为“软实力”贯穿影响其中,为维护这条和平友谊之路作出了贡献,是支撑这条商路数千年不衰的精神力量。今天,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发扬光大“和”文化,坚持和平、文明、互惠、包容,不断筑牢合作共赢的经济基础,巩固和平稳定的政治基础,增厚开放包容的文化基础,为海上丝路建设提供强大凝聚力和驱动力。

和文化;丝绸之路;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人民加快发展的愿望,是造福海上丝路沿途各国人民和人类社会的伟大工程。以和平、合作、和谐为内核的中华“和”文化,应该像它历史上曾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那样,继续在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中发挥凝聚和推动的重要作用,成为新时代海上丝路建设的精神支撑和文化之魂。

一 “和”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

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其中以“和”为内核的文化传统,反映了中华民族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追求,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精髓之一,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外在精神标识。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他在2005年一次讲话中还说,“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体与群体的和谐,我们民族的理想正在于此,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也正基于此。”*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页。习主席的这些重要论述,高度概括了中华“和”文化的深刻内涵,对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华5000多年文明历史中,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和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出现。《易经》中和字有和谐、和善之意。《尚书》中的和是指社会、人际关系矛盾冲突的正确处理态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法。春秋时的《国语·郑语》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说不同事物、阴阳差异,和则相谐相容,然后万物生;浑然无分、完全同一则不和谐,必无以所生、无以为继。其中包含了矛盾多样性统一才能生生不息的辩证法思想。

先秦时期,和的概念为中华各学派所认同和普遍使用。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第一》),并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既有差异,又相和的事物,通过互济互补,才能达到统一与和谐,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如此。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认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协调构成和,和是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墨子认为“离散不能相和合”是天下不安定的原因(《墨子间诂》卷三),和则天下安,和则人心聚,求和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则。《易传》中说“保合太和,乃利贞”,认为保持完满的和谐,万物就能顺利发展,才是吉祥美好的事情(《周易·乾·彖辞传》)。

秦汉以后,和的思想随着中华各民族的大融合和中华文化的融汇发展,更广泛地体现到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各方面。不仅儒释道法各家各派讲和,世俗文化讲和,而且宗教文化各宗各门也讲和。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中华文化各流派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同时,积极地相互借鉴,相互吸取,融合汇通,由此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和谐共存、相互借鉴,这是中华文化一个很大的特点和优点。和的思想在这个过程发扬光大,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

应当指出,中华文化重视和、倡导和,并不是没有看到矛盾,更不是否认矛盾、差异和必要的斗争。和本身就是以矛盾、差异和斗争为前提的,是矛盾、差异和斗争在相互依存、相互吸取、相互汇通中融合统一的状态,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和并不否认不同利益和各利益主体的不同诉求,而是强调不同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要相互理解和交流,求大同、存小异,在维护共存基础的同时各有所取,实现互惠、双赢,而不是赢者通吃或一味斗争破坏。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友好和平。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始终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观。中华民族尚和贵仁,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北宋学者石介,以儒学卫道者自居,反对和不赞同佛教等外来宗教学派冲击儒学,但他在《中国论》一书中也说:“各人其人,各俗其俗,各教其教,各礼其礼,各衣服其衣服,各居庐其居庐,四夷处四夷,中国处中国,各不相乱,如斯而已矣。”既捍卫儒学正统地位,又包容其他文化生存的权力,是以和为贵、包容兼顾、己立立人的体现。这些观念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上,体现在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中。

在对外关系中,中国人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主张“协和万邦”,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渴望和平、追求和谐,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这些思想和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对外关系中最深厚的“软实力”。

在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屡遭外来势力入侵和奴役,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弥足珍贵。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价值取向决定了新中国决不搞扩张,绝不以损害别国利益来实现自己的发展,而是以和平方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来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1955年,中国与印度、缅甸等国一起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以合作方法实现共同繁荣,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建设自己国家过程中,既利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努力争取与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仍然把“和”作为对外交往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中国领导人在国际场合多次宣示,中国选择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又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和平和进步,“中国是一只和平的、可爱的、文明的狮子。”他在访问东盟国家前回答记者时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兼爱非攻、亲仁善邻、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中国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对亚洲繁荣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30多年的实践证明,由于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大幅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通过这条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人民正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以自身的发展不断对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二 “和”文化有力地推动了海上丝路的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源远流长,据有关记载,早在公元前140年,就有中国海船带了大批黄金和丝织品,途经今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远航到黄支国(今印度康契普拉姆)去换取沿途国家的特产,然后从斯里兰卡返航。中国丝绸就此传入世界其他国家。两千多年来,中外先民共同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使之成为古代东西方贸易往来和文化传播的主要通道。

自古以来,中外人民共同建设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一条和平友谊之路,充分体现了中华“和”文化对这条国际海路的深刻影响。最初,中国统治者推动开拓这条海路,是为了“敦睦邦交”、“教化四夷”,希望以此交通各国、扩大政治影响,传播中华文化礼教,在与各国交往中,基本上采取多予少取的政策。各国派使节和商人与中国来往,有些是为表达友好、建立邦交,有的是仰慕和学习中华文化而来,他们献上礼品后往往会得到更多赏赐。后来,随着来往的频繁,经济文化交往的增多,特别是民间贸易通商的扩大,各国商人船主逐利往来,以此作为致富之道,海上丝绸之路经济上的意义才不断提高。

我国民间的海洋信仰,反映了“和”文化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深刻影响。我国沿海人民信仰的海神,是被称为“海上圣母”的妈祖,她慈爱、宽厚,充满着母性温柔,象征着顺利、安全、幸福与希望。而西方神话中的海神波塞冬则喜怒无常、脾气暴躁,引起人们恐惧和敬畏。妈祖作为我国人民的海洋信仰,反映了“和”文化对中华海洋文化的深刻影响,对海上丝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和”文化对海上丝路的影响,最有代表性的是郑和下西洋。600多年前,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由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组成的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中国舰队,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七次往返,远涉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殖民,没有掠夺,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带去的是茶叶、瓷器、丝绸等中国先进产品和先进科技,进行的是公平交易,传播的是友谊、和平与文明。这条路一直是中外各国友好交往的和平之路,很少见到腥风血雨。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15世纪以后,西方文明开始向全球扩张,而此时中华文明则由开放转向封闭,欧洲人逐渐掌握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导权。欧洲人以枪炮、刀剑、血火开辟海外扩张的道路,从早期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到后来的英国、德国、俄国和美国的开拓者,无不以武力开路,以掠取财物和奴隶、获取暴利为目的,伴随的是征服、奴役、掠夺与殖民。西方列强为了获得资源、人口和市场,展开了对海洋主导权的争夺,引起了一次又一次海上战争与冲突。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海上丝绸之路沦为西方列强远侵东方各民族的炮舰之路,列强的入侵、殖民和掠夺,给海上丝路沿途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以“和”文化为支撑和纽带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由此结束。

2014年秋天,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是在两千多年后重建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开端,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海丝沿线各国领导人积极响应。他强调,“一带一路”是中国和沿线各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中国将周边国家作为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践行亲、诚、惠、容的理念,愿意通过互联互通为亚洲邻国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他提出,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中华民族在一千多年开拓经营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一直奉行“和”文化理念,这是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兴盛的精神文化根源之一。今天,建设这条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理应继承发扬“和”文化传统,以“和”文化为支撑,构建一条和平之路、互惠之路、文明之路,使之造福于沿线各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三 更好地发挥“和”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勇于担当的大国责任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和”文化在今天的延续和发展。在新的海上丝路建设过程中,要大力弘扬和发挥“和”文化的积极作用,用好“和”文化的历史符号,以“和”为魂,以和平、友谊、合作、发展为要义,让中华“和”文化在21世纪放射出更大光彩。

一是以“和”文化夯实相互尊重的思想基础。中华“和”文化崇尚相互尊重,倡导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厚德载物,主张和谐万邦、兼爱非攻、和而不同。要最大限度的相互包容和尊重,不强求完全同一、完全一致,而是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认同,因为有差异的“和”,事物才能更好发展,无原则的“同”,则可能难以为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人与人之间不需要因为求同而失去自我,国与国之间也不需要为了联盟而失去原则,更不需要弱国服从强国、小国追随大国,而是要不分强弱大小,相互尊重、友好相处,真诚相待、互帮互助。“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你了解我,我懂得你,道理就会越讲越明白,事情就会越来越好办。中国一贯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各国应该尊重彼此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尊重各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探索和实践,坚定对对方战略走向的信心,在对方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牢牢把握友好合作的大方向。要在各国人民中广泛传播和平友好、合作共赢的理念,增强讲信修睦、相互尊重的正能量,不断夯实和巩固友谊合作的思想基础,使海上丝路各国成为和睦相处的好邻居、同舟共济的好朋友、休戚与共的好伙伴。

二是以“和”文化筑牢合作共赢的经济基础。中华“和”文化崇尚合作共赢,倡导“计利当计天下利”、“和气生财”,强调“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主张机会均等、利益共求、成果共享、互利互惠。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亚欧各国经济发展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有的国家仍然处于困难期,有的进入调整期和恢复期。建设海上丝绸之路,能够使亚欧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从而为走出危机、加快复苏、实现新的繁荣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包括在同各方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努力构建陆上经济合作走廊和海上经济合作走廊,兼顾各国需求,统筹陆海两大方向,涵盖各领域,包容各方面,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要大力弘扬和传承“和气生财”、“互利合作”的精神,把海上丝路建设成为合作共赢的强大纽带,通过更加紧密的互惠合作,实现联动式发展,谋求更多的发展机遇、更有利发展条件,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为世界未来谋和平。

三是以“和”文化巩固和平稳定的政治基础。中华“和”文化崇尚和平稳定,主张以和为贵、与邻为善、恭敬谦让、同甘共苦、守望相助,倡导共同维护安全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当前国际形势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安全稳定的环境是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前提。中国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都面临加快发展的历史任务,都需要和平安定的发展环境,共同肩负着维护和平稳定的责任。历史上,中国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风雨同舟,共同为海上丝路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近年来,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并肩奋斗、携手前行,形成了强大合力。当今的世界并不平静,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是极大挑战,一些极端势力威胁世界和平,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自应对。要大力弘扬“和”文化精神,不断强化各国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应对安全威胁,共同打击破坏稳定的极端势力,共谋稳定、共求和平,为建设一条安全、繁荣、文明、富裕的海上丝绸之路奠定良好基础。应该摒弃冷战思维,坚持倡导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新理念,把“海上丝绸之路”打造成为和平之路、安全之路、友谊之路、合作之路。

四是以“和”文化增厚开放包容的文化基础。中华和文化崇尚开放包容,倡导海纳百川、尊重文明的多样性,鼓励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各种文明和谐共存。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中国和海上丝绸之路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享誉世界的辉煌文明。这条满载财富的海路,同时也是充满文明多样性之路,为各种文明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提供了重要舞台,各种文明在相互影响中融合演进,对推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在加强传统文化交流的基础上,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各国相互交流合作的社会根基,支持不同文明和宗教对话,开展更多的国家和地方文化交流合作项目。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有50多个国家、200多个民族,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中东中亚西亚地区又是伊斯兰、斯拉夫、中华、印度四大文明的交汇处,身处不同文明的亚欧各国人民弘扬包容互见的“和”文化精神,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和睦共处,就一定能用智慧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和”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它的培育和弘扬要从一点一滴的事情做起,从一件一件具体的事情做起。要加强民间文化交流,以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不断滋养“和”文化的社会土壤,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强大的凝聚力、驱动力。

张 磊:经济日报副总编、曾任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

猜你喜欢
丝路中华文化和平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丝路梦
丝路
梦丝路
丝路谣
博弈·和平
期盼和平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