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业雨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爱凝结成的艺术
——论张晓风散文中的情感世界
姜业雨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张晓风是台湾当代著名散文家,被列为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她的散文受到海峡两岸读者的喜爱。她是一位有着博大人文情怀的作家,在她的散文里到处流淌着温情和感动。在她诉说人生百态中的情谊与关怀之中,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体悟和热爱,以及对人间真情的感恩与信仰;她擅长书写荡气回肠的无尽乡愁,浓厚的乡愁之思和对故土的无限依恋,熔铸于乡愁意识中的传统文化情怀,成为张晓风散文世界不变的主题;和平仁爱的人生态度,让她对自然生命有着独特的感悟和关照,于山光水色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又用万物平等的女性情怀歌颂和赞美大自然。她用温柔浪漫的情怀、诗情画意的文字和唯美动人的意境,将这些主题纳入自己的散文抒写范畴,展现了如春风拂面般醉人的情感世界。
张晓风;散文;情感世界;人生百态;乡愁主题;自然书写
张晓风是20世纪台湾文坛上极具影响力的散文家。她既擅长写戏剧,又擅长写小说和杂文,但真正被大家所熟知的应该是她的散文。张晓风的散文从生活中的寻常小事入手,描绘普通人的喜乐烦忧。她行走于凡世红尘之中,既看到人间温暖感人之景,又唏嘘着人世的无常变化,大自然在她的眼里是生命奇迹的代表,她挥洒着手中时而温婉、时而豪迈的文笔,传递着自然生命的可爱之处及勃勃生命力。她所描述的世界里既有大我,又有小我;既有歌颂祖国的宏大题材,又有微小的生活细节展示。张晓风创作散文数量众多,付诸心力,篇篇精致。1966年她的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出版,此书获得中山文艺奖,并且一版再版,从此掀起“晓风热”。之后她又陆续出版《步下红毯之后》《你还没有爱过》《星星都已经到齐了》《细数那些叫思念的羊》等散文集,成绩斐然。作为一个有着细腻情感的女性作家,她在文章中融合自己热衷的传统文化,以自己特有的视角和异于常人的思考方式,形成了一种属于自己的、风格明显且崭新的散文书写方式。
余光中称张晓风是一位不分行的诗人,她的散文“亦秀亦豪,淋漓健笔”[1]。此评价应该是中肯的。张晓风出身中文系,却不自囿于所谓“旧文学”;她是女作家,文字却有须眉气。她擅写日常,不敢轻忽小感情;她勇于探索宇宙和生命,尤能掌握大情怀。你可以用孩童的天真推翻她,因它是那么浅明。你可以用学者的深度读她,因她又那么深切。[2]正如席慕蓉对她的评价:“晓风的智能是一种洞悉与悲悯的智能,她的爱是一种执着与坚毅的爱,她的同情是一种无私与绵远的同情,她的力量,是一种收敛自如的光芒。”[3]同为台湾女性作家的席慕蓉与张晓风有相似之处,是能读得懂她的。
每一位文学家的身上都具备一种对生活细腻的关怀和真切的体察,张晓风亦然。张晓风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这些宝贵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她看待人生的心态也在逐渐成熟,更多呈现出一种平和坦然。张晓风的散文在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人们情感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张晓风的散文就像是一副生活百态图,铺展开来,尽见精彩。平凡人间的欢喜忧伤、离分聚散,被一一展现,又形式各异。在对这些世俗琐碎生活的描摹中,张晓风总是能在平淡细节的描述中透露着真挚的情感。她尤其擅长写人们熟识却容易忽略的小生活和小情感,用女性细腻的体悟和独特的观察视角,挖掘出其内含的深层智慧和情理。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最能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一)对世俗生活的体悟和热爱
张晓风的散文创作始终坚持以美悦人的原则,选择读者最熟悉的世俗生活作为写作题材。女性所特有的细腻情感赋予张晓风善于发现生活的美的能力。她在描写世俗生活的同时,更乐于赞美生命的奇特与深刻,陶醉于生活的可爱和乐趣之中。生命于她,如上帝的恩赐。她曾在文章中这样描述:“生命是一桩太好的东西,好到你无论选择什么方式度过,都像是一种浪费。”[4]189对待生活的态度,她也曾这样写道:“人生苦短,各人还是照着自己的性格活下去比较好。”[5]单单这几句话,就足以让人感受得到张晓风所具备的积极豁达的心态及对生活和生命的无限热爱。
张晓风的散文并不追求宏大的题材和惊心动魄的情节描述。她的笔下都是我们生活中最常遇见的一些人与事。平凡的生活里最简单最原始的东西,却最容易让我们感受到真实与美好。她认为:“把我们遇见的小事当作生命中巨大经验,好好的、准准的、深深的、狠狠地把它写出来……都能对我们的人生有所启悟。”[6]76我们身边最容易忽略的一些微小事物、简单乐趣、平凡人物,都被她纳入写作的范畴。她能够从这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琐事中探索生命的意义,发现生活的乐趣所在,在她的笔端逐渐地流露出一种悟性与智慧。她的散文《一碟辣酱》,写在朋友聚会中出于礼貌和善意品尝了辣酱,结果厨子为了那份情谊送了她一整瓶辣酱,她从而得出这样的感悟:“生命的厚礼,原来只赏赐给那些肯于一尝的人。”[7]生活之中,失意之人众多,自己的小小善举却能换得他人的信任与报答,这种互善互爱的情谊无疑是动人的。《饮啄篇》里,她感叹:“一饮一啄无不循天之功,因人之力,思之令人五内感激;至于一桌之上,念哺之恩,共箸之情,乡关之爱,无不令人庄严。”[8]写她与丈夫在夜深人静之时,怀着一颗虔诚感恩的心共同分享一只柚子的小事。两个相爱的人在这样一种温馨的环境里,共同做着一件平常温暖的小事,分享之物便产生了它的意义,从而发出这样的感慨:人生就像一只柚子,可以如此丰盈完整,相互结合。这样的生活细节和情感经历,在令读者羡慕的同时也佩服于她对世俗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感受。
张晓风的散文并不仅仅把视角局限于写自己及相关的生活感悟,一些世俗生活中各色各样的平凡人物,在她眼里同样充满着人性的美好,张晓风对待他们也总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关怀。在她看来,人与人之间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尽管出身与地位、遭遇和境地不同,但在生命的本质面前都是平等的。《我想走进那则笑话里去》中把一杯能暖身的茶视作幸福的樵夫,《那人在看画》中为自己成为画中人而万分惊喜的老农夫,《你真好,你就像我少年伊辰》里的卖柑者,虽然生活困顿,但并不妨碍他们对生命依旧充满希望与热情。张晓风的博爱情怀与平等观念,使她具备作家本有的良知与善意。这些来自社会的普通平民阶层,其实是最美好也是最真实平凡生活的代表者,靠近他们,倾听他们的声音,用最真诚的心把最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这契合她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和眷恋之情,也传达着生活的情趣和人性的至善。
(二)对人世真情的感恩与信仰
在张晓风看来,人生短暂,活着便是一种福气。因此,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在短暂的生命中得到它的恩宠,从而感受来自生活的幸福和美好。张晓风生性乐观,对一些不够美好的经历总是怀着一种反省和感恩的心态,认为这是一种丰富人生的方式。人生苦短,要尽情去感受美好的情感,忘掉旧的伤痛,这是她散文弘扬的主题之一。亲情、爱情与友情,在她的文字之中都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和清澈感人的情怀。张晓风写过的爱情篇章,最为著名的是她初登文坛时的成名作《地毯的那一端》,叙述的是她与丈夫林治平在东吴大学从相识、相知、相爱到牵手的经过。这篇文章并没有传奇跌宕的情节,她所描写的爱情,是恋爱中大多数男女熟悉和经历过的,张晓风只是用她擅长的细腻笔触,写爱的点滴细节,写爱的平凡普通,把爱还原到最纯真质朴的状态,尝试用爱情来唤醒爱情,用真实积极的情感给予当今年轻人爱的信心和勇气。在张晓风看来,爱情应该保持一种互相依靠与守望的姿态,不离不弃。这种爱情观在后来的《爱情篇》中得到进一步验证。《爱情篇》是她步入婚姻生活,在对爱情产生新的理解之后写的,文中少了浓浓的少女情怀,而多出一些理性的思考。“爱情对我的意义是终夜守在一盏灯旁,听车声涨潮再退潮,看淡紫的天光愈来愈明亮,凝视两人共同凝视过的长窗外的水波,在矛盾的凄凉和欢喜里,在知足感恩和渴切不足里细细体会一条河的韵律,并且写一篇叫《爱情观》的文章。”[9]162这些清新深挚的文字,既是当代爱情书写的典范,也充分表达出张晓风的爱情观。
除对爱情的理解和表达,亲情和友情同样是张晓风散文的主题。在她关于亲情和友情的文章里,既有诗性情怀,又有浪漫色彩。在《母亲的羽衣》这篇文章中,已为人母的张晓风,对母爱有了更加全新又深刻的理解。她通过写对母爱的过往记忆,审视如今的现实,用已经做了母亲的自己,与自己的母亲形成对照。这种新颖的叙述方式,更能生动表现出对深厚无私的母爱的理解和赞美。在写给弟妹的书信《绿色的书筒》中,满是温暖交心的私语。对于比自己年轻的弟妹,她更乐于给予鼓励和赞扬,对于他们的缺点,也是用一种温婉谦逊的语气给出建议。她视读者为知己,《雨天的书》是她专门写给一个17岁如花年纪、生命却提早落幕的女孩另芳的。这个女孩曾给过她许多鼓励和自信,她却因没有回信而深感自责。在张晓风的散文世界里,“情”是最常见的一个字,情至深处便无声,但无声的文字却因情显得更加神圣感人。她对“情”的书写不啰嗦,也不拖沓,鲜有鸿篇巨作那般的烦琐章节,而是简单、简单、再简单,简单至极便产生一种真实效果,因此,也最贴近人心,靠近生活。不论是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爱情、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肝胆相照的友情,都在她娓娓道来的追忆里,成为她生命里一段段缓缓走过的幸福,成为继续走下去的信仰支撑。
乡愁作为一个永恒的文学母题,古往今来被文人反复吟诵。综观中国古代史,关于乡愁主题的书写更是数不胜数。对故乡的怀念和企盼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抚慰着所有漂泊在外游子的心。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台湾文学中乡愁题材更加常见。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渴望重返故乡的急切心情,使这种潺潺流淌的故国情思和漂泊落寞的乡愁,在张晓风的散文中不断得到体现和深化。张晓风内心深处对中国故土和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不仅仅是一种乡愁情怀,还上升为一种深入骨髓的精神之魂。
(一)浓厚的乡愁和对故土的无限依恋
张晓风祖籍江苏徐州,出生地是浙江金华,父亲是国民党的军官。受战乱和时局的影响,张晓风童年时就曾经历过跟随父母颠沛流离、艰辛辗转的生活。在她的记忆之中,往往都是“拥挤的火车和颠沛的海船”[6]102。早年的人生经历和长久以来与故乡的隔海相望,对张晓风关于乡愁主题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戴一片海雨欲来的天空,却有这边和那边。同弄一湾涨落不已的潮汐,却有那边和这边……天神,如果我能祈求什么,我不做鲸鱼不做洞,单做一片悲涩沉重的云,将一身沛然舍为两岸的雨。”[10]
张晓风特殊的人生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她对乡愁的书写。台湾描写乡愁的作家众多,如我们熟知的林海音、余光中、王鼎钧、张秀亚、琦君等。这些人的乡愁书写往往都有着十分具体的指向,能够凭着对故乡旧人旧事的回想来抚慰思乡之情。如张秀亚的文章中最常见的景象便是辽阔的华北原野、美丽多姿的重庆山城。琦君的乡愁书写也是对江南水乡人情风俗的温暖回忆。而张晓风离开大陆之时仅为孩童,故乡这样一个词汇在她脑海中是遥远而模糊的。因此,她笔下所描写的乡愁,没有明确的指向,是宽泛而游离的,其散文意象也是非常广泛,停留于精神世界的层次上。成年后的张晓风经常游走在世界各地,每到一处,看到相似的场景和人事,总是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远在天边的祖国。她笔下的乡愁,或许可以说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却又显得那么真实。如在《远程串门子》中她写道:“想一山之隔,山的那一方是雅鲁藏布流翠的西藏,接下去依次是千湖炫碧的孔雀开屏的青海,然后是全国的中心甘肃,是有着长安和咸阳一双古城的陕西,以及故事里有着包公坐镇政清如水的开封府的河南,然后是江苏,以及我那项羽住过,白居易住过,苏东坡住过的徐州古城,我的故乡。”[11]她的乡愁情节明显地体现为对故国家园的深情眷恋:长安城里青绿的柳树,上海滩的轻柔波浪,素雅清丽的江南烟雨,长江黄河的苍茫翻滚。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在她的笔端都充满了温婉的情意和缠绵的乡思。“最初恋水,是在玄武湖”“第一次被植物的美所刺激,是在柳州的桃花林”[12]。在《花朝手记》里,张晓风曾写到这样一段自己的童年记忆。她受邀到同学家玩耍,邂逅一片桃花林。褐色的树枝开满粉色的花瓣,这是中国所特有的树木、特有的花种。因此,便爱上这样一种花,也与潜伏内心的乡愁有了隐隐的关联。关于童年的记忆并不局限于此,她又曾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及“石榴”这一有着中国色彩的树种。石榴皮呈现出陈红的颜色,让张晓风联想到自己的故乡。她说这是徐州的颜色,这种颜色像是提醒了她来自何处,提醒了她要记得归去。她也曾在面对《清明上河图》这样一幅闻名中外的画幅时,心生无尽感慨。她仿佛感受到江南的青青土阜、微醺日光、潺潺水流。这种想象中的乡愁令她不禁感伤哭泣,“谁能故国神游而不怆然涕下呢?”[13]196思念如此之深,悠悠乡思拂过高空原野,流过青山绿水,万水千山、时序更迭都能引发浓重的中国情结。不论后来张晓风游走多少国家,经历多少白日黑夜,但凡与故国相似相连的景象和事物,都能使她的乡愁变得复杂而剧烈。
远离祖国大陆,奔波在异国他乡,无法停止的思念之情,眼前寥落寂寞的漂泊生活,使她像一只落队的大雁迟迟找不到回归的方向。在《何厝的番薯田》里,张晓风描写一个驻守金门的军人思乡心切,每天却只能用望远镜痴望对岸的家乡。“你看到那个红砖房了吗?那是我的家。我的妈妈还活着,每天早上她出来喂鸡,在那颗老树下。”[14]327这种咫尺天涯的亲情和乡情,张晓风感同身受,她写得尤其悱恻动人。在看到田里的番薯苗时,她的思乡之情便如潮水般涨满心田,痛得让人难以呼吸,这种感觉就像她的文字描述的一样:“真是一种可怕的清晰,一种残忍的清晰。你差不多觉得一伸手就可以拥抱他们了,他们却远在宇宙的洪荒里。”[14]328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张晓风逐渐明白这并不是一两个家庭的悲剧,对漂泊台湾的游子来说,故乡只能梦中回,故人只合梦中见。在《十月的阳光》中,张晓风深情凝重地写道:“中山陵的落叶已深,我们的手臂因渴望一个扫墓的动作而疼痛。”[15]14这样短短一行字,每一个词语都带着一种象征意味,都深深地戳痛了每一个台湾同胞的心。这篇散文在台湾不仅引起许多人的强烈共鸣,并且获得大奖,当年看到这篇文章的评委都潸然泪下。怀乡思归,是华夏子女普遍的一种文化心理。乡愁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心理积淀。因而对故土的羁念、对家园的渴望,也成为台湾同胞共同拥有的深沉情结。张晓风笔下的乡愁越来越广泛,宏观却不失具体,它不再局限于地域,也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读她的乡愁,触碰到的是一种深切的情感涌动,看到的也是一种呐喊的姿态。从她的乡愁主题写作可以看出,她从未忘记自己身上流淌着的属于中国人的炽热血液。
(二)熔铸于乡愁意识中的传统文化情怀
张晓风对乡愁的表达并不只是体现在对故国的回忆和想念上,她的乡愁其实从未离开过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在这个寻求的过程里,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张晓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渴慕和热爱,使她的乡愁寄情于此,找到一个明确的载体,也就是“文化中国”。张晓风毕业于东吴大学中文系,又在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加上少年时代对古典文学的阅读,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较深的感悟。在张晓风的心里,拥有着两块“故土”,一是广阔又古老的中国大陆,二是几千年来延绵不绝的传统文化,这使得她虽然一直漂泊在外,心却始终挂念着祖国。她在散文创作时注重对“文化中国”的书写,总是有意识地融入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因素,以充沛的激情,把自己的故国情结和乡愁之思,把对家乡和民族的热爱,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起来,营造出古典的文化氛围。她还将古典诗词引入散文创作,字里行间散发着中国古典文化的气息,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和形态。
传统文化对张晓风来说充满着无限的吸引力,在她看来是美的,是深刻的。在传统文化这样一个大的环境背景下,古代一个个带着传奇色彩的文人,他们身上所具备的独特魅力也深深地吸引着她。“张晓风的身体在台湾长大,可是她的心好像跟历史的中国衔接,不管是到南京或者是西安,她觉得都是心灵的一个故乡。好像李白、杜甫、李商隐这些文学前辈,随时会跑出来与她相遇,所以不是地理而是心灵上能跟传统衔接。”[16]她热衷于古代文人的传奇故事和丰富经历,对古代诗词有着独到研究,在古人的才华和诗意中抒发自己的乡愁。她的笔下有秦少游的身影,飘雨的夜晚总是让她想起寂寞多难的秦少游,为他唏嘘感慨。这种情结也深深地扎结于她的日常生活中,她喜欢在应景的时刻动情吟诵白居易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苏东坡的“人生到处何相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孔子、老子、庄子、屈原等这些带有伟大传奇色彩的人物,无一不令她钦羡与折服。唐诗、宋词所营造出的精神世界,积淀成“美的家园”,让她沉醉其中。她的笔下既有梅妃清丽的身姿,也有古战场勇猛迎战的将军。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她总是能信手拈来,并用带有哲理的诗意阐释,极富古典韵味。张晓风的散文也随处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她对民族风俗和风土人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连她的审美倾向也带着传统文化色彩。在《云鞋》这篇文章里提到的遥远的羌族,他们所创造的云鞋,见证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创造力。张晓风的乡愁意识包含着中国式的审美体验,在对传统文化追慕的同时更注重对中国古典文学精神的阐扬,具备基于民族自豪感的文化寻根意识。“要一间平房,要房外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要春风穿户,下雨叩窗的野趣,还要空山幽壑,笙瑟溢耳。”“我希望有人来盖一间国文教室,在这自认为是中国的土地上,盖一间合乎美育原则的,像中国旧式书斋的教室。”[17]这是张晓风在《我有一个梦》中的诗意叙述。作为文人和学者的张晓风热爱着中国文化,在对文化中国的重估和呼唤,对古代诗歌和传统文化仰望和传承之中,她的乡愁得到释放和慰藉,同时也道出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声,看到传递传统文化的希望。
(一)山光水色中的审美体验
张晓风擅长描写大自然,对山水草木都怀着虔诚的敬慕之情,把自然看作审美对象进行切身感受,也渗透着自己的宗教情怀。在她的散文世界里,描写自然风光、田园景色的文章众多,皆注入自己对大自然的深情与爱意。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知力,碰触一花一草,趟过一溪一河,切身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她用近距离的接触,通过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语言形式把自然万物的钟灵毓秀挥洒出来,描绘出不易被常人发现的自然美景,并通过绘景抒情表达人生感悟和生命哲思,给人心灵以慰藉和启迪。
面对和谐美丽的自然,张晓风说她愿意“站在朗朗天日下,为乾坤万象作一次利落动人的简报”[18]。“在她多情的眼睛里,她的散文世界简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繁茂的花果、漫野的草木,幽美的青山绿水,悦耳的鸟叫虫鸣等在她眼里都是珍贵可爱的尤物,这些自然现象经过她‘慧心一照,彩笔一挥,宇宙大千,嫣然多彩多姿美不胜收’。”[19]在她的文章里读到最多的是代表生命之美的花和树,她对花与树尤其痴爱,在散文集《花之笔记》中就足以看出,名字各异、姿态多样的花和树不仅显示出大自然的神奇,也透露着无限的诗意。她写红莲“漫天的雨纷然而又默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13]114。她对树的描绘也充满着唯美诗意的境界,“有一天,当我不得不离开我曾经热爱过的世界,我愿有一双手,为我栽两株枫树。春天来时,青绿的树影里仍然蕴藏着使我痴迷过的诗意”[9]109。自然之于张晓风就是如此,一花一木仿佛具有人的生命,写它们的同时像是在与老朋友经历着相逢与别离,一字一句足以看出作者的留恋和执迷。
自然之美在山水,张晓风擅长从多个角度展示山水之美。《魔季》中她这样写参差分明的山:“相思树是墨绿的,荷花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还是那些老树的苍绿,以及藤萝植物的嫩绿,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座山。”[15]51山在常人眼中似乎都是一个模样,颜色无外乎灰或绿,但在张晓风眼中,山就如穿上变色衣,每一种绿各不相同,墨绿、翠绿、浅绿、嫩绿等不同颜色,让人感觉到生命的无限丰富与活力,这无疑来自她细腻的观察力和静谧的胸怀,更需要与万物有敏感的灵犀,才能在更高的层次发觉自然的细节之美。张晓风写自然景物往往是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切入,伴随着对自然感性的关怀和对人类理性的引导。她的文章中所描写的大自然不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像人一般充满着情意和灵性。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她的眼中也处于一种互尊互利、融合无间的状态。在《爱情篇之两岸》中她这样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像一对真诚相爱的恋人,岁岁年年相向而绿,任地老天荒。”[20]《到山中去》融入了作者的自然感悟,“在那阴湿的山谷中,我们享受原始人的乐趣,火光照着我们因兴奋而发红的脸,照着焦黄喷香的烤肉,照着吱吱作响的清茗。德,那时候你会觉得连心也是热的、亮的、跳跃的”[4]177。在《常常,我想起那座山》中她写道:“我去即山,越过的是空间,平的空间,以及直的空间。但山来即我,越过的是时间,从太初,它缓缓地走来,一场十万年或百万年的约会。”[21]自然万物生生不息,是宇宙世界最恒久不变的生命所在。而人类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具神奇性的生命之物,与大自然生存于同一空间,和谐共处之景也令张晓风感受到生命的趣味、生命流动不止的惊喜。在张晓风文章中,水更是常见的景物,是恬静和灵性的代表。远离城市喧嚣和繁杂,悦耳的水声更能给作者带来心灵的陶冶与抚慰。在作者看来,长期处于城市之中,人际的复杂和名利诱惑,心常被困厄于阴暗天地,唯有回归自然才能恢复人的本真状态。站在气势磅礴的瀑布前,“即使当时你胸中折叠着一千丈的愁烦,及至你站在瀑布面前,也会一泄而尽了。甚至你会觉得惊奇,何以你常常会被一句话骚扰,何以常常因一个眼神而气愤”[22]。水是洗涤心灵尘迹的妙药,在自然山水的感召下连世俗的无奈和烦恼也被净化。张晓风面对潺潺野流,既有人生如流水的感慨,也在短暂人生易老易逝的叹息里,表达享受自然、及时行乐的豁然的生命态度。
自然之美对张晓风来说极具诱惑力,她也甘愿折服于这种干净纯粹之美。山水花木,草木虫鱼,向往不尽,眷恋无限。张晓风用她细腻静美的笔触描写自然,自然万物都成为生命的奇迹,都是美的代表,生命和自然的姿态在她的笔下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万物平等中的女性情怀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一话题,历来被许多有着平等和环保意识的作家所书写。张晓风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在她写大自然的散文中随处洋溢着宗教关怀和人文主义情怀。张晓风用女性特有的柔软心地和善美目光来体验和审视大自然传递给她的一切。字句间充满着对大自然生命的思考和探索,展现心灵与自然的沟通,用感恩和尊重向我们阐释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应该具备的态度,以及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的平等状态。
在张晓风的散文世界里,众生是平等的,草木虫鱼都是造物主的杰作。人应该看清自己在生命世界中的位置,与一树一草应该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应该努力维持平等和谐的状态。每一个生命都有着生存的意义和各自的价值,彼此尊重是必须具备的态度,用平和善良之心来敬畏和爱护一切生命。这样的观点使她从未停止过呼唤对生命的爱惜。在散文《情怀》里,她写自己正在研究室整理旧稿,一只蓝蜻蜓穿窗而入的场景。看着这只蜻蜓慌张地乱撞,找不到出口,张晓风便一心想着指点它如何逃走。这样一个短短的场景,平常的小事,却被她描绘成极富诗意的画面。这种于常人来说难以理解的做法其实合情合理,因为她始终相信“每一种生物都应尊严的活着”[9]81。她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小的客旅,曾在横穿山路时偶遇小青蛇,谦卑地为它让路。她说道:“这条路又不是我的,我们两个都只不过是偶然借道前行的过路人罢了。不要怕,我让你,你是行人,你先过。”[13]101天地万物在她看来都充满着灵性和情感,与其说这样的行为源自张晓风童真童趣般的心境,不如说是她在用一份尊敬甚至爱惜的心情与它们亲近和交流。更难得可贵的是,“张晓风在万物平等的观念中,达到一种物我合一的崇高境界,并由此上升到更高的生命哲学层面”[23]。例如她爱养花,曾经在一家花店买下一盆声称会在过年时开花的水仙,可是水仙在买回家的当天下午就开花了。张晓风埋怨店主的欺骗和水仙的自作主张,可回头一想又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自私之心,“人家水仙花难道就不能有自己的花期吗?凭什么非要它按照我的日程规章行事不可?这又不是军事演习,而我又不是它的指挥官”[2]67。一株水仙尚能善待如此,自然万物在作者看来更应与人类一样,具备选择自己生命的权利,不应该任人支配。这种至善至美的情谊及对生物的仁爱之心令人动容。
张晓风的散文独具自我的心灵体悟,始终让自己处于一个为善之人的角色。她用感恩与平等的宗教情怀来写大自然,这让她叙述的视角变得更为广泛,让她看到的大自然也充满了趣味和生机,在山光水色中感受造物主创造的自然奇迹。在张晓风的眼里,大自然从来不存在强弱美丑之分,生命是不存在尊卑贵贱之别的,每一个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奇迹,都应该被平等对待。尊重和爱护生命,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平等、和睦、互爱的人文情怀是张晓风散文的情感世界里不可或缺的一页。正如张晓风在散文《我在》中所说:“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24]自然万物,大到巍峨山峰和激流大海,小到一花一虫、一草一木,都组成张晓风眼里最美丽动人也最生机勃勃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可以和山约会,与水唱和,与风为伴,与花窃语。所有的景色都有性格,都有生命,都可以发出悦耳的声音。
张晓风的散文创作完全融入个人的生命经历和体验,并没有沉溺于个人的情感世界,有着博大的胸怀和宽阔的视野。她始终从人道主义者的立场来对待生活,善待生命,热衷于发现世间之美并热爱其美,散文中到处流露着爱的情谊和温暖的人文关怀。她不仅擅长写发生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又感人的小事小物,更把笔触伸向广阔的人生百态和人间真情。平凡百姓的性格和生活,在她的笔下充满人性和人情,并都具备“爱”的内涵和意义。她的散文有一种深厚真切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对文化中国的弘扬和对故土的思念都是熔铸于乡愁意识之中的。她热爱大自然,用万物平等和感恩敬仰的情怀善待自然,在大自然的温情怀抱里感受生命奇迹、人生哲理。她的散文之所以能淡而有味,充满温情和感动,都无一例外地来自作家内心深处的良善仁慈之心,所以看这个世界的眼睛里都充满着干净和纯粹。张晓风的散文以温厚的情谊、深邃的思想向我们传达着对爱的理解、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尊重。在嘈杂繁闹的尘世,以平静温和的姿态,向我们展示着对待生活和生命该有的积极态度。总的来说,张晓风的散文归结起来可以用“爱”这个字来概括,是“爱凝结成的艺术”。
[1]余光中.分水岭上[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4:222.
[2]张晓风.细数那些叫思念的羊[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3.
[3]吴军英.张晓风散文论[J].当代文坛,2002(4):115-121.
[4]张晓风.张晓风经典作品[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
[5]张晓风.张晓风散文精选[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106.
[6]张晓风.从你美丽的流域[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7]张晓风.张晓风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19.
[8]张晓风.一一风荷举[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147.
[9]张晓风.张晓风经典散文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10]叶茂樟.谈张晓风散文的故土情结[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129-134.
[11]张晓风.放尔千山万水身[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133.
[12]楼肇明.张晓风散文论[J].文学评论,1994(1):108-112.[13]张晓风.张晓风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
[14]张晓风.张晓风自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0.
[15]张晓风.色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16]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40.
[17]张晓风.张晓风散文选:我有一个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21.
[18]张晓风.张晓风的国学讲坛[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101.
[19]方忠.张晓风散文创作[J].台湾文学选刊,1992(3):76-81.
[20]张晓风.张晓风散文集[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142.
[21]张晓风.常常,我想起那座山[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69.
[22]傅宁军.张晓风:透视平常的慧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11-08(09).
[23]倪金华.台湾散文新观察[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87-92.
[24]张晓风.白咖啡[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115.
2016-03-02
姜业雨(1990-),男,山东济宁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写作学。
I207.67
A
1674-3318(2016)04-007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