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创新性探讨
——以应用型转型高校为例

2016-03-16 00:56周莉莉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互联网+

周莉莉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工商管理分院,浙江嘉兴314000)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创新性探讨
——以应用型转型高校为例

周莉莉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工商管理分院,浙江嘉兴314000)

建立创新应用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开展本科应用型转型高校的主要任务,在“互联网+”背景下,在应用型高校转型过程中,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存在对思想引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引领的方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思想引领工作者不能适应“互联网+”对工作的要求等问题,基于此,结合应用型转型高校的特点提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提高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改革创新大学生思想引领方式、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者的队伍建设等举措。

应用型转型;互联网+;大学生;思想引领

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作为互联网最重要的受众组成部分之一,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已经离不开网络,并逐渐影响大学生社会化、交往方式以及现代人格的形成,尤其是网上的各种不良信息会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正在进行应用型转型的高校,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多样化,不仅要求他们具有高超的技术和技能,更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过硬的政治素质。但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此背景下探讨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创新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思想引领的传统理念,还是方式方法,又或者是作为思想引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在面对“互联网+”以及应用型转型的新时代背景下,必然会产生无法契合的缝隙,只有找出不能契合的关键,才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和创新,最终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一)应用型转型高校对思想引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互联网世界的自由虚拟导致大学生容易沉迷网络,不仅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人格完善,更有可能患上“网络疏离症”,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互联网信息的共享性也容易使各种四通八达的信息展现在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面前,导致他们的是非辨别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互联网的隐匿性也容易造成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弱化,法治观念淡薄。而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以社会服务为主要价值追求的本科应用型转型时代的来临,许多高校应用型转变的重心大部分还在教学和教学方式上,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在应用型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认为应用型高校培养的应该是偏技术性的应用型人才,只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就可以了,单纯地从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并且片面地认为这就是应用型转型,这严重滞后了实践中的应用型转型对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需求。[1]

(二)传统的思想引领的方法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局限性凸显 传统的思想引领的方法多是讲课、谈心等面对面的方式,但受到时间和场合的限制,其实效性有限。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思想教育和引领的方法则可以更加的灵活,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达到人人、时时、处处皆可引导。因此,许多高校开始借助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引领,占领这一思想引领的新高地。最为活跃的就是使用微信平台和高校的官方微博,但是这把双刃剑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例如增加了思想教育的管控难度,削弱了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强,微信微博的思想教育和引领的作用不明显,内容空、大、泛,不能贴近大学生的具体生活等。以政治理论课和单向讲授以及粗浅的利用网络引领的方式已经不能有效契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由于应用型转型的时代大潮刚刚来临不久,在对应用型人才的思想引领方式上,大多数的高校还没有绝对有效的经验参照,所以传统的以政治理论课程为主,并进行单向讲授的引领方式依然立于主体地位,学生充当的仍然是“接收器”的角色,引领方式陈旧呆板,缺乏创新,使得学生在课中的参与度和认同度普遍不高,最终无法发挥大学生思想引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贡献。[2]

(三)“互联网+”对思想引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互联网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群体,对老师群体同样也有影响,作为学生思想引领者,是否能保持思想清醒,坚定政治立场以及能否一直处于引领地位是关键。互联网时代是以信息和技术为主,如果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互联网技术的掌握上与学生之间存在差距,就会导致他们建设的网络教育资源和平台无法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达不到思想教育的效果,另外,如果思政工作者对“互联网+”的深层次运用能力不够,无法通过对某些关联信息进行分析,就会缺少对网络管控和对学生思想进行预判的能力。所以,作为学生的思想引领者必须具备有一定的技术知识,才能在利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时候发挥积极作用。

二、“互联网+”及应用型转型双重背景下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创新性对策

有调查研究显示,许多大学对当前网络环境、网络安全、网上人际信任等都持正面的态度,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等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和监控。

(一)提高对大学生思想引领重要性的认识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说,光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习近平总书记在8.19重要讲话中也提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需要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思想引领作用、舆论推动作用、精神激励作用、文化支撑作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不仅应该具备相对应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一定的职业素养、踏实肯干的勤奋精神以及健全的心理品质,而这些内容更多的是需要思想教育和引领来进行具体开展的。因此,我们不能忽视思想引领在当今时代下的重要性。

(二)改革创新大学生思想引领方式 根据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应用等能力要求,传统的以课程和讲授为主的灌输性引导方式已经不符合潮流,需要采取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引领方式。

1.建设品牌网络资源和平台,建成更符合学生要求的网络资源平台,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运用的自主性,[3]并通过平台进行正确的思想引领。例如,我们可以采取主动灌输与正确引导相结合的办法,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门网站、BBS等平台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给学生,主动出击,占领阵地,而对于学生的理解判断出现的问题则采取网络上的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潜移默化的进行疏导、分析和启发。通过网络平台活动强化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建设,一方面不仅能够减少个人行为导致的负面效应,还能反过来引领和规范个人的网络行为。[4]

2.对于高校官方微信微博出现的空、大、泛等问题,首先要以官方微信微博为主,其他微信微博为辅的方式进行集群发展,并且相互关注形成良性互动,开展有效的管控。其次,微信微博内容要以与学生密切相关日常内容为主,且增加体验服务功能,例如教务教学、图书馆藏、就业创业等,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加关注量。最终能够达到引导和服务好大学生,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3.以互联网技术化的学生事务管理推动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根据当今大学生无人无时无处不网络的状态,在校园内大量使用互联网协助事务管理是可行的。通过互联网的数据集成、信息动态管理以及数据移动推送等技术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娱乐以及各方面表现都使用互联网数据进行连接,利用校园监控、校园卡以及学生各种信息管理系统等多方数据构建学生从进校到毕业全程一体化的综合数据信息服务系统,这不仅能够大大简化学生事务管理的繁杂流程,更能对每位学生的在校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和预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预防风险的发生。[3]

4.通过网络日常管理与网络危机预警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调节、缓和以及遏制各种大学生思想意识中的问题。网络日常管理主要依靠的是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辅导员等,他们通过日常的网络互动密切关注网络中反映出来的学生思想动态,倾听和接受学生反映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回应,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方向。网络预警机制则是需要通过校内各组织、部门以及学生组织共同参与,共同将不良信息及时扼杀在摇篮中,避免扩散到更大的学生群体中。[4]

5.通过虚拟空间和实体校园之间的连接,共同推动诚信校园建设。在网上实行个人信用识别机制,通过对信用信息进行记录、整合、管理,形成统一的网络信用信息平台。同时以诚信连接实体校园和虚拟校园,让学生在实体校园中根据网络虚拟中的规则理性发言、诚信互动,诚信考试,也可以以网络为载体组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积极向上的活动,通过现实中的互动和交流,共同促进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和现实中的诚信和规范。[4]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者的队伍建设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特别强调,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因此,目前高校思想引领工作者应该强化两种意识。一种是应用型转型意识,应用型转型是目前许多地方本科高校都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应用型转型的目的是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时代潮流的应用性人才,对于这种人才需要怎样的引导是我们需要意识的一个重点。第二种是网络意识,对于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网络技能和知识。

2.作为最新的应用型人才的老师,更需要具有应用型人才所具有的能力和特质,因此要不断强化思想引领者的政治素质、优化知识机构。互联网上的反动和不良信息无孔不入,一旦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不过关,就必然受到影响,因此思想引领工作者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以及良好的品格,才能成为学生的典范,在学生中树立应有的威信。同时,如果没有过硬的网络技术水平,就不能运用这一新时代的技能进行思想引领,最终被社会和学生所淘汰。因此,高校思想引领者需要不断学习,参加各类网络技术培训,学会使用网络语言和网络工具,以强大的技术武装自己,运用新技术搜集、分析各类信息,并对大学生的总体思想状况进行预测,最终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正向有效的引导。

3.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工作者,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也需要提高自己的各项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要注重将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实践与科研相结合,用实践丰富自己的思想理念,并将自己丰富的思想理念融合于教育和管理过程的实践。

[1]潘清.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特色研究[J].德育新论,2009,1(中).

[2]戚旭娣,李悦.应用型视角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研究[J].才智,2014,(8).

[3]刘宏达.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前沿问题[J].江汉论坛,2015,(12).

[4]王功敏.大学生网络组织建设管理路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责任编辑 付友华

G41

A

1003-8078(2016)02-0005-03

2016-02-15

10.3969/j.issn.1003-8078.2016.02.02

周莉莉(1986-),女,湖北黄梅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教师。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院级课题(思政专项课题),项目编号:2015dfy001。

猜你喜欢
应用型转型互联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