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办学“适宜性”对接研究*

2016-03-16 00:36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适宜性办学艺术

陈 捷(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办学“适宜性”对接研究*

陈 捷
(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农村艺术生活品质的优化,是农村文化生活质量的内涵部件,该系统中的民众分享、人才培养、社团辅导、精品引领等责任担当,为当前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办学提出“适宜性”对接发展的新呼唤。阐述地方高校“适宜性”对接办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适宜性”对接办学的有效路径,认为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办学“适宜性”对接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二域”和谐进步的双赢效应。

关键词:地方高校;艺术学科;适宜性;对接;新农村文化建设

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办学“适宜性”对接,是指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将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社会需求对接,将日常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与服务地方文艺对接,在人才培养和艺术研究两大基本职能的基础上延伸并丰富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将自身的发展和地方的发展融合在一起。19世纪末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开始面向社会开放,并逐渐演进到与地方经济建立起相互需要、相互依赖的关系,大学逐渐发展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身的综合体,在社会各领域中担任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如美国的“康奈尔计划”和“威斯康星观念”①“威斯康星观念”是美国赠地学院教育理念的代表思想。威斯康星思想在美国州立大学服务本州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起到了指引州立大学提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作用。、英国大学的“学术主导治理”模式②对于英国大学在社会中保持自主地位有着重要意义,它有利于权衡各方面的权力和利益,利于学校以自由的身份主动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德国的“卓越计划”③“卓越计划”是德国对于精英教育的提升,对于德国大学提升综合实力和国家竞争力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等成功模式,都在发展地方大学以满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家和地方高校都深刻认识到发展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性,对地方高校办学规模、水平、结构以及社会服务能力不断进行优化调整,强调地方高校要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科研能力为保障,丰富和提高服务社会的层次和能力。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提升,在服务社会建设中也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在进一步提升能力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瓶颈问题。如自身服务意识不足,不能满足新时期的需求,管理体制缺乏,社会服务建设缺乏协调性,等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果。区域性的行政村图书室、广播室及健身路径已经实现大面积覆盖,文化阵地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文化礼堂、幸福大舞台和农民文化团队,已经成为广大民众的娱乐场所。城乡结对“种文化”、排舞大赛、戏迷擂台赛、村歌大赛、乡村好声音、“梦想舞台”达人秀、村支部书记卡拉OK擂台赛、“幸福大妈”舞蹈赛、农民歌手大奖赛等艺术文化活动,对广大农村居民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和积极的作用。新农村的文化设施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农村社会面貌的新景象。但从总体来看,新农村文化建设依然是我国文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因此,进一步探究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求,将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办学与服务地方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接发展,涉及当前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办学的方向和使命,应该深入予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路径。此外,结合上述提出的高校服务社会职能转型与升级的大背景,结合新农村艺术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办学进行“适宜性”对接发展的教育改革,确实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适宜性”对接的紧迫性

200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我国新形势下农村文化建设的任务要求,感召性地启示着地方高校办学目标的特色追求,同时又深刻地启迪着地方高校对艺术学科办学适宜性对接问题作前瞻性思考。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全市基本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社区)拥有一定面积的文体活动室,共建成农村文化活动场所309650平方米,已有600多个百姓文化礼堂投入使用。近三年来,全市已组织基层“文化走亲”活动600余场,参演节目(展览)6100个(次),参与人员2.7万余人次,吸引观众100万余人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格局初步形成,农民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农村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农民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日趋强烈。

在调查中发现,当前新农村群众文化需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群众对于文化需求迫切性增强。目前,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尤其是阵地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新农村文化的供给还不能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广大农民要求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的愿望十分迫切。在调查“农民对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态度”时,大部分农民表示“渴望”,其中近50%的农民表示“非常渴望”。二是农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增强。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要求趋向于与城镇接轨,大部分农民不再满足于“看看电视、打打麻将”的低水平、单一层次的文化生活,逐渐趋向于看书读报、戏剧电影、书画、健身等多层次、多方面发展。在回答“您平时喜欢参加哪些文化娱乐活动”时,农民在电视、棋牌、唱歌跳舞、看书读报、上网、戏剧、电影、文化活动、书画、健身等十项选项中,选择三项以上的占大多数。可见,农民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已大大增强。三是农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主体性增强。“农村文化农民办”是农村文化发展的趋势。农民不再认为文化是“外面的好”“城里的香”,而是越来越青睐本土文化;不再单纯喜欢“你来演、我来看”的被动文化消费模式,而是希望亲自参与的体验性文化活动。在调查“您盼望的文化活动形式”时,大部分的农民盼望“农民自办节目表演”。这些年来,各种艺术团体(上至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下至各市县文化馆艺术团体)纷纷开展文艺下乡活动,在农村广受欢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是,单靠这些艺术团体的文艺下乡满足不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寻求多种途径,这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

同时,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我国高校基本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基本形成以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的体制。大部分以地方院校为主体,地方高等院校的职能定位除了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的职能外,还承担着服务地方,保护、传承、发展地方传统文化的职能。地方高校有着特殊的区位优势和科研人才优势,必将成为地区文化教育信息的中心,因此高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为明显的“地方属性”色彩,肩负着引导与推动地方精神文化建设的重任。彰显“地方属性”功能,服务与引领区域性的农村社会精神文化建设活动,是当前地方高校办学的目标旨向。同时,地方高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制定出符合社会需求、学校办学能力与学生实际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改革。此外,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在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的趋势下,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每年有相当一部分的艺术类毕业生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只能以家教“就业”为主要方式的人数逐年增加。同时,在地方高校艺术学科教学活动中也存在着一定问题。例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与学习多局限在高校之内,在学校内接触社会艺术活动的机会较少,所以社会实践能力比较弱,如此进一步造成毕业生的就业困难。要改变这种现象,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办学必须进行有效的教育改革,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较强就业优势的教学手段和形式。

可见,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办学“适宜性”对接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改革举措,是新时期农村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新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人文惠民工程。它既提升了农村老百姓的人文素质,更增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发挥了文化引领风尚、教育民众、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办学“适宜性”的对接发展,对于推升新农村文化艺术生活质量,具有和谐便利的实际价值。

二、“适宜性”对接的契合性

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基层文化队伍不稳。从乡镇层面看,宣传文化队伍“专干不专”,文化站干部身兼数职和在编不在岗的现象比较普遍,绝大多数身兼多职、职责不清、任务不明,人员管理有些混乱。二是文化供需对接不畅。目前,“自上而下”的单向式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已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需求与供给存着信息不相对称。三是文化服务层次不高。虽然目前的文化服务在数量上已达到一定规模,但在服务类别上还存在单一现象,同时在单一之上,质量也不是很高,大多以完成任务式为主。四是文化设施利用效率不高。重“建”不重“管”、重“验”不重“用”的倾向在不少地区比较突出。一些文化设施在验收达标后就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一些基层文化设施的开放时间没有考虑群众的生活规律,白天开放时群众没有时间去,晚上群众想去时却关门不开。五是文化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投入到文化事业上的经费总量虽然有所增加,但还是不能满足需求。省市出台的有关政策在基层难以得到落实,如乡镇财政“2+2”文化活动经费就未能全部落实到位。综上所述,可以明显地看出,随着新时期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落后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已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主要表现在文化服务内容“跟不上”,文化活动中农民“融不进”,民众与文化场所“离得远”等方面。

我们认为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办学,对接新农村文化建设实际,有切实可行的便利条件。一是有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会有更多支持新农村文化工作的政策出台。二是地方高校已经积聚了一定的人才资源,这将成为地方各种大型文化活动的重要依托,在“文化下乡、文化走亲、精品创作”等工作中扮演主要角色。三是地方高校拥有良好的场地资源。地方高校具备为地方文化服务的各种办学条件,如音乐厅、书画教室、设计工作室等,这些都为地方文化服务人才的培养与提高,奠定了扎实的硬件基础。四是地方高校也具有相应的科研资源。对地方文化艺术研究是地方高校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既属于学术研究的范畴,又符合服务地方的高校职能定位。因此,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办学的内外发展条件,都决定了其学术研究和艺术指导能力均能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

三、“适宜性”对接的具体措施

地方高校要努力发挥自身的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特别是社会服务功能,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真正地面向社会,充分挖掘并发挥自身人才与科研优势,为当地新农村文化事业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建设者。同时,对现有的农村文化干部和民间艺术队伍进行思想上和专业上的培训,保证其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先进性。另外,要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创新传承机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一,开发与利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资源,培养新农村文艺骨干和文化带头人,是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地方高校要“走出去”,服务于新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的培育和优化,积极主动地做工作。可行的措施包括:健全基层文艺工作队伍,解决好基层文艺机构设置、队伍稳定等问题,鼓励艺术专业大学生或有文艺专长的人才到乡镇文化站工作,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充分调动地方高校艺术专业教师主动性和能动性,鼓励高校专业教师到地方各级的县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基层担任兼职艺术教员,联合农村当地文艺骨干进行农村小景规划、文艺编排等,融入当地文化特色,加大文化活动的文化熏陶和影响力;利用业余时间与新农村文艺骨干或艺人进行专业交流,使他们向专业水准靠拢,成为专业文艺骨干;培育并扶持各类农民业余特色文化团队,根据农民群众兴趣、爱好和需求,调动其自身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同时,地方高校艺术学科的特色办学可以考虑“招进来”的举措。其可行的办学路径包括:其一,对农村现有的文化工作者进行各种长期或短期的专业业务培训。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组织有过硬专业素质和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敬业精神的教师组建文化艺术培训师资队伍,对农村现有的文化工作者进行各种专业业务培训,让农村的文化工作者有机会进入高校进修学习,培养一批既懂文艺创作、又有文化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能够组织、策划、参与多种文艺活动的文化创新人才,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其二,把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请进大学课堂,在对民族或民间艺术有浓厚兴趣并具有一定传承水平的农村青年中,选拔各种音乐、戏曲、民俗等方面的优秀分子进入大学进行文化管理、创新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学习,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一线力量,充实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队伍建设。

第二,开发与利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资源,为新农村艺术文化建设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服务,是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艺术实践活动是指艺术专业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形式,尝试将学校中所学的艺术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并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深化专业知识的教学目的,这是高校教学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组织艺术专业学生深入农村开展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近距离体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了解农民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艺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为将来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打好基础。其次,通过多样化团队繁荣新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文化建设中文艺形式、文艺风格、文化题材、表现形式、传播媒介的多样性是农村文艺繁荣的标志之一,也是满足广大农民审美需求的重要保证。因此,地方高校与农村文艺共建必须注意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可以联合开展多种多样的文艺活动。比如,利用传统文艺形式,为农民群众创作书画、送春联下乡、培训摄影技术;将文化下乡演出与农村传统的娱乐活动结合起来,提高演出效果;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如网络技术、多媒体、动漫设计等丰富艺术形式,使文艺下乡更具吸引力。全面和有效利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资源,不仅能保障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所需要的各种艺术专业人员,而且还能使培训基地、设备条件、艺术团体等得以保证和合理运用,同时,对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来说也是艺术实践课堂教学的延伸。最后,通过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提升新时期农村艺术文化生活的品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物质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表现出强劲的需求,但农村的文化活动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相对都比较原始,规模小、数量少,难以满足农村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急需要在内容上、形式上得到丰富,内涵上予以提升。高校的高雅艺术与农村民间艺术相结合,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帮助农村组织书画小组、摄影小组、文艺表演小组,创新文艺内容,挖掘、搜集、整理、再现民俗民间文化的作品和活动,发展书画文化、音乐文化、摄影文化、体育文化等,大大提升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品位。

第三,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办学的适宜性对接工作,还需要理性地关注地方特色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弘扬。这方面的工作可考量有三:一是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充分利用高校技术资源,与地方文化职能部门共同开展地方文化资源的正规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协助地方培育文化品牌,打造文化“名村”“名乡”“名镇”,同时也有利于高校专业教师进行文化专题研究,编撰相关地方特色文化课程的教材资料,开设关于地方特色艺术文化的课程,使学生能更好地传承地方的传统文化,训练一支真正的民间文艺教师队伍。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是劳动人民通过不断积累不断沉淀形成的宝贵文化遗产,高校可以利用学术优势与资源,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这双赢的举措,既达到了高校师生采风的目的,又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发扬。三是开设地方文化课程。地方高校的艺术专业开设的民族民间艺术等课程,大都以广泛介绍我国各民族民间文艺代表为主,地方高校可以邀请优秀的地方书画、音乐、民俗、戏曲文化传承人,对学生针对性地开设地方民间文化课程,借助他们深厚的民间艺术表演功底和渊博的传统文化知识,向学生传授民间艺术。这种将地方特色文化引入到高校艺术教学的体制,更加突出了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特点,不失为发展地方文化的新路径。

四、结 语

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作为湖州市唯一的艺术专业本科院系,在办学方向和学科建设上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定位,作为地方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参与并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是艺术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艺术学院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例如,与湖州市文广新局合作,组织和策划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参与文广新局“文化走亲”“文化下乡”等文艺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送艺术下乡活动;音乐系教师积极发掘提炼本土音乐文化,深入农村生活,创作并编排一系列符合群众口味又有新时代气息的音乐和舞蹈作品;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组织教师组建艺术培训师资队伍,对农村文化工作者进行各种专业业务培训;开设有关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编撰相关地方特色文化课程的教材资料,等等。这些办学尝试既支持了湖州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又使学院服务地方能力和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真正促进了地方与高校相互间双赢的协作与促进。这些也从实践层面证明了,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办学服务于新农村文化建设适宜性对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办学“适宜性”对接发展的问题考量及路径实施,是专业办学“接地气”转型升级的理想举措。艺术学科办学的适宜性对接旨向,是对自身专业培养目标特色及优势的内涵提炼。它需要保持艺术品格的优雅气质和崇高的精神风貌,需要服务与引领地方社会精神文化面貌的向善向上,需要全面推进高校办学观念及其行为深层机制的科学改革。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办学的适宜性对接发展,既是对服务和促进地方农村文化建设的贡献,也是地方高校自身优化办学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抓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需要做出更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小云,赵旭东,叶敬忠.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李建新,邓一鸣,吴家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关于印发《湖州市实施农村文化“八有”保障工程的意见》的通知[Z].湖市宣2009(19)号.

[4]陈坚良.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文化服务的若干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07(1).

[5]杨延宁,韩世平.普通高等学校音乐资源与新农村音乐文化构建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5).

[6]何兰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开发研究,2008(2).

[7]徐连福,李波.美国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2(12).

[8]刘敏.地方文化建设的高校支持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5(10).

[9]段雪辉.地方高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15(9).

[10]左信,李晶.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4).

[责任编辑 铁晓娜]

On Adaptation of Local College Arts Education to Countryside Art Activities

CHEN Jie
(Art College,Huzhou University,Huzhou 313000,China)

Abstract: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our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has been dramatically promote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Further improvement in the country cultural life is at the core of the quality of countryside cultural life.It depends on the optimization of country art activities,whose characteristics are people sharing,personnel training,community counseling and quality leads,which,consequently,call for the adaptation of local college arts education to countryside art activities.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adaptation of arts education.It proposes the routes in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model and content optimization in education which promotes the adaptation.So the win-win business can be achieved in college art education and new countryside cultural construction by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college arts education and countryside art activities.

Key words:local college;arts education;adaptation;joint development;new countryside cultura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64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34(2016)01-0096-05

作者简介:陈捷,硕士,讲师,从事钢琴教学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浙江省社科联课题“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与新农村音乐文化共建的路径与机制研究——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2014B016)。

*收稿日期:2015-10-15

猜你喜欢
适宜性办学艺术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纸的艺术
论建设用地适宜性与国土资源规划
某院心内科前列地尔注射液病历点评
基于GIS和AHP的避暑地产布局适宜性研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