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学报的定位问题

2016-03-16 00:19:49曲晓红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报栏目定位

曲晓红

(黄山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地方高校学报的定位问题

曲晓红

(黄山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地方高校学报是连接地方社会和高校之间的纽带,反映本土优势、地缘特征、学科发展为目的。地方高校学报应紧密依托地域社会,积极搭建关注、探讨地域社会各种问题的平台机制,并以此为契机构建特色栏目;为发掘、整理、传播地方和民族文化贡献力量,更要在服务地方高校自身发展方面下功夫。

地方高校;学报;定位;设计

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地方高校学报面临着“全、散、小、弱”的尴尬境地,往上看,与部委属的高校学报相比,无论从稿件数量、稿源质量,还是从专业化水平、行业领先度,各个方面都望尘莫及;横向看,与一些专注于某个学术领域的专业化期刊相比,缺乏做大、做强一个方向的优势和各项实力。因此,地方高校学报在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是当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实,纵观各家地方高校学报的革新发展之路,不难发现,主动结合地域优势、创办特色栏目是地方高校学报走出困境、达到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也是自身的定位所在。

一、地方高校学报的定位分析

地方高校学报要基于地方的政治特点、社会属性来确定自身的定位,具体分析可以结合自身的基本功能、性质、属性等要素将重点锁定在角色定位、受众定位、内容定位三个方面。

首先来看角色定位。普通高校学报是高校与社会交流的平台,它不仅肩负着向社会传递高校科研发展动态的任务。地方高校的身份与普通高校略有差异,它是本地市属或省属高校,不是中央部委属的,具体表现在它的“地域性”特征方面,即打破传统的固有模式,大力依托地缘优势,多方面开展合作办学,积极推广产学研结合的新型办学之路。以此类推,地方高校学报的角色定位也应该以学校特点为核心,探索接地气、惠民生的多样化发展途径,积极搭建地方社会与高校的多元化合作平台,以自身内涵服务地域社会建设,从地方特色中汲取养分补充期刊自身发展内涵。

其次从受众定位的角度出发。高校学报作为专业性和学术化的期刊,这种身份和地位注定它将是一个小众性的刊物,它不可能也不需要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它的读者对象基本上是固定的人群范围,而且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也必将高于一般读者的平均水平。但是在当前各类专业性地方高校向综合性高校转变的过程中,作为反映各个地方高校学术水平的学报,其内容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最终的结果是几乎所有的高校学报都成了综合性的学术刊物。其实这种演变对地方学报自身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要想解决地方高校学报这种“小而全”和“千刊一面”的问题,就必须走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对地方高校学报来说,结合地域优势、学科重点,打造特色栏目,凸显自身的个性化元素,是化解问题的有效途径。只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项目、特色内容,明确长远的发展方向,走个性化的发展道路,才能以自身的专业性特点吸引自己特有的读者群,使刊物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从内容定位的角度讨论。随着国家科技文化力量的进步和区域社会转型发展进程的加快,对高校学报的定位要求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高校学报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反映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了,同时也应该跟进社会发展的整体思路,即从内向型开始向外向型转变,从粗放型的综合性内容向集约型的专业化内容转变。地方高校学报,在注重反映学术的独特性与创造力,追求刊载全新的科技与文化成果这一办刊宗旨上应该与所有高校学报是一致的。然而,仅以地方高校的实际能力与影响力去追求广泛意义上的科技文化新成果的刊载,难免会出现捉襟见肘和力不从心的尴尬局面,如果能够结合自身的本土优势、地缘特征,专注于地方科技文化新动态的吸纳、传播和推广,以创办特色栏目的方式反映区域科技文化新发展、新动态,则不失为一种将创新性与时效性有效融合的发展新路径。[1]94-95

二、地方高校学报的定位设计

地方高校的发展必须紧密依托地域社会,地方高校学报当然也应该密切关注地域社会的各种政治、经济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各地涌现出各类新现象和新问题。关注问题、探讨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便是学术的前沿所在。例如曾经一段时间里,“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焦点,部分地方高校恰好分布在此类问题多发的地域范围内,如果能利用这种优势,开辟专栏,为问题的调查展开建立长效的平台机制,不仅可以抓住社会的科技前沿,也为学报自身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再比如旅游热及其带来的相关问题,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备受关注的沿淮经济发展问题,以环保为主题的水、空气、环境污染治理等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起源都发生于一个小的地域范围内,因为发生的地域限制,在开始阶段可能只有地方高校的学报才有关注的机会和可能,之后随着问题的不断发展扩大才被大众社会所讨论和提及,再慢慢发酵起来,成为引起整个社会重视的大问题。而在这个发酵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学报恰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以敏锐的视角及时洞悉问题并主动提供探讨问题的平台的做法,便是地方高校学报实现其社会责任和角色担当的具体表现,是地方高校学报社会化发展的具体反映。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环境下,地域文化的发展对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繁荣的力量功不可没。如何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推向全国、全世界,地方高校学报责无旁贷。由于身处地方一隅,使地方高校学报具有了发掘地方和民族文化的地缘优势。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以其自身的神秘性或独特性可能在广大程度上并不为大众所知晓或认可,因此保护和传播这些文化就成为文化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果能以学报为依托,开辟特色栏目传播这些文化,不仅符合学报作为学术文化交流平台的宗旨,也为地方高校学报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只有在被大力传播和推介之后,才能被大众所关注,进而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去深入研究和探讨,从而发掘其中更有价值和更能提升人类精神文化灵魂的因素。地方高校学报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们正好可以为这些文化的发现、传播和交流提供广大的空间,而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繁荣文化、发展文化,还为学报自身的内涵式发展确立了长远的目标。以此为契机建立的特色栏目建设更为地方高校学报发展新路径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不但不能脱离地域社会,更离不开地方高校这个母体,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学报的定位也必须在服务高校发展方面下功夫,确切的说,可能涉及到服务人才培养、服务重点学科建设、服务产学研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每所高校的专业设置都应该有多个方向,高校学报所刊载的内容也一定会涉及到学校科研、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而全面系统地展示高校的科研、教学成果。但是在现实工作中,高校中各专业的实力必定有所不同,那些特色鲜明、实力突出、在业界影响较大的专业不仅是高校的长处所在,也是学报用来壮大自身的支撑点,学报完全可以抓住高校的这种学科特点,建立特色栏目或专栏,大力推广高校的发展优势和自身的潜力特点。同时,针对这种栏目的建设工作还要在深度性和广泛面上下功夫,在内容上,应着重突出优势学科或专业领域,甚至是专门问题的研究;在形式上,可以从校内外相关科研群体或国内外各种研讨会议中组织稿件,以此来扩充栏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力争形成一种品牌栏目。[2]325-327

另一方面,高校科研和教学群体中存在着大量的青年教师,由于年龄、阅历、经验等各种因素所限,他们不可能在研究伊始便发掘出重大的科研成果,必须通过点滴的积累才能攀上学术的高峰,这个积累的过程是漫长和艰辛的,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是本校学报或者一些地方高校的学报在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成熟,给他们适当的鼓励和一定的支持,为他们未来的学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面对学术界的怪圈现象,即各家期刊对所发表的论文要具有高职称、高学位、高级别课题的要求,大多高校青年教师都处于尴尬的两难境地,而地方高校学报恰恰可以冲破这层怪圈的笼罩,借机以优惠政策吸引他们有独创性的优秀科研、教学成果,从而也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并奠定良好的提升基础,这样也在无形中助推了国家层面上整个中国学术研究的阶梯式发展。

三、结语

纵观目前全国各个地方高校,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一种甚至几种期刊。虽然地方高校学报在各种“国”字头、“央”字头云集的高校学报中层次不高、优势地位不明显,但是如果能够认真找准自身的定位,从自己的特色和水平出发,明确社会责任,加强自身建设,就能够创造出自己的特色,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这也就回到了问题的源头,即如何把握自身特色和水平是确立定位的重中之重。其一就是要把提升学报内容质量的着眼点放在本校作者群的建设上,地方高校学报要积极构建稳定的高水平的校内作者队伍,努力把优质稿源吸引到本校学报上来,这也是地方高校学报抓好自身质量建设的关键所在。在现实工作中,经常会看到有些地方学报不惜花费大量的财力邀约名家稿件,精心营造一种表面上的学报内容质量的提高,这其实是在制造期刊泡沫[3]114-116,没有将真正的关注点放到地方高校学报的长远发展上来。其二,就是从自身内涵中求发展,具体地说,可以从地缘或学科优势上找突破点,积极探寻地方社会的科研文化动态或学校的强势专业,并以此为立足点,建立特色栏目,通过优质、精品、特色栏目提升期刊质量,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发展效应,这也是扩大学报影响力的有效方式。地方高校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界一面独具特色的旗帜,它们的发展、壮大为百花齐放的学术期刊界增添了活力和信心,找准定位,完善自身是地方高校学报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1] 周觅.出版体制改革中学报定位问题的思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

[2] 曹进克.对高校学报功能与定位问题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3).

[3] 赵彦杰.地方综合性院校学报定位问题思考[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8(6).

(责任编辑 何旺生)

The Positioning of the Journal of the Local University

QU Xiaohong

(SchoolofCultureandCommunications,Huangshan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China)

The journal of the local university is the academic journal founded by the local university. From the aspect of the role’s position, it 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ocal society and the university; from the aspect of readers, it owns the specific and limited readers with high level; from the aspect of content, it aims to reflect the local advantages, geographical features and the subject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revious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the local university should not only depend tightly on the local society and build actively the platform mechanism to focus on and search all kinds problems of local society as an opportunity to build characteristic columns, contribute to search, profile and spread the local and national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and provide the communication space, and provide service to the local university’s development itself. It, on the one hand, should highlight the influential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achievements of the local university, on the other hand, should provide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the young teachers.

the local university; the journal; positioning; design

2016-06-07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七届编辑学研究基金资助课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报发展路径研究”(2013ZC13)、2014年度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地方高校学报服务教学的路径研究”(2014jyxm343)

曲晓红(1979-),女,辽宁大连人,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编辑学、中国古代文学。

G237.5

A

1674-2273(2016)05-0119-03

猜你喜欢
学报栏目定位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关于栏目的要求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致敬学报40年
栏目主持人语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传媒评论(2017年2期)2017-06-01 12:10:16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学习月刊(2015年1期)2015-07-11 01:51:12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