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亦农
预设为生成留白
●陈亦农
有一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让我深受启发。
那是一节口语训练课,教学目标是掌握日期的表达方法以及会用“When’s...?What wou1d you 1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进行问答和交流。
因为考虑到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还要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所以在引导他们操练完书中提供的示范以后,我设计了一个自以为很不错的拓展环节:请同桌互相用课本所学的句型开展问答活动,询问对方的生日和喜欢的生日礼物,以掌握本课的重难点——日期的表达。
和往常一样,学生按照我的指示纷纷与同桌交流起来。看到孩子们有板有眼地你问我答,我颇为得意。忽然,我发现有几组学生根本没有在交流,而是在偷偷地玩耍打闹。我一下子被这个不和谐的发现给激怒了。
强压住心中的怒火,我悄悄来到这几个学生中间,小声问道:“你们几个为什么在玩?看看其他同学,他们都在用这些句型进行训练,你们练好了吗?”我以为,只要轻声提醒一下,他们就会立刻投入到训练中去。但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们都沉默了,过了一会儿,才有个学生小声说:“陈老师,其实我们都知道彼此的生日。平时,我们几个好朋友都开生日Party的,我们不仅知道彼此过生日的时间,还知道彼此想要的礼物。因为,我们都同班好几年了,班里几乎所有同学的生日和爱好我们都很清楚。”这时,听到我们对话的周围的学生也渐渐停止了交流,看着他们清澈的眼神,我忽然间明白了什么。刚才在“热烈”交流的一个学生站了起来,挠着头苦恼地说,他们之所以“积极”交流,是因为老师要求的,为的是完成我交给他们的任务,事实上,他们对这些问题一点都不感兴趣。
我愣住了。这个局面让我措手不及,说实话,备课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会出现这个问题,下面我该怎样继续上下去呢?学生对熟悉的信息根本不感冒,怎么会有操练句型的兴趣呢?学生的无话可说源于我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漠视,如果我继续根据之前的教学设计上课,按流程布置任务,那肯定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让学生感到厌烦,增加他们在课堂上做小动作的几率。如此,既不能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也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怎么办?我脑袋里冒出很多问号。一个又一个的方案从头脑中迅速产生,又迅速被否定掉。忽然,我想到今天是母亲节,教室墙壁上贴了一张关于感恩母爱的活动通知。我眼睛一亮,有了,何不将问学生的生日改成问父母的呢。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了,还可以教育他们学会感恩。迅速地,我在头脑中调整教学计划,思考接下来的教学步骤。
在我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母亲节的感受并布置了为母亲生日准备礼物的话题后,学生开始与同桌展开交流,教室里一下热闹了起来。有一些学生不知道自己母亲的生日是什么时候,但他们都表示在回家后要问问母亲生日,好为她准备喜欢的生日礼物。这节课在临时改变教学设计之后,不仅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在最后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有的学生甚至训练了“为什么送这样的礼物”的句型。
原来,课堂并非会按照教师的设计原封不动地走下去,学生的个性差异、知识水平储备的不同,会让我们的课堂随时面临新的突发情况。今天学生的质疑是我没有想到的,而正是这个意外唤醒了我的教育机智。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但同时预设应为生成留白。
(作者单位:武穴市花桥镇张河口小学)
责任编辑 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