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先
当关爱变成伤害
●徐承先
十天前的一个晚上,在二十年前毕业的那届学生的微信群里突然晒出两张泛黄故纸,打开一看,居然是二十年前我为那一届毕业生手写的通讯录,上面有毕业生姓名、就读的大学和专业的名称及邮政编码,五十多个学生写了满满两张。泛黄的两张纸承载的是当年我和学生一起走过的那段美好时光。
第二天早上7点,这微信群里出现如下留言,给我不小的震惊。
“这份名单可谓是当年的光荣榜,我早就知道有它存在。知道好多同学为什么不愿意说话吗?因为不在其上,或是位置不太好。如果说当年是为了相互联系,为什么没有考上的同学不在其上。二十年过去了,同学们的通讯录也早有了,为什么还要再一次拿出来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向不是很热闹的微信群整个上午进行了十分热烈的讨论。
“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位置好不好不重要,二十年都过去了,还有什么不能放下,历史是自己书写的,每个人的现在都需要感谢自己,如果曾经不好,现在成功,那自己就是最好的励志教材,可以成为孩子心中的榜样;如果曾经很优秀,现在却不是很令人满意,那么自己需要反思,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是否需要改进!我听过最多的一句话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榜样,给自己最好的礼物是成就,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是荣耀!其实看似很虚无缥缈的东西,却就在我们点滴的行为中可以一步步体现和实现,内心的成长或许比过去的成绩更显重要!”
对这份通讯录,无论是当年还是二十年后的现在,不同的学生对它的感受迥异。虽然我的出发点是方便毕业后各奔东西的学生互相联系,但无意中的书写顺序和漏掉了未考取的学生(未考取学生的通信地址没有变就无须写上去)却真真切切地伤害了一些人。可以想象,二十年后看到这份通讯录还有如此强烈反应的同学,当年是何等的心酸!
今天,我之所以记叙二十年前发生、十天前重议的这件事,是因为今天又发生了一件令我警醒的事。今天中午13:30之前我就到了教室,巡视一番后,我坐到一个学生的座位上了。当看见桌子上的书和试卷有些凌乱时,我想,这孩子怎么这么粗心,学习资料怎么也不好好整理整理呢?我就自己动手帮孩子整理起来。整理完桌面,再看抽屉里也较凌乱,就干脆一本一本清理起来。还正在清理,座位的主人来了,说道:“老师,请您尊重我的隐私。”这句话让我吓一跳。我想澄清,却一时不知该如何澄清。正在这尴尬的时刻,一位老师来找我说事,我的慌乱才没有暴露在学生面前。同那位老师说完事,我立即返回教室,看到座位的主人眼睛里似乎有泪光,我所有想要教育孩子的初衷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想孩子是误解我了。我立即邀请她出教室,然后向她解释我的行为,再三诚挚地向她道歉。
我有些沮丧,自己从教三十多年了,居然还和二十年前一样,做着无意中伤害学生的事。我自认为是为学生着想、关爱学生的行为,在年龄相差三十多岁或十多岁的学生面前就变成伤害他们的事了。我以后教育学生时真应该小心翼翼呀。
反向推之,孩子们,我们相处时是不是我也有误解你们初衷的事情呢?是否你们做了一些事,一些你们自认为特别棒的事,而我却误解了你们呢?是不是我的误解也会让你们小心翼翼了呢?
(作者单位:武汉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