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海 摄/管一明
147号203,柯灵在此
文/王 海 摄/管一明
上海有一位叫郭博的老先生,是郭沫若的儿子,不知现在还健在否。郭博引起我的注意是他有个特别的爱好,喜欢拍上海老房子的楼梯——露在户外的那种。自从差不多20年前看到他的一系列老房子台阶之后,走路的时候,我也开始注意上海那些迥异的户外楼梯。某日经过复兴西路,一栋洋房的楼梯让我驻足欣赏,然后很快我被楼梯外墙一块小牌子吸引了目光:柯灵故居(1951-2000)。
括弧里是居住时间,整整49年,复兴西路147号203,柯灵在此。在他去世前,我从未经过他的屋前。我所能想到的与柯灵先生最近的联接,差不多在十年前,我在长乐路新旺茶餐厅等座时邂逅老上海的著名影星顾也鲁先生(柯灵编剧电影《不夜城》主演)。
1990年4月18日下午4时,当上海年鉴摄影记者管一明如约前往柯老家拍摄时,他已在此居住39年。屋内纤尘不染,柯灵身着中山装郑重留影,并说,他要去更清净的苏州西山区住几天,编一本和新文学有关的史料。
画面定格的那一刻,距离柯灵成为张爱玲的“伯乐”,也差不多过去了半个世纪。那一年,被称为“张学滥觞”的《遥寄张爱玲》已经发表,文中深情款款回忆起和张爱玲的友谊以及一名编辑及读者的双重身份对张的遥望。
其后,直至2000年去世,张学大热,前《万象》编辑柯灵先生的暮年,沉浸在何等的欣慰之中,我不得知,但作为曾经的新闻编辑,完全能够体会一种职业荣耀带来的嗨。尤其,当你“发掘”出的那个人后来到了那么一个值得仰视的位置,那份敬重,不是虚伪的客套所能“演”出来。
《遥寄张爱玲》发表时,张已经去国30年。用评论家的话,柯的回忆文字里充满了“别来无恙乎的柔光”。张当年以赴港复读港大为由申请出境,就此一去不返。各种缘由,“张学权威”柯灵门清,他早年一段话说到骨子里去了:“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偌大文坛,哪个阶段都放不下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
张走了,柯没走。还有一个人没走,本来这个人和柯灵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但是在接近10年的时间内,他们几乎一墙之隔。她就是董竹君。
复兴西路147号系经典西班牙建筑,房子建于1933年,缓坡屋面,出檐很小,外墙米黄色拉毛砂浆,有螺旋柱、半圆券门窗等。柯灵1952年搬入147号203居住,几乎同一时间,没走的上海著名女实业家董竹君也搬入147号。这栋房子妖就妖在,外观看似独立的花园住宅,但内部具有明显的公寓建筑特征,平面布局底层一套、二层两套、三层一套,且每一套均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卧室和起居室。柯灵和董竹君虽然共享147号门牌,但实际上董竹君占了大部分空间,柯灵仅仅偏安一套。
堂堂著名实业家董竹君如何会搬入147号这样的公寓?史料记载,为“紧缩家庭开支”也。就在这一年,董竹君把自己经营多年的锦江川菜馆和锦江茶馆,奉献给上海市人民政府,扩建为后来的“锦江饭店”,作为接待中央首长和国宾之用。在此居住9年后,董竹君由上海迁至北京,但是,考虑到她以后来沪居住方便和身体状况,上海市委决定为她留下147号的房子,并代付房租直至1966年。
以上的旁逸斜出就是柯灵的邻居董竹君的一段插曲。未知柯灵是否与这位著名的邻居深入交流过,在1950年代那部描写资本家改造的《不夜城》电影中,没走的女邻居的故事是否给过他一些灵感?
“大海真能容,明月不常满,方寸无纤尘,放眼天地宽。”1990年4月18日,柯灵给采访的管一明题字。我把它看成偈语,适用于一切无常世事。题字10年后,柯灵去世,终身未见张爱玲《小团圆》出版,或许,这是他的幸福了。或许真见了,亦可能“放眼天地宽”。比起张爱玲迅哥儿般的“一个都不宽恕”,我更中意柯灵式的“柔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