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翻译视角下的葛浩文《生死疲劳》英译本研究

2016-03-16 10:12祖洁李睿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生死疲劳莫言英译

祖洁 李睿

摘 要:作为助推莫言夺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部代表力作, 《生死疲劳》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译介,其中美国翻译家葛浩文堪称该作英译的一个丰碑人物。他在翻译过程中没有拘泥于某一特定翻译理论策略,而是根据多重需求通过译者主体性的最大发挥“创造”了高质量译文。虽然葛浩文宣称自己“译无定法”,但实际上其翻译行为充分验证了当下流行的生态翻译理论,本文主要基于生态翻译视角,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对葛浩文《生死疲劳》英译本进行粗浅分析,试以管窥其独特翻译思想。

关键词:生态翻译;莫言;《生死疲劳》;英译

一、引言

随着2012年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其作品受追捧的热度日趋提升,不仅国内销量飞速增长,而且诸多译本开始在世界范围传播。其实,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的多部作品都在海外得到了相当程度地译介传播,也正是由于以瑞典人翻译家陈安娜为首的汉学家的极力译介,莫言的作品得以顺利地引起世界关注。在这些翻译家中,美国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当属莫言作品英译的集大成者,他被誉为“公认的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1]截至目前,葛浩文已经翻译了《红高粱》、《变》、《酒国》、《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蛙》、《生死疲劳》、《爆炸》以及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等十几部作品。在这些译作中,影响最大的是《生死疲劳》这部莫言先生创作于2006年的长篇小说,也是学界关注较多的一部作品,因为该作最能体现莫言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2]的创作风格。自从2008年葛浩文把《生死疲劳》(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翻译完成以来,该书便在英语读者市场掀起了一阵“中国热”、“莫言热”,同时在翻译评论界引发热烈关注,从而奠定了葛浩文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大家的地位。该译作不仅成功登上《华盛顿邮报》推荐的世界优秀文学作品榜单,而且让葛浩文获得美国首届“纽曼华语文学奖”。[3]著名翻译家戴乃迭对葛浩文先生的翻译高度赞誉:“(他)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4]《生死疲劳》英译之所以能够好评如潮,除了葛浩文精湛的中英文语言功底之外,还在于他融会贯通了各种翻译理论和技巧,没有拘泥于各种学院派的翻译理论和原则,而是在翻译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5]通过译者主体性的最大化发挥 “创造”了高质量译文,特别是通过自己对中国特有历史文化背景的深刻把握巧妙处理了原作中的文化信息。葛浩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跟很多翻译家都不一样,我是凭灵感,我越想那些理论,那些具体的问题越没把握,越觉得慌。我差不多看一句、看一段是什么意思,然后就直接翻,再回头对一下。如果太离谱了,那要去修正,太硬的话就把它松一点。我本人的问题就是越看越糊涂,越觉得有问题。我翻译了30多年了,按说该越来越有把握,可是自信反而不如从前,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去想这些。” [6]尽管葛浩文声称没有使用、也没有过多考虑某种具体翻译理论策略,但实际上其翻译行为验证了生态翻译学理论。下面本文就从生态翻译视角对《生死疲劳》英译本进行粗浅分析,试以管窥葛浩文的翻译思想。

二、生态翻译理论

生态翻译(Eco-translation)是20世纪80年代“翻译文化转向”背景下发端于欧美世界的一种翻译思想。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1988年在著作《翻译教程》中论述翻译与文化二者关系时首先明确指出了翻译的生态学特征。[7]紧随其后另一学者罗森纳·沃伦(R. Warren)1989年在《翻译的艺术》一书中提出翻译“是一种认知模式和生存模式。把文学作品从一种语言移植到另一种语言, 就好像把植物或动物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 它们必须像个人或民族的‘适应和成长那样, 只有适应新环境而有所改变才能生存下来。” [8]而1990年苏珊·巴斯奈特(S. Bassnett)和安德烈·勒菲弗尔(A. Lefevere)在共同提出的“文化转向”命题中不仅肯定了翻译语境的文化表征,而且用“发现树木生存之地”、“描述植物生长之状” [9]等生态化语言描述翻译研究。国内对生态翻译研究则是到了21世纪,清华大学的胡庚申教授是国内该领域研究的先驱人物,其成果除了散落在始于2004年发表的《译论研究的一种尝试——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实证调查》等一系列论文之外,主要集中于2004年的著作《翻译适应选择论》中。[10]作为一种新兴理论,生态翻译的本体论虽然还处在建构完善中,但是目前基本确立了一些核心要素。生态翻译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11]在生态翻译框架下,译者除了要适应复杂的翻译生态环境之外,还要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这是该理论视域下的核心方法论。所谓“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所谓“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于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应在进行源语语言转换的同时,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所谓“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12]

三、《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的翻译生态环境分析

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13]任何一部译作的完成都离不开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选择,具体来说这种适应选择涉及译者的需要、能力以及原作的各种特性等。葛浩文翻译《生死疲劳》的生态环境同样复杂多样。首先,葛浩文拥有翻译《生死疲劳》的双重需求:外在需求和内在需求。所谓外在需求主要指生活需求,长期学无所成的葛浩文参军历经台湾、日本、越南后依然茫然失措。在服兵役期间突然意识到生命宝贵后,葛浩文申请调回台湾学习中文,而在台湾完成学业回到美国经人指点专门研究中文,开始申请硕士和博士学位。正是这种学业生活的需求激发了葛浩文对中文的兴趣,葛浩文遵循“力求自己的翻译不比原文更坏,也不愿比原文更好”的原则,把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14]其次,葛浩文具备较高的中文翻译能力。译者只有具备了相应的双语语言功底,才能对文学作品翻译准确把握。葛浩文不仅拥有长期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经验,而且在翻译《生死疲劳》之前,已经成功翻译了《呼兰河传》、《生死场》、《红高粱》、《酒国》等多部中国现当代小说。这种宝贵的翻译经验和实践一方面让葛浩文熟悉了解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整体特征,而另一方面也让他对莫言作品中特有的高密东北乡地方文化气息和语言特色有了相当程度地感知,这是他翻译《生死疲劳》的能力基础。

四、《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中的三维适应选择分析

虽然葛浩文拥有比较强烈的多重翻译需求,也具有较高的中文翻译能力,但是每一部作品翻译都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在翻译《生死疲劳》的过程中,他还需要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层面对文本进行更为细致的适应选择,从而创造出令人满意的译作。

第一,语言层面的适应选择。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根据两种语言的特性和表意特征进行转换,从而达到形意结合的目标。在《生死疲劳》原著中,莫言使用了大量中国特色的习语,不仅让作品流露出浓郁的民族特色,而且作品语言显得生动活泼,但却给译者带来了较大挑战。翻译此类习语,译者需要非常扎实的语言功底,而深谙中文的葛浩文做到了。比如原文中有 “俗言道‘人凭衣衫,马靠雕鞍,我能发号施令,压服坏人,靠的就是这件军装” [15]这样一句话,其中对“人凭衣衫,马靠雕鞍”这一习语葛浩文采用了直接翻译法,译为“Humans need nice clothes, horses require a fine saddle”。该译文很好保留了原文主谓宾小句对称的结构,以简约的形式重现了汉语习语应有的形式之美和气势之美。除了数量不菲的习语翻译需要适应转换之外,原文中的很多语言都需要别样处理,比如对“她就为我生了龙凤胎”[16]这一句葛浩文译为“she gave birth to a boy and a girl, what they call a dragon and phoenix birth”。很显然,葛浩文先把“龙凤胎”译为“a boy and a girl”,但是这样翻译过于简单,与原文不太对照,但紧接着用“a dragon and phoenix birth”对前面译文进行补充,使得译文全面准确地再现了原著特色,此时葛浩文根据适应需要采用了增译法。而对“配上一个滤光镜,高速摄影,推,拉,全景,特写,天地变化,那瓦片与迎春的额头碰撞的瞬间破裂成数片,飞向不同的方向,血珠子随后飞起” [17]这一句他采用了删减法以意译手段进行适应选择,其译文为“All you need is a light-filtering lens and a high-speed camera that you use to get a full shot or a close up”,即把原句中的“推、拉、天地变化”等词汇都去掉了,避免了英文容易累赘拖沓的现象。

第二,文化层面的适应选择。除了语言维度的适应选择之外,译者必须从文化层面进行选择处理,从而让译文在内在层面实现与原文的契合,这是衡量译文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尺度。原文中的习语其中不少富含文化信息,比如“你他妈的简直是狗坐轿子不识抬举,县长能骑你家的驴,是你家三辈子的造化” [18]中的“狗坐轿子不识抬举”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习语。在该习语中,即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狗是一个代表负面形象的动物,而在英语文化中狗通常是“忠诚”的象征,具有较强的褒义色彩,因此翻译时鉴于中英文化差异不能直接把“狗”移植到英语译文中,葛浩文把其译为 “Like a goddamn dog who doesnt know how lucky he is to be carried in a sedan chair”,即在“dog”前面加上“goddamn”一词体现出“狗”的贬义色彩,与原文文化气息保持一致。在“这小子乖巧,跪在地上就叫奶奶,把我娘喜得不行,念一声‘阿弥陀佛”[19]中,“阿弥陀佛”是一个典型佛教文化用语,而英语国家大多信奉基督教,对此不甚了解。为了保持文化的原汁原味,葛浩文采取了贴近音译的异化翻译法,译为“Amita Buddha”。原作中还有“村里一个关于装神弄鬼的风水先生马智伯跑到牲口圈边”[20]这样一句话,其中“风水先生”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称谓,在英语文化中是没有对照物的,因此葛浩文处理时同样采取了异化音译法,把其译为“feng shui master”,但是及时在后面加了一个定语从句“who was given to putting on mystical airs”对其进行解释说明,很好传递了原文信息。

第三,交际层面的适应选择。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交际的目的,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必须通过或增或减或变的手段适应选择,突出文本的交际性。“你可真是石头蛋子腌咸菜,油盐不进啊”,[21]这是小说人物洪泰岳生气时说的一句话,句子中的“石头蛋子腌咸菜,油盐不进”对于汉语读者来说不难理解,即作者要表达“顽固不化”之意,但是对于英语读者来说若采用直译就会使其“云里雾里”。鉴于交际目的的考虑,葛浩文把其简单译为“You really are stubborn”,虽然译文与原文相比“失色”不少,但是没有背离其交际目的取向。原文有“单干是座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摇到桥下淹没了。人民公社通天道,社会主义是金桥,拔掉穷根栽富苗。蓝脸老顽固,单干走绝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缸醋” [22]这样几句话,其中前几句是富有特色的顺口溜,但对于文本的交际目的来说意义不大,因此葛浩文在翻译时进行了“大刀阔斧”地删减,以适应交际需要,把其译为“Stubborn old Lan Lian is our friend; independent farming is a true dead end. A single mouse dropping ruins a pot of vinegar”,即以简单直白形式展现了蓝脸的性格特征,这正是文本的最大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夏志清.大时代——端木蕻良四十年代作品选[A].夏志清序跋[A].王稼句 主编.苏州:古昊轩出版社,2004.

[2] 刘向辉.莫言与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的伦理学对比[J].江西社会科学,2014,06:109-113.

[3]盛俐.生态翻译学视阈下莫言作品英译的三维转换——以〈生死疲劳〉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2013,33(11):108-111.

[4]单春艳.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章节名的翻译——以〈生死疲劳〉英译本为例[J].科技视界,2013(8):181,208.

[5]王丽敏.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看葛浩文译〈生死疲劳〉[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4(3):86-88.

[6]搜狗百科.葛浩文[EB/OL]. [2015-11-10]. http://baike.sogou.com/v42639.htm pid=baike.box

[7]New mark , Peter .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96-97.

[8]Warren R .The Art of Translation: Voices from the Field[C].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1989:6.

[9]A Lefevere, Bassnett S.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C].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57.

[10]戎林海,戎佩珏.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阈看赵元任译〈阿丽思漫游奇景记〉[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3(3):91-94.

[1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1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49-52.

[1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4]罗黛娜.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论译者的翻译活动——以英译本〈生死疲劳〉为例[J].语文学刊,2014(11):84-86.

[15][16][17][18][19][20][21]莫言.生死疲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160,12,56,80,105,13,22.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文理系)

猜你喜欢
生死疲劳莫言英译
过去的年
爱如莫言
莫言不言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莫言的职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