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后还把“努力”当免死金牌的人还真不少,如果你还没有醒悟,那建议你问自己两个问题:1.你可以不“努力”吗?当然不行。2.你的工资是按“努力”来计算的吗?当然不是。所谓绩效,也就是你做了多少和你做得多好,与你流了多少臭汗没有半点关系。
所以,“努力”这样的褒义词,最好留给别人去评价,而不是自已来标榜。“我已经努力了”这话,无非是掩饰自己叫苦、认怂:“我已经累到不行了,这活儿还是别找我了吧。”这样的情况出现三次,基本就耗光了主管对你的信任。
如何体现“努力”的价值?
首先是取得实质的成绩,并增加“努力”的可见度。尤其是碰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有好的结果,这时更要让主管能看到你的“努力”。
其次是创造惊喜,在指令之外主动升级,超乎要求地完成工作,才能获得超乎期待的评价。
同时,积极寻求他人援手也是一种努力。有这样一个经典故事:父亲让孩子移走花园里的石头,孩子想了各种办法,石头纹丝不动。父亲问:“你用尽全力了吗?”孩子说是。父亲说:“不,你还没有尽全力,因为我就在你旁边,你却没向我求助。”很多人把“努力”与“埋头苦干”简单划上等号。
台北著名的欣叶餐厅,早年有一招传遍业界:老板明知座无虚席,还要叫自己的儿子在候位的客人面前,反复去看有无空位。他儿子看似白跑了整个晚上,其实客人感受到了这家店待客的热忱和满满的努力。
“努力”是越说越不值钱的东西,只有做出来才能变现。努力是一种精神,但要让你的努力有价值,需要智商,更需要情商。
摘编自 经济学人公众号 燕子坞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