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市下花园学校 周 婷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也是个体情感的需要和表达的需要。我认为,可以尝试通过与学生对话、学会倾听,激发学生倾诉的欲望,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会发现、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点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累生活素材,真正做到有感而发,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正因为如此,作文教学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技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日常写作教学中摸索出如下几点做法。
当前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不喜欢写作文,也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这样势必要我们教师思考如何去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因为每个人其实都有倾诉的欲望,只不过好比矿石,没有被挖掘采集出来。大多数的学生对老师有种天生的敬畏,而学校教育也没能给师生足够的交谈时间,不是忙于上课,就是忙于改作。所以有话一般都不敢或没空闲当面与老师交流、讨论。
有教育学者认为作文就是对话,是孩子和老师、和同学、和父母、和自己的对话。写作,因为不受外界干扰,所以能把思想表达完整。而老师面对本子,能细细斟酌,反复思量,也就不会枉下断论。因此,为了常能与学生进行书面对话,及时有效地捕捉学生内心的讯息,我布置了一个百字短文的作业,每两三天一次,不求字数,不拘形式、内容。
兴趣是学习的直接推动力,也是创造性地写好日记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实践证明对感兴趣的事物,学生会主动地去了解探究,会自觉地积极的学习,心理研究成果告诉我们:需要是个性积极的源泉。在动手写日记之前,就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写生想去观察事物,了解事物的心理欲望,为学生以情写文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平时,根据小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以他们日常生活为基础,开拓思路,诱发学生的写作情感,这样,就可以触发他们的内在情感,思维的闸门才会打开,学生才能写出内容真实的日记。
文学的社会作用之一是审美作用,综观古今中外,文学与美术总是具有密切的联系,写日记不一定非要用文字这种语言符号来表达。还可以通过画简笔画、漫画、连环画等多种形式,具体形象的表达自己的经历、理想等。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强,只要为他们指明其中的迷点,他们就可以用成人想不到的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在我们班就有用简笔画来赞美助人为乐行为的,用漫画讽刺社会上一些不好行为的,用画比例图来介绍各种手机式样的。学生用他们充满智慧的大脑和他们灵巧的双手汇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思维的发散性,想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中,重视日记的作用,对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让学生写创新性的日记,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为学生的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
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喜好,常常会固守一个内容。那么如何拓宽学生倾诉的内容,让他们的作文百花齐放,姿态纷呈呢?在作文中我们既允许学生倾诉,发牢骚,但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避免学生长期沉浸在低落或其他不健康的情绪中。那就需要我们引领他们走进生活,学会观察、发现。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孩子之所以会思路狭隘,是因为他们生活素材积累不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他是为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因此,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到大自然中去寻求作文的素材。在这方面我注意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留心周围的人、事、物。其次,引导孩子生活绝不仅仅指身旁无聊的琐事。有些孩子经常会写一些诸如逛街,吃饭,周末的一天等没有明确中心的文章,很容易派流水帐。我们要针对这样的孩子,给出老师及时的意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倾诉的对象,写起日记来就能得心应手,内容又富有个性和情趣,更重要的是为以后的习作积累素材,打下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底。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我经常会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我还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并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