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汉语吉祥语研究
——以“红色”吉祥语为例

2016-03-15 22:13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崇拜吉祥汉语

赵 艳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 重庆 401331)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汉语吉祥语研究
——以“红色”吉祥语为例

赵 艳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 重庆 401331)

受民族崇拜以及古典哲学文化的影响,汉民族历来就有尚“红”传统,表现在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的“红色”吉祥语。它们和人们的社会行为密切相关,普遍分布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汉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正义、进步的追求,以及强烈的性别意识和浓重的官本位思想。

“红色”吉祥语;民族崇拜;古典哲学;社会分布;民族心理

“颜色是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1]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颜色,颜色没有民族性,但各个民族对颜色的记录以及文化含义的赋予却往往是大相径庭的,所以,同一种颜色在不同的民族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比如,“红色”在西方人的观念里是不祥之色,因为在斗牛竞赛中,“挑逗公牛发怒的‘红布’(red-rag)与令人恼怒的事物相联系,‘红色’由此产生了‘政治上激进’的联想意义。”[2]而在汉民族看来,“红色”具有吉祥、喜庆、进步、热烈等积极寓意。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3]在汉民族观念里,红色寓意“吉祥”,所以,汉语中形成了以“红”为构语成分的一系列含有“吉祥”意义的语词,普遍存在于汉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暂且称它们为“红色”吉祥语。

文章拟从汉民族“红色”崇拜的由来入手,以文化语言学的视角,考察汉语“红色”吉祥语的社会分布,从而揭示出汉民族“红色”吉祥文化的民族心理。

一、汉民族“红色”崇拜的由来

“红色”概念早在殷商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反映在古代汉语中,主要由“赤、朱、丹、绛、红”等词来记录。《说文解字》:“红,帛赤白色,从糸,工声。”可见,“红”最初指的是一种由正白色和正赤色混杂而成的颜色,也就是现在所说“粉红色”。据姚小平先生考证,在甲骨文中,“红色”是由“赤”来表示的,到了周秦时代,出现了表示“粉红色”的“红”,发展至魏晋南北朝,“红”仍表示“粉红”,但获得了泛指“红色”的意义,直至唐代,“红”才基本失去“粉红”一义,成为表示“红色”的基本颜色词。[4]

汉民族是一个崇尚“红色”的民族,在人们的观念里,“红色”具有吉祥、喜庆、热烈、革命、进步等意义,“红色”崇拜由来已久,溯其源头,可追至民族崇拜文化、古典哲学文化。

(一) 民族崇拜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民族崇拜。汉民族“红色”崇拜的历史源远流长,最初源于对火、日及血的崇拜。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发明和普及,使人类从身冷食生、饮血茹毛的蛮荒时代步入了身暖食熟、光明开化的文明时代,人类便由此对火产生了崇拜。在汉民族意识中,火是神圣的,是超自然的,它具有驱邪逐魔、消灾避难的神力。火给人类带来了安全与喜悦,所以代表火的“红色”也就成为喜庆、祥瑞的象征。

太阳也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与温暖。由于太阳光的璀璨、明亮、火热给人一种神秘感、威慑力和安全感,人们便对太阳心生敬畏与崇拜,相应地,日光的“火红色”也就成了吉祥、温暖、热情的象征。

此外,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人们看来,血液是生命的象征。阴法鲁、许树安等认为,“远古先民把血液看成是人的精华,认为它可以辟邪。”[5]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拜神祈福时要献牲血(通常是公鸡血)、定约起誓时要歃血为盟,以表诚意。可见,在人们的观念中,血液的确是人的灵魂所在,是不染尘秽的,是可以辟邪的,而血液是红色的,所以人们便对象征血液的“红色”产生了崇拜。如人们在本命年要穿戴红色衣饰,以防灾避害、祈求平安。

(二) 古典哲学文化

中国古典哲学的精髓是阴阳五行学说,五行,即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古代先哲用五行思想来解释世界万物的起源及其多样性的统一,后来逐渐成为指导人类行为的哲理。”[6]由五行又生发出五方、五时、五德和五兽。古人认为,颜色与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各自以五色相配。五色指的是青、赤、黄、白、黑(后以“红”代“赤”),其中,“赤”与五行、五方、五时、五德、五兽相配,分别对应的是“火”、“南”、“夏”、“义”、“雀”。“火”自不用说,在先民看来,是神圣而光辉的;“南”即“南方”,相对于寒冷的北方而言,南方是万物生长的“大阳”之地;“夏”即“夏季”,夏季是万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值此时节,万物的生长发育呈现出蓬勃旺盛之态;“义”即“忠义”,在中国的戏剧脸谱中,都是以“红色”来表示忠义的,如关羽是红脸;“雀”与“赤”相配,遂有“朱雀”之说。

由于在古人的观念里,“火”、“南”、“夏”、“义”、“朱雀”是吉庆、祥瑞、生命、热情、进步、正义、神圣的,所以与之相配的“红色”自然也就有了吉祥的寓意,因此,尚“红”之风油然而生。

二、汉语“红色”吉祥语的社会分布

汉民族崇尚“红色”,表现在语言里,出现了以“红”为构语成分的一系列含有“吉祥”意义的语词,它们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精神文化密切相关。

(一)节日、婚俗文化与“红色”吉祥语

“红色”象征喜庆、吉祥,所以在汉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婚嫁民俗里,红灯笼、红对联、红窗花、红“福”字、红爆竹、红盖头、红双喜、红烛、红毯等是少不了的吉祥装饰物或用品。这些物件的装点和使用,既能渲染节日氛围,又可以传达人们对吉祥、幸福的祈愿心理。另外,古代男女之间订婚要互送信物,称为“传红”,称订婚聘礼为“红定”。现代人们逢年过节、婚嫁迎娶、庆生满月、乔迁升职时流行送红包,以表祝贺。

(二)官场文化与“红色”吉祥语

汉民族受儒家思想影响,官本位心理十分突出,与这种思想相联系,许多与官府相关的事物都与“红色”有关,“红色”象征权威。如公布科举考试的名单叫发“红榜”,状元及第要“披红”、“挂红”;在清朝,官员委任时,一品和二品官员要戴红色珊瑚珠的顶子,后以“红顶子”指代高官。

(三)革命文化与“红色”吉祥语

“红色”对应五德中的“义”、“红色”象征火、“红色”象征血液、“红色”象征太阳、“红色”象征生命。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共产党是“正义、血性、光明、进步”的化身,它秉持着“红色”精神,领导着一批勇为革命流血牺牲的战士,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使被压迫被剥削的劳苦大众得以重见天日、翻身做主人,带给了人民“红色”希望。所以,共产党以“红色”为标志,它所领导的革命政权叫做“红色政权”,工农武装叫做“红军”,所在的革命根据地称为“红区”。

(四)女性文化与“红色”吉祥语

“红色”历来是最受中国女性青睐的颜色,因此成为女性的代称。红妆、红袖、红泪、红楼、红颜、红玉等都是用来代指女性的专有名词,如唐李贺《贵主征行乐》诗:“春营骑将如红玉,走马捎鞭上空绿。”“红玉”在这里指美人,切不可以其本义“红色的玉石”来理解。

(五)避忌文化与“红色”吉祥语

在汉民族的传统观念里,本命年是非常不吉利的一年,因为本命年犯太岁,有民谣曰:“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而“红色”象征权威、正义、圣洁,寓意吉祥,所以人们要在本命年穿“红”以祈求驱灾避邪、逢凶化吉。

(六)爱情文化与“红色”吉祥语

从前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多用“红色”来表达。如唐王国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其中,“红豆”就指相思豆,古代男女之间表达情思爱意时比较隐晦、含蓄,所以多以红豆相寄。另外,民间还有月老以“红丝带”暗牵男女姻缘之传说,流行至今天,在某些地方还有元宵拜月以求系“红绳”的习俗。

(七)商企文化与“红色”吉祥语

“红色”寓意祥瑞,所以在商企领域中,称股利为“红利”、分配股利为“分红”,生意做得好,称为“红火”。

可见,汉语“红色”吉祥语的社会分布非常广泛,可以说,“红色”吉祥语早已渗透到汉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汉民族“红色”吉祥文化的民族心理

“一个民族的词汇和文法本身就能揭示这个民族的心理素质。”[7]汉民族崇尚“红色”,所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红色”吉祥语,从其社会分布、适用性可以看出汉民族“红色”吉祥文化的民族心理。

(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吉祥喜庆的渴望心理

“红色”是汉民族最喜爱的颜色,所以,不管是节日、婚俗,还是民间避忌、情爱表达,凡是需要寓意“吉祥、喜庆、欢乐、幸福、消灾、避难”的场合,都少不了“红色”吉祥语的出现。节日上,要挂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窗花、红“福”字,燃放红爆竹;结婚时要帖红双喜,挂红色中国结,新娘要盖红盖头,宾客要给红包;本命年要穿“红”免灾;男女传情寄相思要用红绳、红豆等等。

(二)对正义的操守和对进步的追求心理

在汉民族意识里,“红色”也是“忠义、正直”的象征,以“红色”为标志,寓意党和人民对正义的操守和对进步的追求;反映在戏剧文化中,“红脸”是耿直、忠义形象的标志。

(三) 强烈的性别意识

“红色”在汉民族文化中被认为是女性的象征。这与女子多用红色脂粉化妆的特点相关,同时,也与女性美丽、柔和的性别特征相联系。由此在汉语中产生了很多“红色”系词,专用来代指女性。

(四) 浓重的官本位思想

古人所谓“金榜题名时”乃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可见,古人把“读书入仕”看的非常重要,在古人的观念里,唯“为官者大”,所以凡是与官场相关的事物多用象征权威、高贵、神圣的“红色”来表达,如红榜、红黑帽(古时官府衙役代称)、红头文件等。

四、结语

汉民族是一个十分讲究色彩哲学的民族。“红色”是人们最喜欢的颜色,这既和先民们对火、日、血的自然崇拜密切相关,又和中国古典哲学文化对人们思想的潜移默化不无关系。表现在语言中,出现了一系列寓意“吉祥、喜庆、进步、正义”的“红色”吉祥语,它们普遍分布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汉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正义、进步的追求,以及强烈的性别意识和浓重的官本位思想。

[1]肖可.颜色词“白色”的民族文化内涵义[J].满语研究,1995,(1):80-85.

[2]于逢春.论汉语颜色词的人文性特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78-84.

[3]邢福义主编.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1.

[4]姚小平.基本颜色词理论述评——兼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史[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1):19-28.

[5]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475.

[6]周梅.汉语“红”色词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7.

[7]墨菲.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70.

责任编辑:陈君丹

Study on Chinese Auspicious Words i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Linguistics— Taking “Red” Auspicious Words as an Example

ZHAO Yan

(Humanities School,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national worship and classical philosophy, Han-nationality has always had a tradition of adoring “red”, reflected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with the appearance a lot of “red” auspicious words .These word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social behavior, and widely distributed in every aspect of human social life, which reflects that the Han-Chinese are longing for a better life, justice and progress, and also a strong sense of gender as well as a deep-seated concept of official standard in the depth of their hearts.

“red” auspicious words; the national worship; the classical philosophy; social distribution; national psychology

2016-08-10

2015年度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WXY15YJS008)

赵 艳(198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研究。

H030

A

1674-344X(2016)09-0029-03

猜你喜欢
崇拜吉祥汉语
学汉语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与人为善 一路吉祥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古蜀国的宗教崇拜
我崇拜的那条“龙”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西夏天崇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