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时期的消息及其传播媒体

2016-03-15 22:01魏宏灿魏萌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三国志消息

魏宏灿,魏萌

(亳州学院亳文化研究中心,安徽 亳州 236800;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曹魏时期的消息及其传播媒体

魏宏灿,魏萌

(亳州学院亳文化研究中心,安徽 亳州 236800;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消息,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即已出现,意为消散与滋生,非今之含义。汉时,其含义演化为“音讯”。时至三国,消息含义已扩展到动态、近况、信息、传闻、新闻等,内容较为广泛,已基本概括了今天的消息内容。三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这势必产生更多的消息。如:军事情报、秘密情报、社会动态等。这些消息,多是通过露布、布告、檄文等媒体传递的。四通八达的驿传体系为这些传递途径提供了畅通的保障。因此,檄文、露布被广泛运用,加速了消息的传递。

曹魏;消息;传递途径;驿传

当今是信息化时代,一切信息通过现代化技术媒体传遍世界各地,给人民的社会活动及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然而两千年前的三国时代消息包含哪些内容?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呢?现据《三国志》等所提供的史料作一探讨。

一、三国时期的“消息”内容甚为丰富,涉及社会各个方面

消息,即关于人或事物所发生的情况,其词早在我国的先秦时期即已出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易·丰》)此“消息”意为消散与滋生,不是今天的“消息”涵义。时至两汉,“消息”的涵义已发生了变化,如汉末建安著名女诗人蔡琰《悲愤诗》云:“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这里的“消息”意为家乡的人或事物情况,即音信的意思,对此前的“消息”而言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此时的“消息”含义比以前更为丰富宽泛,已基本上概括了今天所要表达的消息内容了。

三国时期的消息涵盖面及传播达到这个程度,这与当时的社会进步和物质文明密切相关。在两汉,社会文明,物质繁荣,所谓汉唐盛世之“汉”正其时也。范晔《后汉书·王符传》云:

今京师贵戚,衣服饮食,车舆庐第,奢过王制,固亦甚、矣。且其徒御仆妾,皆服文组彩牒,锦绣绮纨,葛子升越,筒中女布。犀象珠玉,虎魄玳瑁,石山隐饰,金银错镂,穷极丽靡,转相夸咤。其嫁娶者,车軿数里,缇帷竟道,骑奴侍童,夹毂并引。①范晔:《后汉书·王符传》,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81页。

王符的这段话是批评当时社会盛行奢侈之风的,但从中可以感受到汉代洛阳的经济是非常繁荣昌盛的,其商业贸易也是非常频繁的。当时的成都在晋代文学家左思的笔下也是一派繁荣景象:“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重,罗肆巨千,贿货山积,纤丽星繁,……贾货墆鬻,舛错纵横,异物崛诡,奇于八方。”②肖统:《文选·左思·蜀都赋》,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79页。如此的社会环境必然为消息传播提供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消息传播必然是广泛的,其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这是因为,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水平的高度,与其信息传播的速度、密度和广度是相辅相成的。

三国时期的消息传播是在汉代盛世的基础上发展的,延续了以往消息的传播方式。尽管三国时期军阀连年混战,社会动荡不安,造成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但由于人们已习惯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因此消息仍然被人们所使用。《三国志·费诗传》:“亮欲诱达以为外援,竟与达书曰:‘往年南征,岁末乃还,适与李鸿会于汉阳,承知消息,慨然永叹,以存足下平素之志,岂徒空托名荣,贵为乘离乎!’”①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16页。《三国志·刘巴传》:“魏尚书仆射陈群与丞相诸葛亮书,问巴消息,称曰刘君子初,甚敬重焉。”②同①,第981页。由此可见,当时的政府官员仍然通过使用“消息”的渠道了解社会上所发生的事情。

汉末战乱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人们流离失所,逃离他乡。那些流浪于各地的难民,相互打听亲朋好友的下落,询问家乡的现状,所以流落匈奴的蔡琰当听到“有客从外来”的时候,非常高兴,就赶紧上前打听家乡亲故的“消息”。这势必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社会上消息传播的流向,强化了消息传递活动。

正因此,三国时期的人们比较关注社会所发生的消息,重视消息传播,关注消息来源,广开消息渠道,为其社会生活服务。具体情况如下:

(一)综合性消息

《三国志·顾雍传》注引《吴书》:“或传曹公欲东,权谓徽曰:‘卿孤腹心,今传孟德怀异意,莫足使揣之,卿为吾行。’拜辅义都尉,到北与曹公相见。公具问境内消息,徽应对婉顺,因说江东大丰,山薮宿恶,皆慕化为善,义出作兵。公曰:‘孤与孙将军一结婚姻,共辅汉室,义如一室,君何为道此?’徽曰:‘正以明公与主将义固盘石,休戚共之,必欲知江表消息,是以及耳。’公厚待遣还。权问定云何,徽曰:‘敌国隐情,卒难探察,然徽潜采听。云与袁谭交争,未有他意。’”③同①,第228页。《三国志·孙綝传》云:“典军施正劝綝徵立琅琊王休,綝徵从之,遣宗正楷奉书于曰:‘太常全尚,累世受恩,不能督诸宗亲,而全端等委城就魏。尚位过重。曾无一言以谏陛下,而与敌往来,使传国消息,惧必倾危社稷。’”④同①,第1449页。

上述三则消息皆为综合消息。

(二)军事消息或军事情报

《三国志·赵俨传》:“诸将皆喜,便作地道,箭飞书与仁,消息数通,北军亦至,并势大战。”⑤同①,第670页。《三国志·胡昭传》裴注引《高士传》:“建安十六年,百姓闻马超叛,避兵入山者千余家。饥乏,渐相劫略,昭常逊辞以解之,是以寇难消息,众咸宗焉。”⑥同①,第363页。

上述二则消息皆与军事有关。

(三)秘密情报

《三国志·管宁传》:“喜上言,宁有族人管贡为州吏,与宁邻比,臣常使经营消息。”⑦同①,第358页。《三国志·张嶷传》:“(隗)渠刚猛捷悍,为诸种深所畏惮,遣所亲二人诈降嶷,实取消息。嶷觉之,许以重赏,使为反间,二人遂合谋杀渠。”⑧同①,第1052页。

上述两则消息属于不可外泄的秘密。

(四)社会动态

《三国志·吾粲传》:“又数以消息语陆逊,复逊时驻武昌,连表谏争。”⑨同①,第1339页。《三国志·崔琰传》裴注引《魏略》:“前所白琰者,又复白之云:‘琰为徒,虬鬚直视,心似不平。’时太祖亦以为然,遂欲杀之。乃使清公大吏往经营琰,敕末曰:‘三日期消息。’”⑩同①,第369页。

上述两则消息指发生于社会上的事情。

由上述可见,三国时期的“消息”内容甚为丰富,它已涉及社会生活的所有内容,与现代社会的“消息”内容几乎完全相同。

二、三国时期的“消息”内容如此丰富,那么它的传播媒体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根据史料记载,魏蜀吴三国的政权机关主要是通过露布、布告、檄文发布国家法令、宣告政策教谕、传递军事情报的。

(一)露布

刘勰《文心雕龙·檄移》篇云:“露布者,盖露板不封,布诸视听也。”⑾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378页。这就是说,露布是显露牒文面而不加封套,把它传播出去,让天下人都能看到和听到,即今天的公告、布告,主要把对方的罪恶公之于世,周知道天下。由此可见,露布的传播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其使用权也较为广泛,不仅国家最高统治者可以使用,中央政府首脑、权臣和地方行政长官也可以使用露布。《三国志·明帝纪》裴注引《魏略》载,帝露布天下并班告益州曰:“刘备背恩,自窜巴蜀。”⑿同①,第94页。《三国志·王淩传》注引《魏略》载,凌与太傅书曰:“昨遣书之后,便乘船来相迎宿兵头,旦发于浦口,奉被露布故书又得二十三日况,累纸诲示,闻命惊愕,五内失守,不知何地可以自处。”⒀同①,第759页。《三国志·诸葛诞传》:“后毋丘俭,文钦反,遣使诣诞,招呼豫州士民。诞斩其使,露布天下,令知俭、钦凶逆。大将军司马景王东征,使诞督豫州诸军,渡安风津向寿春。”①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69页。《三国志·田畴传》裴注引《选贤行状》:“又使部曲持臣露布,出诱胡众,汉民或因亡来,乌丸闻之震荡。”②同①,第343页。

乱臣判将,制造造反舆论也使用露布。

《三国志·王朗传》裴注引《魏略》:“后马超反,超劫洪,将诣华阴,使作露布,洪不获已,为作之。司徒钟繇在东,识其文,曰:‘此贾洪作也。’及超破走,太祖召洪署军谋掾。犹以其为超作露布文,故不即叙。”③同①,第421页。

(二)布告

布告的功能与露布相似。

设有6辆集装箱拖车同时工作,每辆承载量为4 TEU;船舶最大承载量为200 TEU,平均日租费为7 500元.以此为背景,水上“巴士”与集装箱拖车运输的成本价值量之差如图4所示.

《三国志·郑浑传》:郑浑为“魏郡太守,其治放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明帝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④同①,第511页。《三国志·贾逵传》:“兵曹从事受前敕史假,逵达官数月,乃还;考竟其二千石以下阿纵不如法者,皆举奉免之。帝曰:‘逵真刺史也。’布告天下,当以豫州为法。”⑤同①,第482页。

从上述史料可以看出,布告虽说是布告于天下,但主要是针对政府中的高级官员督促其扬恶抑善,为老百姓树立学习的榜样,并引导他们明辨是非,遵纪守法,服从社会秩序与公德,明显地呈现出训诫、教化、引导的功能。

概言之,布告和露布的传播对象和目标是一致的,但露布所言天下,泛指所有国家和地区,侧重于对重大事件的说明和阐释,而布告所言天下则限于国内,侧重于政策性和指导性。两者是三国时代消息传播范围最广的媒体。

(三)檄文

檄文,产生于先秦时期,是用于征召、晓谕或声讨的文书。刘勰《文心雕龙·檄文》云:“至周穆西征,祭公谋父称,古有威让之令,令有文告之辞,即檄之本源也。及春秋征伐,自诸侯出,惧敌弗服,故兵出须名,振此威风,暴彼昏乱……详其意义,即今之檄文。暨乎战国,始称为檄。”⑥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377页。这就告诉我们,檄文最早产生于周穆王西征。春秋时期,出兵征伐,须出师有名,以檄文振奋自己的威风,宣扬敌人的昏庸和暴行,慑服对方。时至战国,才把这种传播媒体及文体称之为檄文。

檄文是征战前的精神战,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战前发布檄文,制造强大的舆论声势,不战而屈敌。三国时期的檄文主要用于军事活动。《三国志·刘晔传》云:“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次而前,蜀可传檄而定。”⑦同①,第445页。《三国志·陈泰传》云:“若(姜)维以战克之威,进兵东向,据栎阳积谷之实,放兵收降,招纳羌、胡,东争关、陇,传檄四郡,此我之所恶也。”⑧同①,第640页。《三国志·张既传》云:“乃檄告谕诸羌,为麹光等所诖误者原之,能斩贼帅送首者加封赏。于是光部赏斩送光首,其余咸安堵如故。”⑨同①,第477页。《三国志·孙韶传》云:“夜至京城下营,试攻惊之,兵皆乘城传檄备警,欢声动地,颇射外人,权使晓谕乃止。”⑩同①,第1216页。

上述史料皆言檄文具有强大的威慑力,诚如刘勰所云:“声如冲风所击,气似撸枪所扫,奋其武怒,总其罪人,征其恶稔之时,显其贯盈之数,摇奸宄之胆,订信慎之心;使百尺之冲,摧折于咫书,万雉之城,颠坠于一檄也。”⑾同①,第378页。檄文的这种强大威慑力,源于其“事昭而理辩,气盛而辞断”⑿同①,379页。,“诡谲以驰者,炜晔以腾说”⒀同①,378页。,常用激烈、夸张的言词强化檄文的气势。如陈琳为袁绍发兵攻打曹操而作的《檄豫州文》历来备受推重: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匄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膘狡锋协,好乱乐祸。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咨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被以虎文,奖威柄,冀获秦师一尅之报。而操遂承资跋扈,肆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文中历述曹操罪状,从其家庭出身直到本人的种种恶行,语言锐利尖刻,其意在攻心反策,煽动反曹情绪,孤立曹操。文中多有不实之辞,甚至无中生有,如谓曹操“亲临发掘”、“掠取金宝”、“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故刘勰云:“陈琳之檄豫州,壮有骨鲠。虽‘奸阉’、‘携养’、齐密太甚;‘发丘’、‘摸金’,诬过其虐。”①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378页。然“全文气势壮盛,咄咄逼人,表现出一种‘奉汉威灵’以临有罪,大军一到灰飞烟灭的气概”②徐公持:《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21页。。

与檄文形式及作用大致相同的媒体有羽檄和移文。

羽檄由檄文变化而来,这就决定了它的作用也是用来传递有关军事情报的。《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曰:“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③班固:《汉书·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69页。曹植《白马篇》:“边城多警急,胡虏数千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④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32页。《三国志·公孙瓒传》裴注引《汉晋春秋》云:“弗盈一时,而北边羽檄之文,未尝不至。”⑤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6页。《三国志·董昭传》云:“时郡界大乱,贼以万数,遣使往来,交易市买。昭厚待之,因用为间,乘虚掩讨,辄大克破。二日之中,羽檄三至。”⑥同⑤,第436-437页。《三国志·王朗传》注引《魏名臣奏》云:“一隅驰羽檄,则三面并荒扰,此亦汉氏近世之失而不可式者也。”⑦同⑤,第410页。

上述史料明白地告诉我们,羽檄多用于边境出现危急时刻或传递军事紧急情报,它以极快的速度传递于中央政府或有关要害职能部门。

类似于檄文的移文,又曰“移檄”。如果说檄文为“武檄”,那么“移文”则可称为“文移”,它常用来化解矛盾,通过协商和平友好的方式解决问题,因此其语气是比较平和的。《三国志·吕凯传》:“凯与府丞蜀郡王伉帅厉吏民,闭境拒闿。闿数移檄永昌,称说云云。凯答檄曰:……”⑧同⑤,第1047页。《三国志·吕蒙传》:“后孟德因获刘綜之势,张言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言骄不可。”⑨同⑤,第1280页。《三国志·贾逵传》注引《魏略》:“而青州军檀击鼓引去,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逵以为‘方大丧在殡,嗣王未立,宜因而抚之。’乃为作长檄,告所在给其禀食。”⑩同⑤,第482页。

上述史料中所说的“檄”,皆是“移檄”,因与军事有关,故曰“檄”。但又因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希望通过协商和谈的方式解决问题。故用“修檄”、“长檄”即“移檄”。刘勰《文心雕龙·檄移》:“移者,易也。移风易俗,令往而民随者也……故檄移为用,事兼文武。其在金革,则逆党用檄,顺命资移,所以洗濯民心,坚同符契,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与檄参伍。”⑾同①,第79页。这就是说,“檄”是对“逆党”用的,移檄即文檄,是对“顺命”者用的,其作用是“洗濯民心,使之坚同符契”。

综上所述,檄文和露布虽都是三国时期传播消息的重要媒体,皆用军事活动,但其作用是不一样的。《三国志·钟会传》裴注引《世语》云:“(虞)松弱冠有才,从司马宣王征辽东,宣王命作檄,乃破贼,作露布。”⑿同⑤,第785页。由此看出,发布征讨敌人的消息用檄文,发布胜利而归的消息用露布。所以封演《封氏闻见记》云:“露布,捷书之别名也。诸军破贼,则以帛书建诸竿上,兵部谓之‘露布’。盖自汉以来有其名。所以名‘露布’者,谓不封检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亦谓之‘露版’。”

檄文和露布的受众和文字也有区别。檄文发布的消息是可以公开的,只有少数限制于内部传播,故刘勰云:“檄者,皎也,宣露于外,皎然明白也。”⒀同①,第377页。露布所发布的消息没有内外之别,都可以公布天下,受众对象更广泛,正可谓“露版以宣众,不可使义隐”⒁同①,第379页。。

三、檄文和露布,主要是通过驿传制度传播于全国各地

魏蜀吴三国为使其畅通无阻,都很重视驿传建设,使其与檄文、露布等构成畅通的传播网络。

驿传,古代传递政府文书及各地间往来书信的制度。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统治者为了实施统治,保持政令畅通,便建立这种制度。其名源于驿站为信使提供的车马。唐人颜师古为《汉书·高帝纪》中“驿传”作注曰:“传者,若今之驿,古者以车,谓之传车。其后又单置马,谓之驿骑。”①班固:《汉书·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8页。为《汉书·郦食其传》“沛公至高阳传舍”作注曰:“传舍者,人所止息。前人已去,后人复来,转相传也。”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在其《殷代的交通工具和驲传制度》指出:“前人多说驲传之制起于春秋,现代知道殷代已有逕和传。‘逕’‘和’是‘驲’的本字,‘驲’是后起的假借字。”古籍称乘车曰驲或传;乘马曰递曰驿,二者是有分别的。后世专以马递,所以驿字行而驲字废,更不知道初名之本作逕或。”这里清楚地解释了“驿传”之本义以及驿传制度的起源。

早在殷代,我国就建有驿传制度。两汉政府重视驿传建设,全国大小城市和交通要道都设有传舍,一个以驰道为主干的多层次传递网络覆盖全国。魏蜀吴三国注重上情下达或下情上传,也致力于驿传的建设。尤其是曹魏,为此还专门颁布了《邮驿令》,此令虽然已失传,仅看到支言片语,但它在传播史上的重要意义却不容低估。

曹魏的驿传信息网络甚为发达。《三国志·曹彰传》:“太祖到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②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56页。《三国志·孙权传》:“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③同②,第1120页。《三国志·王基传》:“景元二年,襄阳太守表吴贼邓由等欲来归化,基被诏,当因此震荡江表。基疑其作,驰驿陈状。”④同②,第755页。《三国志·毋丘俭传》裴注:“师专权用势,赏罚自由,闻臣等举众,必下诏禁绝关津,使驿书不通,擅复征调,有所收捕。”⑤同②,第765页。

由上述史料看出,曹魏当时已建有一个四通八达的驿传通讯网络,它已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这有利于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反馈。据《三国志·陈泰传》记载,曹魏的驿传速度一日为600里:“泰每以一方有事,辄以虚声扰动天下,故希简白上事,驿书不过六百里。”⑥同②,第641页。这个速度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够快速的了。

蜀吴两地也建有驿传。

《三国志·张嶷传》:“郡有旧道,经旄牛中至成都,既平且近;自旄牛绝道,已百余年,更有安上,既险且远。嶷遣左右齐货币赐路,重令路姑喻意,路乃率兄弟妻子悉诣嶷,嶷与盟誓,开通旧道,千里肃清,复古亭驿。”⑦同②,第1053页。《三国志·陆逊传》:“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⑧同②,第1347页。《三国志·孙权传》:“十二月,驿征大将军恪,拜为太子太傅。”⑨同②,第1148页。《三国志·严畯传》:“广陵刘颖与畯有旧,颖精学家巷,权闻征之,以疾不就。其弟略为零陵太守,卒官,颖往赴丧,权知其诈病,急驿收录。”⑩同②,第1247页。

从上述史料看出,蜀吴两地的驿传效率虽比不上曹魏,但还是比较高的。蜀吴两国的关系较为密切,其消息交流较为频繁,信使不绝,可以想象到两地的驿传制度是较为畅达健全的。故史称“驿使往来,冠盖相集,申盟初好,日新其事。”

三国时期,尽管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流离失所,但由于各国政府和老百姓的需要,消息的传播与交流还是比较畅通的。四通八达的驿传体系为檄文、露布的畅达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檄文和露布被广泛运用,成为广泛传播消息的主要媒体。

Xiaoxi in the period of Caowei Kingdom and its delivery media

WEI Hongcan,WEI Meng

Xiaoxi occurring as early as in the period of Xianqin in China referred to dissipation and breeding,not the present meaning.In Han Dynasty,its definition changed into Yinxun.In the period of Three Kingdom,Xiaoxi’s definition broadened to Dongtai,Jinkuang,Xiaoxi,Chuanwen,Xinwen,which nearly covers what Xiaoxi means today.Social instability and people’s being forced to leave home and wander about contributed to the rise of news.Military intelligence,secret intelligence,and social dynamics were usually delivered through lies,notice,and campaign.Developed post delivery system provided guarantee for smooth delivery.Campaigns and lies were widely used,which also accelerated the delivery of news.

Caowei Kingdom;Xiaoxi;delivery way;post delivery

K23

A

1009-9530(2016)05-0064-05

2016-08-10

安徽省级质量工程“亳文化概论”(2014gk018)

魏宏灿(1952-),男,阜阳师范学院教授,亳州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三国志消息
梦回三国,忆英雄往事——探访“三国志——文化主题特展”
一张图看5G消息
大话三国志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消息
消息
消息
消息
消息
《三国志》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