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创新思考*

2016-03-15 21:57张小东
地震科学进展 2016年5期
关键词:微信平台新媒体

王 铮 张小东 吴 婧

1) 潍坊市地震局, 山东潍坊261061 2) 昌邑地震台, 山东昌邑261300



新媒体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创新思考*

王铮1)※张小东1)吴婧2)

1) 潍坊市地震局, 山东潍坊2610612) 昌邑地震台, 山东昌邑261300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 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资讯, 新媒体在给人们带来全新生活模式和理念的同时, 也为防震减灾科普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发展机遇。 本文主要通过认知新媒体时代网络的传播特点: 瞬时性、 碎片化传播方式、 双向性传播渠道及形象化传播特性, 分析新媒体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影响, 对地震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建设进行了思考。 本文对如何利用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新形式进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 防震减灾; 科普宣传; 微信平台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提高气象、 地质、 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作为防震减灾的职能部门, 要深入贯彻党中央这一战略指导思想, 全面提升全社会综合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除需不断提升我国的地震预测科学水平外, 更重要的是怎样动员全社会力量, 快速提升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如何在新时期满足公众对地震知识和知情的迫切要求, 如何顺应公众对地震科普渠道和形式的需求趋向信息化的发展, 是当前防震减灾宣传面临的新课题。

今天的防震减灾工作在社会化进程中快速发展, 全面客观、 及时准确的报道宣传防震减灾工作及重大地震事件, 对于有效减轻地震灾害、 维护社会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别是, 面对严峻的震情形势和大震巨灾, 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因势利导, 解疑释惑, 把公众对地震预报的过高要求转化为包括地震监测、 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在内的有效减灾的正确行动, 是当前防震减灾的一项重要任务[1]。

多年的防震减灾实践经验与教训表明, 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已是行业的生命线, 其地位不可忽视。 汶川地震后一段时期, 地震部门受网络媒体大量负面信息蔓延的影响, 社会公众对地震工作的误解, 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地震部门和地震工作者形象。 面对社会舆情,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 媒体网络受众对地震部门为我国防震减灾事业所做的贡献知之甚少; 出现误解、 谩骂, 这是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没到位、 作用不明显的后果。

本文简述了新媒体网络传播的特点; 对于如何减轻新媒体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负面影响和地震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建设问题, 进行了思考。

1认识新媒体网络传播的特点

近几年, 信息传播从原来的报纸电视时代向网络时代转变, 从自由论坛到博客再到今天的微博、 微信, 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早已将我们的时代变为了一个人人都有发表意见平台的年代, 每个人都会从自身的立场和观感出发, 对社会热点事件作出定义和解释。 我们必须认识到, “众声喧哗”已经成为了舆论场的“新常态”, 我们必须适应这种“新常态”, 厘清“新常态”之下防震减灾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为此, 应首先了解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某些特点。

与传统科普宣传模式相比, 新媒体网络传播具有以下4个特点。

(1) 瞬时性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传播活动具有瞬时性的特点, 这一特点带来了信息传输的高效率。 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 传播内容更具吸引力。

(2) 碎片化传播方式。 互联网让信息更加“碎片化”, 这就要求我们主动适应“碎片化”时代, 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将庞大的内容改造成更多的“碎片信息”, 从而占领人们生活的“碎片空间”。 新媒体能有效将不同对象的时间高效率化, 能见缝插针地让受众在自己的空闲和“碎片化”时间里自主利用信息。

(3) 双向性传播渠道。 在新媒体时代, 传播的扁平化趋势更加明显, 每一个手持移动终端的个体都是一个传播节点。 相比之下, 人们进行传播活动更加快捷、 高效、 平民化, 人人都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进行互动对话。

(4) 形象化传播特性。 新媒体时代已无形改变着人们进行传播的心态, 人们更青睐一种“短平快”的文化消费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防震减灾的工作特点, 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模式, 努力增强新媒体传播的实际效果。

在新时期, 我们必须摸透上述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的特点, 充分利用媒体网络阵地, 树立地震工作者攻坚克难、 勇于奉献的形象和宣传防震减灾事业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成果, 以克服过去的不足, 使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2如何减轻新媒体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负面影响的思考

新媒体本身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其“新”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会源源不断地赋予媒体新的形态、 内容和理念。 它在给人们带来全新生活模式和理念的同时, 也为防震减灾科普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发展机遇, 且正以易于接收、 互动性强、 覆盖率高、 精准到达、 性价比高等特点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科普宣传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 地震部门的三级门户网站基本健全, 网站对社会了解防震减灾工作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是, 网站信息也存在某些缺陷, 即比较热衷于会议和各级领导活动的更新, 网站术语过于专业化, 社会应知度不高。 随着防震减灾社会化的深入, 地震部门往往成为网络媒体的重点关注对象。 地震部门现有的宣传手段, 在稳定社会、 平息谣言、 引导舆情等方面应对速度相对缓慢。

以上存在问题也说明,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即可给地震科普宣传注入新活力, 也可带来负面影响。 如何减轻新媒体宣传的负面影响, 则是需要认真正视和研究的问题。

2.1新媒体为地震科普注入新活力

新媒体给科普注入的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打破科普的时空限制。 新媒体的最大革新是将受众在传统媒介获取信息的时空界限彻底消融, 受众可以通过互联网、 手机或数字电视网络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二是实现科普的双向互动。 传统的科普是单向的, 受众对于信息的筛选、 接收和范围都很被动。 基于新媒体的实时互动平台, 受众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索取有用的科学知识, 为科普提供参考并通过自媒体平台参与科普, 弥补传统科普的单向性、 延后性、 互动性不足等缺点。 三是改变了科普的单一形态。 在科普过程中, 传统媒体往往只能实现文字、 图片、 声音、 视频影像的技术效果, 新媒体则打破了这种单一的表现形态, 将多种表现符号融为一体, 从“平面”传播走向“立体”传播。

例如, 2015年,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优势, 开展了 “全国中小学生地震科普知识网络竞赛”, 该活动借助web3.0流媒体技术, 有“学知识、 练能力、 闯关卡、 赛水平、 考等级”5大核心功能模块, 内容采取喜闻乐见和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表现形式, 学生、 老师、 家长通过电脑、 iPad、 智能手机均可参赛。 事实证明, 此次借助多媒体手段宣传效果成效显著, 快速有效地传播并普及了地震科普知识, 为全国各地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2.2应对新媒体科普宣传负面影响的思考

较之传统媒体, 新媒体具有海量的信息存储能力、 高效快捷的信息提取功能和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 尤其是微博、 微信等自媒体不失为及时、 有效的科普渠道。 这类自媒体实现了传播方式由金字塔式的“自上而下”到网格式“点对点”的完美蜕变, 使科普发起人与接收者能够一对一地互动交流, 充分调动起受众接受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 在利用新媒体进行科普宣传时, 可能出现 “戏说”、 “恶搞”和“娱乐至上”等做法, 出现一些为吸引眼球、 攫取暴利而扭曲科学的行径。 例如, 汶川地震发生后, 关于地震预报的水平和能力, 地震前的监测与科学探索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出现了个别媒体披露一些不科学的说法, 引诱大量网民盲目传播。 又如2015年6月, 一条“地震专家预言山东可能会发生7级地震”消息, 一条“新中国初期, 李四光预测中国60年内将有4次特大地震, 预测地点分别在唐山、 台湾、 四川, 现在以上3个地点都应验了, 还有一个地方没有发生, 就是山东”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热传, 短时间阅读量超过几十万人, 部分市民通过网络交流平台编造散布恐惧言论, 使少数市民对地震产生恐慌, 干扰了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

为此, 采取一些措施, 以减轻新媒体科普宣传负面影响, 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利用新媒体创新科普宣传方式, 要尽量避免新媒体的短处, 善于利用新媒体的长处, 广泛收集、 倾听各方受众的意见反馈, 通过搜索引擎、 互动式知识问答、 政务微信平台等应用, 让受众在参与式体验中知晓防震减灾基本知识、 掌握防震避震及自救互救方法。 例如, 2015年潍坊市政府着力打造“智慧潍坊”, 依托市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建立了“网上政务厅”(简称“潍V网”) 政务微信平台, 市民可下载客户端(包括手机版)进行在线申报、 咨询等事项, “潍V网”微信平台上线运行以来, 潍坊市地震局共接到多起群众咨询, 尤其2015年上半年针对潍坊市天气极端干旱, 多名群众询问近期有无大震发生, 工作人员及时与咨询群众进行了线上互动, 释疑解惑, 消除了群众恐慌。

3地震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

3.1微信发展现状

自从微信诞生以来, 随着智能手机快速的崛起, 用户数量呈爆炸式增长, 以大数据信息处理及充分互动为特征的新媒体迅速发展, 微信迅速成为智能手机中最重要的应用终端, 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来源及工具。 “再小的个体, 也有自己的品牌”微信公众平台的这种无声宣言, 让大量的服务进驻; 微信又不仅仅是一个聊天工具, 公众平台服务号和订阅号功能的开放, 创造了一个以智能手机为接口, 以微信平台为依赖, 庞大的线上线下的大平台。 据腾讯内部统计的微信注册账号已达到9亿之多, 微信每月活跃用户达5.49亿, 近80%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 基于庞大的微信用户数量和成熟的社交运用, 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有史以来参与规模人数最多的大平台。

3.2地震微信平台建设的思考

微信作为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文字、 图片、 语音和视频的手机聊天软件逐渐被网民认识和接纳。 与政府网站、 政务微博以及政府各项工作深入结合, 发挥其正面、 积极作用, 是政务微信发展的关键所在。

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已成为继微博之后的一个新自媒体。 地震部门应充分利用该平台拓展宣传工作的空间和渠道, 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可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例如, 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110 km外的成都震感强烈, 市民从梦中惊醒纷纷聚集到广场和空地。 19 min后, 成都市政府新闻办管理的“微成都”微信公众账号发出一条包含地震震级、 震源、 影响范围等信息的微信, 关注了“微成都”的13万成都人, 第一时间在手机上收到了官方权威消息, 渐渐从广场散去。

国内地震系统开展了一系列基于专业人员的地震灾情反馈及专业应急移动平台的研究, 中国地震台网在移动终端开发了地震目录信息移动客户端版, 能为社会大众提供基本地震三要素服务。 但目前尚缺少能通过移动终端为社会大众提供震时地震震感信息服务、 震后应对地震方法的移动终端平台。

为此, 在地市级城市, 建议建设一套基于智能移动终端位置服务的地震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其作用是, 实现日常可以为用户普及地震科普知识服务; 在震时, 快速提供地震震感信息服务; 震后则给出社会大众地震应对信息服务, 给出避难信息以及震害自救互救信息。 为了有效应对强有感地震的影响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 还有必要通过地震微信平台实现公众服务及地震异常报告工作管理系统, 建立运转有序、 反应迅速、 处置有力的地震应对体系, 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地震事件的能力, 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害, 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进一步提高城市地震灾情服务和应急救援领域的科技支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通过建立地震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可以实现地震科普知识日常服务、 地震科普知识在线答题、 地震微信震感推送、 地震震后应对指导等服务。 可提升地震部门在重点时段开展防震减灾大型宣传教育活动的能力, 在社会灾情服务、 地震科普服务等方面达到实时化、 全方位。 作为公开的微信公共服务, 公众学习地震避震知识的同时, 通过朋友圈转发传播, 从而扩大地震部门面向社会的公共服务能力, 以期实现城市的防震减灾目标, 增强地震安全水平。

4结语

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地震灾害预防中非工程性预防的重要措施。 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对于动员全社会广泛和自觉地参与防震减灾实践, 切实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借助微信公众号进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它所具备的图文并茂的交互式功能能够最大限度、 多层面调动受众个体的积极性[2]。 但它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地震微信公众号缺乏有吸引力的推广手段; 媒体在推送信息内容方面没有做到严格把关等。

为此, 今后应加强对微信等新媒体特点的研究和利用, 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与公众需求现状的分析研究, 探讨创新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形式, 完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机制, 提高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实效, 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从而达到通过社会公众广泛接受的途径, 宣传社会公众迫切需要的防震减灾知识的目的, 不断缩小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防震减灾知识需求与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滞后之间的差距。

参 考 文 献

[1] 张玮晶. 新时期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中国应急救援, 2014(3): 12-14

[2] 李超, 张杰强. 微信科普信息传播的实践与思考. 科技视界, 2014(31): 50

Innovative thinking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propagandaof earthquake disaster reduction in the new media age

Wang Zheng1), Zhang Xiaodong1), Wu Jing2)

1)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Weifang City, Shandong Weifang 261061, China2) Seismic Station of Changyi, Shandong Changyi 2613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people get information through new media platform. The new media brings new life mode and concept to people, but also provides a new platform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impact of new media 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nalyze the impact of new media 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has some reference value on how to use the new form of micro channel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to carry out the scientific propaganda of earthquake disaster reduction.

Keywordsnew media; earthquake disaster reduction; popular science propaganda; WeChat platform

* 收稿日期:2015-12-08; 采用日期: 2016-04-11。

中图分类号:P3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0235-4975.2016.05.011

※通讯作者: 王铮, e-mail: dzjjcyj@163.com。

猜你喜欢
微信平台新媒体
电视新闻节目借力微信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
纸媒微信平台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新媒体时代微信舆情的监控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实施方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