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文化发源地挖掘与当代重建
——以文化遗产的数字保护与虚拟重建为例

2016-03-15 21:04闵祥鹏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闵祥鹏, 卢 勇

(1.河南大学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1;2.南京农业大学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南京 210095)



“一带一路”文化发源地挖掘与当代重建
——以文化遗产的数字保护与虚拟重建为例

闵祥鹏1, 卢勇2

(1.河南大学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1;2.南京农业大学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南京 210095)

摘要:“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地区是世界主要文明与文化的发源地,其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但挖掘与重建却面临资金、技术等一系列难题。结合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国际文化遗产重建的新理念,提出以数字技术为主导,实物保护与虚拟重建相结合的策略,规避原物复原与实体重建出现的弊端。在数字化整理保存、数字衍生品研发、虚拟现实场景重建、新媒介推广等具体应用的基础上,通过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结合的互动展示,探索我国“一带一路”文化发源地文化遗产挖掘整理、推广推介的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发源地;资源挖掘;文化重建

0引言

丝绸之路一直以来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沿途散布着华夏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亚述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等世界主要文明遗迹,是两河文明、恒河文明、黄河文明等世界主要文明的发源地。尤其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我国许多历史记载与文化传承都来自黄河文明,尤其是“万姓同根,万宗同源”的根亲观念,使得诞生伏羲、黄帝、炎帝等华夏先祖的黄河流域,成为海内外亿万华人心目中姓氏、宗族、家庭的根脉之地。[1]贾湖遗址、裴李岗遗址、仰韶遗址、二里头遗址等,商周以来的甲骨文、金文、城址遗存、宫殿基址、青铜铸造等都是华夏文明产生的标志性要素。人文始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轩辕丘、中国佛教的释源白马寺、禅宗祖庭少林寺等,都是文明与文化起源的符号和遗迹。当前世界各文明之间相互交流,彼此影响,许多国家将文明传承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并将推广、宣传核心文化作为提高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在此结合“一带一路”沿线文明起源地文化保护的经验,以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文化资源,探讨其挖掘与重建原则、理念与内容。

1挖掘与重建存在的问题

文化发源地挖掘与重建的核心实际是发源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复原。只有通过挖掘、整理、修复文化遗产,才能证明该文化发源地的唯一性与独特性;也只有具备建筑遗址、文化遗迹、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技术工艺等具体文化形态,才有重建的基础。同时,文化遗产重建可具象、直观展示发源地文化资源,为推广、普及、传承各种文化类型,增强民众对发源地历史传承与人文精神的认知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文化发源地的发掘与重建实际上主要是其文化遗产的发掘与重建。文化发源地是孕育文化形态与文化遗产的摇篮,但随着历史发展与时代变迁,发源地的文化生态及区域经济环境大多有较大改变。加之,“一带一路”文化发源地的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因此当前国内外文化发源地的挖掘保护与重建都面临较多难题。

其一,挖掘与重建的资金来源匮乏,技术含量高且周期长。这是世界各类文化遗产重建中面临的共同难题。文化遗产多为无形资产或隐性资源,前期挖掘整理需投入的资金量大、周期长。当前文化遗产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指导原则,也限制了市场化与规模化的运作空间。除政府与公益性基金外,挖掘与重建缺乏广泛的资金渠道与持续稳定的经费来源。以我国为例,2015年文物遗产保护经费已达81亿元,但我国文化形式多样、数量众多,仅河南省普查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多达65519处。[2]所以保护经费并不能满足各地保护修复的需要,而挖掘重建涉及更多领域,耗费资金也更为庞大。即便有经费支持,重建也面临许多技术难题。雅典是古代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帕特农神庙则是雅典最重要建筑遗产,至今已历经两千多年。由于时代久远,帕特农神庙经历了火灾、地震、爆炸等多次劫难,致使庙顶坍塌,大理石雕塑表面开裂、剥离,其中部分雕像也被转运至大英博物馆等地,当地仅残存廊柱等外部建筑。同样,罗马文明是世界重要的文明类型,也是丝绸之路经过的重要地区。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曾对罗马城进行修复重建。其中许多彩色壁画修复后虽面貌一新,但仍有部分批评者认为修复未能展现原作生动的原貌,且细节部分甚至破坏了原作。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文物修复技术的意大利尚且如此,那么我国文化发源地重建无疑面临更多技术难题。

其二,文化发源地大多历史久远,部分文化资源因自然损毁或人为破坏,遗迹难寻;一些文化形态缺乏传承,脉络与源流难以理清,挖掘、整理较为困难。尤其是口头传说、表述、表演、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缺乏具体实物,如何具象表达或展示这些文化形态成为挖掘整理中的难题。例如黄河中下游是我国早期文明的发源地,三皇五帝古史传说流传至今,许多地区纷纷宣称是伏羲、神农、黄帝、炎帝等故里。但其历史遗迹难寻踪迹,史前考古遗址也无法与古史传说相对应。虽然许多地区新建、增建、扩建了大量人造景观,以期达到重建之目的。但新建的建筑物缺乏历史底蕴与人文内涵。因此,如何展示古史传说的英雄时代及类似的文化形态,不仅是挖掘与重建文明发祥地的重要问题,也是“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难题。

其三,以挖掘重建为名,行开发经营之实。发源地挖掘与重建过程中存在资金匮乏问题,另一方面发源地文化资源的独有性与唯一性也引起部分投资者的觊觎。近年来,假借挖掘保护文化遗产之名,圈地圈钱的商业行为越演越烈。“庐山脚下的房地产开发、泰山缆车的破坏性建设、黄山核心区炸山修建宾馆、布达拉宫周边的现代化……这些行为虽然在一定层面上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却改变了遗产地地形地貌的原状,破坏了遗产地的环境质量,使环境成本、社会成本远远高于一时的经济效益。”[3]投资的逐利性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公益性似乎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当前,“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区、名村镇等文化遗产地,正在成为新一轮地产开发的热点区域,典型的例子包括河南省洛阳市、陕西省西安市、山西省大同市的一些古城、古镇。文化遗产地被大面积、高强度、全面性地进行规划、开发、建设,挖掘机所到之处,一些千年古城被摧毁,取而代之的将是现代化的CBD与高档住宅或别墅。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主体是政府;地产开发的主体是地产企业。文化遗产地地产化的实质是,文化遗产地的保护者、监管者与地产开发商走到一起,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开发与地产的投资发展相互绑定。”[4]这些地区是我国许多重要文化发源地,但在利益驱动下,许多投资者无视国家政策法规,部分管理机构漠视文化资源被破坏,更有甚者将挖掘重建视为土地开发。文化发源地的文化资源是历史传承与惠及子孙的隐形资产,不仅是国家、地区美誉度的象征,也是文化发源地增强大众认可度与识别度的方式。尤其是发源地各类文化遗产,具有独有性和唯一性,一旦破坏或失去传承,损失将无法弥补。因此,任何挖掘与重建必须尊重历史传承,坚守人文良知,切不可急功近利、贪图小惠而破坏文化承继与历史根脉。

其四,修复重建技术或方式不佳,沦为增建、扩建市政工程,打造所谓城市地标的噱头。受技术限制、文保意识缺失、经济利益诱导等多方面影响,政府重视大规模的实体重建,重视场馆、建筑物、工程的规划设计,忽视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修复与传承,致使许多文物遗迹不能“修旧如旧”,所谓的复原重建往往沦为人造景观。参观者无法感受文化发源地的人文气息,其展示方式也无法适用文化遗产的应有形式,引发观者非议,无法发挥文化传承与文化资源的应有功效。许多文化发源地为争夺文化品牌的独有性,打造所谓的城市地标,耗费巨资进行遗址重建,并增建主题公园、博物馆等相关场所,但多数缺乏创意、形式雷同。部分新建筑可能成为城市地标,但并不能起到保护文化发源地的实质作用,反而因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

2挖掘重建的原则与理念

面对存在的问题,首先要理顺文化发源地挖掘重建中的基本原则与理念。我国多项法律法规对文化遗产保护有基本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2条第2款:“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4条:“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6]2005年3月26日《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书》:“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7]因此,“一带一路”文化发源地挖掘与重建也应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将文化发源地的挖掘、重建与整理保护相结合。挖掘文化资源是文化发源地重建的基础,只有论证扎实,文化发源地的独有地位才会更为稳固。同时,文化发源地各类文化资源永续利用也需依靠复原重建方能更好传承。

文化遗产大多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其中战乱、政治取向、个人喜好、环境侵蚀等因素都会给文化遗产带来毁灭性的破坏。许多历史古迹被焚毁、拆损,同时也经历过多次修复、重建。一些古籍、画作、书法等被历代文人反复题签、标注,内容亦增删涂改。尤其是口头传说、表述、表演、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它们大多缺乏相对具体的文化形态,且受传承者主观记忆的影响,历史变化更为明显。这些历史印迹一方面影响文化遗产的原有形制(样式、色泽等)或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它们仍是历史遗留的产物,也是文化遗产本身历史演变的见证。

当前,一些文化发源地往往试图在原有文化形态基础上进行复原、重建。但许多古迹的建筑样式、修复技术往往难以寻觅,例如砖瓦、木料、壁画染料、青铜器、金银器、瓷器等配方大部分失传,保护修复往往依靠现代技术进行。[8]即便复原部分内容或旧貌,但却清除了文化遗产经过漫长历史进程留下的历史印迹,无疑是另一种方式的破坏。加之,实物复原或实体重建会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文保的资金投入与运作支出,无益于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与有效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当前国外文化遗产主要以修复、保护为主,基本避免文物、遗迹、建筑的实体重建、复原、扩建等。

面对已被破坏或严重改变的历史文化遗产,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恢复和重现遗产显得尤为重要。①当前,世界各国极为重视数字保护与虚拟重建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其中数字技术可视为文化发源地挖掘与重建的主要方式之一。“数字技术可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转化为计算机识别的二进制代码,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送、复原。”在发源地文化资源的挖掘与重建中,“数字技术不仅仅能将古籍的文本、古迹的图片、民歌民谣的音频、戏剧舞蹈的视频等统一转换为数字格式,而且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建破坏的古代遗迹,修复破坏的历史文物,进行民俗场景的数字化展示等。”[9]尤其是在建筑遗址的虚拟重建中,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分析视觉感知,以及颜色、材质、纹理和光影效果等在空间的呈现,可研究出不同的替代品,不必对原建筑进行物理改变。这种新的工具也可为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新的途径。②因此,“一带一路”文化发源地的挖掘与重建也应借鉴国际文物保护的经验,坚持实物保护、虚拟重建并举的理念。尤其是实物遗址或者遗存应以修复保护为主,尽量避免大规模的实体重建、扩建等急功近利、浪费资源的方式。在对原有遗迹与文化资源保护与修复的基础上,利用数字化虚拟技术重建原有建筑遗迹、人文景观,甚至复原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或民俗表演文化场景。

文化资源的数字保护与虚拟重建不受地域差异与发展状况的限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文化起源地。文化资源在数字化整理保存、衍生品研发、虚拟现实场景重建、新媒介推广等具体应用的基础上,通过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结合的互动展示,可实现文化发源地挖掘重建与推广推介系统整合。

3数字保护与虚拟重建的内容

数字化是“一带一路”文化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不仅可以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虚拟重建相结合,更有助于数字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创新。当前,我国非常重视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加强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与保护开发工作,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契机下,以黄河流域文化发源地挖掘、重建为例,探讨数字化保存与虚拟重建各类文化资源,主要是挖掘整理史前文明、宗教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等物质及非物质文化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数字化保存或结合内容进行虚拟重建。

其一,文明发源地的文化遗址。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考古发现了大量文明萌芽、起源、肇兴时期的早期聚落城址,比如贾湖遗址、裴李岗遗址、仰韶遗址、庙底沟遗址、二里头遗址、新密新砦遗址、登封王城岗遗址,以及商周时期的安阳殷墟遗址、郑州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等。司马迁曾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兴起的核心区,也是丝绸之路起点或终点,这些考古遗址都是中华文明发源地的明证。

其二,文化发源地的人文观念及其遗存。沿黄地区也是东亚乃至世界重要人文理念、学术思想、宗教传承等核心文化体系的发源地。包括炎黄族群认同、华夏姓氏观念、宗族观念等,是诸如刘、叶、许、张、范、姚等众多姓氏发源地。研究表明,在有来源可考的4820个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个,占38%。在按人口多少排列的占汉族人口90.14%的前120大姓中,全源于河南姓氏有52个。[10]概括地说,这一地区是华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也是华夏姓氏宗族的摇篮。其次是学术思想的发源地,诸如孔子、老子、庄子、荀子、孟子、墨子、鬼谷子等诸子的学术源头之所在;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等百家之根脉;后世经学、玄学、理学、禅宗、全真道教等各流派之始,还有孔孟故里、老子故里、禅宗祖庭少林寺、全真道教发源地终南山、中国释源白马寺等具体的人文遗迹与景观资源。

其三,文化发源地的民间文化。中原地区是众多民间传说、工艺技术、礼仪风俗、戏剧舞蹈、绘画雕塑等多种文化形态的发源地。民间音乐有沁阳唢呐、信阳民歌、西峡西坪民歌、郑州黄河号子、新密超化吹歌、西平和郏县大铜器、开封盘鼓和大相国寺梵乐、南阳板头曲。传统戏剧有河南豫剧、曲剧;内乡的宛梆;沁阳的怀梆;濮阳县、滑县、延津的大平调;滑县的二夹弦;许昌、周口的越调;清丰的柳子戏;罗山的皮影戏;汝南、范县的罗卷戏;武陟县的二股弦;滑县、濮阳县的大弦戏;太康的道情戏。曲艺方面有河南坠子、洛阳的河洛大鼓、南阳的三弦书和大调曲子。杂技与竞技方面有登封的少林功夫、博爱的月山八极拳、漯河、周口的心意六合拳、荥阳苌家拳、濮阳的东北庄杂技、焦作的太极拳。民间美术有浚县的泥塑、滑县的木版年画、灵宝、卢氏、辉县的剪纸、开封的汴京灯笼张、镇平的玉雕、洛阳宫灯、开封汴绣、方城的石猴。民俗方面有淮阳的太昊伏羲祭奠、洛阳的关公信俗、确山的打铁花、新郑的黄帝祭典、浚县的民间社火、洛阳牡丹花会、宝丰的马街书会。传统舞蹈方面有兰考的麒麟舞、博爱的苏家作龙凤灯、巩义的小相狮舞、沈丘的槐店文狮子、沁阳的高抬火轿、汤阴的跑帷子、项城的官会响锣。传统技艺方面有禹州的钧瓷烧制技艺、洛阳的唐三彩烧制技艺、宝丰酒酿造技艺、洛阳水席制作技艺。传统医药方面有焦作的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洛阳的平乐郭氏正骨、辉县的百泉药会、禹州药会。[11]

以上既包括文物、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涵盖神话、传说、故事、谚语等民间文化,节日、游戏、竞技、社火等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形式不一,内容各异,但都是印证文化发源地的文化资源,都可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虚拟现实、三维扫描及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可实现遗迹重建、文物修复、建筑复原以及民俗场景演示等。这种虚拟重建也无需耗费大量资金、经费,规避了实体性重建中资金、技术、原材料等难题。

4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时期,通过整合文化发源地的文化资源,借助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加强“一带一路”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数字化重建。其一,挖掘整理文化发源地相关资源包括:史前文明、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等文化遗产,尤其是代表华夏历史文明起源与传承的文物、建筑群和遗址、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传统戏剧、舞蹈、音乐、文学、工艺技术及民俗文化或民间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二,“一带一路”文化发源地重建的具体理念与路径,将传统的文化资源重建与虚拟技术重建相结合,尤其是在探讨“一带一路”文化发源地重建的措施与路径中,尝试在文化挖掘与保护中引入数字技术、全息技术、虚拟成像技术来复原、重建文化资源,包括遗址复原、场景模拟、实景体验等具体方式。其三,文化发源地挖掘重建与文化资源的开发相结合,充分利用文化发源地的人文价值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对促进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也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相关机构需拟定文化发源地遗迹复原、重建的具体措施,包括规划方案、设计原则、资本引入、扶持政策等。利用一带一路的区位优势,整合区域内文化资源,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保护核心文化,推动文化资源衍生品的开发[12],构建通过衍生品及其相关服务赢利的全新时代。

注释:

① ② Al Masaq: Preserving th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of al-Andalus:From Restoration to Virtual Reconstruction,Al Masaq: Islam and the Medieval Mediterranean,2007,Vol.2,pp.155-157.

参考文献:

[1] 闵祥鹏,马屯富.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与主体[N].河南日报,2014-11-14(理论版).

[2] 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300项重要发现[M].郑州:海燕出版社,2011.

[3] 赵晓宁.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性问题研究——以四川青城山保护区房地产开发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231.

[4] 冯奎.让文化遗产与地产开发保持“一臂之距”[N].中国经营报,2013-07-01(A13).

[5]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秘书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3.

[6]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2.

[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5(14):13.

[8] 闵祥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及其产业价值分析——基于新媒介载体下出版模式的思考[J].中国出版,2015(11):31.

[9] 闵祥鹏.文化遗产数字化与互动性推广模式——基于新媒介载体的文化产业开发[J].东方论坛,2014(4):63.

[10] 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355.

[11] 王星光.中原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2] 闵祥鹏.古籍数字化趋势下的衍生品开发[J].中国出版,2013(3):62.

(责任编辑:郑孝芬)

The Exploration and Contemporary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Birthplac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Exemplified by the Digitized Prot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MIN Xiang-peng, LU Yong

(1. The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Henan 475001, China;2.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Abstract:Many area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are the birthplaces of some major civilizations and cultures in the world. The cultural heritages, with their long history and various forms, pose a series of funding, technical and other problems in the expl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work.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new ideas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the paper designs,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as the leading factor, a strategy combining physical protection with virtual reconstruction, thereby avoiding the problems created by physical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With applications including the digital preserv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derivative products, the virtual reconstruction of scenes and the promotion of new media, the interactive displays, both online and offline, combining simulation and reality, are proposed, and the innovative modes and courses in which the cultural heritages of the cultural birthplaces may be explored and promoted are studied.

Key words:"the Belt and Road" cultural birthplaces; resources exploration;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961(2016)02-0022-05

作者简介:闵祥鹏(1974-),男,河南开封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灾害史与文化史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5B029);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LSA001);南京农业大学特色智库建设项目(SKZK2015006)

收稿日期:2016-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