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申洪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 471003)
小说《枯萎的花》之社会历史分析
赵申洪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 471003)
社会学批评方法认为,了解作家的个人经历、作家所处的时代、环境等因素对读者更好地了解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来对小说《枯萎的花》进行解读,从作家个人经历、作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三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探究了社会历史因素对作品的重要影响。
《枯萎的花》;个人经历;时代;环境
DOI:10.13963/j.cnki.hhuxb.2016.04.019
小说《枯萎的花》是柬埔寨现代著名作家努·哈齐的代表作品,作品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马德望市郊的一对青年男女从小就有婚约,青梅竹马。男青年本·特恩在金边求学,但因父亲经商失败而破产,他不得不中断学业以帮助家人。女青年维媂薇的母亲见男方家道衰败,便撕毁婚约,将女儿许配给了船老板的儿子奈若特。奈若特是一个浪荡子弟,但维媂薇觉得“父母之命不可违”,尽管不愿意嫁给奈若特,也只能认命。维媂薇心中日夜思念着爱人本·特恩,却无力改变现实,积郁成疾,终于撒手人寰。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1]社会历史批评的基本出发点是:任何艺术现象的出现,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原因,任何艺术作品的产生,都与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及时代背景相关。社会历史批评观强调文学与社会的联系,认为文学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学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2]因而,该批评方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将文学置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阶段加以考察。该方法还认为作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对文学作品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法国艺术理论家泰纳更是在其著作《英国文学史》的序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三要素”说。泰纳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类所建立的道德形态之一,而‘有助于产生这个基本的道德状态的,是三个不同的根源——种族、环境和时代’”。[3]
《枯萎的花》作为努哈·齐先生的代表作,在柬埔寨近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50、60年代,这部小说曾经作为中学教材而广为流传,其影响力至今不衰。这部小说诞生在20世纪40年代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小说不仅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也深深的受到了当时的社会和时代因素的影响。本文将从时代、宗教、环境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等方面对小说进行解读,以期能发掘出一个解析该小说的新视角。
柬埔寨是东南亚地区的文明古国,曾经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近代以来,柬埔寨同许多东方国家一样,遭受了西方强国的殖民统治。柬埔寨于1863年正式沦为法国的保护国,至1953年才获得独立,其间共经历了90年的殖民统治。小说作者的家乡马德望省位于柬埔寨西北部,于1794年置于暹罗控制之下,1907年由暹罗交还给法国殖民当局,1941年时法国和日本签订条约,将马德望等西北诸省划给了暹罗。1946年法国-暹罗条约又将马德望划归柬埔寨。直至独立,柬埔寨才收回了马德望等省。《枯萎的花》写作时,柬埔寨还处于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而马德望还处于暹罗的控制之下。
法国对柬埔寨的殖民统治长达90年(1863年8月至1953年11月),其中1863—1884年为间接统治,1884年以后为直接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柬埔寨又被日军占领。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法国殖民者又卷土重来。柬埔寨人民经历了法国殖民统治者残酷的政治压迫、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法国人操控了柬埔寨的政治权力,还对其进行疯狂的掠夺,控制了柬埔寨的橡胶种植、金融、林业、渔业以及出口贸易等,使柬埔寨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地。柬埔寨几乎没有自己的民族工业。此外,法国殖民者还推行愚民政策,鼓励传教士深入农村等偏远地区进行传教活动,对柬埔寨人民进行精神麻痹,阻挠柬埔寨教育事业的发展,致使柬埔寨的文化教育事业十分落后。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柬埔寨国内的反
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的《枯萎的花》,由于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自然也带上了浓浓的民族觉醒的意识。柬埔寨国内的民族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出现,[4]而当时推动柬埔寨人民自我觉醒的渠道主要有三个:西索瓦中学、佛学院和《那加拉哇塔》报纸。[4]194西索瓦中学是柬埔寨历史上的第一所中学,建立于1911年,为柬埔寨争取独立及独立以后的国家建设培养了相当一部分人才。[5]194该校学生建立的毕业生联合会成为了柬埔寨较早成立、行业性的自愿性社团,成为了柬埔寨民族主义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小说的男主人公本·特恩求学之地就在金边,而直到1946年,柬埔寨的中学也才有4所。[7]本·特恩在金边读高中,虽然小说中并未明说是在哪个中学,但40年代初的柬埔寨中学屈指可数,我们完全可以推断,本·特恩就读的学校就是西索瓦中学。他身处其中,自然也很容易受到该校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这是当时的国内局势在小说中较为直接的反映。作者把本·特恩求学之地设置在西索瓦中学,想必是希望本·特恩身上具有那种为民族独立而奋斗的精神,借以实现身处那个时代的人们所渴望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由于法国殖民当局对柬埔寨文化和出版事业进行极其苛刻的审查和压制,要在文学作品中直接反映民族独立等思想是不现实的,只能是通过其他手段间接地进行体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者选择了象征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意图。于是,《枯萎的花》这一部通常意义上所认为的爱情小说也可以从其他角度予以解读。男主人公本·特恩象征新一代的柬埔寨年轻人,他们生机勃勃,富有活力,接受过西方式的现代教育,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希望为民族的独立贡献自己的力量,梦想成为自己国家的真正主人。而女主人公维媂薇象征柬埔寨。小说中的她受教育程度不高,个性软弱,固守传统,遇到强权不敢抗争,即使是面对关乎自己后半生幸福的大事也不能做主。这样一个性格软弱、反抗意识不强的女性形象,与当时积贫积弱的柬埔寨处境是极为相似的。
由于近代以来柬埔寨的落后和弱小,柬埔寨遭受了列强的百般欺辱。从17世纪开始,柬埔寨就处于两大邻国——暹罗和越南的拉锯争夺之中,两国为了控制柬埔寨进行反复较量,受损失的则是柬埔寨,柬埔寨在两国争夺中丧失了大片领土,国力日益衰落。及至19世纪中期,柬埔寨又开始遭受到法国的殖民统治,国家主权受到极大削弱。二战期间,柬埔寨又被日军占领。近代以来这种国家遭受别国驱使和奴役的痛苦经历被作者在小说中曲折地予以反映。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女主人公维·媂薇与本·特恩青梅竹马,很早的时候双方家长就为他们订了亲。本·特恩远离家乡到首都金边求学,为的是能增长才干,获得大的发展,以后回到家乡能和维媂薇过上幸福的生活。维媂薇也深深爱着本·特恩,经常写信向他倾诉心事。然而,正如弱小的柬埔寨受到外国支配一样,维媂薇也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因为本·特恩的父亲经商失败,家道中落,维媂薇的母亲嫌贫爱富,便撕毁了与本·特恩家的婚约,转而将女儿许配给了船主家的儿子奈若特。维媂薇心理尽管有一万个不愿意,然而,婚姻大事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让她横不下心来与自己的母亲抗争。于是,她在进行了一次毫无结果的抵制后选择了屈服。尽管是屈服于自己的母亲和船主家,她内心依然深深地爱着本·特恩。最终,她因为阴郁成疾,在被迫嫁个奈若特之前就离开了人世。而直到维媂薇去世,男主人公本·特恩也没有更进一步的实际行动。这样的人物形象,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这背后,想必是反映着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感吧。作者把本·特恩这样一个在西索瓦中学求学的年轻人塑造成民族精英,赋予他全新的知识和视野,希望他能与其他人一道,为争取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解放而做出贡献。
然而,男女主人公身上所承载的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担子似乎太重了点。女主人公囿于传统观念,不敢在终身大事上坚持自己的立场,屈服于母亲的安排,最后的不仅没得到幸福,自己也早早地就离开了人世。而男主人公在面对心爱之人将另嫁他人的现实时,除了感叹也再没有任何有实际意义的行动。他个性中的软弱和不成熟也最终导致了维媂薇除了屈服于母亲之外别无他法。小说的最后,维媂薇因忧郁过度离开人世,只剩下本·特恩独自伤心。这样的一个结局,似乎也透露出作者对当时柬埔寨争取独立运动前景的悲观看法:由于柬埔寨国力衰弱,国内民族主义者身上具有软弱性。他们并没有很好地团结国内其他阶层,只是孤军奋战,没有把全民族的力量整合起来,使得他们争取民族独立时力量不足,斗争也不彻底,注定是要失败。联系到20世纪40年代初的柬埔寨局势,国家处于法国和日本的双重统治之下,反动势力极为强大,当时的人们有这样的悲观看法也就不足为怪了。
小说的结尾是维媂薇宁死也不嫁给奈若特,似乎是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想法:柬埔寨人民即使不能掌控自己国家的命运,也要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抗争,而绝不会向殖民者屈服。这大概也是人们在当时那种看不到前途的局势下内心的一点安慰吧。
努·哈奇生于1916年,从小就在马德望省生活。该省位于柬埔寨西北部,东临洞里萨湖,西南与泰国交界。由于地处富饶的洞里萨湖平原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极为优越,盛产水稻、橡胶、棉花等作物,素有“柬埔寨粮仓”的美称。该省自然风光优美,加之物产丰富,给努·哈奇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这种美好的印象一直伴随了他的一生,即便他日后离开马德望前往金边求学乃至到别的地方工作,他一直对马德望念念不忘。他写作《枯萎的花》的20世纪40年代前期,日本占领柬埔寨,将马德望等西北诸省割让给了柬埔寨的邻国暹罗。努·哈奇当时在金边工作,远离故乡,加之故乡又被割让给了别国,便十分想念故乡的风物和亲友。这正是他把小说背景设置在马德望的直接原因。作者对金边至马德望铁路沿线的美丽风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从中可见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努·哈奇生于马德望省城佳县农村,是贫民家的孩子,自幼酷爱读书。他现在村里的寺庙里学习,后来到了县城里读书,再到省会马德望市,直至求学至首都金边并最终留在金边工作。他当过法官,在报社的宣传部门任过职,还曾经当过柬埔寨驻马来西亚大使,并且是柬埔寨作家协会会员。他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偏远的农村一步步走出来,成为了一个知名作家。他的奋斗经历很让人鼓舞,反映在《枯萎的花》之中,就体现为本·特恩的奋斗经历。这个小说中的主人公为了求得更好的发展,也一步步地求学到了首都。可见,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塑造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基于自己的真实经历,某种程度上也可算是那个年代柬埔寨知识青年的一个缩影。
此外,这部小说的情节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作者个人经历的影响。努·哈奇年轻时也曾经喜欢过一个姑娘,名字就叫维媂薇。他和这个姑娘心心相印,青梅竹马。如果不是后来的变故,他应该会和这个姑娘走到一起,然后过着幸福的生活。然而,由于自己一直在外求学,家庭条件也不好,这位姑娘的母亲贪念钱财,便棒打鸳鸯,把女儿嫁个了一个有钱的船主。最终,这位姑娘含恨而死,给努·哈奇留下了一纸遗书。这样一个凄惨的故事促使努·哈奇把它写成了小说《枯萎的花》,女主人公的名字仍旧是维媂薇。
柬埔寨地处中南半岛南端,介于北纬10度至14度之间,是一个热带季风性气候国家。这个国家雨量充沛,空气湿润,气温较高,拥有丰富的光热条件。身处于这样的自然环境之下,人们无需太过勤劳,只需要依靠大自然的恩赐就能过上不错的生活。高温高湿、预热同期的气候使得该国十分适合各类作物的生长,水稻等重要农作物一年可以收成两到三次。上天的眷顾使得人们无需为自己的生计问题操劳太多。因此,优越的自然禀赋和炎热的气候使得人们养成了一种慵懒、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心态。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们性格温顺乃至于懦弱,对待外来的压迫具有较强的忍耐性和包容性。
而在社会环境方面,柬埔寨人也有这种忍耐和服从的特性。柬埔寨是一个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宗教是其文化的内核。从14世纪起,小乘佛教就逐步成为了柬埔寨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历经几百年的发展,佛教尤其是小乘佛教对柬埔寨人民族性格的形成浸淫颇深,佛教的一些基本教义和看法已经内化为柬埔寨人性格和人生哲学中的重要成分,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佛教认为人应该平和、淡泊名利、行善包容,还主张人要遵循中道观,强调凡事不可走极端。此外,佛教还主张因果报应之说,认为今生所受之苦是前世所造之孽之果,今生所行之善是来生福报之果。这样一种看法往往会让其信众不注重当世,反而是极为重视前世和来世。今生即使遇到烦恼和磨难,他们也会用来世的福报来安慰自己。身处这种信仰之下的柬埔寨人,长期以来养成了一种“斯多葛”式的人生哲学,在社会生活中强调顺从天命,要安于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要恬淡寡欲,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幸福。
柬埔寨从建立封建国家开始至近代以来一直遭受西方国家殖民,漫长的封建统治使得柬埔寨人民习惯于服从权威。在政治生活中习惯于服从以国王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而在家庭生活中则习惯于顺从家庭权力的核心。这个核心有可能是父亲,也有可能是母亲。诸多因素导致柬埔寨人极为重视传统,他们对待传统的态度是恭敬的,轻易不会去改变传统。一句柬埔寨谚语说: “不要走直路,不要走无人走过的路,走你祖先走过的路。”研究柬埔寨文化和历史的著名学者大卫·钱德勒曾经说过:“尊崇事物已有的方式,不要尝试新的路子,这是柬埔寨文化的教条。柬埔寨人的文化和世界观非常强调社会和宇宙的秩序。在柬埔寨,念诵教条比反思和学习教条更为重要。对柬埔寨年轻人来说,学习就意味着记忆,他们缺乏批评的精神,甚至知识分子也不例外。秩序是事物被安排的方式,如等级的安排,正如他们之前被安排的那样。秩序也是习惯的样子,习惯是被一遍遍听说和做的事情。”[7]柬埔寨人的这种忍耐和服从意识使得他们在面对外来的压迫时反抗不会太过激烈。在法国殖民统治期间,殖民官员就认为柬埔寨农民“能够坦然面对印支联邦内额度最高、种类最多的赋税”。[4]192
联系小说《枯萎的花》,正是因为柬埔寨人所生活的的那种安于现状、服从规范、敬重长辈的社会环境,当维媂薇被母亲要求与本·特恩分开,并且要把她嫁给船主的儿子时,固守传统的维媂薇并没有予以反抗,她认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的婚姻大事是要听从母亲安排的。因此,尽管不愿意,她也没有直接反对自己的母亲,而是选择了屈服。反观本·特恩,知道自己的心上人将嫁给他人,他唯一做的就是去看望了维媂薇一次,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反抗性的举动。设想一下,当时的他除了接受命运的残酷安排之外,难道就别无他法了?也许,这样的结局早就已经是注定的了。在一个信守规范、尊重权威的社会里,发生这样的悲剧也就不足为怪了。
总的来说,小说《枯萎的花》发生的时代背景与作品创作时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而努·哈奇的个人经历也通过本·特恩以及他与维媂薇的爱情故事得到了体现,而柬埔寨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也解释了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发生的原因。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对《枯萎的花》这部小说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可见,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作家的个人经历以及所处环境会对其创作的作品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1]闫慧玲.批评方法与文学价值[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1):38.
[2]徐杰.文学内部和外部研究的“断裂”与“弥合”[J].殷都学刊, 2011(1):82.
[3]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
[4]大卫·钱德勒.柬埔寨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
[5]彭运锋.柬埔寨基础教育简况[J].基础教育研究,2008(9):48.
[6]卢军,郑军军,钟楠.柬埔寨概论[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2:161.
[7]罗杨.吴哥的微笑:柬埔寨人的生活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6.
[责任编辑 张灿邦]
Analysis of the Novel Withered Flower in Social and Historical Way
ZHAO Shen-h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PLA, Luoyang 471003, China)
Sociological criticism holds tha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writer's personal experience, the era of writers and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read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literary works. In this paper,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ritical method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novel "Withered flower", from personal experience of the writer, the era and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writer lived to explore the important affecting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factors on this novel.
Withered Flowers; Personal experience; Era; Environment
I106
A
1008-9128(2016)04-0069-04
2015-09-24
赵申洪(1990-),男,云南昭通人,硕士生,研究方向:柬埔寨语言文化。法斗争开始出现。从法国殖民者入侵开始,柬埔寨人民也开始了顽强的反法斗争。这些斗争中比较著名的包括1863年的阿卡·索亚起义、1866年的伯坤博起义,以及1884年的西伏沙起义。由于双方力量悬殊,这些轰轰烈烈的民族起义都以失败告终,柬埔寨人民继续处于法国殖民者的高压统治之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