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越边境地区少数民族适应城镇化的困境与思路

2016-03-15 20:56
红河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边境地区城镇化少数民族

侯 莹

(红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云南蒙自 661199)

滇越边境地区少数民族适应城镇化的困境与思路

侯 莹

(红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云南蒙自 661199)

城镇是人类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中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滇越边境地区推进城镇化面临着棘手问题,少数民族如何从“乡里人”转变“城里人”,主动融入城镇化。笔者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经济适应、生活适应、文化适应、心理适应“四个适应”模式融入城镇化的思路,构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适应的“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化样板。

城镇化;少数民族;适应性;对策

DOI:10.13963/j.cnki.hhuxb.2016.04.004

一 滇越边境地区少数民族适应城镇化的紧迫性

适应是一个民族为了与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达到和谐状态而产生的心理调适和行为变化。城镇化建设,改变了少数民族以往的生存环境,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也会随着城镇化建设发生变化。城镇化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经济结构的变迁改变以往的农业活动为主逐渐向其他产业转变;社会结构的变迁,使“乡里人”逐渐向“城里人”转变并融入城镇的生活方式、城镇文化及价值观发生改变。空间结构的变迁使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地区聚集。少数民族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适应充分体现经济、社会和空间结构变迁中,少数民族如何融入和适应城镇化发展,因此社会适应分为经济适应性、生活适应性、文化适应性和心理适应性。滇越边境地区特指云南省与越南毗邻的特殊区域,云南省主要包括红河州的金平、绿春、河口,文山州的马关、富宁、麻栗坡六个边境县,选择哈尼族、彝族、苗族、傣族、瑶族等9个民族作为少数民族社会适应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具有代表性的9个少数民族社会适应情况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分析,为少数民族真正融入城镇化提出具体思路。

城镇化建设是促进边境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战略。滇越边境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增长快,人口居住分散,生活方式落后,民风民俗纯朴。解决上述边境地区问题,应抓住国家发展城镇化的契机,推动滇越边境地区城镇化建设是改善区域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各少数民族共同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面临着生产、生活、心理的变化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织冲突的可能,少数民族需要适应和融入城镇化显得尤为紧迫。

二 滇越边境地区少数民族适应城镇化面临的困境

(一)经济方面变化

经济层面的适应是少数民族在城镇化进程中对现居住地物质基础变化的适应,主要指生产方式变化使经济效益随之变化,需要少数民族从生产方式、职业、收入开支等方面适应城镇化带来的改变。

滇越边境地区各少数民族大部分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生产方式仅为单一的农业生产,养牲畜只作为家庭副业,到过年和重大节日时宰杀而用。传统农业生产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工具单一和耕作效率低,导致少数民族都是“靠天吃饭”。甚至有的少数民族要靠采摘野菜、野果和药材等作为谋生的手段。由于各地区气候条件优越,政府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开展了各种与当地气候相宜的经济作物的种植。如马关县种植草果;绿春县种植胡椒、芒果和天然橡胶;金平县种植茶叶、橡胶、草果;河口县种植橡胶、香蕉、菠萝、咖啡等。在城镇化建设和国家“兴边富农”行动的开展中,2013年金平、绿春、河口3个边境县获得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建设“兴边富农示范村”项目35个,资金3398万元。[1]在金平者米乡、金水河镇及绿春黄连山加大对拉祜族聚居村的扶贫,下达特色优势产业项目:绿春县

(二)生活方面的变化

城镇化建设不仅改变了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生活方式是指“所有衣食住行娱乐等活动之模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总称”。[2]长期以来,滇越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在城镇化建设中,少数民族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例如穿着传统民族服饰的少数民族越来越少,大部分青年喜欢着时尚服装。同时在居住、交通、交友、娱乐和子女教育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三)传统文化的变迁

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和形成的优秀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各民族也在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适应是文化变通的一种,通过调整或变通自己的文化来适应另一种文化保持一致或减少冲突。[3]滇越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地与外来文化融合和适应,主要包括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宗教文化发生的变化。

(四)心理方面的变化

少数民族融入城镇化的适应分为经济适应、生活适应、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这四个层面的适应同时发生,也呈现出依次递进加强的关系。少数民族在经济和生活方面的适应,能促进文化的适应和融合进而产生积极的心理来适应城镇化。反之,如果经济和生活无法适应就会在心理上对城镇化产生消极心理甚至抵触。因此,心理适应是少数民族在经济、生活和文化适应过程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同时伴随经济文化适应的整个过程,通常表现为冲突和调适动态变化的过程。在城镇化建设中,少数民族的心理发生着变化,逐渐认为自己是“城里人”,同时在经济、生活和文化方面的变化会使少数民族产生积极心理或消极心理。

三 影响滇越边境地区少数民族适应城镇化因素分析

(一)经济方面因素

1.生产方式的适应。滇越边境大部分地区属于贫困山区,云南省开展的“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城镇化思路,使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与原来相比有了较大改进。改变了以往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第一,在政府的鼓励和帮助下少数民族种植经济作物。少数民族积极学习种植经济作物的方法和技能,农药、化肥、除虫剂等现代农药运用在农业生产中。第二,部分少数民族改变原来牲畜养殖副业转变为主业。总体来说,城镇化使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多数少数民族都能努力学习新的生产方式,力图逐步摆脱贫困。

2.职业适应。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政府科技种植技术的广泛运用促使生产效率和产量的提高。部分少数民族无地可种或不种地外出打工,但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有的甚至是文盲,基本上只能打零工,没有长期的固定工作。例如在蒙自市可以见到来自绿春、金平的打零工的哈尼族、苗族青年,他们从事的工作一般是到建筑工地或者新装修的房屋搬运沙石等。工作劳累,报酬低廉有时甚至找不到工作。少数民族离开了农业生产方式后没有相应合适自己的职业来解决生计和改善生活。

3.收入开支适应。少数民族城镇化之后,收入来源主要是种植业和打零工,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同时滇越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贫困面较大,经济基础比较薄弱,通过其他途径提高经济收入的能力和渠道有限,只能基本维持生活。然而搬迁后,少数民族的开支增大,需要从劳动收入中支出生活所需的消费品和食品。例如在金平县苏鲁村居住的拉祜族、布朗族等族群在城镇化建设前仍然是人畜混住,但依靠政府把房子框架建设完毕后,仍然家徒四壁,有的家中物资不足1000元。红河州在美丽家园建设中针对绿春、金平和河口县规定,危房拆除重建房的农户每户补助3万元。农村民居危房拆除重建的贷款金额5—10万元,财政给予贴息。①但是对于部分靠低保维持生活的少数民族来说,他们担心无力偿还而不敢向银行贷款。特别是难民居住最多的金平县勐桥乡,由于身份和户口原因一直未办理土地承包合同和林权证,无法向银行贷款建房。

(二)生活方面因素

1.衣食住行生活方式的适应。(1)服饰: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各民族适应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反映。滇越边境地区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传统服饰,例如金平县哈尼族有八个支系,每个支系的服饰略有不同,其他的少数民族大部分也具有三个以上支系。服饰也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特征的体现。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现,只有老人穿戴民族服饰,青年及小孩仅在婚丧嫁娶及节庆日才穿民族服饰,甚至民族服饰仅在一些表现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中才出现。穿传统服饰不方便生产劳动是服饰发生改变的重要原因。此外,部分青年受外界的影响,开始着现代时尚服装也导致服饰选择的变化。伴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当地生活环境的变化,有的地方甚至制作传统服饰的织布机也逐渐消失,传统服饰制作技艺出现断裂,被机械生产的服饰所取代。但从对民族文化及精神保护的角度而言,必须警惕在城镇化建设中民族服饰逐渐消失的现象。

(2)饮食:饮食可以反映出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特征。在城镇化建设中,少数民族通过生产劳动提高了生活水平后,在保留民族饮食习惯的同时也乐意接受汉族的饮食。此外,少数民族的一些饮食也受到汉族的喜爱,例如彝族的辣白旺,壮族的花米饭等。因此,饮食的改变和适应是积极的,在保留传统饮食习惯的同时适应了汉族的饮食结构。

(3)居住:住房是城镇化进程中最重要的改变,城镇化在滇越边境地区建设的实施模式主要有三种:①规划建设新村模式。如金平县的标水岩村是哈尼族聚居的村落,在原址整村拆除重新规划重建并于2014年3月完成了民居建设和村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任务。此外还有金平县的苦初邑村、绿春县的俄东村和迷丕村等。②原址疏密扩建模式。如绿春县的托牛村、河口县的上甘塘村和大田村。③迁村并点模式。如绿春县的大果马村、半坡寨村等。

这三种模式都从实际出发,结合各个村落的自然生态保护和民族文化特色推进城镇化。搬迁的少数民族认为新居宽敞、水电设施齐全,但在民居设计格局中有的过于现代化,一些少数民族有在堂屋供奉祖宗排位的习俗,然而新居的设计格局没有供奉祖宗排位的地方。麻栗坡县猛硐乡因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整村推翻了传统式“干栏”建筑,导致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的消失。因此,城镇化建设中应结合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在保留原有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稳步推进城镇化。

(4)交通:城镇化建设中当地政府均注重修建公路,2013年末金平县自然村通路率达94%,乡级公路硬化和村级通路使少数民族出行方便利,同时部分少数民族由于收入增加购买了自行车和摩托车。

2.交友、娱乐、教育的适应。(1)交友:乡村是一个有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结成的传统社会,整村搬迁避免了社会关系网络的解体。[4]规划建设新村模式和原址疏密扩建模式依然能保持少数民族之间的相熟关系。但是迁村并点模式,就需要处理好各村少数民族的交往关系,防止和避免矛盾的发生。

(2)娱乐:在城镇化建设前,当地少数民族的闲暇时间除了参加民族节庆日和婚宴外,均无其他娱乐生活。城镇化进程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和体育活动,逐渐丰富少数民族的闲暇生活。此外,各地电视和广播接收的覆盖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少数民族娱乐生活和开拓文化视野。

(3)教育:滇越边境地区除了建设城镇化的硬件设施外,还应重点解决当地的基础教育工作。在调研中,部分少数民族支持子女接受教育,认为接受教育能改变贫困落后的状况。然而边境地区学校缺乏教师、校舍设施简陋、学校离家较远,造成学生上学异常艰难。此外,麻栗坡县猛硐乡苗族和瑶族的早婚习俗也曾经引发在校学生中途辍学的现象。

(三)文化方面因素

1.语言:语言是各族群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的交流与融合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5]城镇化建设中,进城打工的少数民族会积极的学习汉语以便于找工作。上了年纪的少数民族,虽然对学习汉语兴趣不大,但是也意识到会讲汉语对于到城镇集市买卖东西会更方便。语言是族群与族群进行交流的工具,为了能够减少彼此之间在文化认同上的差异,以及能够尽快融入城镇化建设的美丽家园中,各民族学习掌握汉语实属必要。

2.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人们在群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且遵守的习惯和风俗,是人类在日常活动中世代沿袭与传承的社会行为模式。[6]风俗习惯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城镇化进程加速少数民族生活改善、危房改造和村落的整体推进,同时还应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地政府在城镇规划中,均注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宣传,极大提高了各民族城镇化建设的信心。一些显示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和深厚文化内涵的节日通过宣传也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让当地民族了解自己民族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例如绿春哈尼族十月长街宴和 “矻扎扎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馔摸那”、瑶族的“度戒”等节日。此外,随着城镇化发展,社会的现代化变迁不可避免,崇尚现代文化的少数民族青年增多,他们接受和适应现代文化,穿时尚衣服、过汉族节日甚至西方节日,充分体现出文化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但是,应避免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家庭代际传承断裂现象的发生。

3.宗教文化:宗教文化直接反映着民族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发展,是民族原生态传统文化的缩影和核心。滇越边境地区的哈尼族主要居住在绿春和金平县,哈尼族普遍信奉“万物皆有灵”及以其为核心的传统宗教。普遍相信“鬼魂神”的存在,维护人、粮、畜是哈尼族一切传统宗教活动的出发点。在生产劳动中有农业祭祀活动,以村寨为基础每年进行传统宗教村社性公祭活动,在传统祭祀中逐步由生祭向熟祭过渡。在城镇化建设中,哈尼族生病找莫批打卦问卜的宗教文化逐渐减少,生病愿意到医院看病。同时,由于搬迁后祭祀场所的缺乏,只能在家里进行简单的祭祀,祭祀次数明显减少。但是传统宗教思想和传统宗教文化仍然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轴心。麻栗坡县董干镇城寨白倮人(彝族支系)相信树木有灵,崇拜树木而建造了“干栏”式建筑,不砍寨中和周边大树的祖训,至今仍然对白倮人起着巨大的行为约束和精神震慑作用。在城镇化建设中,虽然宗教活动有所减弱,但作为各民族最核心的宗教文化观念仍未发生改变。

(四)心理方面因素

1.生产方式的变化对心理适应的影响。城镇化建设推动滇越边境地区经济作物的大量栽种,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促使少数民族必须适应新的生产方式、掌握新的生产技术才能提高收入。虽然滇越边境地区大部分少数民族仍以农业耕种为主,只有少量的青壮年外出打工。但是由于各地政府加大对贫困落后民族的扶贫种植经济作物,少数民族由原来广种薄收到集约化耕作,不但需要生产技术和资金,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有的少数民族在政府的扶贫帮助下,积极种植经济作物极大提高了经济收入和改善生活水平。然而部分少数民族既不能适应生产方式的变化,又不能找到固定的工作,生活陷入困境后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2.生活环境的变化对心理适应的影响。生活环境的改变会有积极适应的,也会有消极逃避的。只有当人们的社会行为、思想意识与所处的环境保持一致和同步时,才能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7]在上述三种城镇化建设模式下,少数民族实际上融入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环境中,生产方式和生计方式的改变,使其在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年纪较大的少数民族在城镇化中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不能适应新环境和新生产方式,有的甚至要靠政府低保维持生活。滇越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多数是贫困群体。政府针对危房拆除重建、特色民居建设的给予贴息贷款鼓励建房。但仍需要少数民族自筹部分经费,一些少数民族将自己的积蓄全部用于建房后,无法偿还银行贷款。同时移民后生活费用开销明显增加,部分少数民族在搬迁后很难有稳定的收入,甚至陷入困境后心理对城镇化产生抱怨情绪。因此,生活环境的变化需要少数民族积极适应,否则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困惑、迷茫甚至是抵触而影响城镇化的推进。

3.文化变迁对心理适应的影响。马克思指出,“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文化的发展”。[8]滇越边境地区有9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的心理适应,甚至影响着边民的“身份”适应,包括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等重要问题。

(1)宗教文化的变迁对心理适应的影响。滇越边境地区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身的宗教文化,宗教文化是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精神寄托的核心。在城镇化建设中,各少数民族最核心的宗教文化没有变,但是由于搬迁地缺乏祭祀场所、部分青年宗教文化观念的淡化,搬迁后难以获得浓厚的宗教氛围而缺少归属感、亲切感和安全感。由此,可能会缺少心理安全感和产生失落感,如果心理得不到合理调适,会产生不满与冲突,这将不利于城镇化建设中和谐村落的构建。

(2)“身份”适应。边境民族由于距离国家政权中心较远,部分边境民族跨境而居,在与越南边民交往中由于“语言相通”、“生活习惯一样”会有一定的族群认同。随着交往频率增加,民族认同得到加强,但会削减跨境民族的国家意识和政治意识,容易引发一些纠纷和矛盾,从而威胁到我国的边境安全。城镇化建设是提高边境少数民族经济收入、改善居住环境和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契机,更需要关注少数民族心理的适应情况带来的“身份”适应,包括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一个族群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变迁,必然关系国家边境稳定和安全。族群认同是指一个民族对于自己属于中国境内的民族而产生的族群认同;民族认同是指一个民族对于自己拥有相同的文化、血缘和世系的民族认同。[9]滇越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意识和国家认同意识常处于摇摆变化的过程。例如国家制定的边境政策不利于少数民族自身利益时,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就会减弱,甚至会引发国家边境稳定的冲突事件。反之,如果边境地区政府制定惠民利民的政策,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也随之加强。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应从边境地区的实际出发,结合边境少数民族的切身利益制定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良好政策来促进城镇化建设。同时提高少数民族的身份适应,使各民族由“山里人”真正转变为“城里人”。

四 滇越边境地区少数民族适应城镇化的思路

(一)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经济适应的思路

生产方式的变化,部分少数民族收支状况发生变化导致经济效益差异。表现在有的少数民族通过积极适应生产方式种植经济作物提高收入水平,但部分少数民族由于生产方式的不适应加之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职业而仍然处于贫困状态。

1.城镇化建设应着重提高少数民族的经济收入,需要政府从生产、生活上给予扶持和帮助,对生活仍然贫困及没有劳动力或者丧失劳动力的少数民族应进行对口帮扶。还可以提供无息贷款来提高少数民族种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发展生产;2.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障制度,切实帮助少数民族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增加经济收入;3.加强少数民族学习生产和生活技能,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加强职业培训。

(二)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生活适应的思路

1.服饰方面。滇越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服饰的变迁是由于社会发展为了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而产生变化的。社会的开放和发展程度决定着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方向。因此,保护传统民族服饰,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注意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实现多元服饰文化共存。政府应加强宣传树立保护本民族服饰文化的信心。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应保护和传承,同时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民族服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民族服饰文化的可持续。

2.居住方面。根据各少数民族村寨的特点、居住环境和房屋新旧程度,实施村庄整体规划,优化村庄布局,调整居住方式。突出地域特色和改善宜居条件为出发,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建设模式。同时,对于传统旧民居和特色民族村寨应重点保护,政府在改善城乡面貌的同时也应保护特色民居。加强和完善相关配套和保护措施,让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

3.教育方面。政府应加快校舍建设和师资配备,同时对一些少数民族落后观念予以纠正。适当降低边境少数民族子女中考录取分数,让更多子女能进入高中学习,并免除学费,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此外,政府应加快职业教育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思路

在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面临着“传统”与“现代”、“城镇”与“寨子”的冲突,甚至在个别地方由于民族村寨的消失,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存在消失的可能,包括民族语言的弱化、民族活动的减少,民族风俗习惯的改变均会加速民族文化的消失。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应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文化关系。

1.政府应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滇越边境地区各地政府应结合当地民族的特色和实际,做到保护、融合及突出地域文化,既让少数民族共享现代社会发展的成果又能保持其固有的优秀文化;2.增强少数民族文化自觉性、自信心促进民族文化自强;3.合理规划有效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加强地域特色文化融合中,注重保护自然生态和传承民族特色文化结合,打造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

(四)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心理适应的思路

心理适应是城镇化建设中社会适应的最高等级,心理归属与心理认同是少数民族真正适应融入城镇化的重要标志,只有完成了心理转变和适应,才真正完成城镇化建设。

1.外在方面。需要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技术培训鼓励少数民族提高经济收入,顺利完成身份的转变和适应;2.内在方面。需要少数民族加强自身的心理调适及改变“等、靠、要、拿”的惰性思维为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技能来适应城镇化。

注释:

①中共红河州委办公室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红河州“美丽家园”行动计划项目资金整合的实施意见红办发〔2013〕76号.

[1]红河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14年红河州年鉴资料[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

[2]蔡文辉,李绍嵘.简明英汉社会学词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13

[3]马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研究——以武汉市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4]伊庆山,施国庆.农村社会建设实践的社会适应考察与反思——以夏庄村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4(12).

[5]马戎.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

[6]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46.

[7]闫丽娟,张俊明.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异地搬迁后的心理适应问题研究——以宁夏中宁县太阳梁移民新村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9):26.

[8]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C]//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

[9]丁欣翠.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研究?——以山东省青岛市朝鲜族为例[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4.

[责任编辑 自正发]

The Dilemma and Thought of Ethnic Minorities Adapting to Urbanization in the Border Area of Yunnan and Vietnam

HOU Ying
(Hongh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Mengzi 661199, China)

Cities and towns are the center of human being engaged in n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and it is an inevitable cours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ue to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reasons, the border area between Yunnan and promote urbanization faces a tricky problem, minority how from "village people" change "city people", take the initiative to integrate into town. The from field research on the basis, puts forward the from the economic adaptation, life adaptation, cultural adaptation,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etc. "four adaptation mode into the idea of urban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border areas to adapt to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model of urbanization model.

Urbanization; Ethnic minority; Adaptability; Countermeasure

C954

A

1008-9128(2016)04-0012-05

2016-01-27

2015云南省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城镇化视阈下滇越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社会适应研究(QN2015026);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生态移民视野下西南边境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14CSH048)

侯莹(1983-),女(苗族),云南蒙自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法学。胡椒种植400万元、金平油茶种植200万元、河口香蕉种植200万元。各地政府为了让少数民族尽快适应经济作物的生产,积极开展了科技培训入户、下派科技人员深入指导少数民族栽种经济作物的方法和技巧,力图改变少数民族刀耕火种落后的生产方式。

猜你喜欢
边境地区城镇化少数民族
边境地区语言教师队伍建设困境及对策探讨——以云南为例
严阵以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家乡的城镇化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新墨西哥州的边境地区 探险蒙蒂塞洛峡谷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