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容温继鹏(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广东广州510500)
自闭症儿童健康体适能训练方案的探索
□刘容温继鹏(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广东广州510500)
摘要:自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以来,我国的大众体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外的健身活动相比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普及全民健身活动过程中对弱势群体的体育参与的忽略。本文主要根据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特征为他们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体适能训练方案,实现该人群的体育参与权利,在健身过程中健全人格、补偿身心缺陷、提高健身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自闭症体适能训练方案
自闭症是一种儿童广泛性地发育障碍性疾病,往往在3岁以前起病,主要表现为在语言、社会互动、沟通交流以及兴趣行为等多方面的缺陷。虽然我国在2006年将自闭症列为精神残疾,并被纳入相关的保障体系,但是在对于自闭症关注方面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患病率持续上升,且我国对于自闭症的研究起步晚,尽管国内对干预需求的呼声越来越大,但是国内现在的干预体系还不够健全,干预水平整体低下,相关专业人员也严重缺乏,这使得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受到比较大的阻碍。国内研究者在自闭症教学实践中也发现,自闭症儿童表现为大肌肉力量差、运动技能低下、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低、耐力差、惰性强、运动量不足,很多自闭症儿童甚至不能完成走、跑、跳、投等简单的指令动作,体质状况令人堪忧。因此本文针对自闭症儿童专门制定一套体适能训练方案,供自闭症儿童在学校及家中所用,用以引导自闭症儿童正确地健身、提高身体素质。
1.1、热身运动
热身运动包括前期的热身和拉伸活动,主要包括慢跑、热身操以及腰和大腿、小腿和各个关节的拉伸,主要目的是活动身体各个部位,避免练习者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损伤。
1.2、注意力训练
是指运动时利用某些器械引起练习者的注意力,在运动过程中将自闭症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件器械上,促使和引导自闭症孩子孩子们进行身体活动的训练。
(1)器械:飞碟、呼啦圈、小球、篮子、健身球;
(2)场地:操场;
(3)活动形式:安排练习者按照队形站好,教师手持飞碟喊口令将飞碟抛出,要求练习者追逐飞碟并将飞碟取回;或设置起点和终点,练习者每人手持一个呼啦圈,从起点开始,将呼啦圈以滚动的形式运到终点;或将放入篮子中的小球散落在各处,教师引导练习者将所有小球全部捡回篮子中;也可两人一组面对面进行地滚球的游戏,对于不能自主运动的自闭症孩子,助教可参与其中,一人持健身球,将其直线传至对方,依此循环进行活动。
1.3、循环训练活动
是指将练习的手段设置成几个练习站,然后练习者按照既定的顺序和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一种训练活动,主要目的是锻炼练习者的心肺功能以及肌肉力量。
(1)器械:地垫、雪糕筒;
(2)场地:篮球场或四方形场地;
(3)活动形式:在篮球场半场的边线分别设置训练内容蹲起、爬行、跳跃以及场地中央的仰卧起坐四个训练内容,将练习者平均分在四个练习站内,依次循环进行训练,每站练习内容限时30秒,每隔30秒提醒助教引导练习者进行换组,直至每个练习者在各个练习站完成两组。
第一站(双脚跳起训练):将雪糕筒前后相隔一定距离依次横放于地面,练习者双脚起跳,依次跳过雪糕筒。
第二站(摆臂训练):练习者双脚前后站立,成站立式起跑姿势,双臂前后摆动进行快慢速度交替的练习,教师需喊口令并做好示范,调动练习者进行摆臂练习。
第三站(下蹲训练):练习者双手前平举,膝盖弯曲下蹲,然后还原成直立,依次进行。
第四站(仰卧起坐训练):练习者仰卧在场地中央地垫上,屈膝约90度,双手持小球,助教面对面固定好练习者的双脚,双手掌心向前置于练习者膝盖上,然后练习者上身离地用小球触碰辅助者手掌,然后还原至仰卧姿势(肩胛骨触地为一次)。
1.4、上肢肌肉训练活动
上肢训练主要是针对自闭症儿童上肢薄弱肌群而设计的训练活动,主要形式包括针对性的游戏和运动。
推小车游戏:练习者双手撑地,辅助者将其双脚提起,使练习者按照既定路线移动一定距离。
过山洞游戏:所有练习者站成一横排,弯腰双手撑地,身体和地面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山洞”,依次排好后形成一个长的“山洞”,然后由排在第一位的练习者充当过山洞的人,直至爬到洞的出口,身体做成新的山洞,依次循环,进行游戏。
弹力带运动:练习者保持正面站立姿势,双脚分开至与肩同宽的距离,左手抓住弹力带的一端(掌心向上),将弹力带垂直放于地面,左脚踩住弹力带的另一端,然后固定上臂,小臂拉住弹力带向肩部方向用力拉,然后还原,做10次,然后换另一个手臂进行练习,以此循环进行训练,主要锻炼肱二头肌的力量;第二种是练习者保持正面站立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左脚踩住弹力带下端,但是左手拉住弹力带上端时掌心向下,手臂由体侧用力拉住弹力带呈侧平举姿势,10次一组,然后换手臂依次进行练习,这主要锻炼的是肱三头肌的力量;第三种是并腿站立保持正面直立姿势,手持弹力带垂直放于于地面,肩膀放松,双脚踩住弹力带一端,双手拉住弹力带(掌心向下),双手手肘向外,将弹力带拉至胸口位置,然后还原,10次一组,以此进行训练,主要锻炼三角肌群和斜方肌的力量。
1.5、腹部肌肉训练活动
仰卧举腿:练习者身体仰卧于地垫上,可使辅助者双脚分开站在练习者身后,双手持篮球或足球呈前平举的姿势(尽量与练习者垂直举起双腿的高度一致),练习者用手抓住其双脚,将双手固定,双腿并拢,然后把双腿举起,直到双脚触碰到辅助者所持的球为1次,以此进行练习,10次一组,做5组。
仰卧起传球:练习者仰卧,双手持足球或排球,双脚伸直并拢,助教面对面固定好练习者的双脚,练习开始,练习者身体起来将手中球传给辅助者,然后还原至仰卧姿势,再次起来时辅助者将球传给练习者,以此循环进行练习,10个一组,做三组。
1.6、心肺耐力训练活动
(1)往返运球游戏:设置好起点与终点,距离为25米,在起点与终点处各放一个篮子,起点处的篮子中放入8个小球,练习者从起点开始,跑步将小球一个一个运往终点处的篮子中,全部运完为一组,做两组;
(2)50米跑:练习者从起点开始,跑至50米终点,做5组;
(3)柔韧性练习:柔韧性练习主要包括练习者主动的拉伸和被动的拉伸活动以及踢腿的练习;
(4)压腿练习:弓步压腿、测压腿、正压腿以及地上的各种压腿等;
(5)踢腿练习:练习者保持正面站立姿势,踢腿时腿尽量与地面平行,左右腿交替练习,20个一组,做两组;
(6)拉伸练习:练习者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伸直在头顶合十,脚尖踮起,保持10秒;然后双脚并拢再进行一次,同样保持10秒,然后放下脚跟,身体向左侧稍稍弯腰,保持10秒,再换另一侧;放松后,双手上举,身体向正前方弯腰,身体尽量与膝盖靠拢,以此进行练习,做两组;
(7)被动拉伸:练习者平躺在地垫上,双脚并拢,辅助者用手将练习者的脚尖尽量往膝盖方向压,保持10秒,左右脚交替进行,做3组;然后将练习者其中一条腿固定,双手扶住另一条腿往练习者身体方向压,尽量与身体靠拢,直至最大程度保持10秒,左右腿交替进行,做3组。
2.1、把握训练强度,适时调整训练方案
自闭症儿童体能较差,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自闭症儿童的身体状况,训练强度可根据个人的能力来对组数和每组的次数进行调整,直到儿童能够慢慢适应该强度,然后再以前的基础山逐渐往上加强度。
2.2、结合体育教学,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自闭症孩子协调能力差,即使在特殊学校的体育课中,由于身心的原因,也不能完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所以教师可将体适能的训练方案融合到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既能够通过体育游戏来增加课堂的娱乐性,也能够通过这类训练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健康体适能,从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2.3结合家庭教育,提高康复效果
体适能的训练方案比较方便,场地也没有太大的限制,因此,自闭症儿童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健康体适能的训练,不仅能够增加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还能够通过训练对体适能的提高,提高孩子在身体方面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志勇,邓淑红.自闭症儿童体育游戏干预个案研究[J].体育科学,2010,(8).
[2]李荣源,龚惠兰.孤独症儿童体质测试结果与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