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改我们做些什么

2016-03-15 20:03:11杨军邹平县青阳初级中学山东邹平256217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情境体育教师

□杨军(邹平县青阳初级中学 山东邹平256217)



体育课改我们做些什么

□杨军(邹平县青阳初级中学山东邹平256217)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这股滚滚而来改革浪潮,做为体育工作者的我们又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这场改革呢?

关键词:更新观念兴趣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该去何去何从?中国的体育工作者,会照本宣科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并把动作要领、要求及注意事项一股脑强加在学生身上,让其不断的重复训练,最终掌握动作技术,而外国的教育是通过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老师协助学生通过教学图片、观察别人等领会其动作要领,自身进行练习,掌握教学内容。其教学结果是我们的学生虽然在动作技术的掌握和注意事项方面要好于外国学生,然而学生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动作的创新方面就相形见绌了。我们面临严峻的问题,要改变其现状,使学生真正在健康成长基础上,学会体育保健知识,达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及锻炼能力,塑造人格的要求。新时代呼唤改革、创新。工作在第一线的我们也要做些什么,以下是我在课改方面的一点体会和和感受:

1、深入学习,更新观念,打下坚实基础

(1)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思路,肯定是行不通的,更新观念是“课程”的根本。学习课程改变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增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帮助参训教师领会课程标准精神,确立新的体育教学观。

(2)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也决定了本课是学习教育中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在学校中设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保证必要的课时,就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能够达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老师认真上了体育课但他们只注重学生掌握动作技术要领,而并没有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要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我们必须让学生的课程内容和结构方面没有运动项目划分,而是以技能、认识、情感、行为等作为学生学习的依据,并且选取一些与体育有密切关系的教学内容,如:生理心理学、卫生保健、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的相关知识技能,最终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体育课中能增强自身素质的同时学习一些体育知识,把健康落到实处。

2、制定方案确立课题,推进课改实验

(1)我在2010年申报了“实施新课标对促进学生《自由、合作、创新》”的课题,要求我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努力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宰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和促进作用,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确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新格局。学科课改指导小组围绕课题研究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不定期召开研讨会,讲课、听课、评课,促进实验的顺利进行。

(2)课改实验以来,我们利用集备会,组织知道组教师讨论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新课标精神溶入与教学之中。首相,调整和改进现行的略显简单的教研、培训模式,变单一的上课模式为“学、研、行”相结合的教研、培训模式(学,即采取多种形式的学习;研,即指导学员参与实验研究;行,即指导学员将所学知识再实践)采用分组授课,互动交流的形式,使教师在听中学,在做中听,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聘请骨干教师授课,并指导听课教师做课,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探索教学评价,制定教学计划,改革教案形式等,与学员共同探讨教研中出现的难点,寻找解决方案。其次,充分发挥课改学科指导组成员和骨干教师的作用,鼓励教师收集信息,发现典型案例,总结体育教学改革经验,进行交流、推广。再次,开展教学研讨课,组织全镇体育教师进行现场观摩。我们强调示范课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而不是让其他教师沿袭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应有所创新和突破。这样做的目的是:明确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加强指导,把课标精神融入课堂、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体育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新知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以积极主动和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而不是以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迫使学生去服从。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任何活动都会让他们觉得乏味。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自主、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对待学生兴趣的培养方面:

3.1、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

从改变课堂结构入手,以形式多样的游戏,情节丰富的故事激发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活动内容安排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让具有地方特色的项目进入课堂。让学生自备活动小件(沙包、毽子、乒乓球、羽毛球、皮筋任选其一)。

3.2、张扬个性,激励学生表现自我

由于学生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对事物认识的不同,其表现欲的反映也就不同:男孩子经常表现为明显外露、突出、毫无顾忌;女孩子则显得平稳、有分寸,温文尔雅。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应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的加以扼杀,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使之更有信心。

3.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的观点。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引导着、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和诱导学生,使之产生自主参与意识,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的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体育运动的兴趣。教师适时的示范、讲解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会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3.4、创设情境,“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结构的平衡,激发他们对新知认知的需要,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场面:以生活展示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此迎合学生心里爱好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在欢乐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达到培养兴趣、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

3.5、运用竞赛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有些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比如说进行男生、女生的对抗赛,“强强”对抗赛,“弱中”追逐和“中强”追逐等竞赛性质的训练方法,都能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兴趣。

3.6、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创新是人类头脑中最敏感的,也是最容易受压制的机能。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体育课堂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学过程中应尽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某个群体,要善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

总之,体育具有别的学科所不具有的乐趣,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人类如痴如狂地从事体育运动的现象了。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生长,明日就将停止教学。因此体育教师更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奉献出自己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情境体育教师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护患情境会话
2016体育年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