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协同教学模式课例的研究

2016-03-15 20:03:11沈利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227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体育课协同动作

□沈利(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江苏苏州215227)



小学体育协同教学模式课例的研究

□沈利(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227)

摘要:本文以课例的形式,全面阐述小学协同教育的方式。通过课与课之间的协同;育体与育心的协同;多人之间的协同等方式,来改变传统体育课的教学模式和规律,构建协同教学新模式对实现小学体育教育从单一到全面的发展、体育老师从消极教书向积极育人的目标转化、学生从被动学习理论到主动实践探求态度的转变。

关键词:小学体育协同教学课例研究

前言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广泛运用及推广,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正在悄然演变。如果教师一层不变那必然会造教学时间不足、学生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学效率低下等缺点。而协同教学的提出,给我小学体育教师指明了一条道路:体育课不单单是体育课,体育老师更不是孤军奋战。

1、课例及分析

1.1、课例一

时间:2014年11月6日,星期四上午9:30-10:10

地点:田径场

教学内容:两脚前后站立投掷绳结(水平二、三年级)

执教:计月华

教学流程:本课以一段活泼的韵律舞蹈开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活动全身关节;基本部分中通过让学生观察动画、老师和学生的投掷动作后利用口诀,把复杂的投掷动作变成朗朗上口的口诀,让学生开口说话做到说一步做一步,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游戏部分计老师让学生模仿在科学和自然课中学到的各种动作的爬行动作,来增加身体的协调性;结尾跟随音乐放松拉伸总结点评。

1.2、分析

(1)体育教学与音乐律动相协同。

韵律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能反映学生体育的综合素质,能有效的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内心的表现欲望。韵律操、器械活动、集体舞等这些都是小学体育教学与音乐律动的相互协同,这种协同给老师到来广阔的操作空间,给学生带来更高的精神境界与美的享受,技能促进锻炼又能缓解身心疲惫。尤其在集体舞中,音乐律动是指挥家,它们指挥身体不断理解肢体动作,不断变化肢体动作,慢慢的让音乐律动融入到的身体当中,赋予学生和体育课无穷的意识魅力。

(2)体育教学与语言相互协同。

小学生的长期记忆能力很弱,瞬时记忆略好,一个动作往往要通过反复的刺激才能记住,这样就很难提高教学质量。心理学认为:言行协同是有效加强小学生技能动作效果的最佳方法,通过语言的传输来产生对动作技能的习惯性反射,所以在体育课中尤其是基本部分教学中,把重难点改变成便于记忆的口诀,让学生边说边做,言行一致,如此不但能解决学生的注意力分配的问题,更能进一步提示要点,从而加强学生对动作肢体的真正理解。

(3)体育教学与科技相互协同。

课中老师让学生模仿科学课上学到的各种动物的爬法,这其实是一种原生态的素质练习方法。小学阶段爬行、攀越也是教材的一部分,是以模仿活动为主来培养学生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让学生感受原始状态下的体育活动。在中年级的科学技能教材中就有关于各种动物的外形、习性和运动特征的内容,这位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初步的理论基础,从而给体育课上模仿动作的运动建立了条件。尤其模仿小动物的爬行这一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体验到爬行的乐趣增加了对体育课的兴趣。把科技知识作为铺垫,抓住时机这会对体育教学产生推波助澜的效果。

1.3、案例二

时间:2015年4月15日,星期三上午9:30-10:10

地点:体育馆

教学内容:小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水平三、五年级)

执教:蔡茂华

教学流程:准备活动从传统的绕篮球场跑步开始,但是在跑步过程中和学生进行了很多次互动,提问场地上的线有哪些且有什么功能,篮球操是跟随投影一起做的;基本部分中传球的讲解蔡老师特地制作了动画,在投影上播放直观明了,其中与学生一起传球一起游戏比赛互动十分频繁;结尾部分发生特殊的一幕,有位学生手指戳破了,但是经过鼓励还是继续练习。全课我发现一个特点,蔡老师对学生的心理把握很透彻,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的语言教育和例举的自我案例,来告诉学生这点困难不用怕,老师那时候也曾经遇到过,跟着老师学跟着老师做就可以克服,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4、分析

(1)教师与学生的协同。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两个要素协同作用,使得整个课堂能演绎出局部所没有的新奇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新效果。小学体育协同教育是学生和教师的双边共同参与,是两个参与主体,彼此之间要平等的联结,共同存在于整个课堂当中。教师的教育任务的达成和教育过程的实现依赖于学生与其的协同,而学生对知识技能动作的理解掌握也依赖于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所以体育课中师生之间的协同必不可少。

(2)育体与育心相协同。

课中蔡老师用语言和实例来激励困难中的孩子们,让学生快速走出心理阴影,不仅为本次体育教学提供了保障,还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和自我需要作出了贡献。小学体育教育是育体与育心的统一,首先育心是从心理方面加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以及和同伴之间友爱、友善、友好的三友之心;育体则是从体质方面加强学生的身体机能和素质。两者是小学体育教育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彼此统一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协同教育模式就是强调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统筹与一体。

(3)课内外环境的相互协同。

本次课是在体育馆里进行的,蔡老师全程运用了多媒体投影教学,让学生对动作直观清晰明了易懂,任何体育教学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体育课堂内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尤其明显,协同教育模式要求体育课要充结合课内外的结合,加强课堂教学和户外锻炼相关联,加强课堂教学与互联网相关联,加强课堂教学与家庭社会体育相关联。比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对动作的分解理解;比如假期与同伴同学家人一起进行户外体育锻炼,把课堂知识学以致用。

1.5、案例三

时间:2015年11月20日,星期五上午9:30-10:10

地点:室外篮球场

教学内容:疯狂的轮胎——双脚双落(水平二、四年级)

执教:周锦、李静亚

教学流程:本课的开课时间临近课题的收官阶段,是对课题研究的一个实践,一课多人协同教学。本次课从构思开始就是由我校整个体育组的老师群策群力,从校本课程的编写到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的落实都是大家一起商量的结果,最后开课由周老师和李老师两人协同上课,其余教师各有分工,有的负责记录运动时间、强度等;有的负责临时客串角色;也有的负责单独辅导学生。

1.6、分析

(1)课前教师之间的相互协同。

从设计校本教材开始,就是整个体育组之间的相互协同,有事还需要其他学科教师的帮忙。教师们把零星的知识、片段、概念协同整合,变成一个有系统、完整的校本单元课程,给学生带去了除了大纲之外的有趣体育教学内容。利用生活用一些废旧的轮胎从事体育锻炼,通过跳、搬、推汽车轮胎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身体素质,也对学生利用身边废旧物品进行锻炼提供了一个创新思路。

(2)课中教师之间的协同。

由于上课的时候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组成的教学团体,在这种教学背景下,教师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发挥各自的特点从而弥补“单兵作战”带来的不足之处;不同教师带来不同教学经验和风格,给学生多种角度的思考和体验,教师更能根据每个学生特点,共同商榷辅导方法,把最适宜最恰当的给于学生让他达到他自己的运动强度。因为有多人同时进行教学,所以个别教师若发现学困生可当场有进行指点帮助其跟上队伍;多人教学对课堂的纪律也有显著提升,由于多位教师的存在所以分配到每个学生身体的注意力就提高了,课堂纪律就会提高,这为以后的教学开展奠定了基础;多人协同教学在分组教学中尤为凸显,大纲要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组别,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一般传统的授课方式很难做到这一点,而协同教学在课中通过教师之间的协同,完美的达成这一要求,教师分组并组织各小组学习,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励学生主动参加、积极合作、相互帮助、力所能及的完成本小组的任务和目标,培养了大部分学生的信心。

2、结论

体育课不单单是体育课,其中还渗透着德育、美育及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让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仅锻炼了身体还加深或巩固了其他学科的知识,这就是体育课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协同;体育课不单单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课堂学生永远是主体,所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协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最好表现,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为学生服务,目的就是为了学的轻松、学的愉快;体育课不是一个教师的体育课,从备课到研课到反思一堂优秀的体育课需要一个体育团队,而在上课时多为教师的协同教学带给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和乐趣,使得学习进入自觉、主动的态度,学生的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掘。综上所述,协同教学是各方面的资源的有效整合,它对学生、对教师有着其独特的影响之处,有着很好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王敏.体育教学与研究[M].江西出版社,2013,3.

[2]章军.解读体育教学中的协同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14,12.

[3]胡小明.小学课堂协同教学浅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5,3.

猜你喜欢
体育课协同动作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体育课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动作描写不可少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师友(2015年3期)2015-12-22 11:04:16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