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运 布特(温州大学体育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35)
互联网体育健身App平台的研究
□陈福运 布特(温州大学体育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35)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互联网正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迅速发展,已经从单纯的网络信息发布渠道逐步迈向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健身娱乐的领域,互联网体育健身App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型体育健身模式。通过探究互联网体育健身的内涵、特征、市场优势以及对运行模式条件的评析,对如何在网络化时代更好地实施全民健身运动,开展新型体育健身市场,加速体育生活化、普遍化、现代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 体育健身 互联网体育健身App
随着当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接入使用成本的降低,互联网技术逐渐渗透进入各个传统行业当中,打破了传统行业原有的价值链条和产业格局,颠覆了传统行业市场运行模式的操作流程,促使各个行业领域不断进行产业升级转变。“互联网+”时代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的实践新成果,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提高,推动社会经济形态迅速发展,带动和提升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传统行业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充分挖掘和利用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中的模式优化和资源配置作用,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创新思维广泛融合于社会各领域之中,改变原有企业的固定运营模式,形成全面的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理念和实现途径的创新性产业。互联网体育健身App正是实现了互联网思维和体育健身运动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凭借移动终端APP程序即可轻松实现线上体育赛事观看、体育健身指导,线下即可参与和体验实体健身活动的服务模式,为社会大众提供了更优质、更方便、更科学合理的体育健身服务。
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方案,提出了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与现代传统行业相结合,促进产业升级的快速发展,提高互联网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互联网+”的概念,也使“互联网+”概念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第一次将“互联网+”写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表明政府对互联网思维观念的的重视程度,预示将有更多有关“互联网+”的发展政策将会陆续出台,“互联网+”上升至国家平台,势必加速向不同类型行业领域的相互渗透,促进产业发展相互融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发展速度依然比较缓慢,已不适应当今社会人们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健身市场固有的信息封闭化、途径单一化及其相关数据的研发水平在市场发展前景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在传统体育健身市场中,顾客与健身机构双方获取的健身资源方面信息存在不对称现象,顾客获取体育健身信息的渠道有限,易处于弱势地位,不能将对各种适合自身锻炼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从而影响健身运动流程及其内容的选择。另一方面,对于健身机构自身而言,缺乏了解客户的个人健康状况、运动兴趣、运动锻炼史等方面的信息,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技术,不利于健身机构合理利用资源和科学管理上方向发展的控制。对于消费者,健身消费的成本=寻找信息成本+获得服务成本;对于服务提供者,必须收益成本,才会去做。这就要求传统的体育健身市场必须结合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形成新型的管理服务模式,才能更好的服务顾客、服务人群、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市场才能长久发展。体育健身市场必须也经历着互联网时代带来的蜕变,体育健身市场营运中心只有依靠“互联网+”时代与体育健身市场相结合的健身新模式做为主体,依托PC和移动终端资源实现网络化体育健身全方位指导等功能,才能大幅度提升健身行业的工作效率,从根本上降低人力投入成本,并且保障客户,体育健身市场必须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迎接着新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时代的到临,体育健身市场想要快速稳定的发展,必须把互联互通、信息时效化、途径多元化、作为“互联网+”时代体育健身理念发展的总目标。大量健身资源信息的公开化、多样化是体育健身市场发展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互联网+”时代体育健身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体育健身行业是多层次、多项目的服务行业,服务活动不同于一般性的服务,健身方法指导、运动保健、运动负荷量诊断、运动处方制定、运动效果反馈等一系列服务活动,都受到健身教练及健身器材特殊性的限制影响。目前健身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未来体育健身市场想要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空间,取决于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宣传、经营、管理的先进性,及时掌握顾客健身数据流的信息反馈与循环利用。即使当我们踏入一个陌生城市,只要我们想健身或者学习一些先进的健身理念,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流通性和便利性,通过移动终端登录个人健身APP程序数据页面,学习和了解关于健身领域大量的健身资源,之前相关的健身经历及运动史已经储存记载下来,便于我们掌握和了解自己的运动健康状况,有针对的进行体育健身锻炼,另外,根据个人的时间安排选择出距离远近而又适合的健身场所。健身消费者资源大数据的管理是体育健身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健身行业模式一对一、面对面的运动服务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将产生颠覆性、革命性的变化。体育健身市场要想在网络化时代的发展的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突破原有封闭的管理形式,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共享的管理理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互联网体育健身App是利用PC和移动终端登录APP数据页面,实现线上“赛事观看+健身方法咨询+健身预约报名”等服务,线下进行实体体验、教练指导、售后服务等项目的新型健身模式的平台”。利用互联网与体育健身资源进行战略合作,以“网络体验+实地运营”为切入点,创建全新的体育健身商业模式,为体育健身行业提供专业的O2O运营服务,积极参与和推动体育健身市场化、多样化的发展,利用大数据、社交用户平台的优势性,为广大的体育健身爱好者提供移动应用的完美体验。互联网时代必将打破现有的健身行业服务及其管理所产生的数据 “孤立”和各业务系统“烟囱”现象,以体育健身市场发展为主骨架,以互联网为核心,互联网、移动终端、物联网“三网融合”为途径,实现所有体育健身服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健身服务资源共享。
4.1、移动终端APP应用程序大量涌现
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移动终端开发APP程序,实现网络化体育健身参与,整合“赛事观看+健身方法咨询+健身预约报名”多种服务设施项目,不断推出相关体育服务流程,并且利用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理念自动推送产品服务促销活动。
4.2、碎片化理念,即时间碎片化、地点碎片化、需求碎片化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顾客被吸引到移动终端,这种新型的健身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地点随时随地进行体育赛事浏览、体育健身方法的指导与学习。随着人们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决定了人们很难有大量的时间进行体育健身,碎片化的学习理念迎合了时代的脚步,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依其高效化的学习形式将超过PC端,无论什么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我们需要就可以登录终端进行健身知识的学习,不仅节约大量的时间,而且还收获丰富的健身知识,借助互联网及各种信息化应用终端设施,使每个人都能实现全天、全方位享受体育资源服务,这将有力促进体育事业发展。
4.3、推出线上、线下相结合,即020(Online to Offline)运营模式
体育健身活动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即互联网成为线下健身活动交易的平台。其优点在于:线下的健身服务可以在线上来增加客户浏览量,顾客在线上来筛选相应的服务,线上已达成收费交易,服务费用支付方式更加便利化。互联网体育健身模式使银行服务、消费服务有机结合,线上支付、移动支付等消费支付方式将全面取代“现场付费”,体育健身人群消费的费用支付将更加便利化。
4.4、客户健身信息大数据应用将为管理者提供支撑
体育健身市场服务将产生海量顾客健身数据。以个人电子健身运动档案为核心的健身信息数据,无论是非格式化还是格式化,都能够在大数据技术应用下实现互联互通。通过对顾客健身数据的深度了解和统计评估,及时、可靠、全面地获取客户的健康体质状况、运动健身史及健身服务资源和应用健身服务费用等数据,为机构管理者和指导者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健身大数据管理时代,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5.1、利用线上线下“O2O”模式,提高健身行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健身资源包括专业教练资源、技术指导资源、健身器材设备资源等,包括利用第三方机构,创新服务模式,服务流程管理、程序规划制定等。对于消费者而言只求所用不求所有,从而全面大幅度提高健身数据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利用率和服务能力。
5.2、整合健身数据资源,改善顾客健身理念
健身服务的碎片化和区域化为顾客从事体育健身活动带来困难,为此要加强顾客健康体质监测、健身运动数据资源信息等共享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建立跨空间、跨区域的健身数据共享交换信息体系,用信息化手段,不同区域各个健身机构都能及时掌握消费者的运动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健身服务措施,支持外地健身服务。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健身、健身缴费、体质报告查询等便捷服务,采用信息化的途径,优质化的服务流程,带动各相关部门服务的贯通,创新服务流程模式,使消费者真正感受到利用网络健身服务的优越性。
5.3、在健身数据信息资源创新价值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健身数据资源价值
关注人群进行体育锻炼的大数据采集和利用,控制肥胖人数和预防亚健康人群的数量。逐步建立跨区域的健身数据共享交换标准服务体系,实现面向消费者的体育健身数据信息资源横向趋于整合、纵向融合贯通,碎片化形成整体区域,整体创造数据资源的价值。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企业发展模式不再是单一、简单的服务模式,一定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互惠互利模式,好比一个团队的力量远远大于其中每个人的力量,一张网的范围远远大于一个结点的范围。未来体育健身市场一定会趋向于整合运动器械、体育赛事、体育培训、体育彩票、大众健身等一系列具备综合能力的体育市场平台。
[1]黄恒学.公共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刹,2006.
[2]刘金戈,赵海利.公共支出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刹, 2011.
[3]靳英华.体育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刹,2011.
[4]汪波,李惠萌.论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概念与结构[J].体育科学,2011,31(2).
[5]屈庆,陈黎,余文龙.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金融市场及债券市场影响分析[J].债券,2013,(10).
[6]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7]薛豪娜.互联网影响下的消费者行为特征及企业营销策略[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6,20(2).
2015温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互联网体育健身App服务平台构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