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啦啦操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016-03-15 19:17张茹茹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后备运动员青少年

□张茹茹(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0)

我国青少年啦啦操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张茹茹(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0)

啦啦操是一项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普及性极强,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在我国,啦啦操项目受到青少年的普遍欢迎,展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我国青少年啦啦操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适合我国青少年啦啦操后备人才培养的一些建议和方法,以期为我国啦啦操事业的推广和后备人才的储备提供可据参考的意见。

青少年 啦啦操 后备人才 培养机制

前言

啦啦操后备人才培养对于发展啦啦操事业至关重要,青少年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将青少年作为调查的对象,青少年啦啦操后备人才的培养作为研究的目标,不仅可以增强我国啦啦操运动的综合实力,又能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自信心、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等,更为推动啦啦操运动的发展创造条件。青少年指的是满13周岁-20周岁的人,这个阶段介于少年和青年之间,是学生进入人身转变的重要时期,亦是一个特别需要重视的群体,在世界各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蓝图中,均将青少年体育人才储备和培养视为共通点。青少年啦啦操人才是我国啦啦操运动的生力军,也是提高我国啦啦操运动水平和实力的践行者,所以青少年啦啦操后备人才的培养在啦啦操运动发展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我国青少年啦啦操后备人才培养机制视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以啦啦操运动、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等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和百度等搜索平台,查阅了近几年来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等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支撑。

(2)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制定访谈提纲,走访进行啦啦操训练的几个青少年运动队,访谈负责啦啦操训练的相关领导、老师和进行啦啦操训练学习的学生若干名,为本研究获取所需要的资料。

(3)逻辑分析法。

对已有的材料和访谈内容及论文的写作,运用形式与辩证逻辑的方法在整体与宏观上对所得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演绎、分析、综合,以提高本论文思维的填密性。

(4)实地调查法。

亲自到随机选取的地方,对当地的青少年啦啦操运动员采取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与本课题相关的第一手资料,为本次科学研究提供详实可靠的支撑。

2、我国青少年啦啦操运动的开展现状

2.1、啦啦操运动普及情况

通过调查历年我国青少年参加啦啦操项目的比赛情况可知:我国啦啦操运动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的面较窄,参与这项运动的人员也因地域不同在数量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总体情况是南方开展较北方好;一二线城市较三四线城市青少年参加的积极性高;城区比郊区和农村参与此项运动的数量多。整体而言,我国青少年啦啦操队伍尚未全面,横向比较可知青少年啦啦操运动没有球类运动普及的范围广;纵向比较与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实施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2.2、啦啦操课程推广力度现状

啦啦操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很多体育教师并没有接受过相关方面的教育,因此在青少年群体中推广这项运动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无法胜任这一新兴课程的现象屡有发生,学生对啦啦操运动的认识还不充分,身体素质的锻炼和运动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因此啦啦操课程的顺利推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2.3、啦啦操教师队伍概况

啦啦操教师作为传授啦啦操技术的主导力量,传授啦啦操技术和指导啦啦操竞赛,其地位都不容小觑。在青少年这一群体中,啦啦操教师的情况差强人意,教师数量有限,教师的专业知识有待提高,教师的教学经验欠缺,教学方法陈旧,在编排啦啦操动作和组队参赛方面的创新意识薄弱,对啦啦操教师的整体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拔高。

3、我国青少年啦啦操运动员现状分析

3.1、青少年啦啦操运动员的性别情况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运动员的组成中男性较少,参与啦啦操运动的女生数量与男生数量相差较大,出现这一男女比列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男女生生理特点不同,以及传统思想上的理解认为啦啦操运动是女生的运动。诸多男生无法克服心理的排斥,加上啦啦操运动在我国本身的推广力度也不是很高,因此很少会有学校及教师大力推广让学生认知,男生始终认为适合他们的运动是球类、田径等体育项目。女生认为舞蹈类、形体练习等是她们所适合的。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广泛存在。因此进行这项运动的运动员以女生为主,男生寥寥无几。这种现像的发生在中小城市更加突出。为更好地推广啦啦操运动,培养男生的参与兴趣,才能均衡运动队实力和运动队水平,使青少年啦啦操后备人才更为协调平衡发展,为啦啦操运动打下坚实基础。

3.2、青少年啦啦操运动后备人才的年龄特征

对运动员年龄层次的走访调查分析得出:参加啦啦操训练和比赛的青少年中,高中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比初中阶段的学生差一些。这种现象的发生与青少年这一阶段学生面临的压力等密切相关,初中阶段的学生课余时间丰富,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训练,初中生对啦啦操的兴趣和认识相对明朗,除此之外,进行体育类项目运动,取得优异成绩对学生中考也有一定的帮助,因而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而高中生面临升学压力大,业余时间参与课外训练和啦啦操兴趣学习的话,会直接影响考学问题,因此,参与啦啦操运动的人群大部分是在初中这一年龄段。

3.3、青少年啦啦操后备人才训练规律现状

调查发现我国青少年啦啦操运动员参加啦啦操训练的年限以一年期较多,能够坚持一年以上的人员较少,甚至有一部分人在一年以下,没有很好的坚持下去受到的因素较多:诸如升学、文化课压力大、兴趣转变等使训练中断、无法长期训练下去,这种现象的发生对训练队的影响不容小觑,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教练员需要重新招募新队员,重新训练参加比赛。如果不能保证运动员长期进行系统训练会对后备人才培养造成很大的牵制,进而影响整哥啦啦操运动员的总体运动实力和运动成绩,长期发展下去也将影响啦啦操运动发展。

在进行走访调查中发现参加啦啦操队训练的年龄段以初中阶段为主,这一阶段学生学业压力相对较轻,在训练时间的安排上多以每周训练3-4次,这样的安排较为合适,对提高训练的效率和训练的成绩也大有益处。

3.4、参与啦啦操运动对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影响分析

啦啦操是一项磨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运动,这也就说明这项运动的开展对学生实现自我方面有很高的锻炼价值和意义,对运动员力量、柔韧、耐力、灵敏等素质的提高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培养会有突出的成效,并对学生的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的增强有一定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青少年参与啦啦操运动首先要怀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啦啦操训练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兴趣有着较多因素的影响,调查发现他们对这项运动的兴趣很高,其中不乏为了强身健体、提高自身的气质与修养、加强体能、增强自信心、磨练坚强的意志品质等品质的渴望。

4、我国青少年啦啦操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意义

4.1、培养青少年啦啦操人才是壮大我国啦啦操运动水平的基础

目前青少年啦啦操运动处于起步阶段,培养这个阶段的新生力量是发展啦啦操运动的重要任务,若想保持这项运动长期稳定的发展,建立一个好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也是必行之路。目前我国啦啦操发展的主要阵地集中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因为校园具备一定的场地、文化、环境、师资等力量做保障。因此,在校园中选取青少年作为对象,建设青少年啦啦操运动队所需的后备力量,并将其发展壮大,这也是为啦啦操运动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提供必要的补充。

4.2、对提高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推波助澜

啦啦操是一项充满热情和活力的运动项目,其特点不仅可以激发青少年这一群体个性特点的培养,还适合青少年在学习、生活、精神等方面的需要,既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健康、乐观进取的体育运动兴趣,又可以加强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进而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收获更多的乐趣,在快乐中成长和进步。

4.3、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

啦啦操运动是一项集跑、跳、走、基本体操、健美操、舞蹈等多形式、多技巧、多造型、多元素的综合性运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开展虽处于起始阶段以新面貌示人,却在丰富校园体育生活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也将校园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精神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5、我国青少年啦啦操后备人才培养的几点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青少年学习啦啦操项目的兴趣有待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对啦啦操运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普及,啦啦操运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开展亟需扩大。啦啦操作为一项在草坪、甚至任何一片空地都可以进行的、受场地因素限制较小的运动,无论是单人还是集体进行啦啦操练习,对场地上也都没有特殊的要求,这项运动理应在校园内得到更为广泛的开展;

(2)啦啦操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师资力量的筹备尚且存在一定的漏洞,教师的数量紧缺,教师的业务能力培养缺乏科学化指导与培训,教师自身对啦啦操运动的开展现状及认识缺少了解,作为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的领路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对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望相关管理部门及领导老师能够加强基层教师的培养;

(3)青少年啦啦操后备人才培养缺乏科学的训练体系,青少年对啦啦操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啦啦操理论课程的开课率低,可以通过奠定思想基础之后,再结合实际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个人的表现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5.2、建议

(1)加大啦啦操项目的推广力度,加强啦啦操项目场地设施建设,加大政府的经费投入和精神支持,为青少年积极参与啦啦操运动和构建啦啦操后备人才队伍作充分保障;

(2)改善啦啦操教练员队伍现状,定期组织教师培训,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进行啦啦操知识的普及和技术的传授,并建立健全的教练评价体系,考评制度,促进啦啦操教师的自我提高能力,推进教练员队伍的更新与提高,加强教师的执教能力,提高啦啦操教师整体水平;

(3)完善青少年啦啦操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科学训练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运动员保障体系的基础,科学训练体系是保障青少年啦啦操运动顺利进行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法制的健全,应逐渐把所有不同层次的运动员都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并通过演练和竞赛等方式来检验和反馈,扬长避短,取精去糟,使青少年啦啦操后备人才队伍在体育运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

[1]钟海明.啦啦操人才培养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2(18).

[2]李德华.从竞赛规则的变化探讨我国啦啦操的发展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0).

[3]张庆如,张庆玲.我国啦啦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1).

[4]胡乔.中美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比较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

[5]周怀球,刘邦华.湖南省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5(4).

[6]陈铁龙.论啦啦操的发展[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6.

[7]赵玉龙.四川省中小学啦啦操运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4.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16-qn-227。)

猜你喜欢
后备运动员青少年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青少年发明家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