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乐泉(湖北工程学院体育学院 湖北孝感 432000)
基于文化多样性视角的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
□邓乐泉(湖北工程学院体育学院 湖北孝感 432000)
伴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中国民间原生态的民俗体育文化面临着尴尬的传承与保护困境,笔者出于保护这民间原生态的民俗体育文化,站在文化多样性视角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解析,探究了当前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状,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地优化策略,以期推动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让子孙后代能够受益这一原生态的民俗体育文化。
民俗体育文化 民俗 民俗体育 原生态
文化多样性是以文化的差异性为生存条件,以差异性为基础的多样性才是有机的主体。民俗体育文化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根基,是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体育不仅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独特的历史背景及文化传统中产生、发展及运行的。民俗体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但是,近代以来,我国民俗体育的发展在历史的洪流中跌宕起伏,时而命悬一线,时而阔步向前。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时代性与民族活力。民俗体育源于民众、又被一定民众所传承;它依附于一定的民俗文化母体而存在,并且是这个民俗文化母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入民众日常生活中,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
我们不能把民俗体育看成一个纯粹的体育项目使其从该文化母体中剥离出来,民俗体育文化内涵在于其所反映的民俗本质属性的总和。以钟敬文先生和乌丙安先生为代表的许多国内学者都认为民俗的本体属性在于其“集体性、类型性、继承性和扩布性(传统性)”。而民俗体育集中体现了其本质属性。
2.1、民族民风性
民俗体育有其自身特有的魅力,不同于现代体育运动形式。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受到民族文化、民族风格的影响,在其运动规则和形式方法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2.2、群众参与性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有着广厚的群众基因,其运动方式简单易学,老少皆宜,健身效果显著,并且还是“土生土长”的运动形式,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并广泛参与,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2.3、全民健身性
民俗体育的参与对象不分男女老少,适宜人群面广,人们可以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并在民俗体育中享受运动带来的愉悦,同时也促进了体能与体质的增强。因此,民俗体育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实施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
2.4、娱乐趣味性
民俗体育文化中许多项目具有娱乐和趣味的效果,如武术、舞狮等体育项目,均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闲暇时间里能够更多地参与各具特色的趣味民俗传统体育运动并从中获取愉悦,已成为广大群众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它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健康、幸福与和谐。
3.1、民俗体育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被挤压
全球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西方体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入中国西方体育文化由于其新颖性、竞技性、欣赏性和规范性等优势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目前西方体育活动渗透到我国不同区域和不同层次。这使本来脆弱的民间民俗体育受到了前所唯有的冲击。从社会体育文化氛围来看规在国内的电视、媒体、报纸每天都运用大量时间和篇幅来报道和宣传西方体育赛事很少宣传民间民俗体育赛事。从学校体育教育来看我国大中小学都开设体育课开设的课程多是西方体育项目加篮球、足球、网球、健美操、排舞等。从青少年的体育兴趣来看规在的年轻人不愿意接受传统的民间民俗体育活动而是喜欢西方现代体育项目。因此,民间民俗体育生存和发展空间被挤压。
3.2、不合理的资源配置给民间民俗体育文化带来的危机
由于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城市,对农村的投入严重不足,而对民间民俗体育的投入则更少。地方政府为了完成上级的考核目标,把主要资金投入到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上,他们认为民间民俗体育是高投入而低产出项目,因此,长期以来没有给予关注。同时,由于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民间民俗体育的生存空间被挤压,民众对民间民俗体育的热情也越来越低,民间民俗体育脱落了群众基础,社会资金投入减少是必然趋势。
3.3、需大力开发民俗体育项目
国民俗体育种类丰富、项目繁多,不亚于西方国家,大致可分为技击类,像武术、射箭等;娱乐节庆类,像舞龙舞狮、龙舟等;养生类,像导引术、气功、五禽戏等。民俗体育的研究整理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进一步深入和加强,虽然我国有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但大部分是以教育、研究武术为主,只有在广西、湖南、云南等地有几所少数民族院校开展了一些本地的民俗体育项目。总体来说,投入的人力、物力还远远不够。由于很多项目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并受气候、环境等客观条件影响,开展起来有一定困难。对此,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每个地区找到适合本地区开展的项目,集中力量,打造本地的民俗传统体育品牌。
3.4、错误的“一劳永逸”观念
随着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人们开始关注文化资源的保护,对于大部分文化继承者与从事者来说,以为将自己的文化资源申遗成功就“一劳永逸”了。民俗体育不应该是阁间里的“活化石”,文化的保护不能以申遗为万事大吉。
保护应该是多维度多面的,从民俗体育项目、民俗体育传承人、政策法律三维立体的进行完善性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对于民俗体育来说,非遗只是保护的一种基本形式,其长远的发展需要结合时代的地域文化、法律法规的扶持、完善的监督体系,与时俱进地发扬民俗体育文化,做到传承与开发相和谐。不正视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形式,只会造成文化不可逆的损失。
3.5、民俗体育的环境危机
我国地大物博,文化资源丰富多彩,自然的地理环境为淳朴的民俗文化设立了天然的保护伞。但随着公路、高铁、机场的建设,原来相隔胜远的地域文化开始出现交融,现代化的冲击也使得民俗体育的环境发生变化,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开始冲突。民俗体育源于乡村居民日常的生活方式,骑马、爬山打猎、犁田、拜神等原始的生活方式塑造了独有的民俗体育项目。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往靠田而生的生活已经不在,民俗文化的土壤开始消失。
4.1、对原生态民俗体育加以改造利用,以丰富农村体育资源
虽然社会的进步使村民的生产劳动效率提高,农民拥有了更多的余暇时间,但是村落的健身娱乐资源却严重的匮乏,农民的余暇休闲生活单调。村落健身娱乐设施和现代体育资源发展滞后于村民的生活节奏的发展,难以达到和满足农民渴求的健康的文化生活的需求,而村落本身也缺乏自觉产生有益的、适合农民的娱乐活动。因此更多的农民选择在余暇时间在家围绕着电视,或者打麻将、扑克等,年青人则是沉迷于网吧、游戏厅等。因此,原生态民俗体育就成为丰富村落体育资源最为直接的方法和手段。在保持民俗体育项目的完整性和原生态性的基础上,把其固有的文化内涵融入贯穿其中,对原生态民俗体育项目进行改编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将丰富村落体育资源,变成村民健身娱乐休闲的方式,提高农民的身心健康水平。
4.2、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要加大对民间民俗体育的资金投入
政府要站在历史的角度考虑问题,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因为我国多于一半人口是农民,他们多居住在农村,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和完成只有把重点放在农村和农民身上,才可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否则都是空谈。因此,各级政府要把民间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到全民健身工程体系中,不仅从政策上进行扶持,而且从资金上加强民间民俗体育的投入。
4.3、加强申遗后的审核制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文化的保护,往往给予更多的是记录性保护。大多数文化遗产申遗后就停滞不前,其原因更多的是依赖心理,指望国家给予更多的保护是不够的。文化的保护是需要文化主体的人去保护,而不是一个名录。非遗审核的相关部门在审核通过后还应加强对于民俗体育项目的后续跟踪调查与监督,促进民俗体育文化健康发展。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文化意识与责任,效仿《舌尖上的中国》等节目,以唯美的风景与文化为着手点开创地方民俗文化节目,推广民俗体育文化,提升国民的民俗体育情节。
4.4、根据地域环境针对性发展
民俗体育文化正在经历现代化到后现代化的过程,是其发展必经阶段,在城镇化进程中,古朴的民俗体育土壤正在减少,发展需要现代化也需要后现代化,我们既要发展原生态的民俗体育,也要发展顺应时代的民俗体育。文化需要多元发展,差异性正是文化多样性的展现,发展不同地域独特性的民俗体育文化其实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扬。文化的传承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政府是重要的扶持与行业监督机构。效仿中国屈原杯龙舟节、潍坊国际风筝节的发展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发展民俗体育文化,让民俗体育能在当今盛行的竞技体育与现代体育中拥有其一席之地,推动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发展地域文化特色,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许多民俗体育活动已退化消亡,虽然近些年,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下,许多沉寂已久的民俗体育开始复苏,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以目的理性化为实质的现代化社会中,民俗体育的生存危机是值得担忧的。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回归自己固有的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要摆脱消极的保护状态,开拓积极、创新与发展的局面,任重而道远。民俗体育饱含着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是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为此,要保护和开发民俗体育的文化价值,使其能够在世界文化的大花园中争奇斗艳、芳香四海。
[1]罗湘林.村落体育研究——以一个自然村落为个案[D].博士论文,2005,5.
[2]邱丕相.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杨领航.对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保护的思考——基于民间庙会视角[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9).
[4]刘旻航.民俗体育文化价值演进规律研究[J].体育科学,2012,3 (6).
[5]陈青.跨文化融合的城市体育文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8,(5).
[6]孙鹏.我国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化理性审视[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
[7]王若光,啜静,刘旻航.我国民俗体育现代化演进问题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