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微观机制构建

2016-03-15 18:43任保平甘海霞
贵州社会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商业模式要素经济

任保平 甘海霞

(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9)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微观机制构建

任保平甘海霞

(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069)

未来中国的长期发展必须以提高增长质量为目标开发新的增长动力,但是现有的经济增长质量研究主要是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的宏观思路,其在理论上的局限性是忽视了支撑经济增长质量的微观机制的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更多地要依靠微观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企业的创新。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人力资本作用发挥是宏观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微观基础。微观机制的构建要以企业创新形成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商业模式创新形成协同创新体系,以人力资本创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微观机制构建的政策方面,要以培育和发展创新型企业来发挥微观主体在经济中的作用,发挥供给侧管理在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方面的作用,改善制度供给,推动制度创新。

经济增长质量;产品质量;微观机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变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和出口驱动为创新驱动、内需驱动,促进产业升级、融合和重组,最终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多主要是从要素投入效率、经济结构调整等宏观层面进行的分析。现有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大都集中于测度与评价方面,经济增长质量作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之一,还没有建立起坚实的微观基础以支撑有效的经济发展质量政策。本文将从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人力资本作用发挥三方面系统地分析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微观理论基础,以及微观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以期在大数据时代下构建出经济增长质量的微观机制,并提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政策建议。

一、经济增长质量微观机制的理论分析

面对当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新常态背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在于使经济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由投资拉动向内需驱动型转变。同时,我们应该清晰的认识到,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改善供给和扩大需求两个方面入手,更加注重通过改善供给使经济发展模式从低质量的投资依赖型,转向高质量的需求拉动型这一路径。这就依靠企业通过产品供给的创新,生产出更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用较低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产品的高质量和差异化带动消费内需,从而促进了产业优化升级,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水平。所以,“经济增长质量表现为构成国民经济的产品和服务品质的总和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1]相应的,经济增长的质量自然而然地最终会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而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表现为向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

能够决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单位是企业。企业通过内部的分工与协作,使分散的生产要素集聚整合为社会化的生产要素,形成专用性的生产要素资本与人力资本,产生了大于个别生产要素总和的系统生产力,强化了社会分工与交换的体系。同时,通过工艺研发、产品与技术革新等创新活动,提高自身的产出水平和产品质量,生产出异质性产品,与其它企业竞争来获得期望的收益。因此,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基础是微观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企业如何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善商业经营模式和进行人力资本积累三条途径来实现组织的有效运行,使经济发展模式从低质量的投资依赖性,向高质量的需求拉动型转变,从而带动整个宏观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一)企业创新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机理分析

“企业创新是指企业为制造新产品、提供新技术和提高现有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的新工艺所进行的研发活动”,[2]企业创新的投入即企业的研发投入,包括进行研究与试验的经费以及对研发人员的投入; 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增加以及质量提高,和生产工艺或技术的革新是创新活动的直接产出; 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效益增加是创新活动的绩效。“通过创新,一个行动集团能够看到一些新的组织形式,不仅使得因创新组织形式所花费的成本得到补偿,而且还有益于组织降低信息成本、分散风险、实现潜在规模经济以及把外部效应内部化。”[3]企业创新不仅是保持企业活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规模效益、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促进经济潜在增长率提高的有效途径。

企业创新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在提高经济效率、稳定性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作用于整体经济质量的提高:一是企业通过创新,在生产体系中引入生产要素、生产技术以及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通过引进新技术生产出新产品,开辟新的销售市场,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同时,形成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提升企业有特色的自主创新文化,实现企业整个系统有效率的进行生产活动,实现要素边际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带动生产要素在部门和产业之间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促进落后低效产能的淘汰和新兴产业形成,促进经济增长;二是不断协调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改善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使市场在要素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方面,带动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提高资源在部门间的配置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中间能耗与浪费,实现结构优化,从而促进整个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创新活动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率,改善了供求失衡的状况,引起经济波动的不稳定因素得到抑制,增强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从而使经济增长质量获得提高;三是通过市场的有效作用促使行业按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规范建立起有效的监督与激励机制,从而形成新制度、新约束,限制了经济主体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发生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不经济行为,避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搭便车等机会主义倾向,使企业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传导机制

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在对顾客价值主张识别或再识别的基础上,对企业资源、结构、流程以及整个价值网络的重新设计与构造。”[4]商业模式创新就是指企业为获取更多利益而实施的更为有效的管理方式,它涉及技术、产品和组织的创新等多个要素协同变化,伴随着较大的组织战略调整。技术创新,通常是开发出新产品或者新的生产工艺,是对有形实物产品的生产来说的,而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在组织形态、服务内容及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变化的服务创新。即使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能不能将技术进步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高效地生产出质量水平更高的产品,提高企业的利润和预期收益,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潜在增长率水平,这就需要创新商业模式为新技术转化为合适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条件。

在我国服务业日益发展与进步、信息化不断渗透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众多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在激烈的竞争中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站稳了脚跟。一方面,商业模式创新注重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从客户的需求思考如何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激励企业围绕效率或客户所期望的产品特征展开竞争,使企业以更低的生产和管理成本生产出客户满意的产品。通过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不仅创造出企业财务绩效,而且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的资源从生产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的行业向生产率高、绿色环保的行业流动,优化产业结构,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带动产业结构从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全新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难以模仿的产业领域和盈利模式,给企业带来战略性的竞争优势和持久的盈利能力。这样保护了企业进行创新的知识产权,大大增加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形成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带动整个行业和产业积极寻求比较竞争优势,推进经济发展方式以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为手段从投资驱动逐步转向创新驱动。

(三)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人力资本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新增长理论强调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为现代经济的持续发展很大意义上依靠人力资本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资本类型,它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即劳动者的知识程度、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状况来表示,是这些方面价值的总和。” 人力资本不仅有利于促进生产水平专业化和分工的深化,还能加长生产迂回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规模经济和报酬递增,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部分:一是将人力资本视为最终产品的直接投入要素,通过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作用的发挥,通过影响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这三种资源整合配置作用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一方面,内部效应表现为人力资本投资增加了经济主体自身的收益。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升提高了人们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及其处理问题的效率,从而合理分配自己的各种资源,带来分配效益,提高了人们的生产能力和个人收入,使个人工资结构发生变化,缩小了收入差距,而且缓和了社会收入不公平的矛盾,增强了社会的稳定性。同时,个人收入的增加刺激公众进行消费,促进了消费市场的扩大,进而为企业进行投资带来更多机会。另一方面,外部效应表现为人力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发挥着相互替代和补充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教育水平的提升提高了体力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增加脑力劳动者的成分,代替原有的机器、厂房、土地等部分其他生产要素。劳动者通过分工更集中于生产过程中的规范化劳动,提高了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与工作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二是将人力资本视为技术生产的重要投入品,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间接促进经济增长。人力资本通过技术创新和先进技术的吸收、扩散,劳动者可以较快地接受新工艺、新方法,掌握新机器的操作流程,将自主创新和引进的新技术尽快与生产过程相结合,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和规模效益的提高,加速产业升级,带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内生增长模型认为,人力资本是解释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在前三十年的发展中依靠人口红利优势,利用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较低的社会抚养比,带动了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也要利用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人力资本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持续为经济的增长提供动力。

二、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微观机制存在的问题

微观产品质量是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基础,提高产品质量是促进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根本手段。目前我国产品总量发展迅速,“中国制造”的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而且已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来源。但是我国产品质量总体发展不均衡,产品质量问题突出,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力度不够,并且各区域产品质量发展呈现较大差异。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促进经济质量提高要从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人力资本作用发挥三方面分析我国企业现存的问题。

(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在企业创新方面,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相对不一致,呈现出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趋势。虽然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将技术进步转化为自主创新的能力不足,科技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并不高,国内一些重要产业的发展依然依赖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缺乏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即使企业进行创新也是低端技术的“模仿创新”,少有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实现创新驱动的技术创新支持体系没有完全建立。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3797.98亿元,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387.51亿元,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143.18亿元,而企业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213.53亿元。中国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远不及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与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说明中国现阶段科技方面主要依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要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没有凸现出来。

在要素市场方面,要素市场扭曲是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但市场竞争机制尚不完善,“部分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仍然不健全,存在要素市场的行政性垄断和区域以及行业部门的市场分割。”[5]一方面,由于行政性垄断的存在,企业获得资源的机会成本增大,促使企业通过寻租活动来获得需要的生产要素,降低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力。另一方面,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机制不健全导致要素价格扭曲,企业不能依据要素和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判断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偏好,也不能通过市场释放的价格信号来决定生产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使采用高消耗、低效率等落后生产方式的企业存活下来,在破坏环境的同时,增大了经济增长的成本。

与企业创新市场相配套的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产品需求市场发展迟缓。企业创新需要充裕的资金、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与强大的消费市场的支持。首先,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相对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严重滞后,证券市场不完善,进行投资的风险大,企业利用金融资本市场融资进行创新的成本更高。其次,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教育投资收益率低,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导致企业创新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缺失。最后,国内产品市场供给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不能及时消费企业进行创新生产出的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激励企业进行创新的动力不足。

因此,要素市场的扭曲和配套市场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动力,限制了企业生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热情,阻碍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潜在增长率的提高。垄断力量的存在使企业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增大,要素价格机制的不健全使要素和产品市场供求关系扭曲,导致资源不能自发地流到生产率高的领域,造成严重的效率损失,制约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阻力分析

“为了适应动态的、不连续的、激进变革的商业环境,企业必须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从长远来看,持续不断的商业模式创新对每一个企业来说是一种重要能力。”[6]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力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进行。一是固有认知阻力。企业管理者基于以往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会反对与其思维相悖的创新行为,使突破性技术的商业模式创新得不到相应的支持,创新的实施趋于破产。二是组织结构阻力。企业为了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设计形成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层次之间固定的排列组合方式,形成企业的组织结构。但是由于企业组织结构的不完善,企业管理者不能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变动,导致商业模式创新不能完整、连续地进行。分散的组织结构、内部权力结构使一些管理者在进行创新时受到来自其他成员和团体的压力,不利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实施。三是商业环境阻力。为了保证获得最优化竞争策略,提高生产和服务效率,迎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面对不确定的、不可预测的、快速变化的市场,各经济因素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企业必须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但企业管理者考虑到潜在不稳定因素带来的风险,不敢尝试新事物,阻碍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实施。

(三)人力资本结构失衡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资本相对匮乏而劳动力相对丰富,所以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扩大资本等要素投入、提高要素禀赋结构中资本的占比来实现。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依靠要素的大量投入和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人口红利优势,保持了高速的经济增长。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自然资源的匮乏,要素禀赋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增速减缓,人口老龄化局势严峻。资本在结构中的占比大幅提高并变得相对便宜,劳动力供给日益短缺变得相对昂贵,人力资本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根本动力。

从劳动力数量来看,2014年年末人口总数13.6782亿人,在2010年之前适龄劳动人口比重一直处于上升状态,2010年首次出现下降,由74.5%降低至2011年的 74.4%,之后一直处于下降状态,直到2014年的73.4%。总抚养比由2013年的35.3%上升到2014年的36.2%,老年人口抚养比由 2000年的 9.9% 增至2014年的13.7%。人口禀赋条件正在逐步发生变化,中国面临着劳动力成本增加、人口红利消失的局面,并且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导致出生率的下降,从而导致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停滞不前,潜在劳动力数量增长缓慢。劳动力的短缺使民工荒现象严重,各地区出现劳动力要素方面的恶性竞争,制约了微观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宏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劳动力素质来看,由于我国人力资本的形成机制不健全,使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以及人才培养结构不完善,导致中国劳动力的素质不能适应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一是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由于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是以经济增长数量作为主要衡量标准,地方政府的短期行政行为严重,地方政府更愿意将财政投资到经济发展方面而非教育方面,导致我国的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一直较低。同时,我国公共教育财政体制不健全,教育经费投入缺乏制度保障,加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特别是教育与养老保险方面,导致“养儿防老”观念依旧存在,增加了家庭的抚养和教育成本,限制了人力资本的投资。二是人力资本教育投资低收益率。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不健全, 导致劳动这一生产要素不能在市场上实现完全的流通,从而加大了人力资本寻找和转让时的交易费用,降低了人力资本流动和转让的回报率。同时,我国的福利化教育投资方式使得专业设置及规模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匹配 ,造成教育资源在某些地区和行业的过剩或浪费。三是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不平衡。由于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非政府投资占总教育投资的比重也是不同的,呈现出各地方教育投资不平衡与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局面。由于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大部分用于高等教育,受益群体是少量的,而用于人数众多的初中等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投资较少,造成教育经费的错置和使用效率低下。

三、经济增长质量微观机制的构建

在新的背景下,以往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禀赋条件已经不再充满活力. 依靠扩大投资和要素投入实现总产出的增加和总需求的扩大,这种短期增长方式已经不再适用,需要从要素供给数量和结构的上升及优化、技术的进步方面寻找经济的长期增长点。作为促进经济质量增长的微观主体,企业是创新的载体,面临着劳动力无限供给局面的转变、劳动力成本提高、自然资源供不应求以及内外需不足等问题,微观企业以往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把握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科学技术带来的智能化、信息化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人力资本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以企业创新形成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

由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各自发展和相互促进, 市场竞争程度变得越来越激烈,传统产业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顾客需求变化越来越快,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 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使得企业社会责任变得越来越大,企业运行管理方式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是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企业将技术进步转化为自主创新的能力还不强,科技因素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据的地位并不高,国内一些重要产业的发展依然依赖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短期内引进吸收先进成熟的技术,使经济得到高速增长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后发优势后劲不足,内生动力机制无法支撑经济长期增长。为了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优化与提高,要以企业创新形成技术创新支持体系,这就需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战略创新、管理创新,对产品、生产工艺进行创新与变革,对生产管理方法进行重组,在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与重组,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过程中,企业要通过科技创新、战略创新、管理创新,企业创新形成技术创新支持体系。一是科技创新。由大数据引起的创新将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作用下被不断放大,由此引起从一个行业创新扩展到全社会的创新。由数据引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将给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巨大的动力。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将对社会中的各个行业和产业产生影响,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新产品、开辟新材料,提高管理水平、产品性能和质量,发展多种多样、满足顾客需求的新产品,从而扩大顾客群体和市场营销范围,这样企业才能不断适应市场的需要,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二是管理创新。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技术将成为创新的原动力,以数据分析和计算为基础的新兴产业不以资源为依托,而重点强调新的管理思想和新信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企业要充分考虑到现今要素供给方面的变化,依据大数据分析的可靠技术,引进新的管理方式,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战略创新。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战略创新是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必然要求。战略创新要以自主创新为先导,以培育高素质人力资本为途径,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体系为目的,通过发展战略的调整来统筹各方面资源,通过协同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要素,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链,促进产业重组、产业交叉和产业融合,带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以商业模式创新形成协同创新体系

大数据使现代企业的商业运营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激励企业以商业模式创新整合产业和部门资源,形成协同创新体系,而且能够“重塑企业与员工、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进行企业管理创新,最终创新协同价值链,提供新的产品与服务,打造新的商业模式。”[7]

大数据时代对数据的深度挖掘促使企业管理模式的精细化、市场营销手段的精准化和决策的科学化。一是管理模式的精细化。管理人员利用大数据,通过收集整理大量的数据找到彼此之间的关联性,帮助其更好地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对未来管理做出有效、科学的管理决策。依靠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者协调各组成要素和资源,提高企业运行效率,节约运营成本,促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二是市场营销手段的精准化。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公众日益可以参与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价值的创造中去。企业通过网络与广大消费者密切互动,主动引导公众参与其生产经营管理与决策中的设计、生产、市场推广、销售服务和客户关系管理的关键环节,并根据从公众方面得到的信息进一步优化产品,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协同发展和互利共赢。大数据能够帮助企业对消费者进行精准定位,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大大减少中间交易费用的支出,缩短产品生产到销售的时间,提高企业利润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效益。三是决策的科学化。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几乎可以准确地预测潜在消费者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消费习惯以及偏好,及时捕捉客户需求的变化趋势,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其管理决策行为必将走向科学化。依靠数据的分析可以正确指导企业的投资与生产等行为,从盲目的粗放型投资转变为精准和创新的精确型投资,投资效率将大大提高,因此经济增长的效率也将得到改进。

(三)以人力资本创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时期,依靠人口红利对资本形成和劳动力供给的支持作用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一方面,在劳动力充裕时期适龄劳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较大,并且以较快的增长率增长,使得社会抚养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带动储蓄率及其增长率也随之增加,这样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本要素,促进人均物质资本增长率提高。同时,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使得资本报酬递减作用减弱,所以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人口红利期内,依靠粗放的要素投入增长方式就能够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另一方面,适龄人口不断增加将导致劳动力在行业和地区之间的转移,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市转移,提高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效率,提高潜在产出增长率。

随着劳动力无限供给局面的变化,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促进经济长期增长。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生育欲望逐渐减低,使得人口增加缓慢,适龄劳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变小,社会少儿抚养比较低,导致储蓄率发生变化,使储蓄率低于标准人口结构下的储蓄率,资本形成遇到阻碍,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裕的资本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同时,当到达人口红利拐点时,劳动力供给将逐渐变为有限的,产业和地区之间的生产率差距缩小,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和地区间的转移作用逐渐减小,农村和落后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基本都转移到了城市和高级产业,劳动力配置效率达到较高水平。这时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只有通过加大教育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最终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增长。

大数据作为信息管理领域内的一种新理念、新技术,它为经济、科技、医疗、教育等社会的其它各个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将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带来冲击。一方面,我国劳动力已由无限供给进入有限供给,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中劳动力成本将会不断提升,劳动力供给结构将呈现出新的格局。同时,机器智能化的发展将很大程度地代替劳动力,为企业节省较多的劳动力成本。另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规模越大,处理的难度也越大,对劳动者的科技知识技能就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国培养大量高素质创新人才,不仅能够创造出大数据技术与产品,而且对其可进行熟练操作与控制。大数据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一方面,我国必须大力发展专业教育,培育更多发明与创造大数据技术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应推广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和创新能力,鼓励公众学习与使用网络工具,更好地掌握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微观机制的政策调整

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节点,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要素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短缺,人力资本结构的失衡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缺失,依靠要素投资驱动增长方式和需求管理政策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顺应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会,从完善和扩大供给管理出发,提高供给要素的配置效率,改善供给产品的质量,通过培育和发展创新型企业构建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优化教育环境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通过改善制度供给推动制度创新,从微观层面分析和开发经济增长的动力。

(一)以培育和发展创新型企业来发挥微观主体在经济中的作用

创新型企业作为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由投资拉动型向内需驱动型转变的主力军,主要以知识和创新型人才为依托,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创新成果的转化为生产力为手段,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竞争优势的新产品为目标,实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产业的优化升级。在微观层面,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中观层面,发展创新型企业能够促进产业能力的提升,实现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引领产业变革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在宏观层面,企业进行创新能够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学研合作体系的建设。因此,培育和发展创新型微观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 一是引导企业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创新与研发为核心,以完备有效的制度机制为基础,集中实时决策、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各项活动为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完善研发投资体制,激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等方式,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二是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为企业研发人员进行科技创新提供一切便利的可能,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在提高生产效益、发展创新型企业方面的作用。同时,加强研发人员的专业素质,注重人力资本积累,大力培育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队伍,为宏观经济增长质量提高打下坚实的微观人力资源基础;三是企业必须抓住大数据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信息化制造,加快农业集约化和精细化进程,促进制造业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向智能化和个体化转变。加速推进信息化、智能化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创新,通过改造企业整合传统产业资源,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从而开创全新的可赢利产业领域,实现盈利模式的创新和转型。

(二)发挥供给侧管理在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方面的作用

从理论上说,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带来了微观企业生产成本和宏观经济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伴随着效率提高的供给变化。通过合理的供给管理,从改善要素供给和产品供给出发,逐步完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配置,达到提高经济的最大潜在产出水平、生产可能性边界不断扩大,最终实现供给和需求平衡的目的。

在要素供给方面,一是改善技术要素供给,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投入和能力,保护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产权利益,提高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二是改善人力资本要素供给,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本在各部门的配置结构,合理化人力资本与职位职责的匹配程度,优化人力资本积累在总产出增长的作用发挥。三是改善资金要素供给,投资方向要从国企转向提供就业的主要渠道——中小企业,投资主体要从政府投资转向民间投资,从而涌现出大量的中高收入阶层,改变社会的收入分配结构,促进民间投资的长期增长。

在产品供给方面,一是放松市场准入和壁垒限制,放松政府对市场乃至供给要素的管制,以市场机制决定供求关系,建立合理公平的竞争环境,降低企业进入市场和获得要素禀赋的机会成本,通过竞争激励机制提高要素利用效率、淘汰落后产业、发展先进产能。二是转变政府职能,缩小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干预程度,建立有限的服务型政府,增加政府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产品方面的供给,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弥补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中的缺陷。

(三)改善制度供给,推动制度创新

建立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优化要素供给和产品供给,提高微观产品服务和质量,必须通过完善制度供给,提供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相匹配的制度基础与制度环境。一是完善各经济主体本身和相互之间的作用与联系,减弱政府直接调控资源配置的权力,强调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要素,注重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服务型作用,降低垄断导致的效率损失,提高各生产要素的使用和配置效率。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需要尊重市场的内在规律,深化产品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改革,为企业自主创新和产品质量发展赋予可持续的动力。 二是建立与改善企业创新体制,加强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将科技进步向生产力转化的能力。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方面,应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激励企业和人力资本创新的动力,保护人力资本和企业进行创新的产权利益,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建设好产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战略联盟,鼓励大型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研究所组建产学研联合体,为开发和研究关键技术提供支持。三是促进科技和教育制度创新,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扩大教育投资总量和投资范围,在普遍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同时,优化教育资源分配结构,使人才培养机制适应就业形势、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教育制度、劳动力结构不仅与技术创新、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发挥相协同,还要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相结合。注重人力资本积累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利用“人才红利”和“知识红利”,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同时,要完善科技制度创新,鼓励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重点进行关键技术领域和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和创新活动,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供原始动力。

[1] 程虹,李丹丹. 一个关于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一般理论——基于微观产品质量的解释[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79-86.

[2] 周亚虹,贺小丹,沈瑶. 中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和产出绩效研究[J]. 经济研究,2012(5):107-119.

[3] 陈佳美. 组织创新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影响分析[J]. 经济学家,2013(12):36-41.

[4] 李文莲,夏健明. 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J]. 中国工业经济,2013(5):83-95.

[5] 张杰,周晓艳,郑文平,芦哲. 要素市场扭曲是否激发了中国企业出口[J]. 世界经济,2011(8):134-160.

[6] 李志强,赵卫军. 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2(10):117-124.

[7] 冯芷艳,郭迅华,曾大军,陈煜波,陈国青. 大数据背景下商务管理研究若干前沿课题[J]. 管理科学学报,2013(1):1-9.

[责任编辑:申凤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常态下地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监测预警系统和政策支撑体系构建研究”(15ZDA012); “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项目(HSSTP201401)。

任保平,长江学者,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甘海霞,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F123.16

A

1002-6924(2016)05-111-118

猜你喜欢
商业模式要素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商业模式从0到N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