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周卫
(中国药科大学社会科学部,江苏南京210009)
哲学视域下的经济新常态
张周卫
(中国药科大学社会科学部,江苏南京210009)
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指导思想,考察经济新常态、揭示其本质、认识和利用经济新常态下的客观规律。方法:辩证思维方法。结果与结论:经济新常态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概念,不能仅从经济学角度去认识它,应当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从本质上来考察、分析和把握它,才能够真正看清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经济新常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科学发展观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崛起。进入2012年,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近20年10%的高速增长基本结束,转而进入增速换档期。[1]这个增速换档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即经济新常态阶段。经济新常态相对以往的中国经济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概念,作为一个新名词,它既是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个凝炼的称呼,又是包涵着丰富哲学原理的新概念;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深刻分析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要认识经济新常态,不能单纯从经济角度去理解它,应当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来认识它的本质及其规律。[2](P3-8)
经济新常态是由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3]中国经济转入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近二十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由此可见,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生事物。新事物的新,体现在它的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上。当事物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时,旧的事物行将灭亡,新的事物逐渐产生并且能够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发展的本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4](P115-116)过去中国整个经济基数小、要素投入大、环境资源约束不十分明显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率达到两位数,而今经济体量增大、要素投入不能持续、资源环境约束已经十分紧迫的新条件下,高速增长已经难以为继。经济新常态脱胎于旧经济的母体,抛弃的是不适应环境、落后的、没有生命力的因素,保留的是原有经济中已经形成的结构合理、具有生命力的成分。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这一思想表明,一切事物都要与时俱变,要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式,具有新的内容。在变化的过程中,每一事物都有它的生成和灭亡,并且还可能有暂时的倒退,但发展终究会给自己开辟道路。[4](P116-118)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发展同样也是这样一个过程,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地上升到更高层次更深刻的思想领域,才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5](P71-73)回顾中国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果断调整了历史航向,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国策。在短短三十多年时间里,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下,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生产力被解放,释放出巨大能量,劳动力源源不断供给,各种资源被开发利用,老百姓具有强大的致富动力和信心,这些使得经济进入加速轨道,释放出巨大的潜力,才有了快速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如今这样的发展方式面临瓶颈,必然要重新认识已有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劣势、存在问题、经验教训,然后重新开辟道路。这就是从过程的角度来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认识到事物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新事物不断战胜旧事物的过程和结果。
事物自身发展与人们对其认识的过程必定是经过一个又一个否定之否定阶段的过程。否定之否定即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因素,保留旧事物中合理的因素,因而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是曲折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4](P123-126)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及新的发展要求。胡锦涛同志于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思想,正是从辩证思维的角度,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新阶段特征的基础上,为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旨在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阶段性的否定之否定,它表明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诸如环境恶化、产业粗放、结构失序、腐败、分配不公等。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针对和解决存在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目的就是要逐步抛弃原有不合理的阻碍发展的落后因素,大力发展符合规律与具有生命力的先进因素,避免全盘否定,改革开放已经取得的经济成果为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转型与发展。2007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实际上已经预示中国发展格局转变、经济新常态建立的必然趋势。
2014年在河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1]2016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新常态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看怎样认识和把握,认识到位、把握得好、工作得力,就能把挑战变成机遇。这正是运用了对立统一规律来认识新常态的阶段性特点,即新常态阶段既是矛盾凸显的挑战期又是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呈现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依存,表明有挑战就有机会;又相互排斥,相互斗争,说明如果各种矛盾不能有效处理,最终将错失发展机遇。
中国目前已进入“十三五”时期,在现阶段面临诸多矛盾和风险。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这些矛盾的凸现又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要是举措得当,就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如果应对失误,则可能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要求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这正体现了从对立统一规律的角度思考这一时期的变化和本质,避免悲观丧失信心或者盲目乐观意识不到风险。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积极适应新常态。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应围绕新常态制定相关政策,有效地协调各方面矛盾关系,逐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创造良性运行的社会机制,促进经济转型,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创造条件将风险挑战转向机遇;从企业层面来看,应当发挥创业创新创造精神,依靠自身转型发展来创造机遇,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是机遇也有可能转变成机遇。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5](P30-31)要认识新常态,就要认识和掌握经济发展规律。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经济粗放式高速增长阶段,进入由创造创新驱动的知识经济新阶段。也就是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发达国家上世纪末已经完成工业化发展,进入信息化社会,后工业化社会的新阶段。在发达经济体中,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成为主导,以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已经占GDP中很大分量。经济发展走向科技创新驱动新阶段是一个大趋势,一个普遍规律,也就是说进入经济新常态有其客观必然性,新常态下有其客观规律,只有遵循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规律,才能再次启动新一轮的发展,为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目前中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要素驱动力逐步减弱,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束手无策,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创造条件,从而更好地利用规律。2015年,政府已经有一些重要的改革新思路、新政策和新举措出台,如《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要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结构性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消除不利于创业创新发展的各种制度束缚和桎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兴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动力。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包括交易成本、各种税费、融资成本、社会保障成本等。这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最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如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着力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使更多的中低端产业逐步升级为中高端产业。以及《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的行动指导意见》力图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此外,“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有利于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矛盾,而且也将重新构建一个友好的周边环境,推动互利共赢局面的形成。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种选择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是建立在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的选择。做出这样的选择首先要认识经济新常态,认识其本质特征,从而可以立足根本,不会迷失方向;其次要适应新常态,就是把握其存在的条件和环境,适者生存,利用现有条件、创造更加适应的条件和环境,促使事物在新的条件和环境下更好发展。总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解决问题,就是要反对用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即静止地、片面地、零散地、孤立地看问题,以发展的、全面的、系统的、普遍联系的眼光、思维和方法观察问题、认识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1]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及背景[DB/OL].http://finance.sina. com.cn/china/hgjj/2016-01-09/doc-ifxnkkuy7793619.shtml,2016-01-09/2016-03-29.
[2]王伟光.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努力掌握看家本领——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J].哲学研究,2014,(6):3-8.
[3]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11-10,(7).
[4]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5-116,116-118,123-126.
[5]逄锦聚,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30-3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