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楠
(山东艺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 济南250014)
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虚置与重构
江小楠
(山东艺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 济南250014)
在当前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在实践中处于模糊化、虚置化状态,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完善的考评体系,不利于合理安排课程设计,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应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进行重构,区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多层次、多元化英语教学目标体系。
大学英语; 教学目标; 虚置; 重构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英语教学究竟定位什么样的目标,如何科学地设置英语课程,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在实践中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体系的建议,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引导着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二是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三是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尽管理论和实务界对这一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提出各种质疑,但客观地讲,这些目标从中学阶段的注重打语言基础过渡到大学阶段的有效交际,努力扭转长期以来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差、“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较为普遍的现象,应该讲大的方向是正确的。那么从实际效果看,上述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究竟效果如何,是否真正起到教学“指挥棒”的作用呢?
教学实践中,很多高校往往缺乏落实教学目标的主动性、实效性,真正对教学活动起引导作用的实际上是各种英语教材。教师往往是以教材为中心进行外语课程设计,在课堂上基本是照本宣科,单向决定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于是,在英语课上可能只看到与教材有关的教学内容,而看不到教授这些材料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看不到对学生的具体要求[1]。对于很多高校及其英语教师而言,现有教学目标并未得到有效贯彻实施,一定程度上处于虚置状态,上述目标的实现仍然任重而道远。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缺乏相应的教学规划和课堂设计作为支撑,教师上课所讲解的主要是语言知识,有限的技能训练不仅时间短、内容少,也与实际相脱节。很多学生认为大学期间学习的外语实际应用性不强,根本无法满足今后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以致出现“八千万学子学习外语,翻译人才缺九成”的局面[2]。有学者做过一项调查,在2009 年大连国际IT 人才招聘大会上,华为、惠普等200 余家提供了5 000余个职位,在2 万人的应聘者中,60 %的因尚未具备英文技术文档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落选[3]。正是这种教学目标的实际缺失,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不理想,很多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懈怠、兴趣下降甚至逃课缺课等现象。
现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确定的教学目标之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无法得到有效落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可操作性不强。作为国家指导性文件,《课程教学要求》对英语教学目标规定的较为原则和笼统,例如对于“综合应用能力”这一关键概念,缺乏明确界定,究竟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如何在教学活动中予以实现等都未涉及,有可能使教学走进误区[4]。作为各个高校,本应根据课程教学要求以及本校的办学定位、生源特点等,区分不同层次、类型、专业,自主制定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但实际情况是很多高校对具体如何设置课程没有深入研究,也没有出台配套实施细则,加之缺乏可以遵循的案例,其结果只能是根据教材和以往教学经验开展教学,不仅教学内容单一,也很少关注每堂课之间的前后关联和衔接,造成整体教学效果不佳。
二是考核体系的缺失。首先是国家层面对各个高校英语教学尚未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都没有细化考核标准,以致对教学目标是否得以实现以及实施到什么程度,难以进行科学的评价;其次是高校内部对英语教学也缺乏科学的考评,对教师更多地是看教学工作量和科研任务完成情况,而对于课堂安排、教学成效如何,也缺乏一定的标准进行客观评价,更没有相应的奖惩机制予以保障。
三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尽管教育部自2002年起决定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着力革除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弊端,英语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仍带有较为浓烈的应试教育色彩,阻碍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下,“四六级考试”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隐形指挥棒,很多教材的设计在内容上往往与四六级挂钩,以四、六级词汇为中心来组织编写,以致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语言基础知识,而脱离学生的认知特点,脱离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很多学生也觉得英语能过四六级就可以了,其他深层次的学习目标往往被忽略,所学英语知识和技能显然无法满足以后工作和学习的需要。
四是师资的不足。受编制、经费等因素影响,高等院校公共英语课教学师资不足的问题仍较为突出。据统计,我国讲授大学英语课的教师与所教学生的人数之比为1∶130,90 %以上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每周上课都在12学时以上,以每班40 名学生计,每位教师的学生人数就达120 ~160,工作量十分繁重[5]。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整天忙于日常教学,很难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研究,也很少对教学进行理论上的反思,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目标在实践中的虚置,滞后于时代的发展需求,阻碍了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下一步应积极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从国家层面对英语教学目标进行重构,真正在实践教学中发挥宏观指导作用,促进英语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一) 从实际需求定位教学目标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学习英语主要是服务国际交往中基本的语言沟通,当时将其定位为通识教育尚有一定合理性,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今已步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大学生面临着更多国际交流合作的机遇和挑战,对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他们不仅要查阅专业文献,还会参加相关领域的国际研讨会,了解国际动向和先进成果。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考虑这种全球化背景,不再局限于通识教育或素质教育的定位,根据现实需求更多地向专业化、国际化迈进,使学生既有用英语获取信息、转述信息的能力,也有表达信息、展现自我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二) 多层次教学目标的设置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应考虑到现实中学生对英语需求多元化的特点,结合学生英语学习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多层次教学目标,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需求,即在高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一般通过必修课的方式安排教学;二是专业需求,有条件的学校和院系可以开设专业英语课,满足学生专业领域学习的需求;三是其他特殊需求,有的学生准备出国、考研或研究特定领域的东西,这些都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的方式来予以满足。这也倒逼大学英语教师加强学习,重点提高某一领域的英语水平,学校也可以统筹安排教师在不同领域进行深造,培养一批跨学科的教师队伍,更好地满足英语教学的需要。
(三) 完善考评体系
与新的教学目标相适应,针对大学英语教学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促进英语教学改革取得实效。一是要对学校英语教学进行评估,包括是否有科学的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是否规范,教学设备是否齐备,内部考核是否完善,政策支持是否到位等等;二是要对教师进行考评,包括教学工作量、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质量、教学创新等,更主要的是邀请学生对教师评分,在师生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反馈机制;三是要对学生进行考核,合理设计每个阶段学生应达到的标准,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课堂表现、书面作业、课外活动、平时测验等课内外学习情况综合评价。
(四) 配套机制的保障
英语教学目标的改进和完善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国家从政策层面加强支持和引导,包括加大财政投入,配齐师资力量,改进职称评定方式,让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研究英语教学,通过政府、学校、师生共同努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应当指出的是,相关部门已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引起充分重视。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自2013年开始组织专家研究起草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2015年公布了征求意见稿,提出要进一步明确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应达到的目标,探索建立多层次大学英语教学分类体系。一些地方也进行了有益尝试,例如上海市教委发布了《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课程体系由过渡课程、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三类课程组成,复旦大学结合本校实际构建了“多元化多层次大学外语课程体系”。我们也期待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能够充分考虑当前英语教学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在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更加科学、合理,增强可操作性,以便正式颁布实施后,能更好地指导大学英语教学。
[1] 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若干研究课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446-455.
[2] 赵婧.反差:八千万学子习外语,翻译人才缺九成[N]. 光明日报, 2006-03-27(005).
[3] 林小翠.软件人才需突破英语能力关[N].中国教育报,2009-07-08(005).
[4] 韩宝成.重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完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89-91.
[5] 丁仁仑,戴炜栋.高校大学外语教学定位思考[J].外语界,2013(2):17-23.
2016-09-02
江小楠(1979-),女,山东济南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外语教学工作,电话:13969129210。
H319
A
1671-4733(2016)05-0146-03
10.3969/j.issn.1671-4733.2016.0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