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祝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论语》中的衣食住行及其隐喻
吴祝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摘 要:从衣食住行诸方面考察,《论语》描绘了生动的古代生活场景,并常用日常生活的事例来喻示一些人生道理,其中大部分内容对生活在当代的人们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论语》;衣食住行;隐喻;借鉴意义
许嘉璐先生很早就发现“学生阅读古书的障碍并不完全是由于古今语言的隔膜。有时,古书中的句法、词儿懂得了,但对原文的理解还隔着一层。原因之一就是现在的青年对古人生活的情况缺乏了解”[1]。有人把《论语》比作西方社会的《圣经》,但“孔子的话并不像先知如雷贯耳的宣告或启示”,“孔子所注重的是人类的日常生活经验”[2]。因此,刘毓庆主张读《论语》要“还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境”[3]。
“《论语》中隐喻语料丰富”,“孔子的许多教育思想都是通过隐喻来表达的”[4]。《论语》常用日常生活的事例来喻示一些人生道理。因此,要真正读懂《论语》,既要知晓其本意,也要理解其隐喻。衣食住行是日常生活的最基本元素。本文拟从这四个方面一窥《论语》所描绘的古代生活场景,并试图从中领悟孔子言行的深刻内涵。
《尧曰》篇中,子张问怎样才能从政?孔子回答:“尊五美、摒四恶,斯可以从政矣”。所谓五美,即“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在解释“威而不猛”时,孔子说:“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冠的本意是一般贵族所带的普通帽子。《礼记·典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就是说古代男子到了20岁,就要举行隆重的成年礼,把头发束于头顶,外加冠套住,中间横插一笄以固定,谓之冠礼。同时为他在名之外再取个字,这才真正进入了华夏礼仪的语境。
正衣冠,是孔子让君子仪表庄重以获取敬重的方法,后来成为仁人贤士格物正己的指南。在正衣冠中,拂除其上的灰尘,整洁端庄以示人,表明自己洁身自好。古人笃信“先正衣冠,后明事理。”现身任何正式场合,无不对镜正冠。
近年来,“正衣冠”也成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
《宪问》篇中,子贡怀疑管仲“非仁者”,孔子回答:“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字面上这句话是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了。”古代四种人不戴冠:小孩垂发;罪犯青布束头;平民戴巾;至于远离中原、文化落后的地区,则以披发为常。同时,右衽是中原地区之服(即交颈的衣襟向右掩,在右腋下用两根细带相系),左衽是边远、文化不发达地区的服饰。因此,孔子在此是以“被发左衽”表示被“夷狄”统治同化,整句是表扬管仲辅佐齐桓公的尊王攘夷之功。后代即以“左衽”指不服从朝廷的远方敌人。
关于冕,《论语》有两条相似的记载,一是《子罕》篇:“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一是《乡党》篇:“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齐衰是丧服;当衣与裳并举时,衣指上衣,服指下衣。冕,《说文》:“大夫以上冠也”。有人认为冕是祭服(《子罕》篇:“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但当时只有天子、诸侯、大夫才能戴冕(《卫灵公》篇:“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后来甚至只有帝王才能戴冕。所谓“冕衣裳”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官服或制服。在此,孔子用具体行为对逝者表示珍重,对瞽者(盲人,或可扩展至所有残疾人)表示同情,说明他极其尊崇“礼”,并尽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但对“冕衣裳者”的行为,则不仅仅代表对官员或官服的尊重,而颇有我们现在看到国旗自然肃敬的意味。《乡党》篇还有一条记载:“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绅,束在腰间的大带,束了以后,仍有一节垂下来。说明孔子即使病重卧床仍然不失礼于国君。
《泰伯》篇:“子曰:‘禹,吾无间然矣。……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禹,吾无间然矣。’”黻,本为服装上的纹饰,引申为祭服。孔子赞叹禹自己衣服恶劣,而讲究祭服之美,真是无可挑剔。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孔子其实是提倡安贫乐道的。其反面典型是《里仁》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其正面典型是很少受孔子表扬的子路,《子罕》篇:“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古代冬服有裘,也有袍。“衣狐貉”就是穿狐狸皮或貉子皮制作的裘,相当于后世的皮大衣。袍分两种,里面絮茧絮的叫“茧袍”,絮麻絮的叫“缊袍”。“敝缊袍”相当于后世的破棉袄(当时中原地区尚无棉花),与狐貉之裘形成鲜明对比,而子路居然与其并立而没有自卑感,连孔子也不得不感叹这种气度、修养恐怕只有他做得到。“缊袍不耻”后来成为成语。而《公冶长》篇记载子路的志向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因为皮料又轻又暖,所以又称轻裘。)足见子路仁义之心、豪放之情。
关于服饰,《论语》中还有一些其他的提法。如《先进》篇公西赤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端是礼服,章甫是礼帽。《公冶长》篇记载孔子评价“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束带的字面含义自然是指腰带。但两者其实都有整肃衣冠之意,隐喻公西赤具有主持仪式、接待客人之类的外交才能。相关词汇有时也用作转义,如《先进》篇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春服是本意,而冠者并不一定是指当时戴着帽子的人(注意:浴乎沂),而是相对于童子而言,指成年人(不是庶民)。服饰有时作其他用途,如《卫灵公》篇:“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子张书诸绅。”书诸绅,一般认为子张当时没带简册临时记录在绅上,但刘全志认为是制作衣带铭[5]。
从本意角度研究《论语》中饮食文化的论文已公开发表了很多[6][7],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其转义及隐喻。
从《尧曰》篇“所重:民、食、丧、祭”看,《论语》是十分重视饮食问题的,《乡党》篇还有大量关于饮食文化的记载。《颜渊》篇子贡问政,孔子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但孔子显然是从“关心群众生活”出发的,同时他是坚决反对“大吃大喝”的。《子路》篇:“君子谋道不谋食”。《泰伯》篇孔子赞赏禹“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仍然是强调礼制。《学而》篇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阳货》篇孔子还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这里的“饱”不应片面地理解为与饥饿相对的“饱”,而应是奢华、奢侈之意。《述而》篇中孔子自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又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疏食是指粗粮。硙磨发明之前没有面食,所谓“粗”“细”是看米舂得精不精。也有人认为疏食当作“菜食”解。但当时蔬菜栽培尚处于初级阶段,野生者多,家种者少。饮水是指喝凉水,古代热水称“汤”(《季氏》篇:“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至于酒,《子罕》篇:“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母……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又:“惟酒无量,不及乱。”可见,喝酒不是问题,酗酒就乱了风气。商纣骄奢淫逸酗酒亡国的教训,孔子一定是熟悉的,否则不会将“不为酒困”与“事公卿”相提并论。在今天,这也不禁使人联想起“工作日中餐不饮酒”的禁酒令之英明。
《论语》还常常用饮食来喻示某些人生道理。《为政》篇子夏问孝,孔子回答:“色难。……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有吃有喝先紧着长辈,但脸上不恭敬还不能算是孝。《里仁》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卫灵公》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一顿饭的时间也离不开仁。但仅靠成天不吃饭来思考也不行,还要学习。这与“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是相同的含义。古人吃肉不易,可孔子竟“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篇)但孔子应当不仅是对其曲调的赞美,因为《八佾》篇还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是舜的音乐,《武》是周武王的音乐。舜是凭借禅让取得天下,而周武王靠征伐夺天下。《阳货》篇记载“佛肸召,子欲往”。子路出面阻拦。孔子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这句话似乎有点令人费解。据说是有一种匏瓜味苦不能食,主要是拿来舀水或装水、酒的,一般都是挂在墙上或腰间,其生长状态也是高挂在架子上。所以孔子才说他不能象一个“系而不食”的苦味匏瓜。可见,孔子是多么强烈地希望见用于世、大道周流遍行天下啊。
粮食作物古代统称为五谷或六谷。比较可信的说法是黍、稷、麦、菽、麻为五谷,再加上稻为六谷。不过,《论语》出现的“谷”大多不是本意,而是指做官拿俸禄。如《泰伯》篇:“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宪问》篇:“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孔子并不是反对做官,而是提出了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官的问题。《卫灵公》篇:“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这里的“食”也是俸禄。
稷即现在的小米,是当时最重要的粮食(古代常以“社稷”代表国家)。而黍即现在的黄米,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仅次于稷。《微子》篇子路遇到那位骂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隐者,隐者“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按照当时的饮食标准,这顿饭已经招待得很不错了。说明隐者虽不赞成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处世观,但对孔氏师徒的为人还是佩服的。《论语》中也提到其他粮食种类。如《颜渊》篇孔子劝齐景公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回答:“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是用粟指代粮食。当然齐景公并没有正面回答孔子的问题(孔子其实是暗示齐景公尚不够“君”),颇有顾左右而言他的意味。
古人肉食以牛、羊、猪为主。牛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不轻易屠宰。羊肉中羔羊美于大羊,猪肉中小猪(豚)美于大猪(豕)。羔豚并称代表美味。《阳货》篇:“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显赫权贵送给著名学者豚,并想借此争取对方回访的机会,可见其礼不轻。古代肉食的做法有脍、炙、羹等。《乡党》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有做成脯的。脯又叫脩,即干肉,十根脩束在一起为一束。《述而》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即是拜师的见面礼。当然对这句话还有另一种理解,即束脩是束带修饰,“自行束脩以上”是到了自己可以照料自己的年龄。但不论哪种理解,都体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
古代调味品主要有醯、醢、盐、梅等,但由于生产力低下,一般家庭是不易得的。《公冶长》篇:“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醯即米醋。微生高是真直还是假直,孔子偏要以讨醋来举例,说明并不是家家平时都有醋。鼎、鬲、釜都是古代的炊具。不过《论语》的釜是作容器用的。如《雍也》篇:“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一釜约等于六斗四升。结果,冉求却给了五秉(一秉约一百六十斗)。孔子批评冉求:公西赤“乘肥马,衣轻裘”,“君子周急不继富。”孔子的意思是要雪中送炭,而不锦上添花,这与西方的马太效应正好相反。
古代食器有簋、簠、箪等。《雍也》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箪是竹制或苇制的盛器,多用于盛饭。瓢是把葫芦剖为两半,用来盛水。这是说颜回有贫贱不能移的精神,所以孔子连连感叹“贤哉回也”。这也是成语箪食瓢饮的出处。《公冶长》篇:“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 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孔子说过“君子不器”(《为政》篇),不过瑚琏是一种比较贵重的食器。对子贡的评价也算是先抑后扬,既用瑚琏来赞美子贡是治国安邦的良才美器,又提醒他不能满足于此。《子路》篇子贡问怎样才算是士,孔子提出了三条标准。子贡再问:“今之从政者何如?”答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斗,容器,可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斗筲之人” 一般认为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但这种“翻译”全然没有孔子原话的韵味。还是林语堂先生解释得到位:“‘斗筲’是承米器,就是说‘那些饭桶,算什么’!”[8]
古代饮酒器有爵、觯、觚、觥等。《雍也》篇:“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据说觚原本上圆下方,有棱,后来被改变了(上下都圆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了。何晏《集解》认为这话“以喻为政不得其道则不成”。
古代住宅用墙垣围住,垣有门,门内为庭,主人起居的建筑物最前面的是堂,堂前有阶,堂后有户,由户入室,室中布席。
《论语》中的“门”几乎都不是本意。如《先进》篇:“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这里的“门”是指受教的场所。《颜渊》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里的“门”也不是指垣中之门。(值得注意的是整句话并不是“仁”的标准答案,只是举例说明。“仁”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但从来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孔子每次谈到“仁”都是从一个侧面论述,有人统计过共有50种不同的含义[9]。)有时字面上没有出现“门”字,但隐含有门的含义。如《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子罕》篇:“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有时出现了“门”字,其含义反而不是门。如《八佾》篇孔子批评管仲不知礼:“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后世的屏风、照壁等。反坫,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季氏》篇季氏将要讨伐鲁国的附属国颛臾。孔子在遣责季氏并严厉批评担任季氏家臣的冉有、子路之余,断言“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萧墙不是墙垣之“墙”,而是外墙内的矮墙,与塞门是一个含义,在这里喻为内部。孔子的意思是说:“我担心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自己的宫墙之内呢”。这就是成语祸起萧墙的出处。《子张》篇叔孙武叔说“子贡贤于仲尼。”子贡也以宫墙为例辩护:“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
《季氏》篇孔子的儿子孔鲤两次“趋而过庭”,分别被孔子教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庭,即院落。后人将父亲对儿子的训诲称为“庭训”,即典出如此。
堂、户、室是主体建筑,都建在高台上,一般坐北朝南。堂在最前面(其南面没有墙,只有两根柱子。因而敞亮,所谓“堂而皇之”),堂后是室,有户相通。要入室必先登堂。《先进》篇:“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孔子家语·辨乐解》说子路鼓瑟有“北鄙杀伐之声”,所以孔子说你这水平怎么配在我这里表演?大概话说重了,惹得其他弟子也瞧不起子路。孔子又缓颊说,子路鼓瑟还具有一定水准的,虽没有入室,但已升堂了。后世以登堂入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论语》有时不明言“堂”,如《子罕》篇:“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拜下,臣对君行礼先在堂下磕头,升堂后再磕头。拜乎上,省去了在堂下磕头,孔子认为倨傲。《八佾》篇:“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其中的“揖让而升下而饮”,一般都理解为上场前作揖谦让,比赛后下场饮酒。但李零认为,“升”是登堂,“下”是下堂,“饮”是饮酒,全句应当理解为“揖让而升,揖让而下,揖让而饮”。[10]这种君子之风,既使人想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也令人反省市场经济中的恶性竞争。
升堂必经过台阶,所以《卫灵公》篇:“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当时乐师大多为盲人,孔子对其以礼相待。《子张》篇子贡再一次为孔子辩护是以阶为例:“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户是由堂入室的通道(或者就是室门)。《雍也》篇:“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孔子是将户比作仁道。室、堂之间有窗子,称“牖”。《雍也》篇又记载:“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孔子隔窗而问,一说伯牛病得不轻,一说客人不能轻易进入主人室。
室内有四角,称之“隅”。《述而》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意思是说,给他讲解室内的一角,而他不能由此联想推理到其它三个角,就没有必要再讲第二次了。这就是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真谛。四角还分别有专用名,“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宦,东南隅谓之窔”(《尔雅·释宫》)。四隅以奥为最尊,也是室内主要祭祀之所。《八佾》篇:“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灶,指灶神。王孙贾引用当时的俗语,颇有“县官不如现管”的味道(甚至有人怀疑颇有暗示孔子向其行贿之意),被执着于礼义的孔子否定了。
古人席地而坐,《乡党》篇:“席不正,不坐。”这是说席的四边要与堂室的边、壁平行。古人所谓“坐”是跪坐,双膝着地,屁股放在脚跟上,所谓正襟危坐。《宪问》篇:“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俟,等待。夷,即箕踞,屁股着地,两腿前伸,形状像箕。原壤与孔子是总角(小孩不带冠,将头发扎成左右两束,像兽的两只角)之交,不注重礼节,惹得孔子一顿责骂,并用棍打其小腿。《论语》有时并没有明言怎么坐着,但从人物的动作中可以体会出坐姿。《先进》篇孔子询问弟子各自志向,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鼓瑟必坐,瑟倚在大腿上。作即起,但并非站起,而是上身耸起,即由跪坐变长跪。舍瑟,瑟落,因此“铿尔”有声。此动作体现了曾皙对老师的敬重。
遭致孔子破口大骂的还有宰予。《公冶长》篇孔子骂其“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古代的墙是版筑,即夯土。圬,往墙上涂抹白灰使之光滑洁净并防止雨水冲刷。粪土之墙,即脏土,缺乏黏性,所以“不可圬”。孔子之所以如此重骂,首先是宰予“昼寝”。古人将一日分为朝、昼、昏、夕四段。昼,相当于上午九点至下午四点。古人一日两餐,饔上午九点左右,飧下午四点左右。宰予吃了睡,睡了吃,一天一事无成。但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宰予言行不一。因为孔子还接着说了,他本来“听其言而信其行”,但现在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估计宰予以前说过“夙夜不懈”之类的话。
古代交通工具主要是车马,商周时期行路、狩猎、作战都是用马牵引车。驾两马称骈,驾三马称骖,驾四马称驷,以驾四马为常。《季氏》篇说“齐景公有马千驷”,这不只是指他有四千匹马,还指有一千辆车。一车为一乘,说多少乘也同时意味着多少组与之相应的马。《学而》篇“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公冶长》篇“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以及孔子称子路“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冉求“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当时,“千乘之国”已是大国了,孔子说可让子路去管理其兵赋,可见对其能力的信任。
乘车是达官贵人的等级标志,该乘车而不乘也为礼制和社会舆论所不允许。《先进》篇记载,颜回去世,其父颜路请求孔子卖车为其置办椁。孔子回答: “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因为孔子做过鲁国大夫,所以说,他这样身份的人不能徒步,即使他自己的儿子去世了也不能卖车。此事也体现了孔子处事的坦率态度。
《论语》有几段记录涉及车的构件。古代车厢称舆。车舆前供扶手的横木,称式(通常写作轼)。《论语》中的“式”作动词用,即在行车途中对所遇到的人表示敬意则扶轼低头。如《乡党》篇:“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车舆中供上车时拉手用的绳索,称绥。《乡党》篇:“升车,必正立执绥”。 车前部驾御牛马的木杆,称辕。车辕端的横木,称衡(有人认为衡与轭是同物异名)。《卫灵公》篇:“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这是孔子教导子张时刻不忘“忠信”。连接辕与衡的销子,大车(牛车)称輗,小车(马车)称軏。《为政》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是孔子用輗軏比喻诚信的重要性。
《论语》谈到马往往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如《宪问》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颜渊》篇子贡劝棘子成谨言慎行:“驷不及舌”,犹如后世的成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古人对行走的动作分辨得很细。“行”是正常速度的走,“步”是慢走,“趋”是快步地走,“走”相当于现在的跑,“奔”是拼命地跑。在他人面前趋,是恭敬的表示。所以,孔鲤两次在孔子面前“趋而过庭”(《季氏》篇),孔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过之,必趋”(《子罕》篇)。《微子》篇:“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接舆趋并非孔子不“与之言”,而是相反;接舆避也包含对孔子的尊重,而不是躲避。
古代对道路的说法也很多。道、路是通用的说法,比较宽阔的称康、庄,小路称径、蹊,冲是交通要道。《雍也》篇:“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行不由径”借喻澹台灭明循规蹈矩,从不走捷径。上下级之间只保持正常的工作关系,不搞公事之外的私人联络。这对今天的党员干部非常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2]狄百瑞,朱荣贵.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J].开放时代,2011(3):61-68.
[3]刘毓庆.《论语》的读法及当代意义[J].名作欣赏,2015(13):10-17.
[4]韩春晖.认知视角下《论语》中隐喻意义的构建[J].学术交流,2013(7):157-160.
[5]刘全志. 《论语》“子张书诸绅”本义及文化依据[J].孔子研究,2014(4):56-59.
[6]姚吉成,王君. 《论语》健康饮食文化观及当代意义[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31-33.
[7]余君.《论语》中的饮食观[J].文学教育,2013(9):10-11.
[8]林语堂.无所不谈[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
[9]张琳悦.论《论语》中“仁”的50种含义[J].大庆社会科学,2013(5):80-86.
[10]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郭杏芳]
The Basic Necessities of Life and Metaphor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Wu Zhu ping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Huanggang 438002 Hubei )
Abstract:Investig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basic necessities of life,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depicts the vivid scenes of ancient life, and some examples commonly used in daily life to indicate some truths of life, in which most of the content still has an important referring significance in contemporary people.
Keywords: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Basic necessities of life; Metaphor; Referring significance
作者简介:吴祝平,男,湖北黄州人,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学报编辑部主任,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经济管理。
收稿日期:2015-12-25
DOI:10.3969/j.issn.1672-1047.2016.01.12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47(2016)01-00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