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玺
(惠州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高校海洋文明观教育
陈德玺
(惠州学院,广东 惠州516007)
对海洋文明观教育诸概念的内涵及关系进行梳理,分析高校海洋文明观教育与“一带一路”的关联,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论述高校开展海洋文明观教育的合法性与现实性,探讨高校开展海洋文明观教育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缺陷,进而从器物、实践、文化和制度四个方面对高校开展海洋文明观教育的实现路径与发展进行系统阐述。
高校;“一带一路”战略;海洋文明观;海洋文化;海洋文明;海洋意识
近代以降,追根溯源大国的崛起之路无不借力海洋,一则寻求更加丰富的资源,一则输出民族文化与生活方式,从而演绎了海洋文明兴衰的史诗。尽管历史已尘埃落定,但历史轨迹通往未来的文明之路却正酝酿新一轮的角逐。从文明演绎的视野来看,近代欧美各国通过建立海洋霸权,顺利实现了工业化并引领现代化发展的潮流。这启示我们,民族国家要发展,第一不能忽视海洋的重要的作用,第二海洋是工业文明的助推器。因此,对于拥有漫长海岸线的我国而言,必须加强海洋建设,这就需要从发展的角度,即海洋文明观的指导下,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今天我们向世界发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但各高校甚至包括沿海高校大学生的海洋文明意识普遍淡薄,即使在开设有相关专业的高校中,海洋文明观也处于空场状态。为此,本文立足“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规划,从高校海洋文明观教育的现状出发,诊断存在的问题,探索“海洋文明观”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一)海洋文明观的前沿视角与内涵界定
应该说“海洋文明观”研究本身并非一个新论域和新概念,古今中西尤其是近现代以来,围绕海洋开发、远洋运输、海洋战争、地缘政治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囿于篇幅,本文将之与人们较为常用也经常混淆的“海洋文化”“海洋意识”“海洋文明”“海洋观”等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挖掘海洋文明观的合理内涵。
1.关于“海洋文化”
学术界认为“海洋文化”及其研究是文化研究的分支和具体研究方向,“随着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 地域文化研究也成为热点, 出现了齐鲁文化研究、吴越文化研究、岭南文化研究等。这些沿海地区的文化研究不可避免地把眼光投向海洋, 海洋文化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1]有学者建设性地指出,“海洋文化,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和体系, 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 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 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 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 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2]而将这些资源整合后,具体涉及三个方面,即“海洋物质文化、海洋制度文化和海洋观念文化”[1]。也有观点针锋相对,要对“海洋文化研究”进行“再研究”[3],认为海洋文化的实质是“人类在长期的海洋开发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海洋文化,体现的是人的情感与价值”。[3]有学者则提出,海洋文化研究要避免“他者”视角的“普世主义”立场,“海洋文化不再只是资本主义的专利, 而是所有濒海国家、岛屿国家开发利用海洋进程中产生的文化事象。”[4]92-95这些观点各有侧重,但因为“文化”是一个开放性的论域,寻求绝对统一的概念并不科学,而是要深入具体的时空背景。与各家观点不同,本文则倾向于认为,海洋文化实质是反映一定的群体基于海洋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价值性、历史性和动态性等属性,是“海洋文明观”孕育之地。
2.关于“海洋意识”
有学者界定为“所谓海洋意识,是指人们在长期的海洋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于海洋的自然规律、战略价值作用的反映和认知”。[5]85-94这一观点部分吻合了“海洋意识是人们对人海关系的自觉意识,是人在社会活动中涉海行为的自我反映”,[6]13-17由此在国家意识形态层面就表现为国家海洋战略规划。也有学者从文化精神的角度指出,海洋意识应当具有商业属性、冒险和进取精神以及开放性等[7]25-32。事实上,不管海洋意识着眼于人海关系还是海权意识,本质上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反映,因此是零散的、个别性的和差异性的主体性认识状态。可见,“海洋意识”带有明显的心理学特征,在文化自觉性层面来看,属于文化意识较为含混的状态。开展海洋文明观教育的重要效果之一正是疏通这种认知过程存在各种主客观阻滞。
3.关于“海洋文明”
该概念与“海洋文明观”仅一字之差,与本文的提法较为接近,交叉点也较多,但这一对概念之间并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逻辑关系,而是相交不全等关系。因此,在开展具体研究的过程中加以区别是很有必要的。有学者认为,“海洋文明”通常与“农业文明”相对立,“是指以海洋为介质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体现,是人类海洋历史实践活动的凝结”。[8]35-39显然,该主张注意到了“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9]即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差别,反对以偏概全,对此本文持赞同立场。但总体上而言,与“海洋文明观”这一概念之间的距离较远。需要指出的是,有学者建设性地从“一带一路”的视角对这一概念进行诠释,并认为,“‘一带一路’除了肩负创新人类文明的现实担当外,还肩负着推动中华文明转型的历史担当,以及实现中国梦的未来担当”[10],充分体现了一种中华文明固有的伦理精神——“合作”“和谐”“和平”。但本文认为,我们在挖掘“一带一路”的“文化”属性的同时,尤其不能忽略海洋大国的崛起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是传播文化,二是发展经济。对此本文在第二部分还会作进一步的阐述。
4.关于“海洋观”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希腊总理会见时谈到我们的海洋观,认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向海而兴、背海而衰”是先民数千年海洋探索的结晶,富含辩证性。[11]35-39这是我国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以来,首次全面、系统、具体地对世界公开阐述我们的海洋观及海洋政策。因此,这一主张对于什么是“海洋观”以及我国的海洋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从学术研究的视野来看,对此还有一定的探讨空间。有学者认为“海洋观”“就是人们通过社会实践和理论思维形成的有关海洋以及与海洋相关的客观事物和人类活动的认识”[12]92-96,“是指人们对海洋的看法和态度,是对海洋的现象、作用、地位和价值的总认识”。[13]71-79总之“海洋观”与“海洋文明观”具有一定的互融性,但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下,“海洋观”明显存在表述不充分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海洋文明观”是基于“海洋文化”“海洋意识”“海洋文明”“海洋观”基础之上,以“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为时代背景,从文化自觉的层面对我国海洋理念与主张、海洋规划与实践、海洋生产与生活等方面凝练出来,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五大文明建设处于同一逻辑序列的文明建设领域,本文将其称为“中国特色的海洋文明观”。这一表述意味着我国的发展方式将迎来新的变革,助推陆地和海洋的对接,为将以发展海洋经济为核心,辐射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的发展规划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奠定理论基础,它渗透到我们关于海洋的认识、理念、主张、生活、制度、实践等方面,是我们关于海洋发展的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但这一主张必须有赖于宣传推广和文化教育的实施。
(二)高校海洋文明观教育与“一带一路”的关联
在明确了“海洋文明观”的基本内涵之后,本文认为,还有必要对“海洋文明观教育”与“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梳理。
首先,在“文明”的前提之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也应该从教育的视角思考并将其纳入教育规划。依照陶行知先生的观点,“生活即教育”,而且是“有计划的生活,也就是有计划的教育;没有计划的生活,就是没有计划的教育”[14]。可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已然给每个国民,甚至受其影响的沿线国家带去积极而富有成效的作用。对其内涵、特征、文化、价值等向度的研究和剖析必定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阐发其教育学的时代意义就显得不可或缺,而高校对此应责无旁贷。
其次,“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均可做出利己的解读,高等教育不但不能疏离,而且应该争做“排头兵”和“引路人”。时下,我国经济社会下行趋势明显,经济结构转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一形势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可以预见,未来海洋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必将大幅提升,但经济发展须有相应的人才保障,特别是高等应用型人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除985、211高校以及传统师范性院校之外,绝大多数的高校均为地方高校,而地方高校又以应用型为主。所以,高等教育必须牢牢抓住机遇,实现办学和育人模式的转变。
最后,“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时代感和文化感,标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高度,直接彰显了我国的文化自信力,是民族国家形象的诗意表达。体现了我国对全球化、区域化以及和谐、和平、共荣等人类共有价值观的中国理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从我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立意来看,“一带一路”无疑回应了这一诉求,高校更是应当的受益人和文明传播的使者。
(一)理论的合法性
1.马克思主义的海洋文明观是立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虽然没有构建清晰的海洋文明观逻辑框架,但他们在关于“世界历史”和远东民族国家的反殖民斗争论述中有一系列的重要观点。马克思们认为世界历史的形成,得益于普遍的“交往”,它能消除民族的狭隘、封闭落后状态,使之围绕欧洲文明并融入世界历史。而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到世界各地,商业和航运日益发展,殖民斗争愈发激烈,但中国、印度等农耕文明国家不可避免地要卷入“商业”,开放通商口岸,但这一进程“将是一个奇观:西方列强用英法美等国的军舰把‘秩序’送到上海”[15]695,也即是说,“海洋文明”或近代以来以西方主导的海洋文明,是建立在资本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及其框架之内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9],带有极强的侵略性和高耗能性,因为它四处掳掠资源,再按照资本增值的方式进行生产和消费。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必定遭到来自中国等东方民族的普遍反抗,而漂洋过海来的商品并没有控制中国市场,原因是中国“小农与家庭工作相结合而存在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15]775抵消了西方海盗般的文明洗礼的压力。这注定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必将经过民族的努力,开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文明观及其实践。总之,马克思主义的海洋文明观说明,近代西方文明是以商业霸权和海洋霸权为核心的“征服文明”,但否定的理解中有肯定的积极因素。
2.中国文化中的海洋文明观是文化基因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久居陆地的祖先们过着农耕为本的生活,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很高,所以安土重迁的观念在国人思想深处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大量的考古学史实证明,每一种文明形态的建立及其兴衰均与水存在密切联系。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治水”往往成为困扰历代王朝的重大课题,我们熟知的“精卫填海”、“大禹治水”、“都江堰”、元明清旷日持久的运河疏浚工程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等,无不说明“水”既是生命之母,同时也时刻危及人类的生存,但智慧的中国先民们前赴后继地为此不懈探索。与此同时,古老的中华文明也积极地“面朝大海”,比较典型的代表有隋唐兴盛一时的“海上丝绸之路”、明朝郑和下西洋等。这是感性层面的文化基因。在理性层面,《周易》中对坎卦的诠释值得引起重视,文中说“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16]意在强调,“水”险象环生,但要有信心和信仰,发挥主体的才智,掌握水的特性,积极有为就能获得实际成效。它表明在中华文明起步时期,我们已经从哲学的高度和深度自觉思考人与水的关系,这无疑是我国海洋文明观的思想源头。
3.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文明观是政策指引
近代中国屡遭外来文明蹂躏的历史启发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海洋权益建设,从建党时期积极组织大学生、工人等群体为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而斗争,著名的“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并提出自己的主权观的一次重要实践。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冷战的制约机制,我国的海洋建设及文化建设处于相对停滞状态,“文革”之后,我国调整对外政策,发出了《告台湾同胞书》,呼吁两岸统一,建立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同时沿海各地的海洋建设和文化活动相继得以推动。在此背景下,1982年当《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发签署时,我国率先在《公约》上签字;1996年5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19次会议批准了《公约》;1996年7月,《公约》正式对中国生效。文件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的权益与义务进行了约定,并承诺要本着以互相谅解和合作的精神解决与海洋法有关的一切问题的愿望,认识到本公约对于维护和平、正义和全世界人民的进步的重要意义。针对日益复杂的南海问题,在我国的努力之下,南海各国于2002年11月4日签署了著名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约束和调节各方行为的重要文件,对于维护中国主权权益,保持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增进中国与东盟互信,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全力打造新时期中国同沿线国家的新型关系,体现了“信用”“合作”“互助”“团结”“包容”的价值诉求[17]292-294,勾勒了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文明观的精髓。
(二)实践的必然性
1.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力,高校开展海洋文明教育是主导力量
我国的文明不仅有器物作为证据,更为重要的是反映这一文明的重要指标,即人们的生活方式或“样法”从古至今没有间断。但自近代以来,却遭受列强坚船利炮的洗礼,一度自诩泱泱华夏唯我独尊的气象在西方文明的强势来袭下,失去了文化自信,政治上丧失主权、经济上成为附庸、文化上持续断裂,尤其“文革”的冲击,中国文化饱受内外势力的夹击,传统文化失势,而新文化的根基却尚未扎稳。但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与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之下,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文化复兴已然形成气候。近年来,在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文化走出去、看世界,“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17]161这是高校加强海洋文明观教育的文化基础,可以也应该大张旗鼓地实施。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海洋文明观教育必须与海洋强国战略形成掎角之势。
2.实施国家海洋战略,高校开展海洋文明观教育是人才保障
从古至今,一个国家海洋战略的提出和实施,通常是建立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协同支持下得以推行的。首先是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下一阶段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就将成为与世界各国角逐的重要领域,海洋无疑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板块,但这需要扭转或改变国人传统的海洋观念;其次是我国发展面临的战略纵深压力空前,自美国推销“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我国在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合法权益屡遭无视与侵害,“第一岛链”封锁的冷战思维持续升温,对我国走出去的和平发展战略构成实质性冲击,因此海洋权益的维护亟须有一大批在海洋文明观上形成强烈共识的人才;第三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培养持续的后备人才,尤其是文化传播使者,既要有利于海洋经济的发展,又要传达我们的声音,将“海洋文明观”落实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我国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转变。
3.人才培养模式转型,高校开展海洋文明观教育是创新之举
未来国际竞争的核心必将让位于高素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终究离不开厚实的专业能力和优良的文化素养,因此人才质量将决定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国家制定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其中谈到人才培养要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而各领域的建设必将给人才培养带来挑战,尤其要注重培养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新能源等领域的紧缺专业人才。时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人才培养酝酿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提出了培养海洋文明创造者和继承者的现实任务,高校尤其是沿海高校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海洋文明观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上撕开一道口子,逐渐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由理论型向营运型和实践型转变,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海洋文明教育的实现。
(一)高校开展海洋文明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高校海洋文明观教育,应紧扣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规划,以提升大学生海洋文明素养为根本目标,在已有教育实践及资源的基础之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海洋文明观的教育,主要包括海洋资源概况教育、海洋意识及海权教育、海洋道德教育、海洋法治教育和海洋文化教育等五个方面。
1.海洋资源教育
海洋文明观教育首要的任务是需要向大学生系统地、全面地介绍我国的海洋自然属性,应该包括各大海域的区位情况、地理坐标、各类型的海岛分布、各海洋区域的气候特征、海洋水产形态、海峡航道的分布、海下矿藏的储备与开发情况、海洋资源开发的机遇和挑战等。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再也不能“背靠大海”,要让大学生明确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同时还是海洋大国,尤其是在海洋资源方面拥有较大的后发优势,是支撑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海洋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
2.海权观教育
“海权”是一个主权国家基于自身历史和自然条件下,在国际通行条例和原则范围内对自身海洋权益进行维护的基本权力,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项,马汉在其《海权论》中直言,“海权是建立在一种和平与广泛的贸易基础之上,那么对商业追求的习惯性必然是一个民族称霸海洋的显著特点”[18]35,即商业往来和海上军事力量建设。可见海权观教育必须涵盖海洋商贸情况介绍和国家海军力量的建设情况。第二,应详细介绍和讲解国家海权的发展史,从历史深处就国家海权建设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必然性进行教育。第三,应兼顾欧美各国近代海权建设和中国近代海权状况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海权建设概况,在历史发展的对比中凸显我国海权建设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明确国家海权建设的动力、压力、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第四,应着眼于“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的海权思想的挖掘,尽可能规避“修昔底德陷阱”,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到,“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是其自身实力增长和海外利益扩展的自然反映”。[19]79-89
3.海洋道德教育
海洋文明观,本质上属于人类主体在认识和改造海洋客体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人海关系”的固化,但这一关系并不是斗争性质的而是和谐共生的伦理关系。因此,对海洋道德观的教育,至少包含海洋敬畏感、“人”“海”一体观、海洋义务、海洋正义、海洋生态观等方面。
首先是海洋敬畏感教育和“人”“海”一体观教育。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更是人类文明的滥觞,是海洋赐予人类以生命和维系生命的海洋资源,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所以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心存敬畏感,怀揣感恩海洋的心。其次是海洋义务观和正义观教育。明确海洋提供了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的一切资源,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可毫无节制地向海洋索取和排放人类活动的废弃物,当前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变暖、两级冰川消融引发的海平面上升以及厄尔尼诺等海洋大气危机,所以人类必须积极履行海洋义务,并为海洋自身利益遭受的非法侵害大胆地伸张正义。第三是海洋生态平衡教育。目前海洋生态整体呈恶化态势,每天都有海洋生命从地球消失,而人类活动却日益扩展,人海和谐关系已经被打破,我们需要通过系统的教育和行为,因为“自然界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20]
4.海洋法治教育
道德和法律同是人类活动的调节器,不同的地方在于道德是自律的、自觉的,而法律是他律的、强制的,但都能对人的行为方式进行教育、引导和约束。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战略的升级和实施,在国际和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大家形成了海洋法治共识,并以司法精神解决海洋权益争端。对大学生进行海洋法治教育,能发挥系列规范性文件的效力,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个人行为,为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一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律文件解读。截至目前,我国涉海法律文件已达14部,涉海行政法规22个,部门规章7个,国务院法规性文件8个,地方海洋法规17个等,还有世界各国共同遵循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这些文件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海洋法治体系,都需要大学生以生活常识的方式进行掌握,牢固树立海洋法治意识。
二是海洋权利和义务观教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文规定“缔约国应诚意履行根据本公约承担的义务并应以不致构成滥用权利的方式,行使本公约所承认的权利、管辖权和自由”,“各国有义务保护在海洋发现的考古和历史性文物,并应为此目的进行合作”。我国200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二十条要求“保护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岛、海湾、入海河口、重要渔业水域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海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区域及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特别是其中的禁止性条款更需要大学生认真学习,因为可以断言,沿海大学生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工作岗位涉及海上作业或与之关联,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势在必行。
5.海洋文化教育
海洋文明观教育需要落实到生活处,这就形成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即“文化”。海洋文化涉及海洋活动的方方面面,但凡生长于沿海一带的人们,特别在那些传统文化遗存保留较为完好的乡村,海洋文化虽然在言传身教中得以传承,但由于遭受工业文明的挑战,传统文化话语空间被压缩,有失传的危机。
大致说来,海洋文化教育至少涵盖海洋习俗、神话人物故事、海洋生产器物、典章制度等。其中以海洋习俗最为典型,比如祭祀祈雨、祈福、祭拜妈祖、祭拜龙王和民间海洋体育运动等,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同时,还需要沿海高校深度挖掘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风土民情,打造“海丝文明”精品课程,对海洋文化进行专题化教育。
(二)高校开展海洋文明观教育的存在问题
应该承认,我国的海洋文明观是滞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时落后于周边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新加坡),与海洋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究其根源,教育的缺失是重要原因。
1.行政主管部门与高校对海洋文明观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意识[das Bewuβtsein]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das bewuβte Sein],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5]72所谓“现实生活过程”,在海洋文明的理论视野中,就是海洋文化元素充分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形势。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要把握这一形势。但在政策指导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对国家海洋局和2015年中国海洋科学类专业大学排行榜中的高校进行查访,仅找到“12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一则通知,而在调阅高校海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则发现,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仅有部分高校开设了海洋生态学,而涉及海洋文化方面的课程几乎没有。
2.实用主义的社会氛围严重制约海洋文明观教育的开展
高校是对社会的“模仿”,是浓缩的小社会。实践证明,一所高校奉行怎样的办学理念,其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素质,也打烙上厚重的印记。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应用技术型的转变,这一倒逼机制促使各级各类高校纷纷转型,由“务虚型”转向“实用型”。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谓的“文明观教育”必定遭到轻视和排挤,但从国家海洋战略的实施来看,必定导致发展后劲不足的局面,不利于经济社会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3.大学生兴趣以专业和娱乐为主忽视对海洋文化的关注
目前,高校大学生主体人群以90后为主,学生进入学校后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学习,因为在应试教育人才衡量标准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学生不可能投入大量的时间用于海洋文明观的学习;二是娱乐性质的社团活动,与相对严肃的文明观教育不同,同等条件下街舞、竞技体育、选秀等校园文娱活动更受大学生青睐。鉴于大学生的这一学习观,高校海洋文明观课程体系建设就面临边际成本较大但边际收益较低的经济学困境,这是海洋文明观教育实施难的重要因素。
4.大学生基本人文素养的普遍缺乏阻滞海洋文明观的实施
按照国家人才规划的要求,一名大学生要成长为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合格人才,必须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做到均衡发展,在专业技术能力得以保障的同时,要更加突出对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素养的培养,特别对于工科和理科学生而言,人文素养普遍缺乏是不争的事实。而恰恰相反,海洋文明观教育的初衷和目的,是在强化人文素养中对海洋文化的认知。从教育学的角度而言,在受教育者不具备基本条件和主观上进行排斥的情况下,填鸭式的教学能完成课时任务,但与教学目标往往相左。
综合本文前述内容,笔者认为在高校尤其是沿海高校,不论办学层次级别和学科专业,系统开展海洋文明观教育势在必行。在国家海洋战略和蓝图已经铺开的前提下,高校人才培养就必须主动衔接,主要的举措既要有实体性的工程项目,也要有稳定的制度保障与务虚性质的文化熏染。
(一)器物层面
借用理学家们常说的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则谓之器”[21]。此论对于开展海洋文明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换言之,教育既需要鞭辟入里的理论阐释,讲明道理,但道理的实现终归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因此需要将理论具体化,并固化到相应的载体中,也即“海洋文明观”体现为人们的精神追求、价值认知、生活方式等等,看得见却不容易上手,非直观性,而融入一定的载体之后,以实物、案例、事件的形式呈现,可以在视觉和心理上增强主观感受性。
1.兴建一批海洋文化主题展馆
“‘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15]86,这是唯物辩证法给我们的启示。因此,开展海洋文明观教育,必须依托一定的物质载体,从而增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鉴于传统教育方式的内在缺点和当代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及其转化能力碎片化和感性化的特征,将海洋文明观教育的课堂搬到博物馆,做到课堂和展馆两个空间的自然对接,进一步增进大学生的主观感受性和视觉冲击力。沿海城市有先天的地缘优势和海洋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政府、社会组织及教育部门应加大海洋文明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整合资源,兴建一批主题鲜明的博物馆、展览馆和纪念馆,作为海洋文明观教育基地免费向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开放。
2.打造鲜明的海洋文化景观
海洋文明观在哲学反思层面一般表现为一系列的海洋文化活动、海洋文化意识、海洋文化符号等,特别是后者,“符号”作为人类主体创造出的意向性表达方式,可附着于各种形体之上,表现人类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认识与理解。“由于它是某一对象的替代物,它不像一个确指形式那样提供信息,而是从外部代现它所表象的东西”,[22]1因此,沿海城市及高校可根据城市建设和校园规划情况,建设一批反映当地海洋文化、海洋生态、海洋地貌等方面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之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和“文化现实”,并“在其生存的物理环境当中得到保存和发展”。[22]285
(二)实践层面
理论贵在精致,重在“通识”并掌握大众心理,因此海洋文明观教育应杜绝传统课题化的运思方式,不应搞神秘主义,因为“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5]64必须实现大众化,并用实践的方式让大学生深刻体验和体会海洋文明观教育的真谛。
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
“海洋文明观”作为一种思想、观点、主张和生活方式,本身不会自动在大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也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大学生的内在素养,它的养成和习得,需要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进行持久的、深入的、全面的和科学的“灌输”。这就需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的修订相结合,对“开放战略”部分的内容进行扩充,或将海洋文明观教育独立为一个章节,进行专题教学。同时,还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出台制度,编撰海洋文明观教材或读本,确保海洋文明观教育进课堂,纳入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非专业同学为通识选修课;此外,还可以邀请军队海洋文化研究人员举办讲座,增进“军”“校”协同。
2.开展海洋主题调研进行实践教学
沿海高校团委、团总支,可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国家法定假日(比如国庆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等)组织学生队伍,采取就近、方便原则,以课题化的方式进行校外海洋文明观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体验活动、互动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近距离地掌握和了解海洋变迁状况,获得一手数据资料;另一方面可开展海洋文明观的宣传、宣讲,营造良好的社会实践氛围;在此基础上撰写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活动,扩大海洋文明观教育的影响力,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同。
(三)文化层面
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首先“关注着人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和发展样式。教育因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也因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迁”。[23]这是“文化”本质属性的理论解答,而高校开展海洋文明观教育的实质和落脚点,就是要通过系统的专业的教育及实践,在广大青年人中培养和树立海洋意识,建构新形势下当代中国的海洋文明观,这无疑是一场文化的变革,是对农耕文明和传统海洋文明的“格式塔”式的转换。
1.营造海洋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
“文化”说到底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一定的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样式或“样法”,对每一个生活于其中的个体而言,其一言一行无不浸染了所属文化系统的基因。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既要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和理论,更要侧重于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这方面,尤其是沿海高校应积极发挥海洋文明观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通过“海洋文化节”、海文化图书展、海洋文化作品展、海洋知识竞赛、海洋文明观主题征文等形式,将海洋文明观教育的根基筑牢,内化为每一位毕业于沿海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结构与能力。
2.建立海洋文明观网络传播平台
海洋文明观教育还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当前,网络化在高校已实现全覆盖,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已成为常态。众所周知,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你不占据就一定会被淘汰出局,因此主流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引领作用。这就需要地处发达区域的沿海高校积极构建网上海洋文明观教育阵地,通过开辟校园海洋文明观教育官方网站、qq、微信、微博,及时就国家海洋战略、法律法规、各类主题活动进行交流互动,凝聚海洋文明观的共识,抵制情绪化、非主流和违法犯罪的活动,拓展海洋文明观的生存空间,形成网络正能量。
(四)制度层面
“无规不圆,无矩不方”,制度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尤其对于新生事物的培育更需要建立和健全保障机制,保证各项要求不偏离中心、不异化,还能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的创造性。
1.出台保障制度打通各阶段的教育渠道
具体措施通常建立在一定的方法论基础之上,时下经常提及的“顶层设计”“抓关键少数”,无不说明,思路对了举措就能得以贯彻执行,否则只会导致各种拍脑袋的规章制度和文件。对于开展海洋文明观教育而言,也需要制度的顶层设计和抓关键少数。第一,呼吁国家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和出台强化高校海洋文明观教育的指导意见,建立相应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第二,在涉海高校中确立一批海洋文明观研究硕士和博士点,开设相关研究方向,培育专业人才;第三,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在涉海性质的院校进行试点,把握规律和特征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同时支持和鼓励中小学校进行相应的教育引导,打通从幼儿到大学的海洋文明观教育渠道。
2.鼓励开展海洋文明观教育的学术研究
成立由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企业)组成的海洋文明观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开展国家间、区域间海洋文明交往,承办国家、各部委委托的高端学术会议,各高校为会员,周期性地开展各类海洋文明观教育研究课题,创建《海洋文明研究》学术交流刊物,提供必要的编制和财力支持;同时地方尤其是沿海一带的省市须设立分会,接受上级委员会的指导,贯彻执行上级委员会的会议和文件精神,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积极申报课题和研究工作,并积极向各级党政机关、高校和社会组织提供决策咨询,进一步繁荣海洋文明观和研究工作。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海洋文明观不仅具有理论的必然性,也有现实的实现基础。高校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必须积极主动地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海洋文明观进行挖掘、研究、宣传,配合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自信心,正如19世纪末马汉的预言:“了解中国的人都知道,中国人身上有一种坚定不移的气质,这种气质能够促使它实现霸业。”[18]123
[1]吴继陆.论海洋文化研究的内容、定位及视角[J].宁夏社会学,2008(4):126-130.
[2]曲金良.发展海洋事业与加强海洋文化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7(2):1-3.
[3]陈涛.海洋文化及其特征的识别与考辨[J].社会学评论, 2013(5):81-89.
[4]杨国桢.海洋丝绸之路与海洋文化研究[J].学术研究, 2015(2):92-95.
[5]马得懿.海洋意识的内涵、体系与演化路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5(4):85-94.
[6]赵宗金.海洋文化与海洋意识的关系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5).
[7]庄国土.中国海洋意识发展反思[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1):25-32.
[8]郑敬高.海洋文明的历史类型——兼论欧洲文明不等于海洋文明[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35-39.
[9]陈德玺.论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以“资本”为批评视角[J] .阅江学刊,2011(2):138-143.
[10]王义桅.“一带一路”的文明解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4-24.
[11]肖琳.“中国海洋观”释义——学习李克强总理在中希海洋合作论坛上的讲话[J] .太平洋学报,2004(6).
[12]孙立新,赵光强.中国海洋观的历史变迁[J].理论学刊,2012(1):92-97.
[13]邓文金.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海洋观的演变:以中共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为中心的考察[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1):71-80.
[14]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144.
[1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周易[M]. 黄寿祺、张善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70.
[1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8]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海权论[M].一兵,译.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
[19]梁亚滨.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动力与路径[J].太平洋学报,2015(1):79-89.
[2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
[21]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71.
[22]约翰·迪利.符号学基础[M].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3]李小鲁.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12.
2016-04-25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教育理念创新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研究”(GD14XZX01)
陈德玺(1984-),男,讲师,主要从事社会改革开放理论研究、文化哲学研究。
G40-012
A
1006-8724(2016)03-00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