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红斌,张虹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中国传统节日的小学道德教育意蕴及实现路径
蒋红斌,张虹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育意蕴,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但它在小学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环境营造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为此,在小学教育中应注重传统节日道德内容的组织与补充、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课堂外的实践。
中国传统节日;道德教育意蕴;小学德育;实现
从远古走来,每个传统节日都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结着积极的民族精神和情感。节日的本意不仅是纪念,更在于传承其精神,学校将传统节日蕴含的民族传统美德,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涂尔干指出,小学阶段是道德教育最佳的时机,进入了学龄期,还没有打好道德的基础,那么这种基础就永远也打不好了[1]。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道德信念开始萌芽,道德情感逐渐丰富;到高年级阶段,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能逐步注意到行为的动机,并与效果结合起来考虑,学生的道德也从绝对服从权威阶段过渡到自觉内化的阶段。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学校进行的道德教育尤为关键。鉴于此,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关注小学生的道德发展特点,抓住关键期,通过与学生的积极互动来促进他们道德的发展。充分发掘并实现中国传统节日的道德教育意蕴,就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最具有影响力的。对小学生而言,这些节日至少具有以下的道德教育意蕴。
(一)唤起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
中国传统节日中,屈原是爱国教育的典范。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抗议当时政治的腐朽,投身自溺于汨罗江。后人为纪念哀思,荡舟江河上,将粽子丢入河中,避免鱼虾吃食屈原的躯体,演变为今天的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的习俗。他所体现的忠、义的精神,也成为爱国主义的一面旗帜。
有研究表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三年级到五年级之间是爱国主义情感发展最快的时期[2]。在小学德育中,如果能利用传统节日周期性的特点和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抓住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期,适恰地结合这些节日组织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在连续不断地缅怀、瞻仰这些伟大人物的过程中,既能寄托哀思,更可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渗透孝敬长辈的人伦教育
以“孝”为核心的人伦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都体现着孝道的文化与传承,每个节日都是培养学生孝行的良好契机。如重阳节登高、吃重阳糕点等,有敬老和祝贺长寿的蕴意。特别是自1989年国家将重阳节专门设为“敬老日”以来,这一节日更加突显出“无伦之孝,推家至国;以孝齐家,以孝治国,达至和谐大同”的情怀。此外,寒食禁火清明扫墓,逢年过节与家人团聚一堂,既体现着尊老敬祖的人伦教育,实质上也塑造了一种尊老爱幼的社会秩序。
尊敬长辈、孝行天下的德行需从小养成。在小学德育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了解节日背后流传的故事、习俗、意蕴,参与全民性的节日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孝敬长辈的人伦教育。
(三)树立慎终追远的感恩意识
我国人民素有“饮水思源、慎终追远”的传统美德,不少节日都蕴含着感恩的教育意蕴。春节时,人们通过互相祝福、互赠礼物来表达对父母、老师、朋友的感激;清明祭祖先,通过虔诚叩拜来寄托哀思,民族的亲情在此处汇聚,会产生强烈的归宿感和认同感。
目前的小学的感恩教育,虽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情感体验,但实际的践履较少,感恩教育在小学阶段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节日特定的文化环境,如春节的贺年祝福,清明的扫墓祭祖,都表达着对亲朋好友、先祖的感恩之情,若能引导学生在切身参与中加强体验,无疑能培养他们慎终追远的感恩意识,促进感恩行为的发展。
(四)追求团圆美满的和睦教育
传统节日贵人伦、重亲情,是维系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情感纽带。除夕吃年夜饭、守岁祈福,都是阖家团圆的仪式。春节时邻里间的拜访,是亲友联络的好时机,加强了血缘亲情,也维系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清明同族人一齐祭祖;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妇女回娘家,女婿看望岳父母;中秋时家人共同赏月;重阳节注重孝敬长辈,这些活动都密切了亲族间的联系。
节日活动体现的团圆、和睦的情感,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种安定祥和的社会氛围,学生参与其中,节日蕴含的团圆美满的和睦教育也能感同身受,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当下人际关系冷漠的社会现象。
(五)培养强身健体的体育精神
体育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清明、端午节都蕴含着强身健体的体育精神,体现了古老的养生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竞技中蕴含着交流协作,对体育教育教学起着借鉴作用。清明适宜户外活动,北宋时期,就有水上竞标、拔河、蹴鞠等表演;端午节的赛龙舟从最初的祈求平安,慢慢演变成一种竞技体育项目。在老一辈的情怀里,甚至有“情愿荒芜一年田,不愿划输一年船”的说法,使得赛龙舟积极向上的竞争气氛感染了在场每一个人;重阳佳节登高远眺也是一项重要活动。推广这些活动,小学生在参与、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既增强锻炼身体的意识,也有切身参与的机会。
(六)激发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节日是日常生活的调节点,也是调节心理的精神慰问品。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春节是新生、欢乐的节日。大人小孩都穿新衣戴新帽,开门鸣放爆竹,为驱除不详,也预示着来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把烦恼与霉运留在旧的年月里,在新的岁月中追寻新的希望。北方端午节讲究在煮粽子的锅里放上鸡蛋、鸭蛋,孩子带到学校去碰鸡蛋,象征着滚运,祈求转运。重阳节有登高、吃重阳糕的习俗,因为“糕”与“高”字谐音,也是人们一种心理上的祈求,愿寿命高升,也是期望人生境界步步高升,洋溢着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
学生从小就应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乐观向上的态度,学校充分利用节日中蕴含的道德意蕴,让学生在回顾春节辞旧迎新的习俗,重阳登高——步步高升的韵味时,再次深入理解蕴含的真谛,培养他们勇于进取的乐观情怀。
节日精神是组织仪式活动和凝聚群体的心理保障。但在实际的小学德育中,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的道德教育意蕴却尚未得到应有的发挥。
(一)对传统节日道德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在小学阶段,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主要由思想品德和语文这两门课程来承担。思品课是系统性的道德教育课程,语文教学利用课文中丰富的道德教育因素,也能充分发挥陶冶的作用。考查发现,无论是思品课教材还是语文教材,关于传统节日的知识都不够充分。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思品课教科书分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12册教科书共计44单元,154小节。其中,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只有两个小节,即一年级上册第十三课《欢欢喜喜过春节》和二年级上册第八课《中秋与重阳》。在人教版小学语文12册教科书中,共计349篇课文,相关课文只有两篇,分别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九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六年级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可见,这两门课程中不仅节日内容偏少,涉及到的传统节日也并不完全,只有春节、中秋节、重阳节。
本来就不多的传统节日内容,其童趣性还需要教师去发挥,内容的时代感也需要教师去把握。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发现,为了达到对学生道德教育的目的,部分选文的情感和观点偏向于成人,容易使学生对教材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同时,教材对传统节日的描绘大都还停留在比较久远的年代。如《北京的春节》一文,呈现的还是上个世纪老北京过节的景象,只言片语也难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北京特有的年味。学生平时接触的少,个体的经验感悟不深,这就要求教师立足生活,在组织教学环节时注重与当下时代生活的联系。
可惜,在现实教育中,教师对传统节日道德意蕴内容的挖掘还存在缺失的现象。不少教师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或者本身对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就缺乏体悟,对其所蕴含的连贯独特的情感和特定的时空生命价值理解得不够,难以挖掘其深蕴的道德教育意蕴,导致这部分教育资源的闲置。
(二)对传统节日道德教育渗透的行动乏力
这首先表现在渗透道德意蕴的教学方法单一古板。传统节日蕴含的教育蕴意,超越了单纯的理性与规范性的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理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但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师多以知识的形态和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忽视了特定情境的道德体验,轻视学生感受感悟的过程。学生虽然学习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但对重阳节佩戴茱萸的缘由、饮菊花酒,为何令人长寿,却毫无概念;虽知道了要学会感恩,但受到的同样只是口头的告诫,并不能真正产生知恩、感恩之情。
其次表现在为缺乏渗透道德教育而组织的传统节日活动。节日的仪式和庆祝方式,是学生信仰和情感能顺利表达的关键,也是进行教育的载体。但目前活动不丰富、形式不新颖也是阻碍节日发展的一大难题。中秋赏月的活动,在明朝以前具有轻松浪漫诗意的风格,许多地方举办大型的游艺活动,还有灯会、夜市、游园等。此后活动减少,娱乐方式单调,以家庭聚会为主,沿袭至今。因此,丰富、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是促使学生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以新的方式回归个体深层的内心真谛的重要方式。
最重要的是,渗透传统节日道德意蕴的过程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传统节日以一种宏大叙事的方式,让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体,都能参与节日庆典,体验节日氛围。但有些教师开展实际教学时缺乏针对性,忽视学生的年龄特点,难以调动个体兴致。通过对几所小学的不同班级的观察了解发现,不少教师直接使用从网上搜集的教案,关于中秋节主题班会的教学设计,虽是针对多个年级,但开展的活动环节却存在明显的雷同。
(三)缺少传统节日道德教育环境的创设
道德需要让学生在鲜活的生活体验中,通过环境不断暗示、示范和引导而自主建构。目前的情形是,学校普遍缺少对传统节日中道德意蕴环境的营造和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是教室环境的布置还有缺失。学校组织布置教室主要集中在开学、六一儿童节。在临近中国传统节日之际,最多只是组织学生出相关主题的黑板报而已。另一方面,校园里以学生的人际交往为内容的环境创设不足,参加学校的某些德育活动时人数受到限制。如不少学校虽然组织了清明扫墓的活动,但只选取部分优秀学生参加,这些活动也就成了小部分优等生的福利。此外,舆论的引导也存在缺失。节日是集体性的记忆和群众性的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需要强调的是,节日的道德教育注重家庭伦理和公民情怀,讲求亲近自然,和睦共处。因此,学校需要主动建立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发挥德育网络的作用。但从学校层面来看,教育工作者普遍缺乏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德育活动围绕上级要求开展,活动组织和安排上缺乏活动设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未能主动建立与家庭、社会的联系。而不少家长也时常忽略了引导孩子对节日知识的积累体悟和道德的身体力行,在节假日里或选择休息,或利用难得的假期外出旅游。社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和活动的开展同样较缺乏,淡化了节日习俗的活动。
(一)注重内容的组织与补充
因为多元文化的冲击,不少人心里滋生出民族自卑感、历史虚无感,许多学生对我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更是知之甚少,开展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势在必行[3]。
在小学教材中,传统节日的相关选文内容上存在局限性,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如讲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时,可引导学生思考,“每逢佳节”仅指重阳节吗?我们还有哪些传统节日?为什么会“倍思亲”?这样的问题设计,既拓展了学生思路,也可引发学生领悟节日的道德意蕴。节日错落有致地分布于一年四季中,在特定的时间召开主题班会,选择、列举代表民族文化的实例进行交流展示。
同时,在内容的组织上注重童趣性,尝试以儿童的视角,去理解、感悟传统节日。教师多以生活事件为素材组织课堂教学,体现生活的逻辑。让学生通过课堂交流,描述自己过节的情境和心情,在属于自己的个体经验中生发出道德的萌芽。
(二)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也是渗透传承道德的重要场地。首先,深入挖掘道德意蕴的内涵。这要求教师要增强传承节日精神的意识,积累整理相关知识,提炼并围绕节日的德育主题,挖掘出具体的德育内容。特别注意各节日及其内部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系统全面的节日道德教育内容体系。
其次,重视情感体验及情感发展。情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依托,良好的情感形成于童年期,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育情境,激发学生情绪体验。利用多媒体具体形象地呈现节日独特的情景,为学生理解、感悟节日创造条件。也可通过挖掘节日的符号、象征物,打破情感障碍,来感受其中的抽象事理和情感蕴意。
第三,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低年级重视游戏法,寓教于乐。如中秋主题班会组织猜灯谜的教学环节,丰富了活动形式也促使学生在游戏中生发情感。高年级采用课堂讨论法,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如就“春节是否燃放鞭炮”这一话题进行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在交流中体会春节的真谛,懂得改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精髓。同时,结合传统节日蕴含的德育知识,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动人的传说,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其精神魅力。
最后,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遵循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和规律进行道德教育渗透。如低年级处于好孩子定向阶段,若教育者向学生提出正确的行为方式,学生就会诚实地遵守,教师可通过营造节日氛围,加以鲜活的方式正确引导学生;中年级的学生进一步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积累相关古诗文;高年级则要求学生探讨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话题,培养批判探究精神,提高创新意识。
(三)注重课堂外的“践履”
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等途径,创设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可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可利用节俗象征物来布置校园环境,烘托节日气氛,使环境发挥出应有的节日教育功能。如在教学《欢天喜地过新年》时,除了黑板报的宣传外,师生可结合节庆特色,在教室走廊张贴对联、窗花,挂中国结等,也可分送共享节日饮食。学生置身于“年味儿”十足的氛围中,激发了他们参与的兴趣,也能感受到传统春节喜气洋洋的民俗风味。
课堂外的践履也离不开学生家庭和社区的力量。传统节日能有效地协调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开发利用节日德育资源时,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合力。学校可在节前与家长沟通,支持家长做好儿童的第一任道德教师,指导家长有目的地开展活动。同时,要鼓励家长支持学校教育,主动为学生参与传统节日活动提供教育资源。
在节日来临之际,社区依托其宣传平台,向社区居民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来源、习俗等小知识。让学生能将理性知识与感性情感相结合,积极自主地思考、理解和领悟节日道德意蕴,不断积累道德经验,实现道德发展。
[1]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7.
[2]陈会昌.中小学爱国观念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7(1):41-46.
[3]蒋红斌.“不同而和”:多元文化背景下新德育课程[J].教育科学研究,2008(11):44.
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and Its Implementation
JIANG Hong-bin,ZHANG Hong
(College ofEducation Scienc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1)
The moral education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is a precious resource for teenagers’moral education.However,various problems related to moral education can be observed in the processes of teaching design,teaching implementation,teaching environment crea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y organiz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Therefore,teachers should pay atcention to the complement,penetration and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before,in and after classin primary educ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moral education connotation;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implementation
G623.15
A
1674-831X(2016)04-0005-04
[责任编辑:刘济远]
2016-05-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880033)
蒋红斌(1969-),女,湖南双峰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德育原理研究;张虹(1991-),女,广东潮州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主要从事德育原理、小学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