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
自媒体时代呼唤思维变通
本刊
“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这个世界从未停止过变化的脚步,而且是越来越快了。
20世纪90年代,商业广告还是被电视等传统媒体主宰着;到了千禧年代,网站已成了汇聚信息的新焦点;而今,自媒体时代已悄然来到我们身边,这股力量正在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程,它打破了原来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也打破了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主宰传播的局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思维模式不能因势而变,还是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想法,那就只剩下被淘汰这一条路可走了。
自媒体是互联网的产物,互联网以其无所不能的姿态改变着这个世界。我们曾亲历过珠算、点钞、翻打传票这些银行比武技能,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而逐渐沦为鸡肋。有朝一日,我们会否看到“传统银行”终因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崛起而从地球上消失?这还真不好说,或许“一切皆有可能”。
变则通、通则存、存则强。要想不被淘汰,唯有变通。“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们必须学会借助和利用新生事物来成就自己。
当前,伴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汹涌而来,有两种病态情绪在银行业中蔓延,一种是“焦虑恐惧症”——表现为对自媒体时代的新常态有种莫名的焦虑和恐惧,特别是面对蚂蚁金服、微众银行、微信银行、直销银行、P2P等一些新业态的出现而显得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另一种是“盲目狂热症”——表现为一种对自媒体的盲目崇拜。
第一种病态让不少银行采取了等待观望的对策。不可否认,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但是“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身处自媒体时代的商业银行若不尝试一下让自媒体为我所用,就有可能会错失良机。要知道自古以来“得信息者得天下”,谁掌握的信息越多谁的统御力就越强。而媒体是信息的加工厂和传播机,银行的经营发展始终都离不开媒体的支持。时至今日,随着微信的横空出世,自媒体已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当人尽为媒,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传播中心,当信息横流,获取信息的成本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时,因势而变,积极而脚踏实地地参与到分享自媒体时代红利的盛宴中去,成为传统银行打破当前发展瓶颈的不二选择。
第二种病态则导致一些银行走了弯路,甚至栽了跟头。例如一些银行为了抢先一步占领自媒体高地,纷纷上马微信银行、直销银行,但由于对新媒体的本质把握不透,加之改革的决心不大,其整个运营模式包括体制、产品、渠道、广告、营销及品牌运营的模式,基本上还是传统银行的思路。所以忙乎了半天,收效甚微。不要以为建个微信群、设个公众号、发发红包、刷刷流量、起名叫微信银行,就算是对传统的颠覆。试问旧的思维未破,新的模式何以建立?
欲变模式,先变思维。如今,腾讯都在思考其自媒体王国的生态重建,作为传统行业的银行还有什么理由抱守着传统思维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