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泽英
(江苏省总工会干部学校, 江苏南京 210013)
建模范职工之家 创和谐劳动关系——以创建模范职工之家为抓手推进非公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丁泽英
(江苏省总工会干部学校, 江苏南京 210013)
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经济社会转型期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一,而非公企业的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尤其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加强非公企业工会建设,推进非公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工会组织要建设成为职工群众真正信赖的职工之家”的要求,江苏的基层工会组织坚持工会工作重心下移,把工会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尤其是工会工作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的非公企业,通过在非公企业创建模范职工之家来推动非公企业的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非公企业;劳动关系;模范职工之家
江苏的非公企业一部分是由乡镇企业改造及改制产生的,另有相当数量的新办民资民营中小企业,非公企业工会组织从成立之日起,就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及基础薄弱的状况。一是相当一部分企业主对为什么要组建工会、工会是怎样的组织认识模糊,甚至有抵触情绪,想当然地把工会组织放到了企业的对立面;二是工会主席虽经形式上的民主选举,但绝大多数人员是由企业方指定的,挂名现象大量存在,造成工会工作被架空;三是企业职工“被入会”,运动式的入会往往使职工不甚了解工会组织的性质、地位、作用,不了解会员的权利与义务,职代会制度得不到真正落实;四是非公企业工会定位不清、职责不明,很多非公企业工会成为事实上的“挂牌工会”。
造成非公企业工会组建难、履职能力弱、发挥作用难的原因,一是对企业工会的性质、职能、工作任务宣传不充分,使企业和职工认识不到位,甚至有误解;二是企业工会主席、专职工会干部人选的物色、考察、选配不慎重,“兼职”造成企业工会干部或业务能力不足或时间精力不济,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几乎成为摆设;三是企业工会工作受传统思维习惯影响,满足于下情上传、上情下达,办福利搞活动忙应付,行政化、机关化倾向比较突出;四是企业工会无作为导致无地位得不到地方党政、企业行政的重视支持和职工群众的理解拥护;五是企业工会没有建立起正常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忙乱无序,实际工作效果不理想。
职工之家是基层工会组织的一种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以企事业单位工会、基层工会为平台,为职工群众提供维护权利、学习培训、解决问题、帮扶救助、文化娱乐以及开展各种活动等等的一种组织形式、工作平台。江苏工会在非公企业职工之家建设方面勇于创新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江苏省已有全国模范职工之家433家、省级模范职工之家2150家,还有大量的基层工会合格职工之家。各级工会通过职工之家建设密切了与职工群众的联系,通过职工之家这个载体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提供维权和服务,受到职工群众的欢迎和肯定。在非公企业工会开展创建职工之家活动,可以切实有效地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一)制度先行,明确非公企业职工之家建设的总体要求
江苏省总制定了《江苏省总工会关于在新形势下深化职工之家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新形势下职工之家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在全省工会基层组织中广泛开展职工之家建设活动,针对面广量大的25人以下小型非公企业、各类新社会组织联合工会建家难的现状,提出了明确的建家要求。各级地方工会按照省总的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制定了各地工会开展职工之家建设的意见或实施办法、具体要求,为非公企业的职工之家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规范指导,确立非公企业职工之家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创建标准
基本原则。维护职工、服务企业,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维护促发展。党工共建,建设“职工之家”要坚持党工共建的原则,各种工作场所和活动阵地做到党工组织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实施推进,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因地制宜,从本企业本地区实际出发,因企制宜,不搞一刀切,要根据企业规模、职工人数、现有条件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建设有自身特点的“职工之家”。以人为本,坚持从职工群众实际需求出发,设置职工之家场所和职工文体活动项目。注重实效,建家必须有形式,但发挥作用是目的。勤俭持家,非公企业建家活动提倡勤俭持家的原则。
创建标准。规范非公企业职工之家建设,做到“六有”:一有场地,二有设施,三有经费,四有活动,五有成效,六有民心。开展“职工评家”“双评双爱”活动,每年举行一次职工之家民主测评。经过3-5年的努力,全省85%以上的基层工会组织建成为合格职工之家,并积极争创模范职工之家,力争30%的合格职工之家建成为市级以上模范职工之家,同时涌现一大批优秀工会干部,努力把各级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规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三)典型引路,通过培育先进树立榜样的方式激发非公企业创建职工之家的积极性
注重挖掘培育选树非公企业职工之家建设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经验宣传推介引领,用身边事感召身边人,使广大非公企业工会学有榜样、干有目标、超有标杆,增强非公企业职工之家建设的感召力和说服力,积极争取地方党政领导和企业负责人的重视支持。通过召开推进会,引导各类企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得实效。在本地区或本行业同类企业职工之家建设取得成果获得荣誉的感召下,非公企业老板对工会的一些顾虑会被打消,进而激发起在本企业创建职工之家、体现对员工的关爱、获得员工支持以增进企业和谐的积极性。
(四)注重实效,通过职工之家的平台开展工作和活动,增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
非公企业的职工之家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根据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来确定创建工作的有效举措和工作任务、活动主题和活动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个“家”有“人气”有“人心”,在职工心目中有影响有威望,在企业老板心目中有地位有作用,才能切实体现创建工作的实效。要调动和激发职工群众参与创建工作的热情,取得建家实效,创建工作的内容和活动方式必须抓住职工群众的需求和兴趣。
通过建设学习之家、温暖之家、健康之家、民主之家、安全之家、创新之家,维护了职工权益、提升了职工素质、活跃了企业气氛、增进了企业和谐、促进了企业发展,受到职工的拥护和欢迎,获得了企业的支持和赞赏。
建设学习之家。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转型升级给职工提出了能力与素质的更高要求,非公企业职工队伍趋于年轻化,大量“80后”“90后”进入职工队伍,学习与提升的愿望更为迫切,职工之家应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大力开展具有特色的职工教育活动。利用职工之家的平台组织各种培训活动、交流活动、竞赛活动;开展各种寓教于乐、学习娱乐并重的活动,开展各种与学习有关的主题活动,激发职工学习和展示的积极性,更好地提升职工素质。
建设温暖之家。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在开展职工之家活动的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对职工的关爱,切实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对于本企业的困难职工和因突发事件遇到难处的职工一定要及时帮扶到位。有条件的企业还应适应职工的需要提供心理关怀和心理援助。做好农民工入会、“进家”工作,无论户籍所在、合同长短和工作年限多少,只要建立了劳动关系就要吸收他们加入工会组织,进入职工之家,让他们分享建家的成果,使他们亲身感受到职工之家的温暖。
建设健康之家。文体活动能够增强参与人员的团队意识,增进职工间的交流和感情,有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发展。精心策划文体活动项目,组织职工开展兴趣小组的活动、组织开展各类比赛、竞赛等文体娱乐活动,帮助职工释放压力、舒展身心。
建设民主之家。非公企业工会建设职工之家必须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民主的基本形式,也是落实职工民主权利的有效载体。以党工共建为契机,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等社会力量,建立职工之家活动阵地,召开联合职代会。凡是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企业事项,通过召开职代会或联合职代会使职工知情,听取职工意见建议,以达成企业方与职工的共识,获得职工的理解与支持以便于更好地贯彻执行。积极尝试非公企业的事务公开。通过职工之家的平台积极推进非公企业的工资集体协商,推进区域、行业工会组建和区域、行业的工资集体协商的开展,进一步提高维权服务的实效。
建设安全之家。通过职工之家开展职工的入职培训、安全培训工作,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防护能力。通过健全和落实群防群治安保制度做好工会的劳动保护工作。组织开展实施“安全生产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开展各种安全主题活动;推动实施“1+3”安全监控体系;开展安全生产和职业危害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企业安全生产重在防护,通过工会的劳动保护工作实施群防群治,可以有效地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建设创新之家。创新的源泉在基层。通过职工之家的平台,开展符合企业实际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广泛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合理化建议、献计献策等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职工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加强非公企业的工会工作,推进非公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是我们当前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通过在非公企业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以增进非公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是基层工会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的成果。建设非公企业职工之家,打造一个非公企业做好工作、开展活动、服务职工、凝心聚力的平台,对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作用,使非公企业工会工作扭转了简单、虚弱、无序、无为的局面,切实履行了职能、发挥了作用,真正得到了企业方的重视和支持,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开辟了一条新路。
[编辑:牛雪峰]
D412.6
A
ghllyj.2016.04.004
2016-06-10
丁泽英(1965-),女,江苏苏州人,江苏省总工会干部学校教授,江苏工运研究所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工会理论与工会工作、劳动关系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