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公主岭市岭南小学 张永先
在如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德育教育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各大学校中的首要工作内容,在整个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中的德育教育途径单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问题尤为突出。大多数农村小学重智育轻德育、重形式轻效果、重校内轻校外、重灌输轻导行,以致学校育人观念淡化,德育工作弱化,学生道德素质退化。因此,如何真正做好广大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是某一个因素造成的的,而是多方面的,解决起来也十分困难。
小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儿童的品德行为处在“质”的变化过程中,正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切实做好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即使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唯分数论在农村小学仍然处于统治地位。这与只有分数高才能考入好的中学这样一个现实是分不开的。那么德育教育只是走走形式也就见怪不怪了。
一方面,在课堂的教育中,思想品德课虽然存在,但是“背”确是教学的唯一途径,把本应培养学生品德的一门课变成了机械背诵的课程。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这门唯一培养学生品德的课也会被其他“主科”占用。因此,德育教育也就变成了无根的缺少灵魂的德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效果自然也就不好。
另一方面,学校德育的形式有问题。教育的方式也仅限于强调学生背诵各种守则规范等,重视了德育的过程却忽视了涵养学生德行的过程,没有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否真正发生了变化,而期末考试也仅限于一纸分数。这样的教育方式显然并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影响着孩子身心和品德的健康发展。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家庭教育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开始到城里打工,而把孩子留在家里让老人带,而老人还要务农,并没有空闲的时间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甚至有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庭没有什么关系。虽然大部分家长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但是也仅仅局限于分数和名次,而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没有概念。这种唯分数论的想法也给德育教育带来了阻力。
同时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待改进,动辄棍棒相向,认为孩子做的不对只要打一顿就能够改正孩子的想法,但是他们并没有能够做到以身作则,更没能意识到这样一种做法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创伤。
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忽视社会对其的影响,尤其是社会的负面影响。比如,社会上流行的庸俗、劣质的书刊等。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里装配了电脑电视等,沉迷于电子游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消极作用。
以身作则,规范行为。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好的老师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有些话甚至不对父母讲也愿意跟老师讲,老师能帮助他解决思想问题包括实际问题,做到这一点没有爱心是不可能的。惟有教师人格的高尚,才可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教师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所以,学校应加强教师这方面的培训,广大教师也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赢得学生的爱戴。
德育课的授课不能仅仅要求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背诵,而是要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课本上的内容,真正做到融汇贯通。教师也要身体力行地践行德育教育中所提倡的,为学生做好榜样,而不是单纯的单方面的灌输知识。课程的考核也不应分数之上,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行为表现。
德育教育不应仅仅是学校的工作,家长也应负起一定的责任。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设置家长接待日等方式,专门接待来访家长,在某些问题上进行交流、沟通,达成共识。还可以通过教师定期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与家长在教育学生上达成一致,从而因材施教等方式来让家长也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来。
留守儿童逐渐成为农村学校中的主要群体。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上,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学生的性格做到心里有数,才能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其次,在平时中应对这些学生加以关心,让他们体会到温暖。同时,如果发现学生犯了错误,应及时予以批评教育,而不是一味姑息,要做到严宽有度,这样才能培养好学生的思想行为。
学校应大力开展积极健康的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不仅能锻炼自己的能力,更能够培养自己的品格。大力提倡优秀的文化,杜绝社会上的不良文化对学生的腐蚀。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基础教育目标实现与否的主要标尺,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目前,虽然我国在教育改革方面大力提倡实施素质教育,推广新课程,但还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特别在高考指挥棒没有完全改观的情况下;成绩、分数仍然是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小学德育工作仍处于弱势的位置,农村和偏远地区则更不乐观。作为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我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因此农村小学的教育应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德育教育方面来,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如此,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才会真正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