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充满希望的学校
——记天津市东丽区大毕庄小学

2016-03-15 11:55王玉全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6年2期
关键词:东丽区小丁社团

一所充满希望的学校
——记天津市东丽区大毕庄小学

2014年2月,因天津市东丽区新市镇建设需要原金钟街辖区内的欢坨小学、大毕庄小学的教师及原欢坨小学、大毕庄小学、南何庄小学、南孙庄小学的本地学生迁入了新市镇配套学校金钟小学,原南何庄小学、南孙庄小学的教师及以上4所学校的外地学生迁入大毕庄中学原址,组建新的大毕庄小学。

地处天津市东丽区的最北端的这所“小学校”,由于学校硬件条件与新市镇其他学校相比差距较大,教师和家长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落差。“合校之初,老师缺少向上的心气,学生小小年纪也暮气沉沉,见了老师常低下头绕着走。”校长王玉全说。

但就是这所“不被看好”的小学,在教育局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不足两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品质稳步提升,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学校锐意改革,先后荣获“天津教育特色学校”、“东丽区教学质量进步显著学校”、“东丽区绿色学校”、“东丽区平安校园”和“东丽区教工先锋号”等20多项荣誉称号。2015年10月28日,学校高质量通过现代化达标检查。不仅如此,教师们快速地形成合力,聚人心、倾人力,斩获“全国第四届和谐杯中小学‘我的模式我的课’大赛”特等奖、团体金牌;全国第二届和谐桥小学“七说”说课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优秀组织奖等。师生面貌焕然一新,学校整体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势头。

是什么原因让一所“小学校”如此充满希望?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毕庄小学一探究竟。

自信教育:“我们是希望的种子”

一所学校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它是否具有高瞻远瞩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的办学思想。大毕庄小学的学生全部为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他们由于离开故乡长期生活在异乡,对故乡缺乏归属感,再加上地域文化、生活水平的极大差距,大多数孩子缺乏自信,适应力较弱,普遍存在自卑感。

为了激发全体学生树立成长的自信,拥有像植物种子那样“朴实无华,努力成长”的品质,大毕庄小学王玉全校长提出回归教育“农耕”的本质,将学校和全体师生看成一颗颗植物的种子,践行“我们是希望的种子”的办学目标,凸显“扎根立志,播撒希望——自信教育”的办学特色,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无障碍的绿色成长环境。

走进校门,右侧甬道边,是22个“种植槽”,学校独具匠心,搜集各地富有特色的植物,将富有奋发向上、坚韧执著意义的植物,重在种植槽中,让来自22个不同省市地区的孩子,在培育种子的过程中,感受生命成长的伟大,在第二故乡也能同本土的种子一起,搏击风雨,茁壮成长。甬道尽头,是大片果园,里面栽种了苹果、石榴、柿子、樱桃、冬枣等果树,学校精心设计了植物信息卡,让所有孩子了解树木的品性喜好,并在果树缝隙间栽种了黄瓜、西红柿、辣椒筹蔬菜,利用假日小队活动时间,在蔬菜园拔草、施肥。

教学楼内外是精心布置、醒目的“种子文化墙”:勤学楼楼厅内,将学校办学理念、三风一训、校歌、种子赋直观明了地展现在孩子面前,让每一名学生在进入教室的第一时间,了解上学的意义,体会自身的职责。“我的祖国我的家”楼层文化布置有效体现在3个楼层之间,让孩子们徜徉在文化构建的长廊中,潜移默化受到爱校园、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快乐书吧”的匠心布置、“巧手天地”的独具风格,“种子的成长故事”的靓丽展现,使“我们是希望的种子”办学理念在各个细节文化教育中得到有效渗透。

教室内,“特色展示墙”里,是“种子中队创建栏”、“五星种子评选栏”、“成长的足迹成果栏”等主题橱窗,班级内的“绿色盆栽”将教室营造得更加富有生机,让一个个生命的精灵享受教育的均衡,体验教育的快乐和力量。

自信课程: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学校教育就是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助其成长、成才。如果我们只是传授知识,教育就过于简单和粗暴了,学校需要提供多样的课程和社团,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副校长王风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高粱、黍子、玉米、黑米、红豆、绿豆、黄豆等各种五颜六色的种子,是种子画社团必备材料。这些富有生命的种子,在学生的手中不停地转动,变戏法似地成为动物的眼睛或者成为半个球,经过学生的粘贴、拼装,个个栩栩如生,“嘻嘻,制作种子画太有意思。”学生在日记里写道。“看着学生认真地构图、设计、拼装,我心里总是为学生的专注而感动。”姚双喜主任自豪地说。值得一提的是,“废旧毛线DIY”社团,这是一个作品颇丰的社团,负责人孙心老师从学生那里听说,许多家长在家从事手工编织工作,家中经常有许多废弃的毛线团,她结合自己美术专业特点,决定成立“废旧毛线DIY”社团。于是调动家长的力量,搜集了大量的废旧毛线,在对孩子们进行环保教育的同时,培养欣赏美、创造美的情致,特成立了此社团,一年下来,她们制作的“毕小种子在成长——毛线画”系列,得到各级专家的认可及好评。大队辅导员袁嫒更是情有独钟:“茶艺社团也非常棒,孩子们从认识茶漏、盖碗、口杯……开始,进而学习泡茶、刮沫、温杯、倒茶、敬茶。学习过程中,她们表情专注、认真聆听、努力学习,一点一滴,绝不遗漏;一招一式,反复练习:宛然是一群小小茶艺师。”……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在毕小富有特色的社团课程中,展现个性,调动灵性,舒展自信的翅膀,绽放生命的绿色。

此外,刘萍书记还介绍说,基于学校生源及办学特色,大毕庄小学还推出“我们是希望的种子”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自信心,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如1-2年级“省市民族——我知道”——意在了解祖国大家庭的成员,知道各地的名称以及民族区分。学生活动形式主要是编快板、拼拼图、做手工等,让学生在游戏娱乐中记住自己的家乡及伟大祖国。3-4年级“人杰地灵——我自豪”——意在让学生了解家乡及祖国的风景名胜、历史人物。学生活动形式主要是摄影、绘画、写人物传记、演讲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美丽风光及对历史名人的敬爱。5-6年级“传统文化——我继承”意在了解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学生活动主要是深入社会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如学做风筝、学剪纸、学茶道、学棋艺、学书法、学绘画等,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豪感。

“我们就是要让自信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学生,凡是毕业的学生要掌握‘四个一’,即能写一笔好字、学会一项种子种植方法、拥有一个好口才、掌握一项生活技能。”校长王玉全说。

自信课堂:让师生找到成功的密码

大毕庄小学这所“小学校”,却是名师的摇篮,学校不仅拥有区级骨干教师,还拥有区、市级学科带头人,名师、特级教师。为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学校还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在发挥其引领作用的基础上,学校深入实施“微教学”管理理念,注重教学细节的处理,在减负增效的前提下向课堂要质量,把教学工作的焦点凝聚在课堂,让自信理念植入每一个教师的心中,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模式,追求课堂教学的务实和高效。郑明星和李连慧两位主任亲历课堂,立足常态课、抓实研究课、推出引领课,设立了“练兵场”和“点将台”两个展示平台,让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深入探索模式课。

观摩课上,学生小丁有条不紊地抒发着个人见解,声音高亢,口齿清晰,行云流水般吸引所有人。其他学生在研读文本后品读并背诵,PK背诵、小组背诵……每到动情处,学生们激动得小脸通红,并配合文本做着可爱的动作。课堂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深深吸引着每一位观课教师。“这孩子的发言真像个小老师!”观课的教师们称赞道。但曾经的她,却是一个缺乏自信让人头疼的孩子。

小丁自父母离异后,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抚养4个孩子的爸爸不懂教育孩子的方法,只会打骂,孩子厌学,缺乏自信,不愿与人交流,甚至想离家出走……班主任冯娅丽娟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召开《寻找她身上的闪光点》主题班会活动。动员全体孩子“用爱温暖心”,师生把小丁身上的闪光点及祝福语打印出来,一份贴在“金种子在成长”班级展示栏中,一份作为礼物送给小丁,并每周向她的爸爸汇报孩子的进步。小丁如冯老师预料的一样,学习成绩进步很快,脸上总是洋溢自信的笑容。针对她的家庭困难的实际,冯老师为其量身制定了《这份荣耀属于你》主题队会,师生为家境贫困的小丁以奖励形式,捐赠了复读机、课外书等。师生的爱如暖流注入她的心田,阳光闪现在她的脸上……如今的她,从害羞变得落落大方,从无所适从变得如鱼得水……在和笔者交流时,小丁自豪地说:“课堂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评论家,每个人都是质疑者,每个人都是书法家、音乐家、作家……”。她和全体同学一起在课堂上自信地成长。

大毕庄小学每天都在发生新变化,无论是学校的外观景色,还是师生的精神面貌,对工作和学习的追求态度。期待大毕庄小学自信教育——“我们是希望的种子”能走出更多自信、快乐的孩子,让流动的花朵同样享受最好的教育。

王玉全/文

猜你喜欢
东丽区小丁社团
缤纷社团
钉扣子的人
小丁写作文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书 画
书 画
东丽区政府开展公共机构能源资源统计培训工作
东丽区举办节能演讲大赛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