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东丽区和顺幼儿园园长 张长燕
新建幼儿园以园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之内涵
■天津市东丽区和顺幼儿园园长张长燕
当前幼儿园在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过程中,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天津市学前教育取消统一教材之后,园本课程开发更是势在必行。园本课程开发过程具有日常性、实践性的特点,对于新建幼儿园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新建幼儿园以园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仅仅要着眼于发展结果,更要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持续促进园所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其内涵应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从过程来看,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和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二从结果来看,应加快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促进教师师德素养、专业理论等多方面专业素养的提升;三是从长远发展来看,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进而推动园所的可持续发展。
(一)园本课程开发初始阶段,重点以需求为导向,立足园本培训,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新建幼儿园青年教师居多,幼儿园须根据园本课程开发的需要和教师自身的原有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园本培训活动,促学习、促提高。特别是针对教师自身不同特点和课题研究中的分工,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更具个性化的培训和更有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幼儿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以及幼儿园课程开发相关理论的学习,科研方法的学习,园本课程所涉及的领域知识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儿童文学作品创编等技能的学习。过程中除园内自培,教师自学,更应突出专家的引领,力求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将教学实践和专题研讨相结合,提高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科学性,提升教师实践与反思能力
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开发的园本课程,依托于日常的教学实践来检验其科学性、适宜性。重点是在大量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专题研讨和交流,通过观察与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园本课程中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策略,使课程得以不断完善。通常可采用一课三研、同课异构等方式来提高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适宜性。在观摩、研讨过程中,教师不断反思,思想不断碰撞,相互借鉴学习,教师的反思能力相应提升。
(三)园本课程形成阶段,应引领教师将课程研究向纵深发展,切实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经过前期的学习提高和课程设计实施过程,幼儿园应致力于引领教师对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将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幼儿园课程。深入开展全面的课程评价,进一步完善评价系统,特别是在课程的实效性上,以及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与园所特色创建等多方面不断加强研究,深入探索。这样,在教师经历园本课程开发全过程的基础上,使一个阶段研究的结束阶段,成为新的研究起点,从而使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不断螺旋式上升。
(一)促进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的转变,知识结构的优化
任何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都要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基于课程开发需要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深化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教师能够根据本地区本园幼儿实际、环境特色等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而不是一味追求统一教材,生搬硬套。特别是在课程研究中,教师能够把目光转向幼儿的学习探索行为,能够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和调整课程目标、内容和策略,从而也迅速促进了自己教育理念和行为的转变。同时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所学习的大量关于课程内容所设计领域的专业知识学习,使得教师的知识结构得以不断完善。
(二)促进教师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科研能力的提高
园本课程是以园为本的课程,具有其创新性和独特性,园本课程的开发关键在于正确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创新。新建幼儿园的青年教师们在无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将自身实践中不断积累的零星经验进行整合加工,带着问题去阅读大量的书籍,再从中选择适于幼儿的内容开发成幼儿园课程,创新意识与能力得以不断提升。教师通过逐步学习和掌握教科研的方法,学习梳理和总结教科研成果,进而切实促进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在不同水平上获得提高。
(三)快速、有效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通过教师自学和园所集中组织短期培训的方式,来迅速促进其所需技能的提高,是园本课程开发的需要。幼儿园以此为契机,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以我园环保教育课程开发为例,我园青年教师在儿歌、故事的改编、创编方面没有相关技能与经验,是非常大的挑战。通过学习培训,教师在实践中教师掌握了不同年龄段儿歌、故事创编的原则、方法、技巧,创编环保儿歌、故事几十篇。同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绘画水平、制作技能、音乐技能等都明显提升。短短两年时间,教师们在各类技能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3名教师共同制作的环保玩教具“弹弹乐”,获全国三等奖、天津市一等奖,并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
(四)显著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水平
在课程设计中需要教师具有教育整合能力,进行科学合理设计。在活动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则更加需要教师随时把握教育契机开展适宜的教育,学习如何尊重幼儿的需要,随机调整生成有价值的教育活动,开展过程性评价,促进幼儿的发展。
(五)促进教师教育资源开发和整合的能力的提高
园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各类教育资源。充分挖掘本地、本园的教育资源,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保障。在我园环保教育课程的研究过程中,教师们将课堂由室内转向教室外,操场上、花园里都会看到幼儿活动、学习的身影,将生活中的一花一草、一景一木都转化为教育资源。由于环保教育的特殊性和我园所处毗邻农村的独特优势,大量的自然材料如农作物等都成为我们的宝贵资源。甚至社区、家长群体也都参与到环保教育中来。教师与社区共同开展“垃圾不落地、和顺更美丽”等环保宣传活动,家长为幼儿园提供大量种子,指导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均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通过教育资源的不断开发,有效扩展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幼儿游戏、探究的内容不断丰富,课程研究也不断深入。
(六)促进教师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的提升
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合理分工与合作,在反复的实践中相互切磋研讨、思想碰撞。在失败中相互鼓励、分析原因、建构策略。教师与家长相互协调,共同承担课程实施任务,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和团队凝聚力不断增强。
在园本课程的开发,既要关注课程的形成和实践,关注课程实施的效果,同时也应着眼于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使园本课程开发的效益最大化。其中最大的收益莫过于教师队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驱力,为园所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有效保障。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追求“生态式”教师培养模式,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观,通过多种形式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外部培养和内部提升相结合的原则,搭建平台,不断唤起和增强自我发展内驱力。
(一)明确园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将园所发展愿景与个人发展相融合
坚持思想引领在先,分析课程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争取教师的思想认同。采取多种方式使教师积极参与到园本课程的研究中,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课程开发的进程中感受自身的成长与园所发展的密切关系。经常开展阶段性成果展示,加大成果的运用与宣传,使教师能够经常性感受成功,不断增强研究的动力和积极性,为发展动力“保鲜”。
(二)在园本课程开发中,坚持将集中培训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满足教师在同一发展进程中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新建幼儿园的青年教师具有年轻化、非专业化的共性特点,也有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因此,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对教师的培训既要解决教师普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又要针对其自身特点和研究中的分工,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例如,我园将课题研究与“青年教师工作坊”建设相结合。着力“青年教师工作坊”建设,实现教师群体的低成本相互作用,螺旋式提升。工作坊由青年教师发起,根据实际需要自主开展互助型微型培训活动,定期开展个性化微奖项评选,既满足了教师的个体需要,又对课程与开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鼓励教师开展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的微型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群体提升与良性互动
幼儿园采取骨干引领,全园参与的方式进行园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鼓励教师根据园本课程开发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开展个人微型课题申报与研究。由课程开发中心组成员全程指导、跟踪,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获取教学一线最及时的反馈。这样既促进课程的科学化、可操作性的提升,又使全体教师都融入浓厚的研究氛围,形成了幼儿园的研究梯队。普通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升,又促进了骨干教师不断自加压力,不断的学习提高,形成队伍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循环。
(四)加强对研究成果的运用与深入研究,引领教师朝着更高层次发展
在成果的运用推广阶段,应进一步加强反思和研究。同时建立新的研究目标,使课程不断完善,教师的发展更进一步,这也是园本课程开发效益最大化的体现。例如,在园本课程开发研究结束后,我园在实践中继续加强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的研究,并辐射到其他领域课程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我园还申报了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特色幼儿园创建与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是园所内涵发展不断推进,教师队伍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这得益于我园天津市教科院十二五规划课题《新建幼儿园以园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使我园教师队伍的发展实现了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也必将为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新建幼儿园教师队伍发展具有其独特性。社会对高质量幼儿教育的需求使得其发展的迫切性刻不容缓。需要园所结合园所实际,在切实推动园所科学、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我们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探寻出适合和本园的一些方法和策略,能够为更多新建幼儿园提供一些经验。我园也将继续研究,不断深入,促进教师队伍科学、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更多园所教育质量的可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