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南阳473009)
高职学生道德价值观引导路径探究
王娜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南阳473009)
摘要:近几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通过不同的途径逐渐深入到我国的市场中,这将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高职院校必须通过采取有效的引导路径完善高职学生道德教育。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高职学生道德价值观引导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学生道德价值观;引导;路径
当代大学生中具有极其特殊身份的群体就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任,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支柱,高职院校学生所具备的道德价值观念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息息相关,只有具有崇高道德品质的接班人才能真正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对此,各高职院校必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端正高职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不断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一)理想信念不坚定,责任意识不强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动极其活跃,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渴望成功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满怀信心能够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和更快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背景下,竞争日益激烈化,大部分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造成很多学生树立的理想趋于朦胧化,看重物质方面,忽略理想的本质要求,认为理想是美好,但实现还是很难达到的,只是一味注重关乎自己利益和自身发展需求的事物。长期以来,有的学生的自私心非常严重,任何事都是围绕自身利益转,从不关心这样做会对别人带来什么后果,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极其薄弱,充分暴露出极强的个人主义。
(二)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出现脱节现象,不符合道德评价的标准
当代大学生相当一部分在人生价值取向问题上,都比较倾向于先公后私的道德观念和“重义轻利”的人生价值取向,比较崇尚集体主义,不论做什么顾全大局,讲义气。但还是存在不少学生不能将所学到的道德理论知识合理地应用到道德实践活动中,尤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吐露出的道德行为价值功利化现象,不少学生逐渐看重于一些物质方面的需求,不注重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当遇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很多学生以“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道德理念处理两者之间的冲突,具体的处理方法的根本原则就是不能伤害到自身的利益,看重自我的价值,极度缺乏集体观念,日趋于功利化。以上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将所学到的道德理论知识和道德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实现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一致性,建立完善的道德评价标准。
(三)社会公德意识浅薄,道德行为不规范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社会公德意识极其低下,有待进一步增强。高校中一些学生公共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在大学校园中时常都会遇到有不少学生无意识地违反了相关的社会公德准则,出现的一些领域主要集中在公共秩序领域、公共生活领域、公共卫生领域、公共资源以及公共财产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所学到的道德理论知识。具体表现行为如下:在校园中经常会看到有学生随手随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的现象;有的学生不能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不遵守相关考试规章制度、诚信意识低下、不能及时归还相关的助学贷款;还有的学生不能做到最起码的尊老爱幼、不自觉遵守相关的乘车规则、缺乏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上面的这些行为必须被重视起来,这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制约着高职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高职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成长阶段,每个人都表现的很自我,希望能够得到每个人的尊重,希望早点融入到社会中,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慢慢地被建立。然而,在校学生大部分都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道德层面的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当前社会存在的形形色色的道德现象不能作出理智的分辨,树立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一些学生竟把这些不良的道德现象看成是社会中的常态,扭曲了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被同化的社交圈就是很典型的一个实例。高职学生还有好多不明确评判事物善恶的一些基本原则,往往都是按照自己的道德认知去评判周围的道德现象。
(二)当前学校重智力轻德育的教育模式存在很大缺陷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教育方式和办学理念都存在很大的不足,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在校学生的培养,依据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高校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学校应该担负的责任。高职院校必须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规划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职教育,学校相关的教学小组要敦促全体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即就是改变重知识传授轻道德实践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将人才培养模式和道德价值取向紧密联系起来,实现道德愿望和道德行为的一致性,将道德价值发挥的育人功能落到实处。近几年,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在不断扩大自己的招生规模,致使生源质量下降,有的甚至由于院校教师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扩招后的学生规模,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在职的辅导员大部分都趋向于年轻化,实践经验和生活阅历都很有限,在处理一些常规的教育教学问题上存在很多的不足,这也是造成高校的道德思想教育工作不能顺利实施的原因之一。
(三)高职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受到发展迅速的网络文化影响
网络是第四大传播媒体,具有全球性、即时性、交互性等特点,近几年已经深入到不同行业的各个领域。现在基本每个人都拥有一部手机,手机一方面体积比较小,便于携带;另一方面其具有较广的覆盖面,传播速度比较快,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欢,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手机文化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其中鱼龙混杂的传播内容时刻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对此,必须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正确引导,高校应该敦促大学生合理运用网络文化,鼓励大学生将虚拟文化和实体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虚拟文化的育人功能。
(四)学校校风建设对高职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
面对现阶段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的局面,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选择,很多高职学校在校风建设方面不够重视,一些学生在物质利益驱动的影响下,相互之间存在攀比的错误价值倾向,甚至一部分学生以“金钱至上”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在学生之间交流和沟通中,很容易对原本抱有正确价值观的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使得他们对传统的道德观念产生动摇和质疑,从而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科学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个人价值取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给予学生相关的道德基础理论知识和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个人价值取向、形成科学的道德价值观发挥着主阵地的作用。在理论教学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详细讲述相关的道德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时刻关注每位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动态,能够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而言,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学生最关心和最疑惑,对此,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教会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思考分析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分辨各种问题的能力,清楚自身肩负的重任和应负的责任,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打好基础。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和管理的主要作用
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管理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指的就是将教育内容和管理活动结合起来,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最终目的,通过相关的组织纪律、行政命令、经济手段以及规章制度等对大学生的言行举行进行一定的规范。学校的管理一般包括思想管理、生活管理、行为管理、学习管理以及活动管理等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组织管理过程,在此期间,相应的高校负责人会和学生及时交流沟通,以便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高职院校相关的教育人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着力于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道德价值取向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敦促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所学到的道德理论知识,注重德治和法治的结合,加强道德建设,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道德品质。
(三)合理利用网络传媒进行教学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虚拟形式”和“实体形式”不能达到一致,甚至趋于异化状态,究其原因,这可能主要是由于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施教者和受教者对文化载体的“虚拟形式”和“实体形式”认识不到位,而且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网络具有庞大的信息系统,其传播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利于实现教学中的交流互动,可以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畅所欲言,达到心灵上的沟通,所以高校应该积极搭建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注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网络平台有效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性人才。
(四)树立良好的校风促进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建设学校的校园文化过程中,首先要构建科学的道德目标系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这主要是就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问题而言,大力发扬传统的优秀文化。高职学生大部分思想还不够成熟,不论遇到什么事情容易冲动,对此,学校可以凭借相应的网络平台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比如校园网、社团活动等,同时通过这些也可以给予学生心理上及时的疏导。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也很重要,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规范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总而言之,道德价值观的实际状况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同时这也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根据社会人才的需求,制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奠定基础。
(注:本文系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职业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机制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SZ15A008)
参考文献:
[1]唐木兰,王秀云.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现状调查分析报告[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2]邝兆明.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J].新西部(学术理论版),2010,(4):108-109.
[3]陈海燕.新形势下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48-51.
[4]冯永刚.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应答[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