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 珲
(南京晓庄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1)
冲突性话语生成机制的语用分析
郦珲
(南京晓庄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1)
摘要:冲突性话语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它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当人们对某一事物或事件持有不同态度或者有利益纠纷时就会产生话语冲突,造成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负面后果。例证分析表明,冲突性话语的生成类型主要涉及表态类、阐述类、指令类和询问类。交际者受不同表达范式的影响,引发冲突性的回应。
关键词:冲突性话语;生成机制;语用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60608.0911.006.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6-06-08 09:11
冲突行为和冲突性话语存在于日常人际交往中,是一种常见却又复杂的现象。Grimshaw把冲突话语称为“conflict talk”[1]1-21。冉永平认为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对于相同人物或事件所持有的观点相左,对表达方式存在分歧,立场不同及身份形象差异等都会影响交际双方最终交际目的的顺利达成。在很多情况下,“交际主体之间就会出现争论、争吵、反对、反驳、异议等对抗性的言语事件和言语行为”[2],继而引发听话人的对抗性回应,产生冲突性话语,造成人际关系的明显变化。轻者偏离初始交际目的,重者可能加剧先前的紧张局面,如此不但无法达成基本的交际目的,还会造成人际关系的僵化。该研究依据冉永平提出的冲突性话语的不同表现方式,对冲突性话语的生成机制进行分类,并在例证的基础上总结冲突性话语的表达范式。
对冲突性话语的零散研究多见于语言学期刊杂志。语言学期刊JournalofPragmatics出版了以冲突性话语为主题的专刊,系统化地探讨了冲突性话语;国际语言学期刊JournalofLanguageAggressionandConflict的成立更标志着冲突性话语这一主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由此可见,对冲突性话语的研究正逐步引起国内外语言学的重视。学者们的关注热点从冲突性话语最基本的语法、句法和话轮转换扩展到冲突性话语的使用对篇章情节的影响以及给文学欣赏带来的辅助性作用等方面。冲突性话语的研究是多层次多界面的,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文学、伦理学、交际民俗志和跨文化交际等领域,甚至在跨文化商务沟通研究中也开始了对于冲突性话语的关注,例如商务谈判中冲突性话语以及回应研究[3]等。
国内对于冲突性话语的研究主要涉及会话分析和语用学研究。会话分析研究集中于冲突性话语产生机制、冲突话步和话轮转换的语言结构特点等方面。赵英玲[4]研究了冲突性话语的启始、冲突和结束话步;冉永平[2]对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学研究作了概述,讨论了冲突性话语的术语定义和两面性特点,并且提出了多维的研究视角。他在后来的研究中又指出冲突话语的趋同和趋异表现,并对冲突性话语环境下人际和谐管理模式的遵循和违反进行了深入剖析[5]。此外,机构话语中冲突性话语的具体特点,产生、发展和结束方式以及应对策略等也成为冲突性话语研究的一个方向。下文将以上述众多研究为基础,对冲突性话语的生成机制进行例证分析。
冲突性话语作为一种人际特征极其明显的语体,破坏性效果占据主导地位。只要冲突得到协调或消解,人际交往就会形成良性互动;同样,说话人对言语行为的选择会引发交际中冲突的产生或局面的缓和。因此,冲突性话语的制约机制和转化机制是当代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重要课题。冲突性话语在不同言语行为中体现为争论、争吵、反对、拒绝、抱怨和批评等言语行为类型。下文主要从说话人的角度分析冲突性回应产生的原因。
(一)表态类
说话人并没有刻意为之,只是针对人或事件进行基本陈述,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明显的个人感情贬损偏向,有时甚至是本意褒奖,并无意引发冲突。然而听话人因为其中的某些言语触及了自身的底线或敏感部分,从而产生冲突性话语的回应。
例1:宝玉:“怎么也得他在咱们家就好了。”袭人冷笑道:“我一个人是奴才命罢了,难道连我的亲戚都是奴才命不成!”(《红楼梦》第十九回)
这是有一次宝玉到袭人家里去,袭人便对他说“这个地方不是你来的”。宝玉看见她穿红衣服的姨妹子,脱口而出赞赏道:“怎么也得他在咱们家就好了。”宝玉的话语本意是对袭人姨妹子的肯定与褒奖,希望这样的可人儿能够留在自己身边,本是积极的感情色彩,但他没有考虑到身份地位的差距可能会给袭人带来其他的言外之意。受封建统治思想影响很深的袭人首先想到的是宝玉这番话的消极含义,即自家妹子落入与自己一样的卑贱境地,于是她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情感。
例2:方鸿渐固执地申辩道:“我就爱你这颜色。我今年在西班牙,看见一个有名的美人跳舞,她皮肤只比外国熏火腿的颜色淡上点儿。”鲍小姐的回答毫不合逻辑:“……你自己就是扫烟囱的小黑炭,不照照镜子!”(《围城》第一章)
《围城》中方鸿渐在归国的轮船上结识了鲍小姐,他尽己所能讨好鲍小姐。两人相约到西餐厅吃饭,方鸿渐以“黑甜”和“朱古力小姐”这样的昵称表达对鲍小姐的赞美,不料却引来了美人的反感。在鲍小姐反问过后,方鸿渐只得自圆其说,固执申辩,用“外国熏火腿”的颜色来类比所谓的黑美人,惹得鲍小姐十分不悦。以白为美的东方审美观使她对“黑”非常敏感,即便听到方鸿渐以西班牙美人的黑皮肤佐证“黑”之美,也无法浇灭内心的怒火,继而产生了激烈的反击。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也经常出现说话人刻意褒扬,却因为所述内容恰巧触发听话人的敏感神经或想要隐藏的事实而引发听话人冲突性回应的情况。此时的交际效果不仅未达到说话人的预期目的,反而产生了负面的语用效果。
(二)阐述类
说话人对听话人本身或涉及听话人利益的内容进行断言、宣告,或因为对某事的叙述而引发的冲突。
例3:作家陈岚:“我相信你在婚姻当中,你的先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唯你的意志是命,但是,美女,同样作为30多岁的女性我要给你一个忠告,女性的强势在婚姻当中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观众代表:“你怎么知道我在婚姻当中一直是强势的呢?你是在我的婚姻当中看过我吗?你今天是第一次见到我。你难道不知道有些人她既可以强势又可以服软,又可以很小鸟依人吗?”
这是东方卫视民生类节目《东方直播室》一期有关“生育权”节目的场景。通过节目旁白对观众观点的简单介绍,嘉宾陈岚对观众代表的观点给出了负面的评论,断言这位女观众成为丁克一族的主要原因是她在婚姻中太过强势。女观众显然不满陈岚的评论,她用若干个反问句表达自己强烈的不满。针对陈岚的“强势”一词,女观众代表进一步描述了自己对自我形象的一个所谓全方位的解读。在民生谈话类节目中,持不同观点的双方非常容易出现言语上的直接冲突,并且易于产生冲突性的回应。
例4:苏小姐道:“……我们背后叫他‘寒暑表’,因为他脸色忽升忽降,表示出他跟女学生距离的远近,真好玩儿!想不到外国去了一趟,学得这样厚皮老脸,也许混在鲍小姐那一类女朋友里训练出来的。”方鸿渐慌忙说:“别胡说……真缺德!”(《围城》第三章)
苏小姐的表妹唐晓芙,娇小可人,不施粉黛,是“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方鸿渐本想尽力给唐晓芙留下一个好印象,却不料苏小姐挖出成年旧事,说方鸿渐由薄脸皮变厚脸皮皆是由国外留学所得,并且暗指方鸿渐女朋友众多且素质不高。方鸿渐对于苏小姐的揭露非常不满,急于维护自己的面子,为自己开脱,从而产生了较大的冲突,并以“胡说和缺德”来评价苏小姐先前的叙述。
(三)指令类
因说话人发出指令或驱使而引发的冲突。产生这类冲突性话语的交际双方多为亲密朋友或家人,也可以是上下级关系等。
例5:方鸿渐:“别忘了,今天咱们要到老家里去吃冬至晚饭。昨天老太爷亲自打电话来叮嘱的,你不能再不去了。”柔嘉:“去,去,去!丑媳妇见公婆!真跟你计较起来,我今天可以不去。”(《围城》第九章)
《围城》的后半部分有很大篇幅是对方鸿渐和柔嘉日常生活的描述,其中不乏口角争吵闹别扭的细节描写。此例中方鸿渐提醒柔嘉不要忘记去夫家吃冬至晚饭,“不能不”的使用很显然是指令性的要求,让听话人没有选择的余地,表明了说话人态度的强硬。虽然夫妻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但由于柔嘉多次不和方鸿渐回老家吃饭,引起了夫家和丈夫的不满,方鸿渐采用了命令式的表达方式。虽然是祈使语气,但是吐露着请求的意味。听话人柔嘉对于去夫家吃饭本身存在一定的抵触,跟夫家人的关系不佳使得她不愿意回去吃饭。当方鸿渐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她时便引发了冲突。
例6:Miss Yang:Can I have you stay outside for a second?Thank you.
Sophie:Sorry,I didn’t do anything.What have I done?What have I done?What have I done?Oh,damn!
例6是BBC纪录片《中国教师在英国》第一集中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的一段对话。因为文化差异和既有的教育体制与教学习惯的不同,中国教师和英国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冲突。杨老师是物理化学老师,强调课堂学习的严格纪律;Sophie是英国中学本次中式教育实验班的一名学生,活泼多话,经常在课堂上随意发声。Sophie上课讲话打断杨老师教学导致教学进程中断,杨老师虽然采用Can I…的疑问句式,最后也以Thank you结尾,实际是严肃地以教师的高一级身份命令Sophie出去。然而Sophie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错,用了若干个“What have I done”表明自己的无辜,最后虽然按照杨老师的要求走出教室,但却心怀不满。
指令类话语由于对听话人有强硬要求,容易产生冲突性话语的回应,在身份地位平等的交际双方之间更容易出现冲突性回应。身份地位差异较大的交际双方之间出现指令类话语引发冲突性回应的机会较少,低级别者或因身份的差异不便于直接进行冲突性回应。例6中交际双方对自我身份的定位差异也是导致冲突性话语的一个原因。中国的杨老师认为教师理应被学生尊重,教师的指令应当被学生遵循;而英国中学生Sophie认为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自己没有做错无需受罚。当然,这样的课堂冲突在文化背景相同的国家也会出现。
(四)询问类
此类冲突性话语的生成原因是言语行为因说话人提问或反问而引发冲突。询问类话语从询问方式、询问内容以及询问时所处的交际环境都有可能导致听话人的冲突性回应。
例7:赵辛楣躺在沙发里,含着烟斗,仰面问天花板上挂的电灯道:“方先生在什么地方做事呀?”方鸿渐有点生气,想不理他不可能,“点金银行”又叫不响,便含糊地说:“暂时在一家小银行里做事。”赵辛楣鉴赏着口里吐出来的烟圈道:“大材小用,可惜可惜!方先生在外国学的是什么呀?”鸿渐没好气道:“没学什么。”(《围城》第三章)
此例中,赵辛楣和方鸿渐是所谓的情敌。赵辛楣爱慕苏文纨,而苏文纨偏偏钟情于方鸿渐。赵辛楣在提问时随意慵懒地望都不望方鸿渐一眼,且不时吐出烟圈,这明显是对听话人的轻蔑。这种询问方式非常不礼貌,提问的内容又恰恰是方鸿渐比较介意的:学历有水分,没有正式体面的工作,凭借私人关系在不知名的小银行工作。相比之下,问话人赵辛楣在报馆工作,家境不错,这些都让方鸿渐心生不满,此时冲突已经产生。方鸿渐采取含糊回避的方式回应,不说具体的工作单位名称,不正面回答所学专业。说话人的询问看似未果,但实际交际目的已经达到,他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听话人的轻蔑和不屑。而听话人对于因此产生的冲突采取了回避缓和的方式,结束了话轮,避免了进一步的面子受损。
例8:贾政听这话不像,忙跪下含泪说道:“……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贾母听说,便啐了一口,说道:“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反问虽属于询问类,但不同于一般提问,也异于直接否定,是无疑而问。对于说话人自认为的事实加强语气,以此来回应对方的不同观点,达到指责或讽刺等效果。第三十三回贾政毒打宝玉,贾母和儿子发生尖锐的冲突。贾政自认为教训儿子天经地义且光宗耀祖,但没有考虑到贾母爱孙心切,对宝玉挨打无比痛心。贾政本以为用反问句式渲染自身被责骂的无辜就能体现自己教育宝玉的合理性,却不料听话人贾母利用同样的反问句式予以回击。在日常交际中,当交际双方出现言语冲突时,听话人容易使用与说话人同样的句式来回应对方,如此例提及的“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类似的反问句式还有:“你以为你是谁?”——“那你又是谁(哪根葱)?”句式或稍有变化,用词或许有替换,但所采取的反问句式的冲突性回应是相同的。同样,在交际双方采用詈骂方式回应的过程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你是X(贬损或侮辱性词汇)!”——“你才是X!”
以上所讨论的冲突性话语的生成机制,无论是表态类、阐述类、指令类还是询问类,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说话人的表达方式、内容和当时的语境因素等触及了听话人所能承受的底线或所想要隐藏的信息,从而激发了一部分听话人以冲突性话语回应对方的言语行为。
冲突性话语存在于各种言语行为中,通过不同的语言标记和表达范式达到交际双方的交际目的。语料分析表明,冲突性话语的生成类型主要涉及表态类、阐述类、指令类和询问类。交际者因不同表达范式的影响,引发冲突性话语的回应。然而,冲突性话语的生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并不是单一的。不同语境下,不同的机构话语中冲突性话语的生成机制和语用趋向也有很大差异,这也是可以进一步进行研究的方向。另外,如何在特定交际场合中避免出现冲突性回应,例如在商务谈判中对冲突性话语的处理也是需要深入探讨的。
参考文献:
[1]Grimshaw A D.Conflict Talk:Sociolinguistic Investigations in Convers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冉永平.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学研究概述[J].外语教学,2010,31(1):1-6.
[3]王立非,张斐瑞.商务英语谈判:国际研究现状分析及拓展(2004-2013)[J].外语教学,2014,35(4):5-10.
[4]赵英玲.冲突话语分析[J].外语学刊,2004,(5):37-41.
[5]冉永平.冲突性话语趋异取向的语用分析[J].现代外语,2010,(2):150-157.
(责任编辑白晨)
收稿日期:2015-12-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2014SJD170);南京晓庄学院科研项目 (2015NXY11)
作者简介:郦珲(1981-),女,江苏丹阳人,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和语用学等。
中图分类号:H 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62X(2016)03-0084-04
A Pragmatic Analysis on the Generating Mechanisms of Conflict Talks
LI Hu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1171,China)
Abstract:Conflict talk is a complex language phenomenon,which exists in people’s daily communication.It arises when people hold different views on the attitude towards a thing or event or when they have interest disputes,causing inevitable negative consequences in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The cas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generating types of conflict talk mainly involve declaration,elaboration,instruction and request.Communicators trigger conflicting response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aradigms.
Key words:conflict talk;generating mechanism;pragmatic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