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亚丹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运用矛盾分析法剖析网购热潮下的矛盾
盛亚丹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矛盾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事物中存在的矛盾,掌握矛盾的特殊本质及发展规律,以便有效地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的方法。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思辨哲学的基核方法之一,主要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等方面,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在当今网络购物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购矛盾层出不穷,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这些矛盾,是人们正确认识网购时代下的矛盾并找到解决之道的法宝。
关键词:矛盾分析法;网购热潮;矛盾
“双十一”、“双十二”购物狂欢节已经落下帷幕,由各大电子零售商共同打造的这场购物盛宴,再一次打破成交记录。仅天猫“双十一”一天的交易额就高达912.17亿元,大幅超过去年的571亿元,由此可看出人们对网购促销活动仍热情不减。事实上,除了“双十一”、“双十二”这些人为打造的购物狂欢节之外,一些重大的节日甚至每周的周末也都成了购物狂欢节,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习惯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网购热潮”也正在从城市走向农村,从中国走向世界,如何抓住并分享这一机会,解决网购过程中出现的层层矛盾,是中国政府和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电子商务业以席卷之势威胁着传统零售业的生存,它凭借低廉的运营成本、海量的容纳规模、透明的商品信息等优势严重冲击着传统零售业的营业额。传统零售业面临生存危机是客观的事实,因为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兴的事物和原来的事物之间的矛盾,但也正是这些矛盾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指出:“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1](P305)在当今蓬勃发展的网购时代,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形态,见证到居民的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矛盾就是对立和统一,对立性表现在事物之间的区别,同一性表现在事物之间的联系。电子商务业与传统零售业是对立统一的,既存在区别也存在联系,例如在市场领域二者的区别表现在:传统市场的有限增长空间与网络市场的无限发展空间,传统市场的分散需求与网络市场的规模需求等;而二者的联系就表现在网络市场与传统市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线上线下是可以紧密结合的,网店与实体店是可以良性互动的。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指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2](P408)他又在《哲学笔记》中说:“要认识在‘自己运动’中、自生发展中和蓬勃生活中的世界一切过程,就要把这些过程当作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3](P306)因此,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电子商务业与传统零售业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电子商务业与传统零售业是相互对立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传统零售业在电子商业的重压下,也会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寻求共同的发展空间。
矛盾具有特殊性,每一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只有找到具体事物矛盾的症结,才能清楚的认识到问题之所在。在网络购物中存在着:电子商务业内部各大电商平台之间的矛盾;交易双方电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物流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网购市场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消费者理性消费与过度消费之间的矛盾以及消费者疯狂网购引发的家庭矛盾等。这些矛盾在网络购物中普遍存在,呈现出立体网状结构状态,应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一)各大电商平台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利益矛盾就成为新中国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各大电商平台之间的矛盾实质上也是利益矛盾的冲突,是为了争夺各自的利益而展开的激烈角逐。自阿里巴巴集团打造出“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以来,各大电商平台也都蜂拥而上,“双十一”、“双十二”购物狂欢节不再是淘宝、天猫的专利,而成了各大电商平台各显神通的竞技场。然而,由此产生的竞争客观上也造成各大电商在“双十一”的营销成本大幅提升,从“购物狂欢节”前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宣传到当天的主战场,再到未完待续的后续战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愈演愈烈。因此,只有采取措施平衡各方利益,才能更好地维护各大电商平台和消费者的利益。
(二)电商信誉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
网络购物最主要的两大主体就是电商和消费者,因此电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矛盾理应成为众多矛盾的中心。虽然电子商务业创造出了传统销售业难以企及的巨大成交量,但是电商行业也正面临着严重的信誉危机。中消协发布的《部分“双十一”网购商品价格跟踪情况报告》指出,“双十一”期间三成多商品打折促销有水分。电商行业面临的价格欺诈、假冒商品、刷分买好评等弊病都在购物狂欢节中集中暴露出来:首先,先涨价再打折。商家抓住消费者爱捡便宜的心理,将商品先巨幅涨价之后再打出诱人的折扣出售,这实则是一种价格欺诈行为。其次,假货冒充正品。由于缺乏监管,假冒商品也能得到众多好评来迷惑消费者,产品质量没有可靠保证。最后,“特价商品”总是缺货。例如“双十一”期间,不少商家用“清仓价”、“限时抢购”、“史无前例,仅此一天”吸引客户进店消费,但顾客付款后卖家往往以“缺货”或“售完”的理由不发货。另外,售后服务问题也深受消费者诟病。这暴露出电商平台和商家之间的配合还需进一步磨合,企业和监管部门还需更具管理的智慧。因此,消费者在网购时要注意索取和保留相关交易凭证,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及时拿起法律武器向工商、消协部门投诉。
(三)物流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
在网购交易数字再创新高的余热下,物流行业面临的物流压力也空前高涨。“双十一”的喧嚣已经尘埃落定,912亿元的交易背后是4.67亿个物流订单总量,一些物流企业甚至出现爆仓局面。但随着包裹从卖家仓库进入物流公司“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站,消费者与物流公司之间的矛盾也在逐渐增加,由于物流公司存在配送速度慢、录入信息有误差、快件包装有破损、服务人员态度不好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物流公司的形象。矛盾分析法认为在每一矛盾中起主导作用的矛盾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物流公司要找到问题的关键点,高度重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做到善始善终,才能打造出顾客满意的物流服务品牌。
(四)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供需矛盾主要表现在电子商务供应商与农村消费力不足、国际消费市场仍需进一步开拓之间的矛盾。据调查显示,农村使用电子商务的人口不足10%,远远低于城镇使用电子商务的人口数量,这表明农村的网购消费是明显欠缺的,但是不能据此就否认农村人口的消费能力,因为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是不断提高的,所以农村居民在网络购物方面仍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电商企业应注重拓展广阔的农村消费市场。网购时代下电子商务面临的不仅是国内空间,还有全球化的空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成功,表明网购市场顺利拓展到海外,海外购、全球购已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宣传热点,但是如何让国际市场的消费者信任中国商品的质量,如何引进更多的国际商品、国际品牌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是电子商务企业亟需解决的前沿问题。
(五)理性消费与过度消费之间的矛盾
购物狂欢逐渐演变成某种大众文化的存在,人们进入一个消费的怪圈——为节省而花费更多钱。对消费者来说,是“奋力血拼”还是“理性对待”是值得慎重考虑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购物节过后不少消费者都出现矛盾心理:一方面“剁手党”为自己经受不住打折诱惑而疯狂下单的“败家”行为感到懊恼,另一方面又对抢购来的商品充满期待。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由于“双十一”、“双十二”购买到的商品高于平时价格,受到被欺骗的打击之后,网购也会慢慢趋于理性。矛盾分析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网络购物是否理性关键在于消费者自身,因此,消费者要冷静对待,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需求,预先列好物品清单,算好开支,避免非理性地冲动消费和透支消费,做出理性的消费行为。
(六)疯狂网购引发的家庭矛盾
足不出户、商品丰富、价格便宜、送货上门等种种优势,让网购越来越受追捧,但是在众多好处的背后也引发了一些家庭矛盾,甚至出现夫妻离婚现象。在网购没有普及的时代,也有很多的夫妻因为家庭理财观念的不同产生矛盾,但是从来没有像这样一个时代,让购物变得这么的简单、轻松,同时也让婚姻家庭中的支出平衡更加轻易的被打破。网络上因为冲动购物导致离婚的新闻层出不穷,但是面对这样的悲剧,很多家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矛盾的斗争性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分为对抗性的斗争和非对抗性的斗争,家庭内部矛盾属于非对抗性斗争的矛盾,是可以得到妥善解决,并非完全对立的尖锐矛盾,因此,家庭成员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出网购矛盾的深层原因,协调好夫妻之间的冲突,达到家庭关系的和谐。
在众多矛盾中,电商与消费者作为两大主体,他们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网络购物中的主要矛盾。电商与消费者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优惠折扣虚假、产品质量低劣、退换货服务差等方面,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网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矛盾分析法认为,在诸多矛盾中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从而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是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我们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想破解网购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矛盾,重点必须放在解决电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上,在抓住重点矛盾的基础上兼顾其它矛盾,解决矛盾的效果才能更好。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对电商平台加强监管,建立电商平台价格追踪监测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价格秩序,全方位净化网络购物环境;电商平台和相关经营者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做到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网购热潮”现象实质上是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商品的巨大需求,电商应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把好商品的质量关和售后服务关,扎扎实实地提升服务和产品质量,将网购促销从“价格战”向“价值战”过渡,才能促使网购商业模式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国内的购物节越来越频繁,不少消费者已经出现体验疲劳,加之网购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网购热潮预示出降温的苗头,因此,要想维持网络购物的繁荣,必须以电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为重点,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认识到问题的实质,全力解决上述的几大矛盾,汇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使网购热潮继续繁荣兴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2]列宁.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陈云,王浣尘,沈惠璋.电子商务零售商与传统零售商的价格竞争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1):35-40.
[5]丁夷,张凌.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理论探索,2006,(4):28-30.
[6]王光鹏.浅谈矛盾分析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4,(9):57.
[7]赵晓妮.网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49-52.
[8]徐卫民.消费者网购行为分析[J].社会科学学科研究,2010,(6):64-66.
[9]黄斐,王佳.中国网购中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0):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