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著源
(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032)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现时转型的依据、机制及意义
储著源
(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032)
中国的国际地位全面提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历史性接近中国梦、意识形态博弈激烈、经济社会问题突出的时代特征内在要求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必须及时针对性地丰富内涵、拓展功能和现时转型。问题导向与解决问题、目标驱动与捍卫目标、主体需求与培育主体、实践境域匹配与理论形态创新、意识形态挑战与凝聚社会共识、国际理论交锋与兼融世界优秀文化六对矛盾关系构成了理论创新范式现时转型的逻辑机制。理论创新范式现时转型,提升了党和人民的思维创新能力,明确了理论创新对象和目标,凝聚了社会共识,推动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形成和运用,具有明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转型
理论创新范式,即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和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价值立场、根本标准、问题视域、路径方法和模式模型。①当前,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地丰富和发展了理论创新范式内涵及形态,实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的现时转型,进而构建了体系化、理论化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为完成现阶段战略目标提供了先进理论指导。因此,很有必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从学理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形态现时转型问题②展开科学诠释,为当前理论创新提供更加先进的模式与方法。
时代特征是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转型的客观依据。当今,现时代特征内在要求理论创新范式转型升级,党和人民必须以新形态的理论创新范式解答时代问题和完成时代赋予的理论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出现和深层次矛盾风险累积是现时代特征的集中体现。以此为导向,党和人民必须推进理论解答时代问题的形态并丰富和拓展其功能。
其一,中国的国际地位全面提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国际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方案”研究热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对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全面提升,立体化地塑造和树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形象。一是当代中国综合国力全面增强,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中国是当代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大,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国际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世界可持续和平与发展道路的典范,中国发展为世界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中国经济增长拓展了世界经济增长点,中国本身的科学发展就是直接对世界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二是中国实事求是地履行世界责任。一方面,中国主动参与世界范围内救灾救亡活动,尽自己最大努力支持和帮助落后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经济建设,自觉推动世界人民共享世界发展成果。另一方面,中国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世界维和,护航亚丁湾,反对世界霸权,积极参与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建设,倡导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框架、全球发展框架和国际金融体系。三是抓住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之际,积极倡导世界梦,让世界永远保持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科学发展趋势。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梦,也是造福世界人民的梦,与世界梦紧密结合、命运相连、互融一体。立足中国梦建构世界梦,不仅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和中国自信心增强的体现,更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责任使命。综上所述,中国必须构建与此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话语权。
其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当前,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力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实践推进战略,更是理论创新驱动战略。实际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和人民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智慧结晶,它是党和人民长期的理论思考和理论创新的积极产物,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内容,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全面创新时代。因此,“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在规定了当前的理论创新思维范式和总体框架,提出了理论创新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任务,更规定了理论创新的根本方向。基于此理解,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若要正确解答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难题,就必须丰富和发展推进理论创新的范式形态及其解答功能。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全党要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顽强奋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1]
其三,历史性接近“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习近平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2]接近目标既说明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说明我们完成任务的难度将更大,实现目标之前的每一小步相当于跨越一大步,为此我们必须全面准备,周密部署,深思熟虑。我们首先要对“如何实现百年目标和中国梦”这个重大问题展开理论思考和理论教育,其次要对“如何界定百年目标和中国梦”进行理论阐释和宣讲,再次要对“实现百年目标和中国梦之后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战略性思考和理论体系建构。历史性接近目标和梦想,首先要有经得起历史考验、理论推敲和实践验证的科学理论范式指导,始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之路。因此,接近中国梦提出了更加艰巨的理论创新任务。
其四,国际国内意识形态交锋日益激烈。“当今世界剧烈变动,充满着变数、蕴藏着风险,不同制度模式、发展道路的博弈十分激烈;当代中国深刻变革,不同思想观点、价值取向、政策主张相互交织,往哪走、怎么走的问题,怎么看、怎么办的问题,都十分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3](P456)当今世界,制度模式、发展道路、思想观点、价值取向、政策主张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博弈交锋十分激烈,能否占领国际国内意识形态主阵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话语权威的树立,更关系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解释力、领导力。这就需要一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始终做到以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二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新形态,全面占领理论创新新高地。所以,意识形态交锋要求党和人民持续推进主流理论创新和强化主流理论阵地,赋予主流理论新形态、新生命和新指向。
其五,国内经济社会突出问题进入凸显期。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各种累积的深层次问题突现,对此必须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和思维正确解决。按照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在解决问题之前必须给予令人信服的理论诠释。解决问题必须对问题展开理论的科学解答,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正确的实践方向和实现极为广泛的社会共识以及较为持久的实践动力。当然,若要获得问题解答权威,就必须运用科学的理论体系及方法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1]
综上所述,时代特征赋予了理论创新范式转型的基本目标和现实任务,成为理论创新范式“何以转型、如何转型”的总体依据。反过来,只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范式新形态才能正确解决时代提出的各种问题,创造出契合时代特征的科学理论体系。
转型机制主要探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转型何以实现的问题,这是一个思维、理论、方法及问题交相呼应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具有严密逻辑的理论与实践动态性结合过程。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理论创新范式现时转型的逻辑机制主要通过如下的六对矛盾关系建构和展开。
其一,问题导向与解决问题。问题是范式的出场逻辑和实践样态,问题变化决定着范式转换轨迹,即问题是范式的导向。与此相对应,解决问题是范式出场的价值目标,范式转换是为了解决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但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践难题。正如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4](P23)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从出场逻辑来看,一开始就被赋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价值取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问题,因而其原初结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启之时就已经基本确定,只要它的价值使命未完成,其原初结构就不会被替代或转换。然而,在实现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党和人民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对此只能通过创新、转型升级,丰富其形态,增强和拓展其解答具体问题的功能来制定战略策略。所以,问题导向又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现时转型及形态丰富的逻辑起点,而解决问题又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转型及形态丰富的价值指向和实践目标。因此,理论创新范式转型过程实质是党和人民问题意识、问题解答和攻坚克难能力的一次全面提升。正如刘云山指出:“要强化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以讲话精神为思想武器,提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的能力,在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3](P474)
其二,目标驱动与捍卫目标。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3](P77)目标有近期、中长期和最终目标之分,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设定总是立足于人民群众意愿和根本利益。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坚持人民主体地位”[1]的原则。因此,人民主体是目标设定和实现目标的首要原则。以现阶段人民群众诉求、中国共产党建构的共同奋斗目标为例,基于目标的稳定性、阶段性、关联性、难度性等,将党和人民奋斗目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近期目标。近期目标主要包括解决困难问题、提高生活水平、拥有充分的发言权、畅通理论诉求渠道、参与制定具体政策、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等。第二个层次是中长期目标和最终目标。中长期目标、最终目标主要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等,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当前中长期目标的集中体现。[5]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目标的行动指南,推进理论创新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实现方式,目标内定规定了实践主体实现目标的理论依据、实践路径和思维方法。很明显,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的实现必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和维护。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转型升级,首先是为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其次是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促使我们不断接近既定的奋斗目标,进而通过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捍卫党和人民共同的伟大事业和奋斗目标。由此观之,党和人民奋斗目标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转型升级的内在价值取向和精神动力,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转型升级更是捍卫和实现党和人民奋斗目标的必要战略路径及方法。因此,若要顺利实现党和人民奋斗目标,就必须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念,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形态和增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三,主体需求与培育主体。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不仅包括中国共产党,还包括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不仅有现时的利益诉求,还有运用主流理论解答疑难问题、不断增强自己作为历史创造者的理论素养的理论诉求。理论创新,特别是引领历史进步和发展的主流理论创新,是人民群众高层次的、最能体现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作用的理论需求。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现时的理论诉求,以此更加巩固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不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答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还需要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增强自身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个常态化的固定诉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和教育党员干部的必要战略。习近平曾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3](P115)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当前推进理论创新范式转型,一是增强党和人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答现时问题的需要,二是提升党和人民的问题解答能力,凝聚党和人民问题解答能力的需要。实现理论创新范式转型,是党和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求,更是提高党和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能力的现实需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体需求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体的辩证统一,这实质上又是一种推进全党、全社会共同落实国家创新工作、凝聚民族创新力量、培育科学创新思维方式的重要战略路径。
其四,实践境域匹配与理论形态创新。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原动力,理论创新是实践发展的客观需求。实际上,这里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基于原理性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必须内含与实践同步发展的理论品质。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4](P23)二是从方法论来看,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实践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系统的动态结合,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动态性互动机制常态化。习近平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3](P7)基于此理解,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做好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的创新顶层设计,既要做好阶段性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顶层设计,又要做好整体性的理论与实践创新顶层设计,正确处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整体与局部、原则性与灵活性、顶层设计与试验突破的逻辑关系。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现时转型最本质的要求是实现理论形态创新与实践境域匹配具体的、历史的、系统的统一,实践境域匹配决定着理论创新范式转型的目标方向及内容任务,理论创新范式转型的目的是创造性构建联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范式新形态,而当前实践任务决定着范式新形态的具体形式。实践境域匹配决定理论形态创新不是漫无目的,是有着明确的实践目标和理论方向的,它构成了理论创新的先决条件和现实前提。因此,理论创新范式转型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和良性互动。
其五,意识形态挑战与凝聚社会共识。意识形态工作是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阵地和核心战略。党的十八大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6]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稳定有序而快速有效的转型期,由于转型转变的过渡期较短,许多人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转型自身的思维观念,甚至对许多话语体系还比较陌生,由此影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实质上产生了一个短时间内大多数人的思维模式、话语习惯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互脱离的阶段。若不能紧跟新常态,培育和打造与新常态下主流意识形态高度一致的思维话语,就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凝聚社会共识,影响新常态战略的权威性、有效性和合法性,不利于团结社会大众应对中国进入新常态带来的各种发展机遇与挑战,以致党和人民不能有效实现新常态下行动步伐协调一致。因此,必须做到应对意识形态挑战与凝聚社会共识同步协调推进,打造一个兼顾两者的战略范式。意识形态若存在挑战,就说明现时代社会共识出现了分裂;社会共识若没有实现有效的凝聚,意识形态就必然存在被外在攻击的漏洞。因此,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战略在于推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创新发展,只有富于创新的意识形态才具有强大的解释力、领导力和主导力,才能实现全局性的社会共识凝聚和社会力量释放。这首先要求建构正确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科学方法论体系,最为关键的是打造具有指导地位和方法引领意义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当然,理论创新范式无论实现什么样的转型升级,都必须时刻内含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时刻培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其六,国际理论交锋与兼融世界优秀文化。中华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世界文化体系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主动、自觉融入世界文化发展大潮。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关键在于宣传好、演讲好和展示好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作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求,更是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必要战略。中国是当代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坚持和发展可以为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经验借鉴。因此,推进世界文化成果交融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必然路径,又是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现实选择,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战略路径。以范式阐释和探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问题实质是试图构建一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国际视野,通过打造国际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范式实现与国际主流理论交锋、交融和互鉴,以此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借鉴和融入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从而增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话语权。显然,若要做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国际化,首先必须打造国际认可和理解的理论创新范式,否则就难以实现各种优秀理论成果的交融。所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必须具有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思维特性以及吸收世界文化成果的模式与方法。
总体来讲,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现时转型的机制主要如下:以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各种各样的战略问题和实践任务为逻辑起点,以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为导向,以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的党和人民为积极主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协调结合为根本原则,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和凝聚社会共识为内容,以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互鉴兼融为战略路径,严格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的现时转型升级,最终实现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同步创新发展。
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关键在于党领导人民结合时代背景,持续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动态地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范式和实践运行范式,以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范式理念引领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7]理论创新范式转型的直接目标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深层次目标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转型升级,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和实践范式的指导、引导和先导功能,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科学范式创新引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工作,科学构建创新驱动、创新引领的常态化理论创新范式形态。只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就会不断地变化发展。未来存在着许多客观的未知,关键是我们如何科学地预测和评估,并预先提出对策,这实质是一个构建科学解答未知问题和可以预知问题的创新思维范式问题。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原理科学范式中国化、丰富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形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的客观要求。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全面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转型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其一,通过理论创新范式转型带动党和人民理论思维和实践思维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党和人民五种思维能力。③范式转型意味着新时期党和人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改变,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的创新和升级。当然,范式转型升级不是代表某一个人的思维改变,而是代表接受和认可范式的特定共同体思维的整体性提升。因此,推进理论创新范式转型,必然要推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理论思维范式和实践思维范式的转型升级。
其二,理论创新范式转型意味着现时代党和人民亟需解答的理论与实践难题以及担当的历史使命和实践任务更加明确。根据库恩的释义,范式转换代表着实践中旧范式无法解答的难题或无法完成的目标任务突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和人民现阶段面临的具体任务和面对的实践问题也必然呈现新常态,这客观要求解答现时问题和顺利完成任务的理论范式和实践范式必须实时转型升级。再次,理论创新范式转型规定了理论创新的新方向、新内容和新载体。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个一百年目标”、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践逻辑,理论创新范式转型意味着党和人民将推进理论创新的基点和载体必须始终停留在这些重大任务上,理论创新必须围绕这些重大任务展开,时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这些重大任务进行具体、历史、系统的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关于这些重大任务的中国化理论创新新成果。
其三,理论创新范式转型促进了全党、全国和全社会创新动力再次释放,也将再次集中理论创新和思维创新智慧,再次统一党和人民思想和行动步伐。观照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都先后经历了若干次思想洗礼,都在思想高度统一之后掀开了新一轮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高潮。实际上,理论创新范式转型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引导到同一个着力点上,再一次凝聚社会共识,再一次带领人民朝着同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释放创新潜力。
其四,理论创新范式转型有利于党领导人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程的顶层设计,科学做好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规划,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科学发展。顶层设计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学概念被用来分析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问题,实质是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所需要的思想、理论、方法进行整体性思考和谋划,并形成明确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中长期规划、实施步骤、实践机制、评价机制等。[8]
总之,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现时转型,与时俱进地保持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一致,赋予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力、新的理论形态和新的运行逻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稳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理论品质,释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应有的方法论意义。
注释:
①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含义及特征,具体参见笔者博士学位论文(储著源.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的历史逻辑与当代建构[D].合肥:安徽大学,2014.)。
②文中范式转型主要是讨论理论创新范式内涵和外延拓展以及形态转型创新问题。此外,转型不是指理论创新范式替代性转换,而是指承继性与发展性辩证统一的同质转型。
③即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5-10-30.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27.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储著源.当前人民群众理论诉求问题及其解决[J].理论探讨,2014,(6):131-135.
[6]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7]储著源.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三大范式特征[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2):93-99.
[8]储著源.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若干问题的范式诠释[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6):99-104.
(责任编辑:卢圣泉)
Chinese M 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Paradigm Transition of According M echanisms and Significance
CHU Zhu-yuan
(College of Marxism,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32,China)
Theoretical Innovation paradigm,namely Chinese Marxism theoretical innovation paradigm,mainly refers to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led the people to open and further promot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value of the position,the fundamental criterion,sight problems,the path method and pattern models.Enhance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tus,"the four comprehensive"strategic layout,close to the Chinese dream historic,ideological game intense,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inherent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characterized by outstanding theoretical innovation paradigm must promptly targeted rich content,expanding capabilities and current transformation.Problem-oriented and problem-solving,goal-driven and defend the goal,the main demand and nurturing body Realm match practice and theory form innovation,challenges and social cohesion and consensus ideology,theory of confrontat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world's outstanding cultural and six pairs of contradictory relationship constitutes a theory At present,the logical mechanism innovation paradigm transformation.Theoretical Innovation Paradigm current transformation to enhance the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of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a clear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target,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 consensus,promote new ideas,new viewpoints,new theses formation and use,with a clear theory and practice significance.
Chinese Marxism;theoretical innovation paradigm;transition
D610
A
1672-626X(2016)06-0102-07
10.3969/j.issn.1672-626x.2016.06.014
2016-09-19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招标项目(SK2016A0471)
储著源(1979-),男,安徽岳西人,安徽医科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