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2016-03-15 07:39扈启亮
关键词:大学英语微信阅读教学

扈启亮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微信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扈启亮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摘要:新媒体微信在融入大学生生活的过程中,也以其自身的优势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微信的功能出发,阐述其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优势,从而充分利用微信设计英语阅读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关键词:微信;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随之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大学教师的英语教学,尤其是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目前的大学英语阅读课往往内容形式单一,教师至今仍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抱怨阅读课中学到几个单词和语法知识以外,收获较少;此外,阅读课中缺少学习伙伴的支持和教师的帮助,学生往往难以维持其长期的英语阅读热情。如此种种,造成目前大学英语阅读课“开头热闹,结尾惨淡”的现状。近几年,新媒体微信不断地渗透到学习领域,给教育带来空前的影响。[1]面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以及90后数字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如何把微信“引进”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来,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材料以及阅读体验,引导学生进入到富有时代特色的英语阅读中去,从而切实提升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微信平台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优势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手机聊天软件。通过网络,微信可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并且支持多人群聊。微信使得社交突破过去传统的文本传输,而以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的富媒体形式传播,更加便于分享用户的所见所闻。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微信的“朋友圈”功能,通过转载、转发以及“@”功能来将精彩内容分享给好友。对于数字一代的大学生来说,微信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并且集现有通讯方式众多优点为一体,突破了单一通讯工具的局限性,迅速被大学生们所接受,并已融入他们的生活。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全国有84%的大学生使用微信;有58%的大学生每天微信在线0-6小时。[2]微信在大学校园中的快速普及,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也逐渐改变了他们以往的学习方式,大家总想抓住那么点间隙时间来通过微信进行相关阅读,这给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带来了新启示,即我们完全可以将微信引入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去。微信辅助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将有以下优势:

(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兴趣,延伸阅读课堂

目前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机械的讲解,学生一味的追求对错,整个课堂乏味无趣,好比一潭死水。学者仲晓天(2009)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上学生主观存在厌倦阅读材料,认为学习只是修读完学分而态度不积极。[3]此外,英语阅读课时有限,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无法顾及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有了微信,这一切都不是问题。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微信检索功能检索最新英文报纸、杂志等富有时代感的多样化阅读材料来阅读,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也可根据社会热点选编相关阅读材料,通过微信群或者公众号推送给学生,让学生课下进行阅读训练,课堂上再进行回顾,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教师还可将阅读课堂上未来得及完成的教学内容发送到微信学习群上,学生通过微信完成学习,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这样一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英语阅读课堂被无限延伸。

(二)共享英语阅读资源

众所周知,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材知识陈旧、内容与社会脱节、版式语言风格与90后大学生的阅读心理有很大差距。大学英语阅读课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方式来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往往事半功倍。英语阅读不仅只是教材中篇章的学习,还需要学生不断扩大阅读量选择那些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而又能启发心智的阅读材料来阅读。在微信平台上,学生选择阅读材料的自由很大,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介查找那些可读性强、容易读并且有助于扩大自己知识面的英语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文章来阅读,也可以通过订阅公众微信号的功能,订阅相关英语报刊杂志,从而开阔自己的阅读视野,提高文化修养。最便利的是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分享链接功能,将各自多元化的英语阅读资料优化整合与共享,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阅读交流与互动,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三)提供移动学习支持,拉近师生距离

高校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堂通常为流动教室,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很少,但在微信平台的技术支持下,教师随时可以将各种阅读材料发送给学生,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英语阅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随时可以和老师互动。教师通过微信可以设置一些英语阅读竞赛与活动,如四六级阅读竞赛、雅思阅读竞赛等,通过微信的语音功能,学生和教师一同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及时交流与沟通,在活动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微信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阅读交流与沟通更加便利,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三、微信辅助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导入微信平台,创建一个英语阅读微信群,要求相应阅读班同学加入微信群,教师与学生互相加为微信好友并彼此关注。微信辅助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活动可分为三个环节: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反馈与巩固。在这三个环节中,师生之间的微信交流都是双向的。

教师在上课前将预习内容,教学目标,背景知识等通过微信公布出来,学生登陆微信后就能了解本次阅读课的重难点,并对教师发表的预习任务作出回应。教师在选取阅读材料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把握好难易度。阅读任务最好有时间限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材料。布置的阅读任务形式可灵活多样,如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写读后感、翻译等。在课中互动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微信中学生对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互动讨论或者答疑互动。教师结合阅读课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主题讨论,如一个社会热门话题,一个不同的观点,一个有异议的语法现象,一则不同的翻译等等,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并适时指导、监督。学生在充分自由讨论的过程中,将阅读所学的相关知识尽最大可能的输出。在最后的课后反馈与巩固环节,通过投票反馈、私信交流、微信在线聊天等活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及时补充相关内容,优化教学思路,改善教学方法。教师也可以通过私信交流和在线聊天得知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将问题及时归类,通过课堂或者微信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四、微信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新媒体微信有着无可替代的便捷性与及时性的特点,它给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而高效的模式。但是,微信运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需扬长避短,以保证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正确、高效地开展。

(一)提高教师运用新媒体的能力

目前英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与获取信息的能力与90后数字一代大学生存在不对称性,年轻大学生对网络技术以及新媒体微信的掌握程度,获取信息的能力往往会强于教师尤其是广大的中年及以上年龄的大学英语教师。[4]严峻的现实考验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运用微信的能力,更好地让微信在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中得到合理运用。

(二)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微信利用为辅

将微信平台引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巧用微信使其成为学生自主、交互阅读学习平台,是网络教育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新形势的体现。但微信无法全面替代传统阅读课堂教学,我们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微信利用为辅。同时,为防止偏离主题、学习流于形式等,教师应适时约束、监督并规范学生的微信行为。[5]

(三)微信辅助大学英语阅读对教师、学校提出新要求

微信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加深了师生之间联系,但也侵扰到教师的课下生活,如何从教师角度出发,采用合理的激励机制让老师发自内心配合这种学习方式有待探索;要想充分利用微信辅助大学英语阅读的功能,网络连接的便宜和便捷是学生普遍追求的目标,这对学校的手机上网速度以及学校的无线网络覆盖提出了新的要求。

五、结语

即时通讯的迅猛发展给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将微信这个全新的交流平台引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进一步拓展了阅读教学,在发挥学生的英语阅读主观能动性方面充分体现出其独特性和优越性。同时,微信优势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发挥也给广大英语教师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利用新媒体微信全方位辅助教学成为他们的必修课,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不但要时刻注重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的提升,还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新媒体新技术,适应网络化所带来的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促进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稳健发展。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K015BGD073”)

参考文献:

[1]江晓宇.移动微型学习理论下的微信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15,(1).

[2]张文春.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及有效利用对策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6).

[3]仲晓天.独立学院大学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与提升策略[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7).

[4]姜红梅.微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5]于海燕.有效利用微信辅助大学英语教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微信阅读教学
微信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微信
微信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