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玉,袁文艺
(1.湖北省鄂州市湖泊局,湖北鄂州436000;2.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湖泊生态保护中的污染治理:基于梁子湖区的调查
王宏玉1,袁文艺2
(1.湖北省鄂州市湖泊局,湖北鄂州436000;2.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为保护梁子湖的生态环境,梁子湖区在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治理上做了大量工作。按照《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的要求,进一步保护梁子湖,应理顺湖泊保护的管理体制,加大湖泊保护的投入力度,推进湖泊保护的跨区域治理。
关键词:湖泊保护;点源污染;面源污染
2014年7月,为调研《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的执行情况,笔者赴梁子湖区考察,走访了相关政府部门及沿湖单位和居民。总体而言,梁子湖保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离《条例》所要求的“保面(容)积、保水质、保功能、保生态、保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尚有距离。湖泊保护的“五保”中,核心是保生态,保生态的基础是对湖泊污染的治理,包括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治理。
2014年7月7日,笔者到鄂州市梁子湖区政府调研,了解梁子湖生态保护的情况。梁子湖区领导以及区水务局局长、环保局局长、农业局局长、生态办主任等参与座谈。笔者与相关领导进行了2个小时的座谈,之后参观了梁子湖区的生态农业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观摩了梁子湖的水情和生态环境。
梁子湖流域跨武汉、鄂州、黄石、咸宁4市,蓄水量约6.5亿到8亿立方米,水面面积271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鄂州和武汉,其中鄂州面积113平方公里。梁子湖的出水口及旅游胜地梁子岛位于鄂州辖区。梁子湖区即因梁子湖而得名。梁子湖水面面积仅次于洪湖,位居全省第二,蓄水量全省第一。梁子湖是我国大湖中保护较好的湖泊之一,水质以2-3类为主,部分水域水质为1类。
梁子湖是重要的跨区域湖泊,管理体制上是省市共管。省里由湖北省水产局下属的梁子湖管理局管理,其职能是“维护梁子湖渔业生产秩序、执行《梁子湖环境保护规划》等法律法规,开展日常巡查”。梁子湖区水务部门负责鄂州所辖湖区的湖泊保护巡查。鄂州市高度重视梁子湖的生态保护,市委书记任湖泊负责人,梁子湖区委书记任湖长,明确了梁子湖各子湖的负责人及临湖各乡镇的岸线长。
鄂州市提出把梁子湖创建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实现“四区同创”(全国生态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全国文明城区)。梁子湖区政府主要做了四个加减法工程。一是上游做减法,下游做加法。减轻上游环湖地区经济、人口承载量。调减上游建设用地,将其布局基本农田,实现耕地向梁子湖上游承雨区内集中,重点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依托梧桐湖新区发展生态旅游、科技研发和文化创意等产业。二是传统产业做减法,新兴产业做加法。一般工业做减法,生态产业做加法。全区退出一般工业。三是解决水患做减法,巩固水利做加法。推进了梁子湖岸线整治、梁子湖东水土保持、梧桐湖区域梁子湖水生态系统修复及“两湖连通”等工程,综合治理了徐桥港、幸福河、子坛港、谢埠港等入湖河道。四是水面生态负担做减法,生态修复做加法。实施水生植被修复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工业污染防治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旅游污染治理工程。这四个加减法工程和梁子湖生态保护“五大工程”被誉为“梁子湖环保模式”,使梁子湖生态环保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2011年4月24日,在北京结束的全国九大重点湖泊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验收会上,梁子湖获得“最安全”的评价,居各湖生态安全之首。
“点源污染”(Point Source Pollution)是指有固定排放点的污染源,由排放口集中汇入江河湖泊。点源污染包括工业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染。工业污染治理方面,梁子湖区采取了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全区退出一般工业;全域禁止引进和发展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对重点污染源企业实行限产限排,倒逼企业污染治理升级;推动现有落后产能全面退出市场。生活污染治理方面,集镇污水必须经过深度处理,排放的COD、BOD浓度达到地表水Ⅳ类水体水质标准,氨氮、总磷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十二五”末全面建成涂家垴镇、沼山镇、长岭镇、梧桐湖新区等集镇污水处理厂。当然,笔者在调研中也了解到,梁子湖区属于湖北省和鄂州市的不发达区域,部分干部对“全面退出一般工业”还不太认同,担心是否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此外,一些乡镇的污水处理厂,存在着“买得起马,配不起鞍”的现象,即多方筹资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却缺乏运行费用而长期不能开通。
“面源污染”(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是指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农村禽畜粪便与生活垃圾等有机或无机物质,从非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使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河流、湖泊、水库、海湾)所引起的污染。面源污染包括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又分为湖岸上的污染和湖内水产养殖的污染,即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梁子湖区采取了村庄污水分片收集处理,采用微动力和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要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加强已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维护,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资金投入。污水处理选用“厌氧+太阳能微动力+人工湿池”等先进技术,以太阳能为能源,为污水处理提供动力。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的运用,为农村污水的深度处理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梁子湖区临湖的自然村,每村建设微动力污水处理池一处,成本约20万元,由财政资金承担。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按照有机农业连片生产基地建设要求,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加强农村种植技能培训,降低化肥施用强度,到2015年力争化肥施用量较2012年减少40%;强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降低化学农药施用量,到2015年力争农药施用量较2012年减少30%。根据区域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合理调整畜牧业布局。沿梁子湖3公里范围内禁止发展畜牧产业;全区适度控制,调整布局,加大畜禽养殖小区环境治理力度。到2015年,养殖小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针对外源污染,按照《条例》的要求,全面拆除湖面上的围栏养殖。
通过发展有机农业控制面源污染是梁子湖区的成功经验。位于梁子湖区涂家垴镇的蓝莓基地即是一个典型。蓝莓基地累计完成投资800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种植蓝莓3300亩45万株,平均亩产800斤,亩均产值2万元以上,规模居湖北省第一,全国第三。基地采用生态种植,不使用化肥,不使用农药。一是除杂草。基地采用的方法是从澳大利亚引进豆科类植被三叶草,种植在蓝莓树附近。三叶草具备四个天然作用:一是其自身的特质适宜蓝莓种植;二是能够杀死生长在其中的野草;三是利用根部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四是由于三叶草不适宜高温生长,所以在夏季会自我消亡,可以免除人工除草工作,且枯萎的三叶草含有有机N,能在蓝莓树底部转化为有机肥料。相比较于人工农药除草,按照一年3次农药,一亩地需配一瓶农药,一瓶农药质量为0.1kg,计算得出基地一年能减少约1500kg农药的使用。二是施肥。基地统一施加有机肥,方法一般为深埋地下。相比较于化肥,按照每年施肥两次,一次用量为0.1kg/棵,45万株蓝莓树可减少施用化肥90吨。三是灌溉。基地采取将生活用水三级处理后滴管浇灌,滴管一般浅埋在蓝莓树附近,密集安装。基地的技术专家介绍,滴灌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漫灌的2倍以上。
调研发现,梁子湖区政府高度重视湖泊保护,在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治理上做了大量工作。此外,企业和居民也有一定的生态环保意识。按照《条例》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梁子湖的生态保护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理顺湖泊保护的管理体制。以水利部门为湖泊主管部门,点源污染治理由环保部门负责,面源污染治理由农业部门负责。二是加大湖泊保护的投入力度。梁子湖区领导介绍,区级财政设立了每年600万元“以奖代补”的生态补偿基金,这笔基金对于梁子湖的保护无异于杯水车薪。梁子湖区为保护水生态,付出了巨大牺牲,如全面退出一般性工业,理应得到国家和省级财政的相应力度的生态补偿。三是推进梁子湖保护的跨区域治理。环梁子湖有4市18个乡镇,共计337个入湖口。污染控制需要在省政府的协调下,沿湖区域共同努力,协同治理。跨流域协同治理的重要举措是立法治理。目前,《湖北省梁子湖保护条例》正处于立法进程之中,期望该条例能为梁子湖的污染治理包括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一个跨流域、跨部门和跨政府层级的协同治理框架。
(注:本文系湖北水事研究中心2015年度项目“湖泊保护的面源污染治理及政策评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