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坡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

2016-05-23 22:19黄伟刘静
关键词:面源污染现状措施

黄伟++刘静

摘 要:近年来,麻栗坡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农村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影响饮水与食物安全,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就麻栗坡县目前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控制措施。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 X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1-69-2

0 引言

麻栗坡县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全县国土面积为2334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282627亩。全县辖11个乡(镇)93个行政村,1925个村民小组。2014年底总人口279078人,其中农业人口242436人,农户总数68141户。2014年,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2万亩,生猪存栏34.2万头,大牲畜存栏15.2万头(匹),山羊存栏2.3万只,家禽存栏125万只。全县农业产值达到82697万元,畜牧业产值80247万元,渔业产值11310万元。

近年来,全县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特别经过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201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742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76元,人均有良386公斤,农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但随着全县农业经济发展,农业面源污染也在加剧,人们通过大量使用农业投入品增加土地产出,危及城乡居民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重点和难点。为此,要为改善农村环境,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是麻栗坡县今后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

1 农业面源污染的定义和特征

所谓面源污染,是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的一种污染类型。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及产生的人畜粪便、生活垃圾、污水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 麻栗坡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

近年来,麻栗坡县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采取多种措施,统筹城乡发展,尤其是农村户用沼气池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高稳产农田等项目实施,极大地推进了农村环境保护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了较大发展。然而,随着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业面源污染也不断加剧,主要体现在化肥、农药、农膜、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生活垃圾七个方面的污染。

2.1 化肥污染加剧

近年来,麻栗坡县化肥污染不断加剧。

一是因为种植面积大幅度增长,导致化肥使用量巨增。根据农科局统计资料,全县“十二五”期间各年化肥使用量分别为:2011年12809吨、2012年13904吨、2013年15609吨、2014年17278吨、2015年18980吨,整个“十二五”期间每年化肥使用量在以1000-2000吨速度递增,而全县耕地面积仅282627亩,种植面积扩大只能是多次轮作,同样耕地面积化肥用量逐年增加,污染自然不断加剧。

二是因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烤烟、咖啡、茶叶、香蕉、蔬菜、三七等用肥量大的作物,导致单位用肥量增加。比如香蕉、三七化肥用量是玉米、水稻等常规作物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三是因为麻栗坡县常年发生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导致作物长势偏差,农户只能多施化肥来促进作物长势,达到增产高产的目的。

2.2 农药污染严重

近年来,麻栗坡县常年发生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粮食作物、水果、蔬菜等病虫害的频发。2014年全县的农药使用量为160吨,单位施用量111.6克/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农药的大量、大面积使用,已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由此威胁着人畜的安全。

其主要表现:

一是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蔬菜、水果等初级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特别夏、秋两季更加严重。2014年全县共开展蔬菜、水果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31批40个品种1328个样品,其中有108个样品超标,超标率为8.1%。

2.3 农膜污染加剧

农户为了土地保墒,大量使用农膜,生产结束后又不及时进行捡拾回收,造成“白色垃圾”,造成环境和土地污染。根据污染源普查数据,2014年全县农膜用量822.5吨,只有约25吨回收处理,每年高达797.5吨农膜碎片残存于田间地头,残膜率达97%。这些残存于田间地头的农膜碎片(残膜)进入土壤后,分解产生有毒物质污染土壤,改变土壤物理性质,造成耕地理化性状恶化,通透性变差,阻碍农作物根系生长及水分吸收,导致农作物减产。以小麦为例,每亩地残留2.5公斤,小麦亩产将减少7%,如果连续使用5年,每亩地将残留12.5公斤,小麦亩产就减少约25%。大量残留地膜难以降解,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将带来难以解决的污染危害,严重污染农业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不容忽视的威胁。

3 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分析

3.1 农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农业环保社会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农业生产的加剧,使农民忽视农业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重要性,难以顾及环境污染。

3.2 管理职能的不完善

现在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只是宣传、教育,保护效果很不理想。农业环境的污染工作涉及很多部门,部门之间职责交叉,经常出现扯皮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

4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建议

4.1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机制

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乡镇党委、政府要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工作日程,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将环境保护列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自治机制,促进村民加强环境自治。调动县、乡、村的积极性,推广垃圾“村收集、乡集中、县处理”模式,分级分类管理,不断增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效能。深入开展环保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实施农村小康环保,将长期治理和阶段性重点推进相结合,全面实施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提升农业污染防治水平,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4.2 加大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科学回收处理农作物秸杆资源

全县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超过10万吨,可收集利用超过9万吨。目前,只有约2.1万吨被当作肥料、饲料利用,仅占22%。其余的作物秸杆堆放在田间地头或随意抛弃,日晒、雨淋、沤泡引起腐烂,产生污水,给土壤、水体、空气带来污染。甚至部分农户随意焚烧秸秆,对空气污染更加严重。因此,要加大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利用,变废为宝,科学防治农作物秸秆对环境造成污染。

4.3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指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需求规律、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确定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从而达到少施化肥并增产的施肥技术。“十二五”以来,云南省农业厅、财政厅将麻栗坡县列为中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补贴县,在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受到广大群众欢迎和支持,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至2014年共实施测土配方施肥96万亩,减少不合理施肥量(纯量)3441.3吨,同时使农作物增产1212.9万公斤,为全县农民节本增效413.9万元,平均每亩节本增效36.11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效解决过量施肥和施肥比例不合理问题,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投入成本,减少养分流失,有效减少施用化肥带来的面源污染。由此,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科学、先进的施肥技术,指导农户科学、合理使用化肥,降低化肥施用强度,减少化肥用量,能有效控制使用化肥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5 总结

因此,在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同时,应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等知识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环境保护和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意识,只有农民群众的认识提高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徐润生,孔国添,李广豪.佛山市南海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7(1):72-73.

[2]柯紫霞,赵多,汪勇,等.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控制途径与对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31(6):104-106.

猜你喜欢
面源污染现状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宁夏海原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调研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面源污染、碳排放双重视角下中国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