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文学之多元系统理论视角管窥

2016-03-15 04:12王艺芳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关键词:研究者译者文学

王艺芳(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中国翻译文学之多元系统理论视角管窥

王艺芳
(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20世纪70年代,翻译理论研究者已不满足于对翻译文本的研究,他们开始把翻译、社会、文化、政治等领域结合起来研究,翻译研究开启了语言学研究“文化转向”。伊塔玛·埃文-佐哈尔提出了文学多元系统理论,该理论在我国译学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和应用。通过分析20世纪多元系统理论在中国翻译文学研究中的地位演变,探讨造成这种现象背后的多元因素,反应了该理论在中国翻译领域的应用效果。对翻译文学之多元系统理论全面的剖析,旨在为多元系统理论的完善提供明确的思路,同时发现国内研究者在引进西方翻译理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推动国内译学界相关研究。

译学研究;翻译文学;多元系统理论

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翻译理论研究者已不满足于对翻译文本的研究,他们开始把翻译、社会、文化、政治等领域结合起来研究,从而开启了翻译研究语言学研究“文化转向”。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引进主流研究同样也历经了从语言学研究,之后到经历“文化转向”的文化学派研究,研究者们开始把翻译研究活动与诸多外部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相关研究,其中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许多影响翻译活动的外部因素,这一研究转向给翻译研究界带来了全新视角和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

在“文化转向”研究的背景下,系列崭新的翻译理论开始被译学研究领域纳入到相关研究中。其中,文学多元系统理论便是其中最为显著的崭新翻译理论。该理论最早由以色列学者伊塔玛·埃文-佐哈尔(Itama Even-Zohar)提出。多元系统理论引导下的翻译文学研究着眼于整体性思考,基于探索对翻译文学系统研究的合适框架,其研究对象是把翻译文学活动的结果看成为一种既成事实进而开展研究,其目的既不是针对翻译文学文本本身作任何价值判断,也不是对翻译文学活动作任何“指导”。同时,该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研究活动旨在寻求翻译文学文本与非文学体系的相互关系,探寻决定和影响翻译文学文本的各种多元因素,把翻译文学研究行为和强势文学、文化及弱势文学、文化等多元因素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在翻译文学研究者看来,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的描述性视角对于翻译文学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对我们客观地认识各民族文学中的翻译行为和现象有很大启发,该理论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颠覆了译学界的研究视角。

与此同时,20世纪下半叶,在中国,译学领域的翻译研究活动开始慢慢复苏。在西方崭新的翻译理论的影响下,中国译学研究者们开始引用全新的翻译研究理论和翻译研究视角从事翻译文学研究,多元系统理论也随之被引介入国内译学研究视域。在多元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国内译学研究者们把翻译文学研究与社会、文化等宏观方面结合起来,研究既注重影响翻译文学文本的内部因素,也注重把各种外部多元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翻译文学研究。因此,我国翻译文学研究之多元系统视角一定时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在现有的相关研究及可借鉴的研究基础上,该文拟结合翻译文学自身特点,历时性描述20世纪伊塔玛·埃文-佐哈尔的翻译文学多元系统理论,厘定多元系统理论在中国翻译文学中的地位演变,探讨造成这种现象背后的多元系统因素,旨在从一定侧面考察西方翻译理论、多元系统理论在中国的历史及其应用效果。

一、翻译文学多元系统论

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学者伊塔玛·埃文-佐哈尔(Itama Even-Zohar)在其代表作“The Posi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 Literary Polysystem”和“Polysystem Theory”中提出了多元系统(Polysystem Theory)翻译文学理论。书中,佐哈尔详细的定义了多元系统理论,同时阐释了翻译文学系统在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此后在21世纪初,英国翻译理论家曼迪(Jeremy Munday),出版了《翻译学入门——理论与应用》[1],在书中,他明确的阐述了在文化多元系统下,子系统文学多元系统中的翻译文学地位在不断变化发展。同时,美国翻译理论家根茨勒(Edwin Gentzler)编著了《当代翻译理论(第二版)》[2],在该书中,根茨勒新增了翻译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对多元系统理论的定义及演变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此外,一部分国内外学者也对多元系统理论做了相关评述,如《翻译研究词典》[3]。1995年张南峰在外国语上发表“走出死胡同,建立翻译学”一文,文中也收录了“多元系统理论”一词。根据相关多元系统理论的介绍及研究,中国学者朱明胜引用了伊塔玛·埃文-佐哈尔对多元系统的定义,认为多元系统是“我们可以把符号系统视为一个异质的、开放的结构。因此,它通常并非单一的系统,而必然是多元系统,也就是由若干个不同的系统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互相交叉,部分重叠,在同一时间内各有不同的项目可供选择,却又互相依存,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运作”[4]。综上所述,就多元系统理论而言,多元系统是指相互关联的各子干系统的总体系统。该理论把文化语境、社会条件、政治形态、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等多种人类交际形式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不是各个单一的元素。即:整个社会是一个多元系统,有许多子系统,如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文学等构成,各个子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映射,相互依存,部分重叠的关系,在子系统文学多元系统中,各亚系统作用不尽相同,有的亚系统在文学多元系统中处于中心或主要地位,有的处于边缘或次位地位,与此同时,各个系统的地位是在不断变化和转换的,即从边缘到中心,或从中心到边缘。因此,在文学研究领域中,研究者们开始引入多元系统理论解释特定文化语境下的各种文学创作的功能。

在长期特定的历时与共时演进中,翻译活动及翻译文学相关研究属于次要活动,其作用是为政治或强势文化、文学服务。由此看来,传统上的翻译地位总是被忽视或处于次位地位。但随着多元系统理论的诞生,人们改变了对翻译研究的这一看法,认为对翻译活动及相关研究的次位定位是不合适和有失偏颇的。就翻译文学研究而言,多元系统理论的阐释力为翻译研究带来了新视角,为研究者对翻译文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启示。翻译文学不再是单一的系统,而是在开放的多元文学、文化系统中与其它系统交叉重叠,因此,多元系统理论将翻译文学研究纳入文学多元系统范畴,把翻译活动与文化及社会联系起来,关注影响和决定翻译活动的各个多元因素,启示研究者不能孤立于文本本身进行翻译研究,而要把非文学文本系统的其它各子干系统纳入翻译文学及相关研究之维。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翻译文学或边缘或中心的地位取决于主题文学的发展状况,即:在强势文化背景下,翻译文学通常处于主体文学多元系统的边缘位置;而在弱势文化背景下,翻译文学一般占主导地位。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在以下三种时期,翻译文学研究活动在文学多元系统中正逐步从被边缘的位置走向中心地位,成为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主要活动:

1.在中国近代历史长河中,清朝末期,中国时处社会落后状态,民族危难时期,人们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生灵涂炭,文学便是如此,当时的中国文学便濒临“危难和真空”状态。在这种时期,各文人志士便寄望于借鉴国外先进文化拯救国难、拯救国民,从而翻译文学活动便在文学多元系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当译者在引入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就会在翻译文学文本的时候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就会尽量保留源语文学作品的风格,采取异化等翻译方法,其目的在于使译语(目的语)忠实于源语,从而把新词、语言、文化、先进思想等介绍过来,以丰富目的语文化,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因此,在此状态下的中国文学多元系统中,子系统翻译文学系统逐步走向中心,占主导地位。

2.在中国历史长河中,20世纪中国的“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翻译文学处于“萌芽状态期”。在这段时期,文学活动处于弱势状态时期,一些文人志士便开始引介国外已有作品以激活中国文学创作活动,翻译文学活动便开始萌芽。即:中国文学在当时的“萌芽状态期”走的就是一条先有外国文学的译介,后有文学创作这样的道路。在“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开始“废科举、兴学堂”,与此同时,新闻出版业、自由撰稿人队伍等兴起,一批优秀的文学家及作家,比如,鲁迅、郭沫若等开启了对国外已有的文学作品的译介,并在这一时期使之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走势。因此,在中国文学多元系统中。翻译文学活动便逐渐开始萌芽,翻译文学的地位也开始逐渐从被边缘的状态走向中心。

3.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文学处于建立过程中的“幼稚期”。在当时的社会大系统中,文学多元系统处于弱势时期,在弱势文化背景下,翻译文学活动就开始占主导地位,成为主要活动,进而慢慢占据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在新中国成立前后,随着中国社会和历史发生巨大变化,中国文学也随之迅猛的发展,同时翻译文学的译作也纷纷问世,此时的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和关系已发生悄然的变化。在20世纪早期,中国翻译文学以“五四运动”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史前时期的分水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分界的界碑。翻译文学作为新生事物,对于译语文化背景下的政治、文化、经济、思维更新、语言等具有催生作用和产生重要影响。

纵观上述研究,在文学多元系统中,文学地位及翻译文学的地位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悄然的发生变化。多元系统理论把翻译文学置于历史、文化的历时及共时的演变中进行研究,对我国上述几个时期的翻译文学都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一定的启发性。

另外,在多元系统理论看来,译者选择什么样的翻译方法直接受到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或中心或边缘的状态的影响。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翻译文学或中心或边缘的地位决定了译者对翻译文学的主体文化的选择,反之,译者对主体文化的选择决定着翻译文学对象的选择。换言之,在强势文化背景下,翻译文学处于主体文学多元系统的边缘位置,译者在翻译方法的选择上便倾向于选择归化等翻译方法,旨在忠实于目的语文学、文化;在弱势文化背景下,翻译文学处于文学多元系统中心位置,译者则会采用异化等翻译方法,旨在考虑引进新文化、新思潮等,丰富目的语的文学、文化。

二、中国翻译文学多元系统理论演变管窥

文学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发展与翻译文学息息相关,在一定层面看来,对翻译文学的研究可以影响中国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对于20世纪中国的翻译文学的阐释,研究者们不再局限于对翻译文本及类似归化和异化二元翻译策略及方法的执着研究,而是扩宽了研究视角和思路。

较西方而言,多元系统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稍晚。这与中国的国情密不可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译学界在语言及翻译理论的研究处于低靡期,国内译学界对多元系统理论的研究不多。但1979年以来,中国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国外新鲜事物开始被引入中国,翻译文学领域也不例外。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许多国内译学研究者开始寻求新发展,开始引进西方翻译理论,而此时多元系统理论引发的翻译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研究范式引起了国内研究者的关注。就多元系统理论方面而言,国内研究者们将翻译文学置于一个多元系统中,探讨对翻译现象背后的文学、社会及历史因素,探究这些多元因素对译者翻译规范、翻译方法的选择。纵观中国翻译研究史,多元系统理论在中国译学领域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引介与评述阶段、译介和阐发阶段及应用和反思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的引介与评述。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国内,译学领域的研究者们主要着重于对多元系统理论的介绍、述评、全面阐释,这些研究表现形式的缺陷在于研究维度不集中。最早提到伊塔玛·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的是香港学者张南峰,他在“走出死胡同,建立翻译学”[5]一文中详细的引进了佐哈尔的文章“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但未加评介。韩加明在“《当代翻译理论》评介”[6]一文中简要介绍了多元系统理论,肯定了这种理论的描写研究。赵家在“当代翻译学派介绍”[7]一文中,认为多元系统理论对于翻译文学的贡献在于:在进行翻译文学活动时,译者必须考虑文学多元系统中制约翻译活动的社会语境及社会准则。罗选民、耿俐琴在“西方翻译研究综述”[8]一文中补充阐释了多元系统理论。王东风在“中国译学研究:世纪末的思考”[9]一文中明确指出:多元系统理论把文学理论纳入翻译文学研究之维。多元系统理论把翻译文学置于历史、文化的历时及共时的演变中,为翻译文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李欣的“‘翻译研究'学派简介”[10]一文、王宏志的“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11]等文章对多元系统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和阐述,认为该理论能为翻译文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新的路向。综上而言,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对多元系统理论的引介、评述及全面的阐释为后续研究者们以及相关翻译文学的研究做了铺垫,指明了翻译文学之多元系统理论的新的研究方向。

第二阶段——译介和阐发。21世纪初,多元系统理论在中国主要形式有原著、翻译文本及研究评述等。早在2000年,庄柔玉对佐哈尔的原作《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12]一文进行了详尽的翻译和引介,之后张南峰翻译了西方翻译理论书籍《多元系统理论》[13]一书(2002),在译文中,他对多元系统理论作了全面的阐述,明确指出了该理论催生了跨国界的翻译文学研究学派,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同时张南峰还明确指出了多元系统理论为翻译研究开辟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描述性研究新途径。2000年,廖七一出版了翻译理论书籍《当代本文翻译理论探索》[14],书中,他详细描述了多元系统理论的起源及俄国形式主义体系的研究系统方法,阐释了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意义,指出了多元系统理论核心内容和优缺点。2001年,赵宁在其研究评述论文“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研究概论”[15]中,从一个新的视角论述多元系统理论,突出了伊塔玛·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中对立统一的动态发展观念。2002年,潘文国发表文章“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16],在该文中,潘文国对该翻译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释,并从中总结了翻译研究与建设的可借鉴经验。何绍武、曹莉琼在“翻译研究的范式变革与观念更新”[17]一文中指出了社会大系统中,社会、文学、翻译文学所处的位置;阐明了在社会大系统下的文学子系统中,翻译文学属于其中的亚系统之一,不存在高低之分;同时指出了翻译研究历经的语言学范式——文学范式——文化范式的变革,认为翻译文学活动的研究可由范式概念厘定,范式概念可以映射出翻译文学活动研究中的观念变化动态轨迹。

第三阶段——应用和反思。在对多元系统理论进行引介和阐发后,国内译学研究者们慢慢将多元系统理论应用到翻译文学研究中,开始了多元系统理论在我国传播的第三阶段。在借鉴多元系统理论的描述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张南峰撰文多篇,探讨了影响中国的翻译活动及翻译研究的各种社会多元因素。同时,国内许多学者也开始审视多元系统理论在翻译研究领域的阐释力及该理论的局限性。谢天振[18]运用多元系统理论的解释力及大量的例证,阐释了翻译文学现象及多元系统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有效性,指出了该理论引导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道路。陈宏薇[19]利用多元系统理论的描述性的翻译批评方法,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的《红楼梦》译本进行了研究,证明了基于多元系统理论的描写性翻译批评方法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国内一些翻译研究者开始审视多元系统理论的论点,发现该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文学研究的缺陷和不足,指出该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文学研究忽略了译者的作用。王东风[20]指出在翻译文学活动研究中,译者对目的语文化的主观态度、翻译文学在目的语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廖七一[21]通过对胡适诗歌翻译和庞德的翻译进行了个案研究,也指出了多元系统理论忽视了译者个人在翻译活动中的历史作用。张南峰在《中西译学批评》一书中[22]指出多元系统理论忽略了语言多元系统、文学多元系统、其他多元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于德英[23]则对俄国形式主义(多元系统理论之构建基础)进行了全面剖析,指出了俄国形式主义本身的缺陷,而这些缺陷又会在多元系统理论中表现出来,明确提出了“译者主体缺场”的问题。这一阶段的相关研究对多元系统理论做出了明确的反思,拓宽了研究视野,避免了该理论本身带来的视域局限。

三、多元系统理论在中国翻译文学中的应用管窥

笔者对中外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进行搜索研究,发现国内译学界翻译研究者们应用多元系统理论开展主题研究的论文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1.用多元系统理论解释特定时期或较长时期的翻译现象,主要集中在晚期时期和五四时期,并一致认为多元系统理论对中国某些特定时期的翻译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如:邓忠的《从多元系统理论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翻译文学的繁荣》[24]、付胤的《从多元系统理论探讨五四时期翻译文学的地位及影响》[25]、刘阁的《多元系统理论在解释中国近代翻译史时的意义与局限性》[26]等。

2.用多元系统理论研究同一翻译文学作品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译本,并分析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如:石姝的《多元系统理论下的大卫科波菲尔的两种译本之比较》[27]、倪爱霞的《多元系统中的<圣经>翻译》[28]、黄丽鋆的《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飘>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29]等。

3.用多元系统理论研究某类型的文学译作,通过描述性研究分析其历史的发展历程。如:黄贵的《从多元系统理论看翻译文学中意识形态话语——以晚清小说翻译为例》[30]、邓健的《从多元系统理论看1900-1919年科幻翻译对中国的影响》[31]等。

四、结论

纵观上述研究,一方面可以看出,多元系统理论给翻译研究带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使得翻译文学研究不再孤立于语言范式本身,而是把翻译置于整个社会文化多元系统体系中进行审视。我国翻译文学研究领域对多元系统理论较为广泛的引介、传播及应用,从很大层面上反映了该理论对我国某些历史时期的翻译文学现象的强劲的解释力,该理论在此方面的运用会有加强趋势;另外,多元系统理论框架的启示下,翻译文学研究强调的不再是传统的“归化”和“异化”这种二元对立的翻译方法等方面的单一的研究视角,而是囊括了社会、政治、经济、文明、文化等多元影响因素对译者的翻译方法及翻译规范的选择。因此,对翻译规范系统进行研究,探讨多元系统理论对译者的启示和指导也必将成为译学界相关研究的趋势。

另一方面而言,译学研究者们也慢慢认识到了多元系统理论的不足之处。通过上述管窥,笔者发现译学界就多元系统理论的论述需更加全面化,翻译文学研究视角需要扩大到社会诸多影响因素的多元系统中,不能片面的只考虑了主体文化对翻译文学活动的影响力,从而忽视了翻译文学对主体文化的影响;同时,在社会大系统中,翻译文学研究也不能忽略译者的主体性,译者翻译方法及翻译规范的选择受到译者在译语文化中的主观定位的影响,即避免多元系统理论的主要缺陷——译者主体的缺失。

总之,通过对翻译文学之多元系统理论全面剖析,对于该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文学研究工作进行归纳总结,在一定层面上能为多元系统理论的完善提供明确的思路,同时利于发现国内研究者在引进西方翻译理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促进认识,推动国内译学界相关研究。

[1]Jeremy Munda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Edwin Gentzler.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2nd ed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Shuttleworth,M.&Cowie,M.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朱明胜.多元系统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赛珍珠英译《水浒传》[J].宿州学院学报,2009(6):41-45.

[5]张南峰.走出死胡同,建立翻译学[J].外国语,1995(3):1-3.

[6]韩加明.《当代翻译理论》评介[J].外语与翻译,1995(4).

[7]赵家.当代翻译学派介绍[J].中国翻译,1996(5).

[8]罗选民.耿俐琴.西方翻译研究综述[J].中国翻译,1997(6):36 -41.

[9]王东风.中国译学研究:世纪末的思考[J].中国翻译,1999(1):7-11.

[10]李欣.“翻译研究”学派简介[J].福建外语,1999(1):57-61.

[11]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

[12]埃文—佐哈尔,伊塔马.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M]//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13]张南峰.多元系统理论[J].中国翻译,2002(4):21-27.

[14]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5]赵宁.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研究概论[J].上海科技翻译,2001(3):51-54.

[16]潘文国.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J].中国翻译,2002(1):30-33.

[17]何绍斌,曹莉琼.翻译研究的范式变革与观念更新[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1-7.

[18]谢天振.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J].外国语,2003(4):59-66.

[19]陈宏薇,江帆.难忘的历程——《红楼梦》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J].中国翻译,2003(5):48-54.

[20]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J].中国翻译,2000(4):3-9.

[21]廖七一.硬币的另一面——论胡适诗歌翻译转型期中的译者主体性[J].中国比较文学,2003(1):100-111.

[22]张南峰.中西译学批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3]于德英.用另一只眼睛看多元系统理论——多元系统理论的形式主义分析[J].中国翻译,2004(5):12-16.

[24]邓忠.从多元系统理论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翻译文学的繁荣[D].重庆大学,2005.

[25]付胤.从多元系统理论探讨五四时期翻译文学的地位及影响[D].重庆大学,2006.

[26]刘阁.多元系统理论在解释中国近代翻译史时的意义与局限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7]石姝.多元系统理论下的大卫·科波菲尔的两种译本之比较[D].重庆大学,2004.

[28]倪爱霞.多元系统中的《圣经》翻译[D].山东大学,2006.

[29]黄丽鋆.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飘》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30]黄贵.从多元系统理论看翻译文学中意识形态话语[D].合肥工业大学,2007.

[31]邓健.从多元系统理论看1900-1919年科幻翻译对中国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7.

责任编辑:王飞霞

H059

A

1004-941(2016)04-0184-05

2016-03-12

王艺芳(1978-),女,土家族,湖北咸丰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英语语言文学、翻译理论。

猜你喜欢
研究者译者文学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我们需要文学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英文摘要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