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英德市英德中学 练秋芳
对于我们正读高三的学生来说,阅读填空是一道新题型,备考的时间又相对紧迫。为此,作为老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做好这道题呢?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阅读填空的命题特征、解题方法与技巧。
从高考全国1卷试卷命题的特征来看,对于阅读的细节信息的考查重点放在4篇阅读上,而七选五题型侧重考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结构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笔者认为考生具备整体分析篇章结构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考生把握全篇文脉是解题的关键。分析文章的层次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分析整篇文章的层次,另一种是分析每一个段落内部的层次。
在解题过程中,笔者认为学生们可以根据以下解题策略和步骤进行解题。
一是快速通读全文,寻找主题句,抓住文章结构及文章的写作内容。
二是详读段落,找出每段关键词,明确各段的主题句或主旨大意。
三是定位选项,抓住各备选选项的关键词,尤其是句子衔接手段及句中的衔接词。
四是通读复检,将所选答案代入文中,再次通读全文,重点考查逻辑关系和关联结构。
五是确定排除,研究多余选项,确定排除理由,最终确定答案。
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篇章结构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学生可以综合利用细节逻辑线索、词汇线索和题目位置线索以推测出空格处需要的是什么样句子。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探讨一些解题例题指导。
技巧一: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主要指前后的句子有着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往往说明了前因后果或者前果后因等情况。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有because因为,so所以,as a result结果,thus/therefore因此,so (such)等。
技巧二:转折关系
转折关系主要指英语行文中后句对前句构成逆转逻辑关系。如果空格前后两句话之间是逻辑上的逆转,则空格处很有可能是个转折逻辑的句子。表示转折关系的连接词有:however然而, nevertheless仍然,然而,不过, nonetheless尽管如此,不管, on the contrary正相反,by contrast相反, 相比之下, by comparison相比之下, otherwise否则;除此以外,not…but…不是…而是…等。
技巧三:例证关系
前后句的某句是为了证明另一句而举的例子。例证的形式多样,但就其本质而言无非是思维上的形象(例子、类比等)和抽象(观点)的辩证关系,用到的思维过程无非就是基本的归纳(从例子到观点)和推理(从观点到例子)。
技巧四: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主要指英语行文中后句对前句是一种顺承逻辑关系。如果空格前后两句话之间是逻辑上的层进关系,则空格处很有可能是个递进的句子。
技巧五:平列关系
表示列举关系的有:first首先, 第一, second第二, third第三…firstly第一,首先, secondly第二(点);其次,thirdly第三… next其次,然后…in the first place第一,首先, in the second place第二, 其次…for one thing首先,一则, for another thing其次…to begin with首先,第一, to conclude首先,第一等。
技巧一: 代词
英语表达中的代词出现的频率极高,代词的作用是指代前面提及的名词或形容词概念,巧妙利用这样的指代关系和根据代词的单复数差异可以准确而快速地解题。
技巧二:同义词/近义词
英语前言后语之间往往有同义词、近义词、近义表达语甚至相同词汇的重复使用,这是我们解题的一个很好的判断线索。其实就其本质而言,上文讲的代词和下文将涉及的上下义词和同一范畴词都是特殊的同义/近义词。
技巧三:上下义词/同一范畴词
上下义词和同一范畴词就是前者包含了后者,或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一个子集。利用前后句中这样的特殊的同义关系常常可以很轻松地解题。
对于题目位置线索,笔者认为学生可以利用题目是被设在段首、段尾还是表题型题目的特征来解题。
技巧一:题目在段首
段落首句通常是主题句。阅读后文内容,根据段落一致性原则,查找同义词或其他相关的词,推断出主题句。另外,着重阅读后文第一、两句,锁定线索信号词,然后在选项中查找相关特征词。通常段首句与后文的第一句在意思上是紧密衔接的,因此这两句间会有某种的衔接手段,尤其当选项是几句话时。当然,有时也会用疑问句的形式引出段落内容。
技巧二:题目在段尾
段尾句通常是该段的结果、结论、概括性语句,或者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如果段尾句是结论、概括性语句,在选项中查找相关的信号词,如therefore, as a result, thus,hence, in short, to sum up, to conclude, in a word等词语,选项中也可发现前文的同义词句。
如果段尾句是引出下一段的内容,可考虑此句与下一段开头是否有一定的衔接。认真阅读下一段开头几句,看是否与上一段的尾句紧密连接起来。
如果段尾句与前文是转折或是对比关系,要注意在选项中查找表示转折、对比的关联词,同时注意选项中所讲内容是否与前文在同一主题上形成对立、对比关系。
如果第一段的段尾是空白,要看此处是细节还是主题。通常文章第一段提出文章主题。如果在段尾提出主题,会用一些信号词(如转折词)引出来。
技巧三:标题型题目
标题型选项往往短小精悍,简洁概括。通常是以动词开头的祈使句、名词性短语或介词短语。
以上就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而总结的对阅读填空题的命题特征和解题方法与技巧的一些看法。当然,我们的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来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