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 要:我国传统模式的教学理念,是将教师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重视的是教师的“教”。但随着教育改革事业的深入发展,提出了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等,把“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简单分析导学式教学法的价值和实施方式等。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主动思考;结构创新
导学式教学法是指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实践去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地将教育改革事业中提出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体现了出来。这种方式不仅符合我国教育改革事业发展的要求,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其学习的效率和教师教学的效果。
一、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1.能够帮助学生主动思考
通过对美国教育学家提出的“问题教学法”进行借鉴才产生了导学式教学法。而导学式教学法的教学步骤和问题教学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导学式教学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发现问题,首先要通过课堂的开场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2)确定问题,因为小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教师使用最广、次数最多的教学方式就是问题情境教学法,这个教学方式是帮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解决问题等的重要手段,是将小学生的具象思维能力转变为抽象思维能力的桥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对知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确立。(3)分析问题,通过教师将问题进行发现和确立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已经基本被调动,将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在学生解决问题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学会分析问题,将问题分析透彻才能保证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更加全面。(4)提出假设,当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后,会对问题的解决方式等提出一定的假设,然后通过这种方式去发现最适合的解决方式。(5)检验假设,当学生解决问题后会将精力集中到老师的讲解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来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2.有利于课堂结构创新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都是新课程教学、讲解例题、强化重难点、巩固练习、复习这个流程不断地循环,而我国教育改革事业中所提出的教学模式是问题情境分析,模型的建立、拓展等。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可以达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的目的。
二、实施方式
1.在“数与代数”中的应用
“数与代数”是我国小学数学课本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这是学生对数学进行感知的基础阶段,所以,导学式教学法运用在这一部分中,遵循了数与代数的知识结构,建立了学生的数感以及符号的意识,可以将我国教育改革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流程完整体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建立其模型思想,比如教师在对“分米、米、千米”等长度单位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实物进行教学,比如不同长短的绳子或竹竿,让学生猜测每一条绳子或者竹竿的长度,然后对学生提问:“为什么同样的物体却用不同的单位来进行限定”,让学生发现使用单位的不同是因为绳子的长度不同,巧妙地对需要讲解的知识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还能帮助学生锻炼自主思考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
2.在“图形与几何”中的运用
这一章节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空间观念,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对小学数学课程提出的新的学习目标。小学生本身的思维能力有限,更不要提其空间思维能力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对几何内容进行教学时,课堂氛围基本上是枯燥无味的,为了满足我国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新的学习目标,就必须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在运用导学式教学法对几何内容进行教学时,更注重的是其推理过程和思考的思路。其具体可以分为:空间概念的培养、空间测量能力、相互位置等,但教师在使用导学式教学法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要根据学生的个性思维特点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帮助学生从具象化认知上升到抽象化的认知。(2)在对学生进行测量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综上所述,导学式教学法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不仅如此,现阶段导学式教学法基本上能够满足我国教育改革事业中所提出的要求,而且小学阶段是整个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它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不仅是学习的习惯、方式等,还有学生的行为习惯、思考能力等的培养。因此,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在数学课程中运用,在语文教学、英语教学等各个学科中都可以灵活运用,在其他阶段的教学中也同样适用,有利于保证学生用最轻松的方式学得更好。
参考文献:
季琴.试探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教学通讯,2015(19):56-57.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