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玲
摘 要: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要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德育的目标、内容、方式就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选取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让学生在生活实践、生活体验中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用生活经历对自身产生启发、引导作用,从而形成持久而固化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生活化;依据;实施
学校工作,德育为先,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公民,是学校的重要使命。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脱离学生生活体验,简单的说教灌输的方式依然普遍存在,因而道德教育无法深入学生心灵,触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德育效果大打折扣。《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为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从他们的世界出发,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用眼睛观察生活,用行动体验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生活体验中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德育才能深入人心,取得实效。
一、学校德育生活化的依据
1.依据生活教育的理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是供人生所需,让人们更好地存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学校、家庭、社会构成了师生丰富多彩、不可脱离的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的认知、价值观、精神世界的构建和展现无时无刻不与生活相关。学校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德育教材、行为准则等只是一种教育的工具和载体,并不是生活本身。回归生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依据道德形成的规律
人们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后天环境、生活经历、家庭、学校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是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离开实际生活的道德教育就像空中楼阁,将会显得苍白无力,无法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形成持久和稳定的道德品质。
3.依据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需要
学生是完整的、具有个体生命特征的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健康,能为自己负责、为社会负责的“健康人”。德育工作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多地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尊重个体生命的差异,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给予适切的、灵活的、生动的教育,让学生在感同身受的生活场景中构建完满的道德生活,追求个体生命的发展和人格的不断完善。
二、学校德育生活化如何实施
1.德育目标要贴近学生生活
学校制定的德育目标应该是基于学生年龄、身心特点以及实际需求,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能太“高大上”,让学生产生距离感和畏惧感。同时要根据年级的不同,把学校德育的长期目标和阶段目标相结合,循序渐进,梯次落实。比如,关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同样是有关社会生活中的购物行为,低年级和中高年级学生的达成目标就要有所不同。低年级要求要简单些,让小孩子能更易做到,比如,“遵守商场购物规定,对售货员使用礼貌用语,付款排队”;到了中高年级就要增加“主动将不选购的物品放回原货架区,贵重商品轻拿轻放”的要求。
2.德育内容要联系学生生活
学校德育内容的设定要接地气,要从以往层次过高的政治化倾向回归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教育,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植根于学生生活,直面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选取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用学生本身的生活经历对自身产生启发、引导作用。比如,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从感恩教育、热爱家庭教育、责任感教育做起,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一个热爱家庭并有责任感的公民自然是一个热爱社会、热爱国家的人。要从小处着手,关注社会公德的培养。比如,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影响他人;观看电影或参加活动后,把随身垃圾带走;不把垃圾随便往车外扔;参加集体活动学会礼让,不拥挤,不推撞;不随便给别人起外号等。相比起我们以往德育中经常提的奉献精神、雷锋精神,遵守社会规则的教育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当学生从小就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和习惯,随着年龄增长,奉献精神、雷锋精神等这些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就会潜移默化地被学生所接纳并自觉践行。
3.德育方式要注重生活体验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品德课程的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学校德育工作也同理。除了以专题活动为载体实现德育生活化外,品德教育还应该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比如,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教育,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就要体现这种民主思想,让学生当好班级的小主人,人人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人人都有义务和资格为班级建设建言献策。其次要注重环境的熏陶感染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让学校的一草一木、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能成为育人的媒介。还要密切加强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把德育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在与家人亲友的相处中观察、感受和体验,通过亲身经历价值冲突,获得亲身感悟而后体验,才真正有助于思想的转化和行为的固化。
总之,学校德育工作应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要深深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学生的精神之树才能得到健康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周游.初中德育内容人性化的思考[J].中小学德育研究,2015(04):22-23.
[2]薛传会.中国当代公民教育的研究论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5:28-34.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