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吴明
摘 要 文南油田进入中后期油田现状,裂缝断块油气田,层间矛盾变大。针对层间矛盾,常采用暂堵酸化虽然可以对高渗透层进行暂时性封堵,但随着暂堵剂的降解,油井仍然保持较高产水率。研究一套有效封堵高出水层,同时解除低渗透层污染的综合工艺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挤堵酸化一体化 耐酸堵剂
中图分类号:TE341 文献标识码:A
文南油田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南部次级地堑内,是一个异常高压、低渗复杂断块油气藏。由于特殊的储层物性,文南油田出水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油层水淹后出水层一般为高压层,吸水层平均压力为26MPa,最高为48MPa。二是出水层矿化度较高,平均为16€?04mg/L,最高为27€?04mg/L。三是对应水井注水压力平均为32MPa,封堵后要求抗压强度较高 。
酸化是油田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对于一些高含水油井采用常规酸化措施,常采用暂堵酸化可以对高渗透层进行暂时性封堵,使后续酸液“转向”到低渗透层中,但随着暂堵剂的降解,高渗透层恢复生产,油井仍然保持较高产水率。因此,针对目前中后期油田现状,将堵水和酸化两种不同的工艺有机结合起来,在封堵高渗透层的同时解除低渗透潜力层的污染,进一步改善产液剖面、提高开发效果。
1耐酸堵剂的优选
1.1研究思路
文南油田油藏特点对堵剂性能要求非常高,一是堵剂耐酸性强,防止酸液酸开挤堵层。二是封堵强度高,以承受正向和反向压力冲击。三是耐温耐盐,保证封堵有效期。因此,采用以下思路:主体堵剂采用高强度无机堵剂,保证封堵半径和封堵强度,然后采用耐酸性堵剂封口,保护挤堵层不被酸液侵蚀。通过室内筛选出合适的堵剂类型并选井实施。
1.2耐酸性堵剂的优选
1.2.1常规堵水体系
鉴于油藏埋藏深、层间差异大的特点,常规的无机颗粒室内试验发现不耐酸,有机凝胶堵剂因耐压强度不够等原因而不适用于这项技术。
1.2.2树脂+无机类堵剂
树脂与无机增强剂结合,在高温地层条件下,可以同时发挥堵剂的强度与韧性的双重作用。但进一步研究发现,许多交联、聚合反应对溶解的无机盐和pH值非常敏感。根据施工要求,浆体状态要保持6小时。但是在110℃高温条件下,树脂固化反应时间皆在1.5小时左右,且反应产物不均匀,强度性能差,作为封堵剂应用不符合本项目的要求。
1.2.3有机树脂堵剂
由于树脂堵剂具有其它堵剂所不具备的强度高的特点, 所以拟采用以树脂产品作为主体的堵剂。最常用的树脂是酚醛树脂和脲醛树脂。脲醛树脂存在初粘差、收缩大、脆性大、不耐水、易老化、释放甲醛和固化放出甲醛污染环境,损害健康等缺点,必须对其进行改性,提高性能,才能应用。改性的脲醛树脂成本相应增加,故不予考虑。综合以上分析,选用酚醛树脂材料进一步实验。
1.3室内评价
各取1#、2#、3#、4#酚醛树脂产品50ml,测试温度90℃,考察其固化时间及固化体积。由于这种封堵为近井封堵,固化时间稳定在3~ 9 h 间,可以保证堵剂溶液的安全注入。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3#随可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但体积收缩严重,故选择2#为最佳树脂样品。
1.4堵剂耐酸性实验
分别采用体积分数为10%、15%、20% 的盐酸溶液并加入复合添加剂后对堵剂的耐酸性能进行了测定。将固化后的堵剂与酸液按体积比为1:1的比例加入,浸泡不同时间后测定质量体积不发生变化,强度保持不变,说明堵剂耐酸性强。
1.5温度对固化影响的实验
测定不同温度下酚醛树脂的固化时间和固化强度, 以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由实验数据(图1)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固化时间明显缩短,而固化强度则明显增大,所以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明显加快。
1.6堵剂封堵性能实验
在岩心试验装置中,用40-160目的石英砂充填€%?.54cm€?0.5cm人造岩心,在90℃和200g/L矿化度情况下,进行岩心模拟封堵试验。岩心突破压力在0.41以上,15d以后岩心的封堵率仍然在96%以上。说明在高温高盐条件下,该堵剂具体较高的封堵率和突破压力梯度,能达到很好的封堵效果。
2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2.1现场应用情况
实施堵水酸化一体化工艺4口井,措施有效率100%,累增油970t(见表1)。
2.2典型井例
W88-23井地质要求挤堵S2下2.4.5.7S3中4-6,2965.1-3564.6m酸化S3中8-10,井段3664.8-3879.6m。采用挤上酸下管柱。填砂保护酸化潜力层,挤堵后钻塞冲砂至人工井底3914m,再进行解堵。该井于9月9日挤堵施工,最高泵压46MPa。9月17日组织解堵施工,最高泵压28Mpa,节约井下作业成本和井下工具成本约10万元,使该井作业完井时间提前了4天,措施后日增油4.6吨,累计增油759t。
3结论与认识
(1)堵水酸化工艺对选井要求严格,必须明确出水层和潜力层,否则容易造成措施后低产低能或者高含水生产。
(2)针对潜力层不明确或夹层小无法分层实施堵水酸化的,建议研究选择性堵水酸化工艺,在封堵出水层的同时释放酸化目的层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陈铁龙,蒲万芬.油田稳油控水技术论文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96-100.
[2] 颜家才,王玉忠.油酚醛树脂在油田化学领域的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