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我国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过程很艰难,但这条道路必须走。”这是2016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视察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时对科研人员提出的期望。近日,《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三五”规划建议进一步强调科技创新“全面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中心的全面创新,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这也是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科技创新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亦是重塑世界格局、创造人类未来的主导力量。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科技创新的探索和竞争大潮中投入巨量资源,谁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在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与转型中赢得显著优势。而在这场国家实力乃至国运兴衰的竞赛中,中国显然是重要参赛者,迎难而上、奋发进取方能实现最终超越。
要在全球科技创新这场超长时间、超高难度、超长距离的“马拉松”中笑到最后,需要今天的中国重点培育和发挥三大“禀赋”:长远眼光、革新思维和战略定力。
首先,要围绕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战略,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科学设定建设科创强国的分阶段战略规划;同时,要把握、吃透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相对超前地设置我国科技创新的“高线”目标。不仅要在“短、平、快”的项目上快速出成果、出效益,更要在核心技术、原创性、基础性的研究上舍得、敢于投入,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
与前几轮科技革命相比,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革命为特征的科技革命对创新环境、创新生态的颠覆性作用尤为明显。科技创新活动日益社会化、大众化、网络化,新型研发组织和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因此,第二个“禀赋”就是要有改革传统科研体制和组织形式的革新思维,主动适应并塑造全新的创新生态,使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传统的创新主体与创客、极客及各类新型创新网络和组织实现交互协同、融合发展。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大型科研设施开放共享、智能制造技术等功能强大的研发工具和前所未有的创新平台,使创新门槛迅速降低,协同创新不断深化,激发众筹、众包、众智等多样化新型创新平台和模式不断涌现,让“双创”落到实处。
面对百年大计、系统工程,中国还要有足够的“战略定力”。这种定力首先应该源于自信。今天,中国科技发展水平在全球科技创新“马拉松”中所处的地位,已经从跟着全球先进水平跑转入了跟跑、部分平行跑、少部分领跑兼有的阶段。《2015科学发展报告》等权威数据证明,在科技创新水平上,中国早已非昔日的“吴下阿蒙”。
具备和充分发挥三大禀赋,中国还要对科技创新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为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中国人的贡献。面向深空、深海、深地等空间极限以及超大宏观、超深微观和极端条件交叉的前沿物理研究,也需要集合人类共同的智慧和力量。“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