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文
摘要: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是工业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记录、汇集、加工和处理的过程,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和考核的基础。当前,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工业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较为困难。在此大背景下,对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工业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重要性,并分析工业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化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关键词:工业企业 会计核算体系 规范化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是工业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记录、汇集、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可以说,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和考核的基础。做好工业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化,能促进会计信息更为真实、准确,保障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顺利开展,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并不断提高工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工业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工业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化,是工业企业会计的职责,也是永恒的追求。在当前,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工业发展增速放缓,工业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较为困难。在此大背景下,对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工业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重要性,并分析工业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化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工业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重要性分析
规范的工业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对于工业企业来说,至少其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提高工业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善工业企业会计的会计管理功能。
第一,提高工业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无论是从会计理论研究还是从会计实务的角度看,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都是企业会计研究的焦点。会计信息的失真会给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一系列问题,并可能形成失真的会计报表,进而对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产生误导。而对工业企业会计核算进行规范,则能对在较大程度上纠正会计信息的失真,提高工业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更好的为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
第二,完善工业企业会计的会计管理功能。不断提高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为科学和准确的会计报表,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为真实的企业财务信息,从而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是会计管理功能最为重要的表现。提高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会计管理功能,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二、工业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当前我国工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现状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第一,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安排不符合会计规范。正常来说,工业企业应该设立独立的会计部门,承担工业企业的会计记录、核算职能。但是在一些小微型的工业企业中,往往并不设立独立的会计部门,只安排一到两名专职会计人员。而在一些民营独资的小微型的工业企业中,可能这种不规范行为更为明显,仅安排亲属或者兼职会计担任会计人员。由于会计部门和人员安排的不合理,很容易造成会计账目的混乱。
第二,建账不规范或者有多套账簿。建账不规范的形象,也是多发生在小微型的工业企业中。由于这类企业没有专门的会计部门,而且会计人员也由亲属或兼职会计担任,容易形成账簿不规范的现象。而在一些大型的国有或者股份制工业企业中,可能会出于侵占国有或企业资产的目的,企业的管理层和会计人员合伙建立多套账簿,以应付会计审计。有些工业企业是个人所有的企业,企业主为了偷税漏税,就会指示企业的财务部门制作“账外账”,专门用以纳税和对付税收检查。
第三,会计记账凭证不规范。在一些民营工业企业中,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会因为索取发票需要负担税费等问题而可能会存在不要发票的行为。这可以节省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对于会计部门来说,无法取得合法凭证就会导致会计记账凭证缺失, 无法记账,而且会计核算工作也无从开展。
第四,会计内控制度等会计制度的缺失或者不完善。会计内控制度主要是对企业的会计活动进行监督,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但是在部分工业企业中,未能建立会计内控制度,而有些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度则不完善。实际上,工业企业除了应建立会计内控制度,还建立包括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会计内审制度等会计制度,这些是保障工业企业会计规范化的重要的制度保证。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微型的工业企业中,企业所有者或者管理层可能就没有意识到会计内控制度等会计制度体系的重要性,从内心就认为会计仅仅是记账的作用,而没有意识到会计的管理功能。
三、加强工业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对策建议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工作,对于工业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工业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为严峻,要从中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之地,势必需要良好的财务和会计工作相配合。因此,针对工业企业会计核算中所存在的不规范化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这些措施加以应对和解决。
第一,加强宣传,提高工业企业管理层和职工对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重视程度。应当说,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工业企业普遍的提高了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一般都将会计部门放在一个较为重要的位置上。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工业企业中,还在较大程度上,对会计核算的规范化未有足够的重视。因此,一是应加大宣传,让工业企业的管理层认识到会计核算规范化的重要性。尤其是应加强对民营性质的工业企业的宣传,加强对中小微型工业企业的宣传,让这些类型的管理层能充分认识到会计核算规范化的重要性,并对会计核算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加大对工业企业职工的会计核算规范化的宣传。会计核算与工业企业的每个职工有关,不但包括企业管理层更包括企业的普通职工。加大对他们的宣传,有助于获得普通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加强对会计部门会计核算规范化的认同和支持。只有获得大多数企业职工的支持,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工作才能得到良好的开展和执行,从而提高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质量。
第二,建立规范统一的会计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是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的重要保障,是关于会计凭证、会计资料和会计核算以及会计档案等一系列工作的管理制度。一是工业企业应当建立包括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会计内审制度等会计制度,形成统一而规范的会计管理制度。从工业企业内部角度,形成对会计工作的严格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内部对会计工作的严格把关和控制。二是将会计核算规范工作落实到工业企业各部门,做好职责分工。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否则光凭会计部门的努力是难以做到规范化的。三是加强各部门同会计部门的联系并实现动态管理。工业企业各个部门内部应设立具体的岗位和人员,同会计部门进行会计核算等工作的联系。同时,对该岗位的人员实行动态管理,比如在该员工休假、离职等情况下,应该及时更换人员,以保持同会计部门的联系不中断。
第三,工业企业应建立统一的会计科目。工业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所设立的会计科目可能会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尤其是在民营的中小微型工业企业中可能较为普遍。这需要我们建立统一的会计科目,对会计主体和会计科目明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统一。只有建立统一的会计科目,才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程度,并进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和财务工作的有效性。
第四,建立规范的会计报告体系。随着近年来我国会计体系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目前已经形成了统一的会计报告体系,比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对于我国的工业企业来说,应该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和标准,建立规范的会计报告体系,而不能仅仅因为是小微企业而不按照标准执行。尽管完成规范的会计报告体系,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是增加了成本,但是从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有好处的,比如提供了准确的会计信息、有利于投资者了解企业状况等。
此外,应通过培训的方式,加强对会计核算规范化的培训,不断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参考文献:
[1]杨仁勇.企业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09)
[2]苏建玲.试论企业在会计核算基础规范中出现的问题与建议[J].时代金融,2015(01)
[3]涂小丽、杭瑞友.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思考[J].会计师,2014(09)
[4]亢同军,卢建岐.会计核算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对某林场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案例分析[J].财政监督,2014(05)
[5]郭凤丽.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提升会计集中核算[J].会计之友,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