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香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国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及风险防范能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优化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其内部控制,推进廉政建设,从而维护社会大众的公共利益。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些积极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问题 措施
为提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有效防止行政事业单位铺张浪费、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2012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于2014年1月1日在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启动内部控制建设系统工程。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部分单位已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呈现出各种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及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内部控制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内部控制意识是内部控制制度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仅仅是一种摆设,仅仅被贴在墙上,大部分人员缺乏内部控制理念,内部控制意识非常薄弱。甚至在很多事业单位还未建立起内部控制体系,就算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也是对内部控制理论的按部就班,缺乏本单位自身的特色,导致其执行起来面临较大的难度。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内部,存在着对内部控制重视度不足、对内部控制作用了解不够等现象,导致大多数单位领导将财务部门当作用之不尽的钱袋子,而财务会计人员仅仅把自己当作一名付款员,认为自己与单位内部控制毫无关系,内部控制意识非常淡薄。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及财务管理控制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单位内部工作人员较高的综合素质水平是促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推进的先决条件,拥有较高综合素质水平的工作人员会极大地加强单位内部的团结力、提高单位内部的办事效率,工作人员的自控能力会极大地提高,从而内部控制力度相应可以减弱。就目前来讲,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其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工作环境较为舒适,从而缺乏上进心,从而失去追求专业知识的动力。另外,大多数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不能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能力要求,又加以学习扩充自身的能力,导致其能力范围不能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需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单位内部不能很好的掌控财务管理情况,使其财务管理可行性较差,单位内部办事协调性差。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大多浮于表面,使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失去了其本该有的准确性,从而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到来较大的损失。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职权有待进一步明确
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着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从而导致权责不明确,单位发生事故后常常出现无人承担责任的现象,不利于单位进行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职权不明确、追责制度不完善、权利过于集中等都会使那些违法乱纪、投机取巧的人有机可乘,同样给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一些人不按规矩制度办事,出现事故找不到明确的责任人,导致单位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下降。在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着以权代法,“一支笔”审批的现象,在单位各个部门进行费用资金报销的过程中,常常是“一支笔”起决定性作用,由财政部下发到每个单位的资金,常常由于单位领导人管理意识薄弱,不会对每一笔资金细细查询,被部门中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利用,出现多报、贪污现象,就目前存在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授权体系而言,财务管理会计人员的监督作用很难得到真正的发挥。另外,内部控制作为近两年来新兴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系统,在单位内部推行的时间还比较短暂,制度本身有很多地方需要根据事业单位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些积极措施。
(一)增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及综合能力培训工作,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及综合素质水平,丰富其专业知识,提高其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其在内部控制中的执行者的地位。制定相关激励及惩罚政策,多进行一些集体决策的单位内部事项,调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鼓励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到内部控制决策中去。在事业单位内部安排专业知识技术培训工作的同时,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考核,以提高单位财会人员及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准及业务能力,使内部控制得到真正的实施。
(二)重视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强化内部审计的作用
设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内部控制团队,负责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并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及财会人员进行检查监督,对其工作得失进行客观的评价,并进行公平公正地奖励或者处罚,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另外,内部审计作为对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控制,使非常重要的一种内部控制方式,定期对单位内部实施审计工作,及时处理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中的违法乱纪行为,保障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设置专职的内审人员,保证其独立行使职权及其与被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使内审工作得到加强。
(三)逐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逐步完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及相关规章制度,以确保单位内部控制有章可循、有理可依。详细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相关业务细节,建立于业务流程相适应的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控制渗透到单位所有的业务环节。另外,建立相关监督制度,定期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内部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检查,特别是容易出现重大事故及贪污腐败的财务部门。最后,建立直接由上级部门领导的独立于本单位的设计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审计,以防范单位风险。
参考文献:
[1]罗贵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 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
[2]柴大江,李继民.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1